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皮干细胞即皮肤前体细胞(skin-derived precursors,SKPs)抗体外三维(three-dimensional,3D)皮肤光损伤的作用,为皮肤光损伤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既往SKPs培养方法,采用悬浮培养法从新生小鼠真皮中分离、培养SKPs。同前期构建3D皮肤方法,以Ⅰ型胶原为支架,接种来自儿童包皮的原代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KC)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构建体外3D皮肤模型。然后将3D皮肤模型分为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照射前24h,将SKPs细胞悬液和Hanks液各25μL分别注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模型组未做处理。然后,予以UVA和UVB混合单剂量照射三组3D皮肤。照射后继续培养,72h后收集皮肤和上清液。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组织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及ELISA检测SOD、CAT、MDA等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原代培养SKPs呈悬浮生长的圆形或椭圆形克隆样细胞球。3D皮肤经UV照射后,其表皮细胞肿胀排列紊乱、核浓缩,基底细胞部分液化变性,真皮胶原降解且FBs明显减少;凋亡细胞明显增加、凋亡指数AI值升高(P0.05);SOD、CAT和GSHPx表达降低(P0.05),而MDA水平升高(P0.05)。但经SKPs注射后,KC整齐清晰仅轻度肿胀,核浓缩不明显,FBs轻微减少,未见细胞坏死及胶原降解;凋亡细胞显著减少、AI值下降(P0.05);SOD、CAT和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 SKPs能抗UV诱导的3D皮肤损伤,为皮肤光损伤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生素B_2修饰的纳米酶(VB_2-IONzymes)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后HaCaT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UVB照射诱导HaCaT细胞光损伤模型,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空白组、UVB照射组、VB_2-IONzymes组、UVB+VB_2-IONzymes组。CCK-8检测HaCaT细胞增殖活性,酶生化法检测细胞醛缩酶(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中Nrf2及HO-1蛋白水平。结果 UVB照射组HaCaT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细胞MDA水平升高,SOD水平降低,Nrf2及HO-1蛋白表达下降,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VB_2-IONzymes后,与UVB照射组相比,细胞活力明显提高(P0.05),细胞MDA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内SOD水平、Nrf2及HO-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升(P均0.01)。结论 VB_2-IONzymes有抗氧化应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Nrf2和HO-1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Nrf2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在UVA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正常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UVA组、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组、自噬抑制3-甲基嘌呤(3-methyladenine, 3-MA)组、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抑制剂(ML385)组及干涉(siRNA)组;各实验组经8 J/cm2的UVA照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成纤维细胞凋亡;CCK-8检测细胞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及凋亡关键分子、p62及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经8 J/cm2的UVA照射后成纤维细胞凋亡比例增加、胞内自噬水平显著升高;自噬抑制剂3-MA处理后可显著促进UVA照射引起的成纤维细胞凋亡;而自噬促进剂RAPA处理细胞后,细胞凋亡率较UVA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UVA照射后胞核Nrf2表达显著增高;ML385阻断Nrf2入核及使用siRNA干涉Nrf2表达后,自噬关键蛋白LC3Ⅱ/Ⅰ降低(P<0.01),p62表达显著减少(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小RNA-7(microRNA-7,miRNA-7)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诱导的皮肤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UVB照射诱导的人永生化表皮角质形成细胞(HaCaT)氧化应激损伤模型,脂质体转染法过表达miR-7,并设立阴性对照组(miR-NC)和空白对照组。CKK-8法测定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荧光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iR-7、Keap1及Nrf2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UVB模型组HaCaT细胞活性、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均0.05),ROS含量显著上升(P0.05)。miR-7过表达能显著增加HaCaT细胞活性、SOD和GSH-Px活性,同时抑制Keap1蛋白的表达,增加Nrf2蛋白表达(P均0.05),siRNA-Nrf2转染后能显著抑制Nrf2表达(P0.05),进而逆转miR-7对细胞的保护作用。