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成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及肾组织中PLA2R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成年IMN患者114例作为IMN组,继发性膜性肾病患者32例作为继发性膜性肾病组,非肾病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肾脏穿刺标本中PLA2R表达,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PLA2R抗体水平。比较各组肾脏组织PLA2R、血清PLA2R抗体水平及实验室指标。结果IMN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血清PLA2R抗体、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组和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组和对照组,继发性膜性肾病组肾组织PLA2R阳性率、血清PLA2R抗体、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病理分期的升高成年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及血清PLA2R抗体水平逐渐升高,24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逐渐升高,血浆白蛋白逐渐降低(P<0.05)。成年IMN患者肾组织PLA2R阳性率、血清PLA2R抗体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血肌酐呈正相关,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成年IMN患者肾脏组织PLA2R、血清PLA2R抗体呈高表达,其水平显著高于继发性IMN患者,且病理分期越高的患者肾脏组织PLA2R阳性率越高、血清PLA2R抗体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和抗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2月行肾穿刺活检的初次治疗肾病患者217例,其中IMN 97例,非膜性肾病120例。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及抗THSD7A抗体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对于IMN的诊断价值,分析影响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表达的因素。结果IMN患者抗PLA2R抗体和抗THSD7A抗体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非膜性肾病患者(P<0.01)。血清抗THSD7A抗体诊断IMN特异度高于抗PLA2R抗体,准确度、灵敏度低于抗PLA2R抗体(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白蛋白<25 g/L、肾小管间质损伤≥25%、尿β2-微球蛋白≥1.17 mg/L、尿免疫球蛋白G≥24.98 mg/L、尿α1-微球蛋白≥40.35 mg/L是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表达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抗THSD7A抗体高表达对于IMN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且能反映患者的病情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不同类型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患者肾组织PLA2R、Nephrin及血清anti-PLA2R的表达量,判断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收集MN患者37例为实验组,包括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23例、HBV相关性MN(HBV-MN)患者8例、V型狼疮性肾炎(stage V lupus nephritis,LN-V)患者6例,选取10例肾肿瘤行一侧肾切术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PLA2R及Nephrin的表达,通过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并应用ELISA检测各组血清anti-PLA2R的表达量。结果:1)各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可见PLA2R及Nephrin沿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沉积。IMN组PLA2R较其余各组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剩余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各组Nephrin相对表达量,对照组LN-VHBV-MNIM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IMN组肾组织Nephrin相对表达量同肾组织PLA2R及血清anti-PLA2R浓度间均负相关,肾组织PLA2R相对表达量同血清anti-PLA2R浓度呈正相关;3)IMN组中血清anti-PLA2R阳性者其肾组织PLA2R均表达升高。结论:IMN患者肾组织中PLA2R的表达较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phropathy,SMN)及正常对照组高,IMN组中血清anti-PL A2R阳性者其肾组织PL A2R均表达升高,临床上可联合二者共同鉴别MN是否原发,结合肾组织中Nephrin的检测,可增强其敏感性。PLA2R同足细胞裂孔隔膜蛋白Nephrin于IMN患者肾组织表达量呈负相关,为IMN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进一步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检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患者血清PLA2R及THSD7A抗体水平,探讨二者对IMN诊断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行肾穿刺活检诊断IMN患者114例,V 型狼疮性肾炎7例、IgA肾病16例作为非IMN组。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LA2R抗体及THSD7A抗体水平,并分析二者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IMN组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57.0%(65/114),非IMN组均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血清THSD7A抗体阳性率9.6%(11/114),非IMN均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MN组双抗体阳性率为4.4%(5/114)。②IMN组双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9.4(4.9~14.0 ) g/d,血白蛋白(21.2±3.7) g/L;PLA2R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4.9(0.9~14.2) g/d],血白蛋白(24.4±5.6) g/L;THSD7A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7.1(2.1~14.0) g/d,血白蛋白(25.5±6.6) g/L;双抗体阳性与PLA2R抗体阳性患者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血白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HSD7A抗体阳性患者比较: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IMN组PLA2R抗体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呈正相关(r=0.318,P=0.001),与血白蛋白呈负相关(r=-0.207,P=0.027)。结论 血清PLA2R抗体及THSD7A抗体是IMN的特异性指标;PLA2R抗体可评估IMN患者病情;双抗体阳性患者24小时尿蛋白较高,血白蛋白较低,临床表现较重;但THSD7A抗体能否评估IMN病情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年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研究显示MN的发病率约占所有肾活检患者的23.4%,仅次于IgA肾病(28.1%)[1]。约75%的MN原因未明,称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另有超过20%的膜性肾病是由感染、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金制剂)等因素引起,称为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 ne鄄phropathy,SMN)。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A2 receptor,PLA2R)的抗体、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 type鄄1 domain鄄containing 7A,THSD7A)等抗原被发现与MN有关,这些发现将有助于MN的诊断和判断预后,而Exostosin 1/Exostosin 2(EXT1/EXT2)可能是一些SMN(自身免疫性)的靶抗原或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及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SD7A)为特发性膜性肾病两大主要靶抗原,THSD7A多沉积于PLA2R阴性的膜性肾病患者中肾脏足细胞,但最新研究表明,THSD7A 可与 PLA2R在膜性肾病患者中共存,呈现双阳性。血清学抗体水平对疾病活动有一定指导意义,PLA2R抗体水平检测已应用于临床。本文就PLA2R及THSD7A抗体的结构、作用以及与特发性膜性肾病之间的关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卢玥  李绍梅 《临床荟萃》2018,33(10):839
