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研究尿中百草枯(Paraquat,PQ)半定量试验对急性PQ中毒严重程度评估的意义。方法依据尿中PQ半定量试验结果,将186例PQ中毒病例分为+组(37例)、++组(25例)、+++组(27例)和++++组(97例),比较四组病例的临床特征、肝肾损害及呼吸衰竭的情况,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 186例PQ中毒患者死亡92例,病死率为49.46%。+组病例无严重并发症,++++组病例急性呼吸、肝肾衰竭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中PQ浓度和肝、肾功能异常显著相关(r肾脏功能=0.756,r肝功能=0.574,P<0.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病死率(78.35%)明显高于+++组(55.56%)、++组(4.0%)和+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PQ半定量试验可较好判断急性PQ中毒的严重程度,可对急性PQ中毒患者指导治疗,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 UTI)治疗急性百草枯( PQ)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PQ中毒患者158例。根据患者使用UTI的情况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30万U/d)、中剂量组(40万U/d)、高剂量组(60万U/d)。比较各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肺纤维化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死亡病例存活时间。结果高剂量组的ARDS、肺纤维化及MODS发生率,28 d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低、中和高剂量组的死亡病例存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UTI用于治疗急性PQ中毒可以减轻PQ所致脏器损害,降低患者死亡率,早期足量使用UTI救治急性PQ中毒更具有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3.
正百草枯(paraquat,PQ),又名克无踪、对草快,因其除草效能好、遇土钝化、无环境污染,被许多国家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我国农村地区,口服PQ中毒事件屡见不鲜。PQ主要经口服中毒,也可经皮肤黏膜、气道等多途径吸收中毒,其中毒引起的死亡率可达90%以上。PQ的主要毒性作用发生在肺,大量中毒患者死亡原因多为肺间质纤维化引起的呼吸功能衰竭~([1])。本文就PQ诱导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PQ的理化及毒理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迁移组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在百草枯(PQ)中毒导致急性肺损伤作用机制及丙酮酸乙酯(EP)干预研究.方法 将90只SD大鼠均分为对照组、百草枯中毒组、丙酮酸乙酯治疗组,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动物模型后,分别于实验后的6、12、24、48 h、3 d每组随机处死6只大鼠,检测三组大鼠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MGB1、白细胞介素-1(IL-1)和TLR-4mRNA变化;并测定三组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Q中毒组和EP治疗组染毒后6、12、24、48 h、3 d各时间点,肺组织TNF-α mRNA、HMGB1 mRNA、IL-1 mRNA、TLR-4 mRNA的表达量和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SOD 活力降低(均P<0.05);与PQ中毒组相比,EP治疗组在染毒后12、48 h时间点大鼠肺组织HMGB1 mRNA、TLR-4 mRNA、IL-1 mRNA、TNF-α mRNA表达量及血清MDA含量均降低(均P<0.05),血清SOD 活力均升高(均P<0.05).结论 百草枯中毒急性肺损伤的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及免疫系统炎症级联放大效应有关,丙酮酸乙酯可通过抑制该过程从而减轻急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大鹏  李倩 《安徽医药》2018,22(1):29-32
百草枯(PQ)中毒目前已成为急诊科常见的中毒症之一,临床上病死率高达70%以上.PQ可导致全身多个器官损害,尤其以肺出现进行性纤维化为常见死亡原因,其损伤机制尚不明确且临床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目前主要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予以对症治疗.治疗方式包括早期洗胃、抗自由基联合免疫药物、干细胞移植等.研究发现有效的综合治疗能使部分口服致死量患者存活,但PQ的致死率仍然很高,故需对PQ中毒的治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PQ中毒大鼠染毒4h后肺、肝组织核因子-κBp65(NF-κBp65)、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的表达,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大鼠PQ染毒4h后,肺、肝组织NF-κBp65、MCP-1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Q中毒大鼠4h内肺、肝组织NF—κBp65、MCP-1mRNA表达就已明显上调,提示在PQ致机体中毒的毒性过程中,早期就有细胞因子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吡非尼酮(pirfenidone,PF)对百草枯(paraquat,PQ)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Q组、PF治疗低、中、高组,采用腹腔注射20%PQ溶液诱导大鼠成急性PQ中毒模型。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以及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同时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mad3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PQ组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升高,而给予PF可明显抑制中毒大鼠肺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中毒大鼠肺组织中TGF-β、CTGF、smad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光镜观察显示中毒大鼠肺组织大量肺泡萎缩,部分过度膨胀,组织炎性浸润和纤维化明显。