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优选酒炙黄丝郁金的炮制工艺。方法:HPLC法同时测定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的含量。以层次分析法(AHP)结合D-最优设计响应面法考察加酒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酒炙郁金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黄丝郁金最优酒炙工艺为每100g黄丝郁金加10mL黄酒,待酒吸尽后于112℃炒制15min。结论:酒炙黄丝郁金的炮制工艺稳定可行,为郁金酒炙工艺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郁金最佳醋制工艺.方法:以内在质量(姜黄素含量)和传统外观质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优选的最佳醋制工艺为取净郁金片,加10%的醋,拌匀,闷润10 min,130℃炒制10 min.结论:优选得到的郁金醋制工艺合理可行,可用于指导醋郁金的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交法优选莪术醋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兔林  毛春芹  宋坤  季鹏 《中成药》2006,28(9):1306-1308
目的:探讨莪术的最佳醋处理工艺。方法:以姜黄素、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用醋量、润制时间4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的数学分析方法,对莪术进行醋处理工艺的优选。结果与结论:炒制时间、炒制温度、用醋量对莪术中姜黄素、挥发油含量影响显著,最佳炮制工艺为:加入20醋拌匀,闷润20min后,置炒制容器内,100℃炒制5min。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选醋炙独一味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炮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加醋量、闷润时间、温度、炒制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优选醋炙独一味的炮制工艺.结果:选择醋炙法对独一味进行炮制,其最佳工艺为加30%醋闷润5 min,调节温度至200℃,炮制15 min.结论:醋炙独一味与生品相比,总黄酮含量提高了21%,为有效利用独一味资源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选醋炙香附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α-香附酮的含量、醇浸膏得率、外观性状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考察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优选醋香附的炮制工艺参数。结果香附最佳醋炙工艺为闷润时间75 min,炒制温度145℃,炒制时间8.5 min。结论优选的醋香附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制备出质量可控的醋香附饮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绿丝郁金的醋炙工艺。方法:以HPLC法测定醋郁金中吉马酮和莪术呋喃二烯酮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法,对影响绿丝郁金醋炙工艺的4个因素进行筛选。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选取稀释加水量(A)、闷润时间(B)和炒制时间(D)为考察因素,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绿丝郁金醋炙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绿丝郁金最佳醋炙工艺为:每100g绿丝郁金饮片,加入10mL米醋与10mL水的混合液,拌匀闷润16min,140℃炒制11min。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条件重复性良好,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结论:采用Plackett-Burman法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的绿丝郁金醋炙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其炮制工艺的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江边一碗水的醋炙工艺。方法:以鬼臼毒素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闷润时间、醋用量、炒制时间、炒制温度对醋炙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鬼臼毒素含量,流动相甲醇-0.1 moL·L-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45∶55),检测波长290 nm。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醋用量30%,闷润时间2 h,炒制温度150℃,炒制时间4 min;醋用量、炒制时间对醋炙工艺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鬼臼毒素质量分数达5.48%。结论:该炮制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江边一碗水的民间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盐砂仁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挥发油含量为指标,以食盐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盐炙砂仁的炮制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油含量.结果:优选出的盐炙砂仁最佳炮制工艺为:食盐用量为2%;闷润时间为2 h;炒制温度为140℃;炒制时间为15 min.结论:优选出的盐砂仁炮制工艺合理可行,为盐砂仁的炮制及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优选莪术微波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优选醋制莪术的微波炮制工艺。 方法: 以总挥发油、吉马酮和姜黄素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考察醋用量、闷润时间、微波强度、炮制时间对微波炮制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炮制工艺为加15%米醋闷润45 min,60%微波热力炮制3 min。 结论: 该方法简单、可行且易于控制,为莪术炮制工艺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指纹图谱技术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优选甘草炙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吴茱萸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技术,单因素试验考察甘草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4个因素对制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影响.结果: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对吴茱萸指纹图谱具有显著影响,最佳炮制工艺为药材-甘草100:6,闷润3h,180℃炒制10 min.结论: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规范甘草炙吴茱萸炮制工艺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美洲大蠊醇提取物中蛋白质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采用UV法和Folin-酚试剂法,考察了pH、无机盐和有机溶剂等影响因素对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pH、氯化钠、硫酸铵、乙腈和甲醇随着剂量的增加,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蛋白质的结构.结论:不同的影响因素通过改变蛋白质物理化学性质,破坏了蛋白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优选三棱醋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青松  王继森  高天慧  林丽婷  陈姣  朱宗萍  林薇  廖婉 《中草药》2022,53(23):7414-7420