M型磷脂酶A2受体(M 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PLA2R)作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IMN)的一种特异度自身抗体已被广泛证实,为IMN发病机制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PLA2R及其抗体在膜性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甚至可以预测疾病复发,指导治疗时机的选择。本文对PLA2R及其抗体在IMN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及与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肾内科收治的10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IMN组41例、继发性膜性肾病组32例、非膜性肾病组27例。对3组患者在发病期、缓解期、活动期、复发期的抗PLA2R抗体阳性率进行比较,并对各组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24h尿蛋白、血清清蛋白(Alb)、血清肌酐(Scr)水平进行比较。对各组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根据治疗效果将膜性肾病患者分为缓解者和未缓解者,比较其血清抗PLA2R抗体水平及阳性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IMN患者的抗PLA2R抗体与24h尿蛋白、Alb、Scr及治疗缓解率的相关性。结果 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组患者在4个时期的抗PLA2R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且IMN组高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组(P0.05)。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组抗PLA2R抗体、24h尿蛋白、Scr水平高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且IMN组高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组(P0.05);IMN组和继发性膜性肾病组Alb水平低于非膜性肾病组(P0.05),且IMN组低于继发性膜性肾病组(P0.05)。IMN、继发性膜性肾病中缓解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及水平均低于未缓解者(P0.05)。IMN患者抗PLA2R抗体阳性率及水平与24h尿蛋白、Scr呈正相关(P0.05),与Alb、治疗缓解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抗PLA2R抗体在IMN患者体内呈高表达,并与患者24h尿蛋白、Alb、Scr及治疗效果呈明显的相关性,抗PLA2R抗体检测可为该病的鉴别诊断、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原发性膜性肾病(IMN)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BV-MN)患者血清中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水平及肾活检组织中IgG亚型沉积情况,探讨PLA2R抗体和IgG亚型对HBV-MN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了10例IMN患者和25例HBV-MN患者血清中浓度,以同期7例微小病变肾病(MCD)患者血清检测作为阴性对照。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查免疫球蛋白IgG亚型在IMN和HBV-M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的沉积。结果在IMN组,患者血清M型PLA2R抗体浓度显著高于HBV-MN组患者,分别是(15.4±7.2)和(10.3±5.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亚型(IgG1、IgG2、IgG3和IgG4)在IMN组和HBV-MN组患者肾活检组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的沉积无显著性区别。结论检测血清M型PLA2R抗体水平对区分HBV-MN和IMN患者具有一定价值,而IgG亚型在HBV-MN和IMN患者肾活检组织的分布则未发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anti-phospholipase A2receptor,PLA2R)抗体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价值。方法 76例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证实IMN患者31例,非IMN患者4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抗PLA2R抗体水平;以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抗PLA2R抗体诊断IMN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Kappa系数。结果 31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28例、阴性3例,45例非IMN患者抗PLA2R抗体均为阴性;与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进行对照,抗PLA2R抗体诊断IMN的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9.68%,假阳性率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3.75%,阳性似然比为0,阴性似然比为9.68%,Kappa系数为0.917。结论抗PLA2R抗体作为IMN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IM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病因。现已发现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 A2R)和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thrombospondin-type 1 domain containing 7A,THSD7A)两种自身抗原与成人IMN相关。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确定了IMN两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PLA2R(SNP rs4664308)和HL A-DQA1(SNPrs2187668),且两种风险等位基因纯合子的比值比为78.5。随后两者之间的基因-基因相互作用在中国IMN患者中得到验证。在中国,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PM2.5被确定为IMN的一个环境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血清抗M型磷脂酶A_2受体(M-type phospholipase A_2receptor,PLA_2R)抗体的表达及其在IM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肾活检组织病理证实IMN患者70例为IMN组,周期体检健康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抗PLA_2R抗体水平,分析IMN患者血清抗PLA_2R抗体水平与血清白蛋白、24h尿蛋白相关性。结果 IMN组血清抗PLA_2R抗体阳性51例(72.85%),对照组均为阴性(0);IMN组血清抗PLA_2R抗体水平[40.5(3.1,764.3)RU/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2.1,11.2)RU/mL](P0.05);IMN患者血清抗PLA_2R抗体水平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r=0.541,P=0.000),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87,P=0.004)。结论IMN患者血清抗PLA_2R抗体表达阳性率高,抗PLA_2R抗体可能是IMN的特异性抗体,可用于IMN的诊断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并行肾活检的61例初治肾脏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的表达,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19例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89.5%(17/19),42例非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率为7.14%(3/42)。17例抗PLA2R抗体呈阳性的IMN患者的抗体滴度为1 000±680,高于抗PLA2R抗体阳性非IMN患者的抗体滴度(P0.05);就诊时IMN患者抗PLA2R抗体滴度与病程、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或内生肌酐清除率以及胆固醇水平无相关性(P0.05)。共14例IMN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治疗早期抗PLA2R抗体降低幅度较尿蛋白更明显,同一时间点完全缓解者抗PLA2R抗体滴度阴性,治疗无效者抗体滴度最高;与高滴度组相比,低滴度组达到部分缓解的时间短[(1.16±0.41)个月vs(2.85±1.86)个月,P0.05];相同用药方案治疗1个月后发现抗PLA2R抗体滴度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在IMN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抗PLA2R抗体低滴度患者较早达到缓解,抗体持续高滴度提示可能需要更换治疗方案。