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抗骨质疏松(OP)药物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否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在我院诊断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症50岁以上患者119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个治疗组A、B、C及对照组A,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患者共7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3个治疗组D、E、F及对照组B。治疗组A、D 予以钙剂、阿法骨化醇胶丸、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治疗组B、E予以钙剂、阿法骨化醇胶丸口服、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 组C、F接受口服钙剂和阿法骨化醇胶丸。对照组A、B为不愿进行药物治疗的病例。观察应用抗骨质疏松药2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防治的效果。结果 予不同治疗方案后,治疗组A、治疗组B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低于治疗组C及对照组A(P < 0.05)。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骨质疏松治疗组D、E、F病例下腰痛评分升高、疼痛发作频率下降(P <0. 05)。治疗组D、治疗组E治疗后CT表现较治疗前基本无变化(P >0. 05);治疗组F及对照组CT影像表现较观察起点有加重(P < 0. 05),治疗组 D与治疗组E之间、治疗组F与对照组B之间CT表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标准抗骨质疏松治疗方案能有 效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腰痛方配合西药及牵引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第1周静脉滴注甘露醇及克林霉素,后2周单纯牵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第1周加用腰痛方。疗程为3周。观察两组患者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JOA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痛方与甘露醇及克林霉素合用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急性期的临床症状,配合牵引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
自编康复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术后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刀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编康复操分3个阶段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14 d后临床疗效和疼痛评分以及两组治疗有效患者1年后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评分及1年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并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性试验研究,探究在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期间要求卧床休息是否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为合理采用非手术方法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53例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综合治疗并要求在治疗期间卧床休息,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不作绝对卧床休息要求,治疗时间为三周,在治疗前后每位试验对象均给于腰痛疗效评分,再利用腰痛疗效评分进行分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在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治疗后评分为82.50±7.70,对照组治疗后疗效评分为66.32±11.57,经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良率为84%,对照组优良率为24%.结论 试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卧床休息是非手术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项重要治疗方法,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将16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78例,2组均采用电针并配合牵引治疗,其中治疗组选取深刺腰部夹脊穴,对照组常规取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β-内啡肽的含量,采用模糊视觉疼痛量表(VAS)及JOA腰痛评分标准对疼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2组模糊视觉疼痛(VAS)评分及JOA腰痛评分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β-内啡肽含量均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β-内啡肽含量增高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可提高患者血浆β-内啡肽活性,这可能是电针镇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25例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VAS评分:术后1、6、12个月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后1、6、12个月较术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腰痛及下肢症状均得到改善,未发生切口感染或深部椎间隙感染。末次随访时,23例骨性融合,2例未融合,均未发生融合器移位和螺钉松动、退出。结论中线腰椎融合技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软组织剥离少、出血少、螺钉把持力强、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伴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病变类型分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和伴有Modic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MED治疗并对比疗效。疗效评定采用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结果术后两组VAS、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间腿痛缓解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ODI及下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Modic改变与患者术后下腰痛恢复情况密切相关,提示腰椎Modic改变是下腰痛的原因之一,对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临床疗效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机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急性期即予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急性期后予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治疗组50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对照组:治愈22例,显效16例,无效12例,有效率76%;治疗组:治愈34例,显效1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明显(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压氧结合常规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理想,并且不同时机给予高压氧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情改善也不相同,急性期即予高压氧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SAS、VAS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27.36±3.13)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2.37±5.5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F-36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经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影响,并在缓解患者疼痛方、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吊松牵拉"手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以悬吊训练联合"吊松牵拉"手法、低周波、蜡疗;对照组予以悬吊训练、低周波及蜡疗,1次/d,10次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和治疗结束后第1、30天,VAS、JO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第5天,治疗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JO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其余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吊松牵拉"手法联合悬吊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且能较快的缓解患者的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腰椎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例)和观察组(n=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运动操治疗,4周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炎症因子水平、腰椎活动度及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2、3、4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IL-1β、TNF-α及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前屈、后伸、侧屈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遵医治疗、康复运动、定期复查、治疗效果及治疗形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康复运动操联合牵引能减轻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腰椎活动度,且两种方法干预能降低机体炎症瀑布联级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向前方向作用的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和向左右方向作用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209例,男131例,女78例;年龄20-79岁,其中50岁以上58例。