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研究工业大麻 Cannabis sativa 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及HPLC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工业大麻地上部分的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2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大麻色原烯(1)、次大麻色原烯(2)、次大麻酚(3)、(2E, 6Z)-2,6-壬二烯酸(4)、大麻艾尔松酚(5)、acetyl cannabispirol(6)、对羟基苯甲醛(7)、8-羟基乙酸芳樟酯(8)、羟基二氢博伏内酯(9)、次大麻艾尔松酚(10)、6-hydroxy-∆(7,8)-cannabichromene(11)、cannabispiran(12)、cannabispiradienone(13)、13-羟基-9Z,11E,15E-十八碳三烯酸(14)、(±)-2,3,3a,5-tetrahydro- 1H-benzo[d]pyrrolo[2,1-b] [1,3]oxazin-1-one(15)、次大麻艾尔松酸B(16)、亚麻酸甲酯(17)、棕榈酸甲酯(18)、2,5-二叔丁基苯(19)、N-[2-(S)-hydroxy-2-(4-hydroxy-phenyl)-ethyl]-3-(4-hydroxy-3-methoxy- phenyl)-acrylamide(20)。结论 化合物15为新天然产物,命名为大麻内酰胺A;化合物48914192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且补充了化合物1016的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相似文献   

2.
霸王鞭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大松  李资磊  魏建国  杨永平  李晓莉 《中草药》2013,44(15):2039-2043
目的 对大戟科大戟属植物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RP18、MCI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霸王鞭地上部分70%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S,9R)-长寿花糖苷(1)、13-carboxyblumenolC 9-O-β-glucoside (2)、3,3'-二甲基鞣花酸-4-O-β-D-葡萄糖苷(3)、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4)、23(E)-25-methoxycycloart-23-en-3β-ol (5)、融香树脂醇(6)、triptohypol F (7)、3β-羟基-9(11),12-齐墩果二烯(8)、3β,29-木栓烷二醇(9)、D:A-飞齐墩果-29-醇-3-酮(10)、眼树莲二醇(11)、羽扇豆醇(12).结论 化合物1、2、7~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党竹楠  韩玉  张雅琦  阮静雅  张倩倩  王涛  张祎 《中草药》2023,54(14):4433-4441
目的 对倒心盾翅藤Aspidopterys obcordate藤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正相硅胶、反相ODS、MCI gel CHP 20P等柱色谱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旋光、核磁共振、质谱和圆二色光谱等多种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一水草酸钙结晶(COM)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NRK-52E细胞损伤模型,对分离得到的单体成分进行活性筛选,初步探讨各单体成分对COM致NRK-52E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从倒心盾翅藤藤茎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儿茶素(2)、异黄烷香豆素(3)、龙脑苷(4)、大柱香波龙烷-9-O-β-D-葡萄糖苷(5)、长春花糖苷Ⅱ(6)、2,3-seco-sonderianol(7)、木栓酮(8)、2α,3β,23-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9)、(24S)-24-乙基胆甾-3β,5α,6β-三醇(10)、辛二酸单甲酯(11)、1-壬二酸甘油酯(12)、(9S,10E,12S,13S)-9,12,13-三羟基-10-十八碳烯酸(13)、(9S,10E,12S,13S,1...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实(枸杞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以及反相制备型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枸杞子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共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  相似文献   

5.