给予PF治疗后,大鼠肺组织TGF-β、CTGF和smad3蛋白表达以及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显著降低。结论:PF可以减轻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损伤,其治疗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抑制TGF-β、CTGF和smad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除草剂百草枯(PQ)中毒在农村有增多趋势,PQ中毒可致多器官功能损害,特别是肺损害多不可逆而致命,为探讨PQ中毒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将2006年以来收治的6例PQ中毒患者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例PQ中毒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 1~4 3岁,均为口服2 0%PQ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ET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对急性PQ中毒致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ontrol组)、PQ中毒组(PQ组),二甲双胍干预组(PQ+MET组),腺苷类似物组(PQ+AICAR组)和复合物C组(PQ+MET+CC组)。干预21 d后取大鼠肺组织匀浆分别检测Hyp、SOD、GSH-px和MDA的含量,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blotting观察大鼠肺组织Phospho-AMPK、TGF-β1、E-cadherin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PQ组比较,PQ+MET组和PQ+AICAR组明显降低了Hyp和MDA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高了SOD和GSH-px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肺组织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结果示,PQ组21 d时可见肺泡壁增厚,肺泡腔挤压变形,基质增厚,支气管周围及肺泡间隔的胶原纤维增多,而PQ+MET组和PQ+AICAR组较PQ组明显减轻。Western-blotting结果示,与PQ组比较,PQ+...  相似文献   

10.
百草枯(paraquat,PQ)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的除草剂。随着其在我国农业上的广泛应用,PQ中毒也日趋增多。PQ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中毒致死剂量小,病程进展快且无特效解毒药物,临床上病死率很高。我院2008年1月-2008年8月综合治疗PQ中毒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乌司他丁(UTI)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PQ中毒组(B)、小剂量UTI治疗组(C)、中剂量UTI治疗组(D)、大剂量UTI治疗组(E),每组10只。 B、C、D、E组大鼠采用PQ一次性灌胃染毒法(80mg/kg)复制PQ中毒肺损伤模型,A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灌胃30min后,C组腹腔注射UTI100KU/Kg,D组腹腔注射UTI300KU/Kg,E组腹腔注射UTI600KU/Kg,A、B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4h后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蛋白含量变化。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肺损伤评分。结果 C、D、E组和B组比较,大鼠血清MDA、SOD浓度,肺组织损伤病理评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C、D、E组之间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UTI对急性PQ中毒大鼠过氧化损伤具有较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灌洗治疗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的效果。方法 18只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PQ染毒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及PQ+肺灌洗组,每组6只。PQ染毒组给予50 mg/kg PQ一次性灌胃;NS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NS一次性灌胃,24 h后给予5 ml 0.9%NS肺灌洗;PQ+肺灌洗治疗组给予50 mg/kg PQ一次性灌胃,24 h后给予等量0.9%NS肺灌洗。分别在染毒前及染毒后第1、3和7天取各组动物血标本并在染毒后7 d处死动物,进行血清中髓过氧化物酶(MPO)、羟脯氨酸(Hyp)、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检测及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PQ染毒组肺组织肉眼及光学显微镜检查表现为急性肺损伤;PQ+肺灌洗组肺组织病理改变表现为部分细支气管周围炎细胞浸润,小血管扩张充血。PQ染毒组MPO、IL-1、TNF-α含量染毒后1、3和7 d高于NS对照组,Hyp浓度染毒后3和7 d高于NS对照组;PQ+肺灌洗组血清MPO、TNF-α含量染毒后1、3和7 d均高于NS对照组,IL-1、Hyp染毒后3和7 d高于NS对照组;PQ+肺灌洗组MPO、Hyp、IL-1、TNF-α分别在染毒后1~7 d、7 d、3~7 d、1~3 d低于PQ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肺灌洗疗法可降低急性肺损伤的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家兔PQ中毒所致的肺损伤,延缓肺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必净与盐酸氨溴索联合使用在急性百草枯重度所导致的肺损伤大鼠中的应用。