膨出型92例,突出型69例,游离型48例。2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7例)和对照组(102例):治疗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治疗仪持续牵引30min后,用旋转腰部扳动整复手法治疗。隔1d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疼痛与麻木、大小便无力与会阴麻木、直腿抬高程度、下肢行走能力、工作生活能力),并按疗效标准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6个月,平均3.2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与体征各方面较治疗前均有较大改善(P〈O.01),其中治疗组在腰部疼痛与不适、下肢行走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按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膨出型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突出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游离型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比治疗组有效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伸卷腰扳动定位整复手法比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疗效满意,但游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选择旋转扳动整复手法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腰背肌功能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30临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PLD+局部理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腰背肌功能训练.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30d的疼痛VAS评分、1年随访复发率。结果:两组1月后VA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但1年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腰背肌功能训练有助于降低PLD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率低,提高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0年2月采用髓核摘除术结合Wallis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例,以同期行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后12个月为观察点,采用下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糊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等指标来评估2组疗效.[结果]36例患者均获12 ~24个月随访,平均16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及ODI指数均有明显下降,较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5),Wallis组术后12个月的下腰痛VAS评分及Oswestry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0 0 <0.05),而腿痛的VA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74 >0.05).[结论]Wallis系统置入简单,创伤小,结合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按压微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3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治疗组,常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常规的传统推拿治疗,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按压微调法治疗,治疗为期1个月,1个月后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比常规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好,同时治疗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低。结论按压微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多裂肌间隙经椎间孔减压腰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2007年7月~2008年7月,对收治的37例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作微创多裂肌间隙经椎间孔减压腰椎间植骨融合固定治疗,手术后随访观察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和临床效果,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采用ODI及VAS评估患者功能。结果 37例患者随访14~20个月,平均17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7±0.77分,术后1个月为4.67±0.77分,末次随访为1.77±0.88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DI评分术前为39.61±2.71分,后一个月为17.47±3.31分,末次随访为5.70±1.67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间隙高度术前为6.98±0.87mm,术后一个月为12.71±0.75mm,末次随访为9.87±0.97mm,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4例患者术后出现单侧小腿、足背痛觉过敏和姆伸肌力减弱的症状加重,经治疗后恢复。结论微创多裂肌间隙经椎间孔减压腰椎间植骨融合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国产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滴注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部患者均每日给予阿法迪三1ug Qd、珍牡肾骨0.63g Tid口服,试验组31例同时给予国产伊班膦酸钠注射液(艾本)静脉滴注,首次剂量为2mg,此后均给予3mg,每3个月滴注1次,连续用药1年。另30例为对照组。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的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肝功、肾功及腰椎、股骨颈、前臂的骨密度,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并记录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经过1年治疗后腰椎、股骨颈及前臂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腰椎骨密度增加3.2%,股骨颈骨密度增加7.2%,前臂骨密度增加8.5%,试验组血碱性磷酸酶也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腰椎及前臂骨密度也分别增加0.9%和1.2%,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碱性磷酸酶也无明显改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钙、血磷、肝功、肾功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患者除1例因严重骨痛退出实验外其余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伊班膦酸钠(艾本)间断静脉给药能有效地增加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缓解骨痛且耐受性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而单纯骨化醇加钙剂治疗老年患者的骨密度虽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仍有增加,提示艾本联合珍牡肾骨、阿法迪三治疗老年重度骨质疏松症是可行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手法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继荣 《中国骨伤》2003,16(6):329-331
目的 观察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3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两组 ,治疗组 2 5 0例采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治疗 ,对照组 6 0例采用机械床牵引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影像学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背部疼痛不适、下肢疼痛麻木、下肢功能、脊柱活动度与椎旁触压放射痛及直腿抬高和加强试验均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手法改善疼痛、麻木症状优于对照组 (P <0 0 5 )。两组治疗前后X线示椎间隙变化明显 (P <0 0 1和P <0 0 5 ) ,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前后CT示突出物位移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 0例无效患者突出物与椎管面积比值超过 4 0 %。结论 手法、牵引法均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改善疼痛麻木症状手法优于牵引法 ;突出物面积超过椎管面积 4 0 %时 ,不宜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