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化瘀降脂汤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脂症患者140例,按照纳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辛伐他汀治疗,实验组给予自拟化瘀降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0.0%,实验组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G、TC与LDL-C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而HDL-C值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TC、TC、HDL-C与LDL-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治疗后的ALT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化瘀降脂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患者能发挥更好的调节血脂作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同时能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降脂汤联合西药洛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西药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自拟降脂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92.50%)显著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自拟降脂汤联合洛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具有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七降脂粉对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降血脂作用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武汉市普仁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7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辛伐他汀降血脂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三七降脂粉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脂水平与超声检查征象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部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脏正常/减小比例,肝脏回声衰减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七降脂粉对高脂血症合并脂肪肝患者降血脂作用显著,且显著改善肝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患者90例,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肝化浊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辛伐他汀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LDL-C、ALT、AST、GGT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HDL-C均有所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肝化浊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剂/日,对照组患者予以易善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C、TG、HDL-C及LDL-C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ALT、AST,TC、TG及LDL-C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G及HDL-C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8.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健脾降浊汤联合辛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 :104例高脂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降浊汤,每次200 m L,日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8周检测患者血脂水平、颈动脉IMT。结果: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TC、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动脉IMT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降浊汤联合辛伐他汀片能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改善颈动脉IMT,具有较强的调脂及抗动脉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学武  王东  万智  哈力甫 《河北中医》2010,32(8):1129-1131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4例予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对照组54例予西药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肝脏B超积分及血脂变化。结果 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肝脏B超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P0.05),HDL-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辨证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自拟解郁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选取94例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均47例。口服当飞利肝宁片,4粒/次,3次/日,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自拟解郁疏肝汤治疗,水煎至200ml,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4周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的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而观察组的GGT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则没有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比较,观察组的TC、TG、LDL-C及LDL-C的水平则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2组炎性因子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及TGF-β1水平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自拟解郁疏肝汤气治疗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效果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性因子IL-6、TNF-α及TGF-β1相关,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补肾化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化痰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予补肾化瘀化痰方治疗,对照组予辛伐他汀胶囊配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每2周复查1次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后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有明显的降血脂作用,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化瘀化痰法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可改善血脂,减少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的发作次数,改善患者肾虚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托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CS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托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2组TC、TG、LDL-C、HDL-C水平。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TC、TG、LDL-C均明显改善(P均0.05),但HDL-C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后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托妥可有效治疗ACS,不良反应少,可显著改善患者TC、TG、LDL-C水平,临床可考虑扩大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脂肪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83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进行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脂肪肝合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肝脏B超、肝功能及血脂的变化,并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为50.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脂肪肝合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改善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疏肝健脾汤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对肝功能及血脂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院6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给予疏肝健脾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CT))、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1.18%(31/34),较对照组70.59%(24/3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LT、GCT、TG、TC水平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ALT、GCT、TG、TC水平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加用疏肝健脾汤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清血八味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6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应用清血八味片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脂变化。结果清血八味片联合辛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降低TC、LDL-C,升高HDL-C水平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血八味片联合辛伐他汀降脂作用明显,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脂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脂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及B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和B超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清脂化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自拟化瘀降脂汤治疗对血清脂酶、血脂水平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肝酶、血脂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自拟化瘀降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改善患者的血清肝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服用自拟疏肝健脾降脂方,对照组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比较患者肝功能、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4.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疏肝健脾降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疗效优于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解郁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及临床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2例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2例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疗法,给予口服当飞利肝宁片,早、中、晚各服用2片,连续服用1个月。观察组患者给予解郁疏肝汤治疗,200 mL冷水煎服,每日服用1剂,分为早晚2次温服,连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服用3个疗程后进行随访,应用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患者的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43%,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1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中TC、TG、LDL-C及HDL-C水平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TC、TG、LDL-C及HDL-C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郁疏肝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在临床上优先考虑此种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治疗组予以化痰调脂汤治疗,对照组予以辛伐他汀片治疗,疗程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等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调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表现、肝功能、血脂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李红阁 《河南中医》2016,(8):1375-137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52.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C、TG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瘀复明汤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其视野缺损和血脂、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山东省立第三医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诊治的124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应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研究组62例应用化瘀复明汤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L-6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58/62),对照组为69.35%(43/6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中心视野光敏感度平均缺损(MD)、周边视野的光敏感度(M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视野指数矫正模式标准差(CPSD)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MD、MS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CPS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和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治疗后TC、LDL-C水平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TC、LDL-C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复明汤配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确切,同时能明显改善视野缺损程度,调节血脂和血清IL-6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