结论 miR-7能削弱UVB作用下HaCaT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与Keap1-Nrf2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rf2在茶多酚防御UVB致无毛鼠急性光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茶多酚溶液均匀涂于BALB/C突变无毛鼠背部皮肤,30min后用约540m J/cm2UVB照射背部,连续3d,于第4天取皮肤组织备用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无毛鼠皮肤组织病理的变化情况,q-PCR检测Nrf2 m RNA的表达量,免疫组化分析皮肤组织中Nrf2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Nrf2通路下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变化。结果外用10%茶多酚溶液可降低无毛鼠皮肤急性光损伤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茶多酚治疗组Nrf2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UVB照射组,Nrf2 m RNA的表达量及其该通路下游SOD,CAT,GSH-Px等抗氧化因子亦明显增加(P0.05)。结论茶多酚能有效防御UVB致无毛鼠皮肤急性光损伤,与茶多酚激活Nrf2通路,启动Nrf2及其Ⅱ相解毒酶基因表达,使得组织内Nrf2通路下游抗氧化分子SOD,CAT,GSH-Px等浓度明显增加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长波紫外线(UVA)诱导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光学显微镜、MTT法检测UVA对细胞形态及增殖活性影响,构建UVA致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模型;用MTT法检测茶多酚对细胞增殖活性影响,获得茶多酚对HaCaT细胞最适浓度;检测茶多酚处理前后细胞增殖活性(MTT法)、细胞膜损伤(LDH)情况;Western blot、RT-PCR检测茶多酚处理前后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蛋白胞内分布、Nrf2 mRNA及下游Ⅱ相解毒酶表达情况。结果 20 J/cm~2 UVA致HaCaT细胞形态学改变且抑制细胞增殖活性(0.11±0.50;P0.05),可用于构建UVA致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模型;茶多酚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活性,11μg/mL为本实验最适茶多酚浓度;相比对照组、UVA组的细胞增殖活性(1.043±0.203;0.113±0.050)和LDH(1.000±0.092;1.858±0.016),照射前加入茶多酚可显著提高细胞增殖活性(1.322±0.080;均P0.05)和减少LDH释放(0.500±0.079;均P0.05);Western blot、RT-PCR结果显示,茶多酚可显著增加核内Nrf2蛋白表达,上调Nrf2 mRNA(1.804±0.229)及下游Ⅱ相解毒酶SOD mRNA(1.172±0.148)、CAT mRNA(1.617±0.259)、GCLC mRNA(1.183±0.083)、GCLM mRNA(1.228±0.256)的表达。结论茶多酚可有效防护UVA诱导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且茶多酚可增加核内Nrf2蛋白及其mRNA和下游Ⅱ相解毒酶mRNA的表达,茶多酚的光防护作用可能与Nrf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Hrd)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6份,免疫组化检测2组Hrd1及Nrf2的表达。将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UVA组、UVB组,照光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Hrd1及Nrf2的表达。应用Hrd1-siRNA转染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下调细胞中Hrd1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Nrf2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细胞中Hrd1与Nrf2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免疫共沉淀检测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中Hrd1与Nrf2是否存在内源性结合。结果临床标本实验中,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Hrd1表达(0.4756±0.0785)明显高于避光部位(0.1270±0.0253,t=7.317,P<0.05),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Nrf2表达(0.1190±0.0217)明显低于避光部位(0.2629±0.0263,t=7.306,P<0.05)。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实验中,经紫外线照射后,UVA组与对照组相比,Hr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7.227,P<0.05),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6.456,P<0.05);同样,UVB组与对照组相比,Hr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2.980,P<0.05),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13.52,P<0.05)。应用Hrd1-SiRNA下调体外培养人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后,无论是经UVA照射还是UVB照射,被下调Hrd1组细胞内Nrf2的表达较未下调组明显升高。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Hrd1与Nrf2在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均有表达,并且在细胞中存在Hrd1与Nrf2共定位。免疫共沉淀验证了Hrd1与Nrf2在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存在内源性结合。结论Hrd1与Nrf2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存在结合,紫外线照射可通过增加细胞中Hrd1的表达从而抑制Nrf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Nrf2基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正常组、UVB组、Si-RNA组(Nrf2基因沉默组)和Si-RNA组+UVB组。