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各地区FRAX干预阈值与BMD之间的关系,探讨各地区FRAX干预阈值在无锡地区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职工体检资料,通过HOLOGIC双能X线(DXA)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同时采用FRAX系统评估患者10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风险。以DXA测量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各FRAX干预阈值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判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对FRAX结果的影响。结果美国干预阈值与DXA相比,FRAX的敏感性为3.51%、特异性为99.79%,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89.95%;英国干预阈值与DXA相比,FRAX敏感性为3.51%、特异性98.58%,阳性预测值为22.22%、阴性预测值为89.83%;日本干预阈值与DXA相比,FRAX敏感性8.77%、特异性98.38%,阳性预测值38.46%、阴性预测值90.32%;我国乌鲁木齐市的干预阈值与DXA相比,敏感性5.26%、特异性97.97%,阳性预测值23.08%、阴性预测值89.94%。年龄、股骨颈T值对FRAX结果影响最大。结论各地区FRAX干预阈值在无锡地区骨质疏松诊疗工作中的应用意义不大,应建立适合无锡地区的干预阈值。  相似文献   

2.
荧光PCR技术在粪便幽门螺杆菌ureA基因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荧光PCR技术检测粪便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urea基因的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5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粪便样本,其中23例通过胃黏膜活检组织尿素酶及病理组织染色确诊为HP感染.同时进行HP培养和血清HP尿素酶抗体检测.四格表x2检验比较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荧光PCR技术检测粪便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96、96%和100%,而HP培养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8、1.00、100%和84%,其中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与荧光PCR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60和4.44,P值均〈0.05).血清HP尿素酶抗体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96、0.74、76%和95%,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与荧光PCR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8和4.08,P值均〈0.05).结论 粪便HPureA基因检测对诊断HP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MRDWI)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临床怀疑PCa患者57例行MRDWI与T_2 WI检查,通过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对可疑病灶进行良恶性评判.并与穿刺或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利用曲线下面积(ROC)分析比较MRDWI与T_2 WI在PCa病灶检出中的价值.同时对30例直肠指检无结节,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患者行MRDWI检查,通过ADC值将可疑病灶按照Ⅰ(良性)~Ⅴ(恶性)级标准划分,在经直肠超声横断面上对异常区域进行定位穿刺.评价以MRDWI定位再次穿刺的价值. 结果 57例患者MRDWI与T_2WI的ROC分别为0.830和0.742,MRDWI诊断敏感性为85%、特异性为82%、阳性预测值80%、阴性预测值86%、准确率为83%;T_2 WI的敏感性为77%、特异性为71%、阳性预测值69%、阴性预测值79%、准确率为74%.MRDWI诊断准确性优于TzWl(P<0.05).30例穿刺定位患者中ADC图诊断为PCa 24例(≥Ⅳ级),BPH 6例(Ⅰ~Ⅲ级).穿刺病理证实为PCa 17例(85%),以Ⅳ级为界划分良恶性,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46%、阳性预测值71%、阴性预测值100%、准确率77%.如果以至少有1个区域为V级划为恶性,则17例PCa患者中DWI诊断恶性13例,敏感性77%、特异性85%、阳性预测值87%、阴性预测值73%、准确率80%. 结论 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PCa准确性优于T2加权成像,能有效提高PSA持续升高患者前列腺再次穿刺活检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同一组检测者,使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骨密度(h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QCT测量腰椎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发现不同设备,不同部位骨密度测量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 选取志愿者63例(男性19例,女性43例),分别用DTX-200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前臂骨BMD值和T值(n=63),再用QCT测量腰椎骨的BMD值和T值(n=63).分别以QCT测量腰椎骨T值、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诊断标准1994年WHO制定,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T值<-1.0SD为骨量减低,T值≤-2.5SD为骨质疏松).用SPSS13.0软件对DTX-200和QCT测量的BMD值和T值,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对两组骨质疏松诊断结果分别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 两种设备的检测结果BMD均与年龄呈负相关性,相同年龄段QCT测得的BMD较DTX-200测得的BMD要低,40岁以后更为明显,DTX-200与QCT测量的BMD值的相关系数=0.554(P<0.01),二者骨质疏松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52.4%.