抗PLA2R抗体对IMN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以及判断IMN病情活动、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磷酸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诊治的膜性肾病(MN)患者100例(MN组),根据经皮肾穿刺诊断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50例(IMN组),非IMN患者50例(非IMN组),另选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血清PLA2R抗体,给予患者相应治疗。统计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统计不同抗体滴度的IMN患者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肾病范畴蛋白尿比例,检测IMN患者抗体阳性与抗体阴性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抗体阳性组与抗体阴性组的疗效。结果 IMN组PLA2R抗体阳性率为86.00%,非IMN组抗体阳性率为20.00%,健康组PLA2R抗体阳性率为0.00%;不同抗体滴度的IMN患者血清清蛋白、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水平、肾病范畴蛋白尿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组24h蛋白尿、大量蛋白尿高于抗体阴性组,血清清蛋白低于抗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体阳性组血肌酐、尿素氮水平与抗体阴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阳性组与抗阴性组总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PLA2R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MN患者及健康者,抗体滴度越高的患者清蛋白、eGFR水平越低,蛋白尿比例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IMN)血清抗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的水平及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评价抗PLA2R抗体对IMN诊断及预后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肾内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住院的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IMN患者40例,非IMN患者20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8例,狼疮性肾炎10例,肿瘤相关性膜性肾病2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IMN组患者均给予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同时对IMN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血清肌酐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IMN组患者PLA2R抗体阳性率85%,非IMN组PLA2R抗体阳性率5%,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IMN组抗PLA2R抗体滴度与血总蛋白、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r=-0.334,P=0.025,r=-0.481,P=0.001),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453,P=0.003,r=0.354,P=0.021);IMN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抗PLA2R抗体滴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治疗1个月24小时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P0.05),治疗3个月、6个月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01);IMN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抗PLA2R抗体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3个月后较治疗1个月进一步下降(P0.05)。结论血清抗PLA2R抗体可作为IMN血清学诊断的指标之一,也可对治疗效果有一定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及IgG亚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并经肾穿病理检查证实为IMN(46例)及继发性膜性肾病(46例)、不典型膜性肾病(46例)老年患者血清及肾脏病理标本。检测血清各生化指标及尿蛋白定量,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血清PLA2R AB及IgG亚型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肾脏病理的PLA2R及IgG亚型的表达分布情况。分析IMN及继发性膜性肾病老年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检测及IgG亚型水平,及其在肾小球及IgG亚型分布方面差异。结果 血清抗PLA2R抗体诊断IM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77.4%和89.9%;肾小球PLA2R诊断IM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6.5%和94.8%。肾小球IgG1 4诊断IMN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80.6%、60.2%、42.0%、93.8%和78.5%、83.6%、84.6%、89.7%。结论 联合检测老年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及IgG亚型表达分布有助于提高IMN、继发性膜性肾病及不典型膜性肾病的鉴别,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7.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除糖尿病外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econdary membranousnephropathy,SMN),其中IMN占主要地位。MN组织病变的发病机制包括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沉积、补体激活和肾小管间质损伤。因发病机制不同,IMN和SMN在治疗上差别大,且经研究约一半MN患者预后不佳,因此明确诊断尤为重要。目前研究发现多种抗原在IMN的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滴度随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患者疾病进展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在HBV-MN 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评估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病情的能力。方法测定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37例PMN患者、31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尿素氮、肌酐、总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清PLA2R抗体和24h尿蛋白。对31例经免疫抑制剂治疗的PMN患者随访6个月。结果 PMN组患者血清PLA2R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SMN组。PMN、SMN患者治疗前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总蛋白、清蛋白呈负相关(P0.05),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且P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24h尿蛋白呈正相关(P0.05)。低蛋白尿组、中蛋白尿组、高蛋白尿P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剂治疗6个月后缓解组患者血清PLA2R抗体水平及24h尿蛋白显著低于未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LA2R抗体水平与PMN的病情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临床病情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发病机制是自身抗体结合足细胞靶抗原后激活补体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和蛋白尿。近年研究已发现中性肽链内切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醛糖还原酶、超氧化物歧化酶2、α烯醇化酶、1型血小板反应蛋白7A域等足细胞靶抗原。抗PLA2R抗体和肾组织PLA2R抗原是诊断和治疗MN的新兴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