卵叶远志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研究卵叶远志Polygalasibir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运用1H-NMR和13C-NMR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熊果酸(1)、2α,3β,19α-三羟基乌索-12-烯-23,28-二羧酸(2)、3β,19α-二羟基乌索-12-烯-23,28-二羧酸(3)、3β,19α-二羟基齐墩果-12-烯-23,28-二羧酸(4)、邻羟基苯甲酸(5)、间二羟基苯甲酸(6)、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7)、正三十一烷(8)、正三十烷醇(9)、正十八烷酸(10)、α-十四烷酸甘油酯(11)和α-二十二烷酸甘油酯(12)。结论化合物1~4为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的区别于常规远志皂苷元的三萜类化合物;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金悦仙  潘苇芩  魏鸿雁  马国需  石磊岭  张晶 《中草药》2019,50(11):2534-2538
目的研究伊犁贝母Fritillariapallidiflor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结合波谱技术与理化常数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伊犁贝母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包括酚酸类、酯类、生物碱类等,分别鉴定为1,4-联苯基丁烷(1)、顺式肉桂酸(2)、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3)、香草乙酮(4)、油酸甲酯(5)、阿魏酸甲酯(6)、1-O-阿魏酸甘油(7)、反式异阿魏酸(8)、丁香脂素(9)、松脂醇(10)、2,3-O-二阿魏酸甘油(11)、1,3-O-二阿魏酸甘油(12)、环(L-脯-L-丙)二肽(13)、环(L-亮-L-缬)二肽(14)、双(二乙二醇)邻苯二甲酸酯(15)、环(苯丙-缬)二肽(1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伊犁贝母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8、10~13、15、16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脱皮马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明智  罗舟  颜鸣  赵庆春 《中草药》2012,43(4):664-666
目的研究脱皮马勃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脱皮马勃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是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1)、麦角甾-7,22-二烯-3β-酮(2)、麦角甾-5α,8α-环二氧-6,22-二烯-3β-醇(3)、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4)、反式桂皮醇(5)、反式桂皮酸(6)、对羟基苯甲酸(7)、4-羟基苯基乙酸酯(8)、苯丙氨酸(9)、正二十八烷(10)、对苯二酚(11)、棕榈酸(12)。结论化合物4~10为首次从脱皮马勃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抗癌药物黄药子Dioscorea bulbifera的茋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HPLC制备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药子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茋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2, 5-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2)、latifolin(3)、2′, 3-二羟基-4, 5-二甲氧基联苄(4)、4-甲氧基菲-2, 3, 7-三醇(5)、3,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菲(6)、2′,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7)、3, 4′, 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8)、7-羟基-2, 3, 4-三甲氧基菲(9)、3, 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10)、2, 7-二羟基-4-甲氧基-9, 10-二氢菲(11)、2, 7-二羟基-3, 4-二甲氧基菲(12)、2, 7-二羟基-2, 4-二甲氧基-9, 10-二氢菲(13)、4, 7-二羟基-2-甲氧基-9, 10-二氢菲(14)。结论 化合物1357912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宽裂龙蒿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研究宽裂龙蒿Artemisia dracunculus var.turkestan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进行分离与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宽裂龙蒿地上部位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9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棕榈酸单甘油酯(1)、α-亚麻酸甲酯(2)、1-油酸单甘油酯(3)、乙酰熊果酸(4)、3β,22β,24-三羟基-齐墩果-12-烯(5)、油酸(6)、棕榈酸(7)、1-亚油酸单甘油酯(8)、香草酸(9)、橙皮素(10)、柚皮素(11)、槲皮素(12)、芦丁(13)、滨蒿内酯(14)、东莨菪亭(15)、7-羟基香豆素(16)、瑞香素(17)、咖啡酸(18)、绿原酸(19).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5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卢丹  刘金平  赵轶卓  陈帅  李平亚 《中草药》2010,41(5):700-703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提取、萃取及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的单体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双-(4-羟基苯基)-1,4,6-庚三烯-3-酮(1)、1,7-双-(4-羟基苯基)-4,6-庚二烯-3-酮(2)、4,4′-二羟基-3,3′-二甲氧基-反式-1,2-二苯乙烯(3)、山柰酚(4)、芦丁(5)、4-羟基苯乙醇-4-O-β-D-吡喃葡糖苷(6)、3,4-二羟基苯甲酸(7)、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8)、对羟基苯甲酸(9)、对羟基苯乙酸(10)、儿茶酚(11)、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2)。结论化合物1、3、5、6、9、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化合物4、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茜草地上部分木脂素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茂婷  杨柳  胡江苗  张虹  施香琴  刘守金 《中草药》2017,48(23):4856-4859