结论 DTX-200双能X线测量前臂骨BMD值与QCT测量腰椎骨BMD值密切相关,目前直接使用WHO制定的诊断标准,对QCT与DTX-200的测量结果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是否合适有待进一步探讨,不同的检测设备,不同的检查部位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或换算系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TMPRSS2/ETS(ERG、ETV1、ETV4)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和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前列腺癌样本、15例正常前列腺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样本应用三组国产FISH探针顺序检测TMPRSS2/ERG、TMPRSS2/ETV1及TMPRSS2/ETV4融合基因,建立FISH技术诊断前列腺癌的阈值,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V)和阴性预测值(-PV)。结果三组探针的联合敏感性达到90%,其中TMPRSS2-ERG检测敏感性为78%,总体特异性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7.5%。结论应用FISH技术检测TMPRSS2/ETS(ERG、ETV1、ETV4)融合基因诊断前列腺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放射吸收法(radiographic absorptiometry, RA)测量指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的准确性和对骨质疏松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志愿者80例(男性30例,女性50例),分别用RA和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DXA)测量非优势手的2、3、4指中节指骨BMD值和T值 (n=80),用DXA测量正位腰椎(n=77)、左侧近段股骨(股骨颈、股骨粗隆及全股骨)(n=78)的BMD值和T值.分别以DXA测量正位腰椎T值、左侧近段股骨T值、RA测量指骨T值进行骨质疏松诊断(T值≥-1.0SD为骨量正常,-2.5SD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经下腔内超声(IDUS)及细胞刷对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72例临床可疑恶性胆管狭窄的患者先行ERCP,接着行术中IDUS,再行胆道细胞刷刷检送病理.对单一检测以及联合检测对胆管恶性狭窄早期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作对比分析.结果 与ERCP比较,IDUS在敏感性,阳、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均有明显优势(P<0.05),而细胞刷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IDUS与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IDUS与ERCP+细胞刷相比,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联合IDUS及细胞刷在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上优势明显(P<0.05),在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P过程中联合IDUS及细胞刷有助于胆管恶性狭窄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技术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持续升高(4 ng/ml≤PSA10 ng/ml)以及之前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引导下随机活检阴性患者中检测前列腺肿瘤病灶的作用。方法本实验纳入180个受试者。A组患者再次给予前列腺穿刺活检,B组患者给予CEUS穿刺活检。结果在第二次活检中,在A组90例中发现前列腺腺癌组织学诊断的共有20例(22.2%),在B组90例中共发现43例(47.8%)(P0.01)。CEUS穿刺活检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9.2%,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86.6%,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94.0%,准确性为91%。结论在先前经TRUS引导下穿刺活检阴性患者中,CEUS穿刺活检显示出了指导癌症病灶活检的潜力,CEUS定向活检技术可增加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尿膀胱癌抗原与透明质酸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尿膀胱癌抗原 (UBC)和透明质酸 (HA)诊断膀胱癌的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 94例 ,其中膀胱癌患者 64例 ,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 2 0例 ,健康对照组 10例。膀胱镜检查前取尿样分别进行UBC、HA和脱落细胞学检测 ,分析比较 3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价值。 结果 以 12 μg/L为UBC诊断膀胱癌的临界值 ,以大于正常对照组尿液HA水平上限 14 4 .7ng/ml为HA阳性界值时 ,UBC和HA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分别为 85.9%和 89.1% ,与脱落细胞学 (40 .6% )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 ,3种方法诊断膀胱癌的特异性分别为 85.0 %、80 .0 %和 95.0 %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94.8%、93 .4%和 96.3 %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65.4%、72 .7%和 3 3 .3 %。 结论 尿UBC和HA检测技术简单 ,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作为早期诊断膀胱癌的较好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12~14岁青少年男女不同部位骨密度(BMD)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306例健康男女中学生行左前臂、腰椎和全身扫描,按性别不同,每一岁分一个组.结果该年龄段(12~14岁)女孩BMD年增长速度快于同龄男孩,其BMD值也高于同龄男孩.各部位BMD值腰椎最高,其次为全身总BMD和前臂远端1/3处,前臂远端1/10处最低.男女BMD年增长速度以腰椎和前臂远端1/10处较快.腰椎与全身总BMD相关性最好(P<0.001,r=0.674~0.811).结论该年龄段男女各部位BMD增长快慢不一,松质BMD增加快于皮质BMD.测量腰椎BMD能反映全身BMD状况.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