以30 J/cm~2剂量的UVB照射细胞,观察Nrf2基因沉默后的HaCaT细胞经UVB照射后细胞形态的变化,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用流式细胞仪定量ROS检测,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Nrf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UVB组与正常组比较,细胞生存率降低;在Nrf2基因沉默后,HaCaT经UVB照射后细胞活力降低程度更显著,与UVB组比较,P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Nrf2基因沉默后,HaCaT的ROS水平增加,其中Si RNA+UVB组ROS与Si RNA组和UVB组比较增加幅度更明显。Western-blot显示UVB组Nfr2蛋白表达较正常组降低(P 0.01),Si RNA组和Si RNA+UVB组的Nf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基因沉默表达,其中Si RNA+UVB组较Si RNA组,Nrf2蛋白表达降低(P 0.01)。结论 Nrf2基因沉默后,UVB诱导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和凋亡明显增加,表明Nrf2基因具有显著的光保护功效,其作用机制与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加速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过表达Yes相关蛋白(YAP)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转染pcDNA3.1-YAP质粒、对照pcDNA3.1质粒,经过H_2O_2处理后记为pcDNA3.1-YAP+H_2O_2、pcDNA3.1+H_2O_2,同时设置不转染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经H_2O_2处理后记为H_2O_2,以不做任何处理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YAP表达变化,MTT检测细胞增殖,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二硫对二硝基苯甲酸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羟脯氨酸法检测胶原合成水平。结果 pcDNA3.1-YAP+H_2O_2细胞中YAP水平高于pcDNA3.1+H_2O_2和对照(P0.05)。H_2O_2细胞增殖能力降低,LDH漏出率升高,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CAT活性、SOD活性、GSH-PX活性降低,细胞中MDA含量升高,胶原含量降低,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YAP+H_2O_2细胞增殖能力升高,LDH漏出率降低,细胞凋亡率降低,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CAT活性、SOD活性、GSH-PX活性升高,细胞中MDA含量降低,胶原含量升高,与pcDNA3.1+H_2O_2和H_2O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YAP可以减轻H_2O_2诱导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茶多酚(EGCG)对长波紫外线(UVA)引起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以强度为10 J/cm2的UVA照射原代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并在照光前后加入浓度为50 mg/L的EGCG干预处理,照光后24 h收集细胞,以比色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法检测p66Shc mRNA表达水平变化.结果 UVA照射后可引起细胞中SOD和GSH-Px水平下降,MDA活性增加,并增强细胞p66Shc mRNA表达;加入EGCG干预可明显恢复SOD和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并抑制p66Shc表达(P<0.05).结论 EGCG可有效保护人皮肤细胞免于UVA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66Shc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ap1)系统及相关因子在小鼠黄褐斑模型皮肤中的变化。方法:将24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只。模型组采用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黄体酮注射方法造模,对照组肌肉注射同剂量的灭菌注射用水,采用q PCR相对定量检测小鼠皮肤的Nrf2和Keap1基因表达水平,化学比色法检测小鼠皮肤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的Keap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强(P<0.01),Nrf2 mRNA表达量无明显改变(P>0.05),模型组SOD和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1),MDA含量明显上升(P<0.01)。结论:氧化应激在黄褐斑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抗氧化损伤Nrf2-Keap1系统与黄褐斑的发病关系密切,可为黄褐斑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组织蛋白酶D绿色荧光蛋白复合质粒(GFP-CatD)技术在成纤维细胞慢性光损伤研究中的作用。 方法 长波紫外线(UVA)25 J/cm2每天照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1次,共21 d,构建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模型。构建GFP-CatD质粒,将其转染入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标记的组织蛋白酶D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蛋白酶D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GFP-CatD后的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 结果 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转染GFP-CatD质粒96 h,可见绿色荧光蛋白组织蛋白酶D在慢性光损伤细胞胞质内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转染GFP-CatD质粒后,组织蛋白酶 D蛋白表达为未转染细胞的1.28倍。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发现,转染后的光老化成纤维细胞凋亡细胞率为4.29% ± 1.30%,与无转染的空白对照组凋亡细胞率3.03% ± 1.