目的对茜草Rubia cordifolia地上部分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等多种色谱材料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共分离得到11个木脂素类成分,分别鉴定为(-)-表丁香脂素(1)、开环异落叶松脂素(2)、(-)-3,4-二香草基四氢呋喃(3)、lignans(+)-demethoxypinoresinol(4)、(+)-丁香脂素(5)、异落叶松脂素(6)、橄榄树脂素(7)、(7S,8R)-二氢脱氢双松柏醇(8)、4,5′-二甲基落叶松脂醇(9)、(+)-7R,8S-5-methoxydihydrodehydroconifery alcohol(10)、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李俊  朱雪雯  万会花  米要磊  王思凡  孟祥霄  杜伟  苏畅  孙伟  杨维 《中草药》2020,51(24):6414-6425
大麻Cannabis sativa又名线麻、白麻、胡麻、野麻和火麻,为大麻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经济作物,应用涉及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大麻素类成分是大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镇静、抗呕吐等功效。根据化合物结构特点,对大麻中已报道的121个大麻素类成分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在此基础上按分离技术对大麻素类成分的常用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大麻资源的质量控制以及大麻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白云俊  周新郢  袁媛  黄璐琦 《中草药》2019,50(20):5071-5079
大麻不仅是世界上使用最频繁的毒品,也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药物之一。研究药用大麻的起源,可为安全有效利用大麻提供启示,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综合本草考古与本草文献考证双重证据法,揭示了大麻的药用起源及其早期传播过程;并结合人类文化背景,探讨了其在欧亚大陆上传播的动力因素。结果显示,药用大麻可能起源于人类在仪式中对大麻精神活性物质的利用,方式为吸食大麻燃烧后所释放出的具有麻醉、致幻作用的烟气;公元前3千纪早期东欧Yamnaya先民是目前发现的可能最早使用大麻药用属性的人群;随后,药用大麻可能由东欧传播到西亚、中亚地区,然后以中亚为中心,分别向南传播到南亚、向北传播到北亚的西南部和东亚的西北部和西部地区。印欧语系民族与药用大麻利用、传播之间的密切关系指示了印欧人群的扩散可能是药用大麻在欧亚大陆上早期传播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自从乌拉圭、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州将中药“火麻仁”的基原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合法化以来,工业大麻的市场价值逐年提高。高市值推动大麻基础研究迅猛发展,其遗传转化研究也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麻毛状根转化、根癌农杆菌和纳米材料介导的大麻瞬时转化、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和大麻稳定转化均已实现,但是稳定遗传转化效率仍然不高。而建立高效的大麻遗传转化体系,不但可加速大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可用于大麻新品种的创制。综述大麻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开展大麻遗传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任洁  周慧  王晨 《中草药》2019,50(4):808-813
目的研究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 terrester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制备HPLC和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结合HR-ESI-MS与现代波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蒺藜果实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N-p-阿魏酰酪胺(1)、N-trans-p-coumaroyl-3-O-methyldopamine(2)、甲基阿魏酸(3)、咖啡酸甲酯(4)、原儿茶酸甲酯(5)、trifilines A(6)、5β-spirost-25(27)-en-3β-ol-12-one 3-O-{β-D-glucopyranosyl-(1→2)-O-[β-D-glucopyranosyl-(1→3)]-β-D-glucopyranoside}(7)、tribulosaponin B(8)、isoterrestrosin B(9)、25(R)-螺甾烷-3,5-二烯-12-酮(10)、25(R)-螺甾烷-24β-羟基-4-烯-3,12-酮(11)、26-O-β-D-glucopyranosyl-(25S)-5α-furostane-20(22)-en-12-one-3β,26-diol-3-O-α-L-rhamn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1→4)]-β-D-galactopyranoside(12)、terrestrinone A1(13)和terrestrinone A2(14)。结论化合物1~7为首次从蒺藜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杨龄  肖春贵  金亚菊  陈佳  王子明  王赟  王扣  王飞 《中草药》2018,49(10):2365-2371
目的研究倒挂金钩Uncaria lancifolia茎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倒挂金钩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台钩藤碱A(1)、台钩藤碱E(2)、异帽柱木菲碱(3)、四氢脚鸭木碱(4)、异胡豆苷(5)、卡丹宾碱(6)、glabratine(7)、异长春花苷内酰胺(8)、(13R)-hydroxy-octodeca-(9Z,11E,15Z)-trien-oic acid(9)、(6S,9R)-长寿花糖苷(10)、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integracin A(12)、integracin B(13)、6β,19α-二羟基乌苏-3-氧代-12-烯-28-酸(14)、乌苏酸(15)、齐墩果酸(16)、β-谷甾醇(17)、β-胡萝卜苷(18)。结论首次对倒挂金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3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出。化合物1~8为单萜吲哚生物碱,是钩藤属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秦振芬  孟祥霄  陈伟强  万会花  王思凡  杨维  曹雪  孙伟 《中草药》2023,54(23):7806-7814
