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丹  程忠泉  丁中涛  周俊  胡江苗 《中草药》2017,48(14):2839-2842
目的研究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MCI、中压制备色谱(MPLC)和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semi-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兜唇石斛的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2,4-二羟基-7-甲氧基-9,10-二氢菲(2)、2,5,7,9-四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3)、4,7,9-三羟基-5-甲氧基-9,10-二氢菲(4)、松脂醇(5)、丁香酚-β-D-葡萄糖苷(6)、反式阿魏酸(7)、正十二烷醇(8)、β-谷甾醇(9)、β-胡萝卜苷(10)。结论化合物1~2、5~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枫杨树皮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双  叶开河  张英  周光雄 《中草药》2013,44(7):803-807
目的 研究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Sephadex LH-20、HPLC及重结晶等分离纯化手段对枫杨树皮90%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枫杨树皮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算盘子酮(1)、羽扇豆-1β,3β-二醇(2)、乌苏酸(3)、白桦脂酸(4)、2α,3β,19α-trihydroxyurs-12-en-28-O-β-D-glucopyranoside (5)、(4S)-4,8-二羟基-1-四氢萘酮(6)、4-甲氧基-5-羟基-1-四氢萘酮(7)、(4S)-4-羟基-1-四氢萘酮(8)、杨梅苷(9)、30-norlupan-28-oic acid (10)、杨梅素(11)、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鼠李糖苷(12)、齐墩果酸(13)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14).结论 化合物1~14为首次从枫杨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5、7~14为首次从枫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云南石仙桃的化学成分及其抑制NO生成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云南石仙桃全草的化学成分,并通过测定所得化合物抑制大鼠巨噬细胞中NO的生成量,以确定云南石仙桃中抑制NO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利用微板紫外比色法,体外测定各化合物对脂多糖(LPS)和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RAW 264.7大鼠巨噬细胞NO的生成量。结果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反式-3,3,′5-三羟基-2′-甲氧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2′-m ethoxystilbene,Ⅰ)、顺式-3,3′-二羟基-5-甲氧基二苯乙烯(cis-3,3-′d ihydroxy-5-m ethoxystilbene,Ⅱ)、反式-3,3,′5-三羟基二苯乙烯(trans-3,3,′5-trihydroxystilbene,Ⅲ)、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d ihydroxy-5-m ethoxyb ibenzy l,batatas in-Ⅲ,Ⅳ)、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3,4-′d ihydroxy-3,′5-d im ethoxyb ibenzy l,g igan to l,Ⅴ)、3,3,′5-三羟基联苄(3,3,′5-trihydroxyb ibenzy l,Ⅵ)、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贝母兰宁,2,7-d ihydroxy-4-m ethoxy-9,10-d ihydrophenan threne,coe lon in,Ⅶ)。结论化合物Ⅱ、Ⅳ、Ⅵ具有较强的抑制大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作用。化合物Ⅰ和Ⅱ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工业大麻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刘志华  王金兰  赵明  李军  时志春  王丹  张树军 《中草药》2021,52(15):4463-4472
目的研究工业大麻Cannabissativ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工业大麻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3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为13S-羟基-9Z,11E,15E-十八碳三烯酸甲酯(1)、Δ9-四氢次大麻酚酸(2)、二氢猕猴桃内脂(3)、苯甲酸(4)、对羟基肉桂酸甲酯(5)、二氢阿魏酸甲酯(6)、9,10-二氢-2,3,5,6-四甲氧基菲-1,4-二酮(7)、脱镁叶绿素甲酯(8)、对羟基苯甲酸(9)、大麻黄素A(10)、反式对羟基肉桂酸酰对羟基苯乙胺(11)、黑麦草素(12)、3S-羟基-5α,6α-环氧-β-紫罗兰酮(13)、大麻艾尔松酸B(14)、3-吲哚甲酸(15)、亚油酸单甘油酯(16)、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7)、松脂醇(18)、琥珀酸(19)、反式肉桂酸(20)、胡萝卜苷(21)、β-谷甾醇(22)、顺式对羟基肉桂酸(23)、顺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4)、木犀草素(25)、甘油-1-(13-羟基-9Z,11E,5E-十八碳三烯酸)酯(26)、6S,9R-二羟基-3-酮-α-紫罗兰醇(27)、反式阿魏酸酰对羟基苯乙胺(28)、布卢姆醇B(29)以及儿茶素(30)。