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TT细胞增殖检测结果发现,转染后的光老化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增殖率为45.20% ± 4.70%,无转染质粒的光老化成纤维细胞为43.60% ± 3.90%(P > 0.05)。 结论 GFP-CatD复合质粒转染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可示踪到组织蛋白酶 D荧光蛋白,且不影响慢性光损伤成纤维细胞原有的正常生物活性和周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rf2/Bach1在枸杞多糖(LBP)防御紫外线(UV)致Ha Ca T细胞光损伤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Ha Ca T细胞经300μg/m L LBP预处理24 h后,分别接受30 J/cm~2UVA及300 m J/cm~2UVB照射,孵育24h。以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尼罗红荧光染色法检测过氧化脂质含量;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DNA损伤;RT-q PCR法检测Nrf2和Bach1 mRNA及下游II相解毒酶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及Bach1蛋白在细胞内分布及表达情况。结果强度为30 J/cm~2UVA及300 m J/cm~2UVB均可造成Ha Ca T细胞增殖能力下降,过氧化脂质含量及DNA荧光强度、迁移距离增加,与空白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0μg/m L LBP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细胞增殖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水平,减轻DNA链断裂损伤,且增加Nrf2核蛋白及Bach1质蛋白的量,促进Nrf2 mRNA及下游II相解毒酶SOD,CAT,NQO1,GCLC,GCLM mRNA的表达,抑制Bach1mRNA的表达(均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有效减轻UV诱导的HaCaT细胞氧化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Bach1转位及下游II相解毒酶基因的表达,发挥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应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和γ-干扰素(interferon-gamma, IFN-γ)联合诱导建立体外银屑病样三维皮肤模型,为银屑病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载体。方法 从2~10岁男童包皮组织中分离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 KCs)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s)进行贴壁培养。常规传至2~3代后,FBs与Ⅰ型鼠尾胶原混合获得真皮类似物,然后将KCs接种到Transwell小室行气-液培养构建出正常三维皮肤模型。在正常三维皮肤模型气-液培养的最后4 d,每天在上室各加入7.5 ng/mL的TNF-α和IFN-γ以构建银屑病样三维皮肤模型。采用HE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观察模型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KCs的K17和Ki67表达,ELISA测定模型上清液中IL-17、IL-22、IL-23、ROS、MDA、SOD、GSH等水平。结果 正常三维皮肤模型外观呈乳白色半透明状,边缘整齐;而银屑病样三维皮肤模型呈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枸杞多糖对中波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超声辅助水提法制备枸杞多糖(LBP)粉末,体外培养HaCaT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UVB照射组(UVB 30m J/cm~2辐射40min)、UVB+LBP组(UVB 30m J/cm~2辐射40min+LBP 1mg/m L),照射前12h加入LBP,照射结束后继续培养20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检测各组细胞吸光度值(A值);酶生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和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UVB照射组细胞形态明显异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增多;与UVB照射组相比,UVB+LBP组细胞的形态趋于正常,漂浮的死细胞明显减少。UVB照射组较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P0.05);UVB+LBP组细胞吸光度较UVB照射组明显升高(P0.05)。UVB照射组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对照组降低,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UVB+LBP组细胞SOD活力、CAT活力、GSH-Px含量较UVB照射组升高,MDA含量较UVB照射组降低(P0.05)。UVB照射组p38MAPK,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Bcl-2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UVB照射组相比,UVB+LBP组HaCaT细胞p38MAPK,caspase-8,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枸杞多糖可抑制UVB辐射后HaCaT细胞的氧化损伤,并下调p38MAPK,caspase-8,caspase-3及上调Bcl-2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紫外线A1对真皮成纤维细胞的损伤及Tempol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紫外线Al(UVAl,340nm-400nm)对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氧化性损伤、对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观察氮氧化物Tempol对这些改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的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接受UVAl照射,同时加入或不加Tempol,以生化方法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连免疫吸附试验测定MMP-1,MMP-3,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或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5J/cm2UVAl照射可显著抑制细胞SOD活性,提高MDA含量,促进MMP-1,MMP-3mRNA表达,同时显著抑制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表达(P<0.05)。