目的 TCP基因家族在植物叶片发育、侧枝形成、花器官形成、植物激素合成与信号转导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工业大麻Cannabis sativa TCP基因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为工业大麻TCP基因家族的功能分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基于已发布的工业大麻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工业大麻TC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以及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共鉴定出17个工业大麻TCP基因(Cs TCP1~Cs TCP17)分为2类3个亚科(PCF、CIN和CYC/TB1),编码的氨基酸长度在163~585 aa,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18 310~64 070,蛋白等电点介于4.99~9.36,亚细胞定位大部分为细胞核。共线性进化分析发现,工业大麻与拟南芥、番茄、水稻分别存在9、20和6对同源基因。顺式元件预测结果表示光响应元件和脱落酸元件在TCP基因启动子区域分布广泛。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大麻TCP基因的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大部分在叶和花中高表达。结论 为深入研究工业大麻TCP基因家族的功能奠定了基础,进一步阐明了TCP基因可能参与工业大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研究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牛白藤Hedyotis hedyotidea(DC.) Merr.干燥藤茎的化学成分及免疫抑制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牛白藤提供依据.以硅胶、凝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MS和NMR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吐叶醇(6S,9S-vomifoliol,1),桦木酮酸(betulonic acid,2),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3),白桦醇(betulin,4),表白桦脂酸(3-epi-betulinic acid,5),乌苏酸(ursolic acid,6),β-谷甾醇(β-sitosterol,7),stigmast-4-en-3-one (8),7β-hydroxysitosterol(9),(3β,7β)-7-methoxystigmast-5-en-3-ol(10)和巴戟醚萜(morindacin,11).化合物1,2,4,8~ 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2,8 ~ 11均首次从耳草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9,10均首次从茜草科植物中分得.通过体外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测试化学成分的免疫抑制活性,化合物4,6,9均有较强的免疫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刘宏栋  高余英  高琦  周小青  陈杰  朱金华  李飞  李斌 《中草药》2022,53(14):4276-4284
目的 研究窄叶鲜卑花Sibiraea angust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血脂活性。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ODS反相柱色谱、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NMR、MS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再通过建立人肝癌HepG2细胞高脂模型测试各化合物调脂活性。结果 从窄叶鲜卑花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藜芦酸甲酯(1)、阿魏酸甲酯(2)、3-羟基-4-甲氧基肉桂酸甲酯(3)、3,4,5-三甲氧基肉桂醇(4)、对羟基桂皮酸甲酯-4-O-β-D-吡喃葡萄糖苷(5)、藜芦酸葡萄糖苷(6)、aglycone(7)、aruncide A(8)、3-[(2E)-4-hydroxyl-4-methyl-2-pentenyl)]furan-5H-2-one(9)、吐叶醇(10)、蚱蜢酮(11)、3,7-dimethyl-3(Z),6-octadien-5-one-1-O-β-D-glucoside(12)、(2R,3S,4S)-4-(4-hydroxy-3-methoxybenzyl)-2-(5-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  相似文献   

20.
鹧鸪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德力  郑威  冯剑  刘洋洋 《中草药》2017,48(23):4851-4855
目的研究鹧鸪茶Mallotus furetianus树叶化学成分。方法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及制备HPLC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紫外、质谱及核磁共振谱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鹧鸪茶叶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15个多酚类化合物和1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3-羟基-4,5(R)-二甲基-2(5H)-呋喃酮(1)、没食子酸(2)、3,4,8,9,10-五羟基二苯并[b,d]吡喃-6-酮(3)、表儿茶素(4)、儿茶素(5)、山柰酚-3-O-洋槐糖苷(6)、洋芹素(7)、2-羟基丁二酸(8)、5-羟甲基糠酸(9)、没食子酸甲酯(10)、咖啡酸(11)、丹参素(12)、diolmycin B2(13)、oresbiusin A(14)、3,4-二羟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5)、焦谷氨酸(16)。结论化合物7~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16为首次从鹧鸪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