目的 构建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通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分析比较,为优选三棱Sparganii Rhizoma醋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醋炙法、醋烤法、醋蒸法、醋煮法4种不同醋制方法对三棱进行炮制加工,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阿魏酸5种成分含量变化,并以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测定不同评价指标的信息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熵权法加权生成的数据进行TOPSIS模型分析,通过讨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对三棱醋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优选三棱最佳醋制方法。结果 不同方法醋制的三棱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醋炙法炮制后,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香兰素成分含量显著增加;醋煮法炮制后,阿魏酸、香兰素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其他无显著变化。经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三棱的生品、醋炙品、醋蒸品、醋烤品、醋煮品的相对接近度分别为0.193、0.932、0.227、0.523、0.082,可知三棱不同醋制方法中醋炙法最佳,醋烤法与醋蒸法次之,醋煮法最差。结论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优选出三棱最佳醋制方法为醋炙法,为中药炮制工艺的选择与临床炮制品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王婷  王潇  李佳鑫  傅超美  耿福能  瞿燕  章津铭 《中草药》2019,50(10):2339-2346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美洲大蠊药渣中多糖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促创面愈合的作用,为美洲大蠊药渣综合利用提供思路。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最佳美洲大蠊多糖提取工艺,并分析其单糖组成。采用0.1、0.05、0.025 g/mL美洲大蠊多糖作用于创面损伤模型小鼠,计算创面愈合率,用苏木精-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评价创面愈合程度。结果美洲大蠊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碱液浓度0.02mol/L,提取时间1.65h,提取温度62℃,该条件所得多糖转移率为13.68%,且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岩藻糖7种单糖组成。创面愈合实验表明,第3、6、9、14天多糖给药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模型组,且组织切片染色表明该多糖组分能促进胶原和肉芽组织生成,从而促进创面愈合。结论响应面法优化的提取工艺切实可靠,提取率高;美洲大蠊药渣提取多糖能促进小鼠创面愈合,提示美洲大蠊药渣中多糖具有开发为创面用相关产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准确测定方格星虫多糖中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并进行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和回收率测定。结果: 凯氏定氮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方格星虫多糖中蛋白的含量分别为2.40%,2.22%,其回收率分别为98.69%,100.97%,2种方法测得蛋白质含量基本相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综合考虑,凯氏定氮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方格星虫多糖中蛋白质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体外还原力和抗氧化评价方法研究藏药松生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方法: 将松生等用70% 乙醇浸泡、提取、浓缩所得浸膏依次用石油醚, 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正丁醇、乙醇进行萃取,各组分都配制成适当稀释倍数的溶液, 通过普鲁士蓝法、Fenton法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法分别测定各组分的还原力,·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抗氧化的活性,并计算各组分的IC50结果: 3种抗氧化实验表明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部分都具有明显抗氧化的作用。其中用DPPH法测得的IC50分别是乙酸乙酯0.060 5 g·L-1,正丁醇0.076 3 g·L-1,乙醇0.083 3 g·L-1结论: 提取物清除率与样品浓度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浓度大于1.0 g·L-1时其还原能力几乎接近于维生素(VC),清除能力接近甚至超过60%。其中在大极性溶液层还原力和抗氧化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软化方法对白芍饮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浸法测定蒸法、煮法、闷润法、浸泡、减压冷浸法5种软化方法制得的白芍饮片中浸出物含量;采用HPLC测定各饮片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含量。结果:各饮片中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大小顺序为蒸法>闷润法>减压冷浸法>煮法>浸泡法;醇溶性浸出物、芍药苷及芍药内酯苷的含量大小为闷润法>蒸法>煮法>减压冷浸法>浸泡法。结论:闷润法及蒸法软化白芍药材质量优于其他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乌骨藤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和乙醚作为溶剂,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采用石油醚作为溶剂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挥发成分的55.43%,其中脂肪酸占75.10%,烷烃类占11.91%;乙醚作为溶剂提取鉴定出24种化合物,占60.43%,脂肪酸占38.98%,烷烃类占39.27%。结论:测定了乌骨藤挥发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乌骨藤成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品种橘皮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动态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不同方法对白及基因组DNA进行提取,比较提取质量的差异,找到一种最适于白及基因组的DNA提取方法,以满足白及DNA条形码研究的需要。方法: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法、碱裂解法和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提取白及叶片基因组DNA,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法及PCR扩增效果检测所提DNA的质量。结果:CTAB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均能从白及中提取到基因组DNA,而碱裂解法几乎提取不到。其中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纯度和完整度均高于其他方法,PCR扩增效率达到100 %,且扩增条带明亮清晰。结论:经本文改良的CTAB法是提取白及基因组DNA的最佳方法,该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适用于DNA条形码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铅(Pb)、镉(Cd)、砷(As)的残留量进行测定,探索符合冬虫夏草及相关产品使用特点的污染评价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基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Pb、Cd、As的残留量监测数据,综合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尼梅罗综合指数法、金属污染指数法对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计算重金属日暴露量,分别采用危害指数法和更加精确的靶器官毒性剂量法对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累积风险评估。结果:污染评价结果说明,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中As的污染应引起关注,不同品种污染程度为冬虫夏草(繁育品)=蛹虫草<冬虫夏草(野生品)<香棒虫草<亚香棒虫草;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对于心血管和神经系统,1批冬虫夏草(野生品)全草中Pb、Cd、As联合暴露产生的累积健康风险需被进一步关注。结论:冬虫夏草及其近缘品重金属污染评价,以及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方法,可为中药安全性评价及相关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樟帮栀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樟帮栀子饮片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RP-HPLC,Agilent Zorbax Eclipse XB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30 ℃,进样量20 μL,检测波长238 nm(0~20 min),440 nm(20~40 min)。结果:初步建立了樟帮栀子饮片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9个。将11批不同产地、相同炮制方法的栀子饮片指纹图谱与樟帮栀子饮片对照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比较,相似度在0.495~0.952。结论:用于建立樟帮栀子饮片指纹图谱的10批天齐堂饮片厂提供的栀子饮片相似度理想,而收集于不同产地、采用相同的炮制方法炮制的栀子饮片内在质量具有较大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