照射同时加入Tempol,在一定浓度范围,可显著抑制UVAl引起的上述改变(P<0.05)。结论 Tempol在体外对UVAl引起的氧化性损伤以及真皮细胞外基质成分代谢紊乱有保护作用,因而有可能成为防治光老化的一种成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雷帕霉素对中波紫外线(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自噬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2细胞株分组培养:对照组;UVB照射组(A组),UVB+雷帕霉素0.1 mg/L组(B组),UVB+雷帕霉素1 mg/L组(C组),UVB+雷帕霉素10 mg/L组(D组)。分别采用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和MDC染色法检测细胞衰老和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细胞中ROS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水平。结果 UVB照射可引起HSF2细胞提前衰老,自噬水平降低,ROS水平升高及氧化应激。B组细胞衰老率、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及细胞中p62、LC3B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雷帕霉素浓度升高,C、D组细胞衰老率呈下降趋势(P0.05),自噬阳性细胞比例和LC3B、 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p62蛋白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B组细胞中ROS水平及CAT、SOD、POD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雷帕霉素浓度升高,C、D组ROS和POD水平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P0.05),CAT和SOD水平逐渐升高至正常水平(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增加UVB诱导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的自噬水平,减少细胞衰老,同时降低ROS水平,改善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甲基莲心碱抗光老化的作用机制,为防治皮肤光老化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中长波紫外线辐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单纯UVA+UVB照射)和药物组(UVA+UVB照射后加0.4μmol/L,0.8μmol/L,1.6μmol/L甲基莲心碱干预),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和SOD和GPx的活力及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甲基莲心碱可以降低ROS水平及MDA含量(P0.05),同时提高SOD及GPx的活力(P0.05)。结论适当浓度的甲基莲心碱能降低光老化细胞内ROS引起的氧化损伤,增加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作用,延缓了皮肤光老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皮肤是直接暴露于日光紫外线照射的人类器官,紫外线的照射可导致皮肤的多种损伤,如光老化以及各种皮肤肿瘤。重复的细胞光损伤是导致皮肤光老化的基础。研究发现,紫外线辐射于人体皮肤发生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导致细胞光损伤的主要原因。Nrf 2在很多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的病变中均发挥重要的防御保护作用,Nrf2缺失或激活障碍会增加细胞对紫外线辐射的敏感性,而加重细胞的光损伤以及光老化。该文综述了Nrf2基因在光损伤以及光老化中的重要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黑果枸杞多糖对HaCaT细胞光损伤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超声辅助水提法提取柴达木黑果枸杞中的多糖成分.体外培养的HaCaT细胞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不做其他处理;中波紫外线(UVB)组:30 mJ/cm2 UVB照射;实验组:30 mJ/cm2 UVB照射前6h加入2 g/L黑果枸杞多糖溶液.照射1h后继续培养12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S法测定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酶标法检测细胞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ELISA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UVB组细胞形态模糊不清,出现死亡漂浮现象;实验组细胞肿胀,但形态尚清楚.MTS结果显示,3组间细胞增殖吸光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8,P<0.01),其中UVB组(1.72±0.12)显著低于对照组(2.34±0.11),实验组(2.11±0.10)又显著高于UV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VB组细胞凋亡率(82.41%±2.49%)显著高于对照组(3.98%±0.19%)和实验组(22.79%±0.97%),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UVB组与对照组比较,丙二醛含量明显上升,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CAT活性明显下降(均P<0.05).同时,UVB组较对照组上清液中IL-1和TNF-oα含量及细胞中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均P<0.05),但细胞中I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黑果枸杞多糖对HaCaT细胞的光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减少细胞炎症物质的合成和口分泌及减少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