方法纳入50只健康成年的雄性SD大鼠,并随机平均分成五组,每组10只:空白组(A组)、单纯PQ中毒组(B组)、PQ中毒+血必净治疗组(C组)、PQ中毒+盐酸氨溴索治疗组(D组),PQ中毒+血必净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组(E组);比较五组大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W/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变化,各组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五组大鼠中,C组、E组IL-6、TNF-α水平均低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IL-6、TNF-α水平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组W/D值低于C组、D组,SOD水平高于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SOD水平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D组、E组MDA水平、GSH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与盐酸氨溴索均能够有效降低PQ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但二者联合使用时,对中毒大鼠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更显著,临床参考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彭志华  钟跃君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122-3123
目的:探讨百草枯(PQ)中毒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经验.方法:对16例PQ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死亡12例,服药量在15~100 mL,就诊时间在1~12 h,存活4例,服药量在5~20 mL,就诊时间在05~1 h.结论:PQ中毒死亡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就诊时间、服药量及早期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百草枯(paraquat,PQ)为接触性除草剂,因其除草效果良好、土壤残留毒性小,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但人体一旦误服或口服百草枯中毒,因其致死剂量小,组织扩散性强等特点,药物进入体内后可迅速分布至体内多个脏器,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肺纤维化损伤,导致严重的呼吸衰竭,更是百草枯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给社会、家庭带来较大威胁,同时也是急危重症专业临床工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目前运用于临床的各种方法疗效均不确切.全球各国尝试研究治疗百草枯中毒多年,但至今尚未发现特效解毒剂,一些特殊治疗尚处在研究阶段.本文试就近年来对百草枯中毒机制以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急性百草枯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 目的 研究红景天苷(SDS)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肺组织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Q模型组、SDS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天、3天、7天、14天、21、28天6个亚组,每亚组10只。PQ模型组和SDS治疗组采用一次性灌胃百草枯溶液(20mg/Kg)的方法,制备急性PQ中毒肺损伤模型,染毒1小时后分别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SDS(10mg/Kg)腹腔注射。各组在相应时间点取材,采用免疫组化、RT-PCR测定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模型组、SDS治疗组肺组织TGF-β1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第14天达到最大值。与PQ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SDS干预组中TGF-β1的表达量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与SDS干预组染毒后第1天大鼠肺组织TGF-β1mRNA水平开始增加,在第14天达到最高值,第28天基因表达恢复正常。SDS治疗组TGF-β1mRNA表达量比模型组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PQ中毒大鼠肺纤维化病理生理过程,SDS能抑制TGF-β1的表达,减轻PQ中毒大鼠肺损伤。  相似文献   

17.
百草枯(paraquat,PQ)属于有机氮杂环类化合物,是我国农村经常使用的除草剂.离子PQ为无嗅、无色、淡黄色固体,纯品白色结晶体,对人体毒性较高,往往因误服或服毒自杀经消化道吸收引起急性中毒,中毒抢救成功率低.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PQ中毒9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HP)与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百草枯(PQ)中毒患者的疗效,以便探讨更加有效的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4例PQ中毒患者,分成对照(常规治疗)组(14例)及试验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加予血液灌流(HP)或CVVH或血液灌流+持续血液滤过(HP+CVVH),比较生存率、死亡生存天数、MODS发生率、肺纤维化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死亡生存天数明显增加,以HP+CWH组增加最为显著;4h内行HP治疗组的生存率高于4h组,而MODS的发生率降低。结论:CVVH能明显延长PQ中毒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效降低早期死亡率,并有望降低整体死亡率;早期、足够的HP治疗能够改善PQ中毒患者的预后,提高生存率;合理的HP及CVVH联合使用有望提高PQ中毒患者的整体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百草枯(PQ),又名克芜踪,是世界上使用量仅次于草甘膦且毒性较高的除草剂,国外1964年报道1例中毒病例以来[1],已出现很多死亡病例。近年来随着百草枯的使用日益增多,中毒病例时有发生,病死率高,为30%~95%[2-4]。我院2002年1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9例百草枯患者,其中并发急性呼吸衰  相似文献   

20.
百草枯(Paraquat,PQ)是一种新型除草剂,市场销售名为克芜踪,含20%PQ原液.随着农业技术的广泛使用,其中毒病例日益增多,我院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该农药中毒58例,经及时抢救存活25例.现将PQ中毒护理经验总结一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