结论化合物26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大麻三烯酸A,化合物1首次作为天然产物分离得到,化合物6、8、12、13、16、2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竹叶兰菲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分离鉴定竹叶兰干燥根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乙醇提取,硅胶、SephadexLH20及ODS柱色谱分离,采用UV,NMR和MS等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7羟基2,4二甲氧基9,10二氢菲(7hydroxy2,4di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Ⅰ),4,7二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4,7di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Ⅱ),2,7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2,7dihydroxy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Ⅲ),7羟基2甲氧基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phenanthrene1,4dioneⅣ),和7羟基2甲氧基9,10二氢菲1,4二酮(7hydroxy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dioneⅤ)。结论5个菲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竹叶兰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蔡金艳  倪俊  陈天洪  张铁 《中草药》2017,48(8):1506-1508
目的研究束花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降血糖活性的氯仿部位中的菲类成分。方法采用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及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束花石斛茎的氯仿部位中分离得到4个菲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1)、2,4-二羟基-5-甲氧基-9,10-二氢菲(2)、2,4,5-三羟基-9,10-二氢菲(3)、美花石斛酚A(4)。结论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命名为束花石斛酚A;化合物1、3、4均为首次从束花石斛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云南石仙桃中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分离,用IR,UV,MS,1H-NMR,13C-NMR和HMBC等方法确定结构。结果分得5个化合物,分别为n-octacostyl ferulate(Ⅰ),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Ⅱ),batatasin-Ⅲ(Ⅲ),石仙桃菲(pholidotol,Ⅳ)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结论石仙桃菲为一新的菲类化合物,其结构确定为1,6-二羟基-2-甲氧基-8,9-二氢-三氢菲[4,5-环]呋喃(1,6-dihydroxy-2-methoxy-8,9-dihydro-3H-phenanthro-[4,5-bcd]furane)。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革叶山姜Alpinia coriace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型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革叶山姜9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4-甲氧基苯甲酸(2)、乔松素(3)、芹菜素(4)、良姜素(5)、山柰酚(6)、5,7,3′,4′-四羟基二氢黄酮(7)、3,5-二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8)、α-tocospiro A(9)、6α-羟基豆甾-4-烯-3-酮(10)、豆甾-4-烯-3-酮(11)、7-酮基-β-谷甾醇(12)、5α,8α-表二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3)、豆甾醇(14)和β-谷甾醇(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革叶山姜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7、9~13为首次从山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青龙衣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继莹  王伟明  李军  赵明  王金兰  张树军 《中草药》2017,48(12):2385-2389
目的研究青龙衣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波谱、质谱等谱学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青龙衣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表二氢菜豆酸(1)、4-丁氧基-5,8-二羟基-3,4-二氢-萘酮(2)、4-乙氧基-5,8-二羟基-3,4-二氢-萘酮(3)、茸毛香杨梅苷元(4)、多节孢酮(5)、4S-甲氧基-5,8-二羟基-二氢-萘酮(6)、4-甲氧基-5-羟基-α-四氢-萘酮(7)、胡桃种萘醌(8)、4,5,8-三羟基-1,2,3,4-四氢-萘-1-酮(9)、苹果酸-1-单乙酯(10)、苹果酸-1-单丁酯(11)、丁二酸(12)、葡萄糖乙苷(13)、1α,2α,4β-三羟基-1,2,3,4-四氢萘(14)、L-2-O-甲基-手性肌醇(15)。结论化合物5、10~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15为首次从青龙衣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研究兰科石斛属植物矮石斛Dendrobium bellatulum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经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矮石斛全草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羟基-4-甲氧基-3,6-二甲基苯甲酸(1)、4′,5-二羟基-3,3′-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4,5-二甲氧基联苄(3)、二氢松柏醇二氢对羟基桂皮酸酯(4)、aloifolI(5)、山药素Ⅲ(6)、dendrosinenB(7)、2,5,7-三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8)、对羟基苯丙酸(9)、对羟基肉桂酸(10)、阿魏酸(11)、咖啡酸(12)、dendrosinen D(13)、新橄榄树脂素(14)、3-羟甲基-9-甲氧基-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2,3,6,7-四氢菲[4,3-b]呋喃-5,11-二醇(15)。结论化合物1~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兰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