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涛  周兴洋  颜建军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0):1216-1216
目的为了解琼海市某中学风疹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类似事件积累经验。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所有发热出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部分病例血标本,用ELASI方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进行鉴别诊断,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揭示该中学风疹流行因素。结果该中学共发病24人,罹患率为0.60%;病例分布在9个班,占班级总数的15%;暴发历时风疹2个常见潜伏期。采集发热出疹病例血标本7份,经检测均为风疹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100%。病例主要症状为低热、出疹,无明显卡他症状。结论该校为一起风疹暴发,导致暴发的主要因素是学校人口密集,学生均无风疹疫苗免疫史,疫情报告不及时以致控制措施较晚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商洛市商州区某中学风疹、麻疹发病情况,控制风疹、麻疹暴发流行。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接触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对风疹、麻疹病例进行个案调查分析及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结果 某中学在校学生4 948人,发病53例,发病率为1.07%。其中实验室确诊风疹病例44例,发病率为8.89‰;麻疹病例4例,发病率为0.81‰;其他5例,占发病总数的9.43%。初三(4)班发病最多,22例,占29.33%;最少为初二(1)班,5例,占6.76%,发病班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8,P0.01)。结论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加强风疹、麻疹防控,开展学校学生晨午检,发现疑似传染病及时报告处置是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4月11日,百色高中医务室电话报告:该校内近段时间出现较多的出疹性疾病。经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测,证实为一起学校学生风疹暴发疫情,现将调查处理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资料来源百色市疑似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个案调查表,市CDC实验室检验结果。1.2疫情调查市CDC按照统一的调查表,对所有的病例逐一进行个案调查,对部分病例采集血清标本进行实验室血清学早期诊断。1.3实验室检测采用抗体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风疹抗体。诊断试剂盒购自广东珠海海泰生物制药  相似文献   

4.
西宁市区几所中专学校风疹暴发流行病学调查西宁市卫生防疫站马秀兰,李志红,王风兰,朱晓健1992年10~12月间,在本市几所中专学校中发生一起出疹性疾病流行,学校误以麻疹报告疫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证实为风疹暴发流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百色市10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健闻 《右江医学》2006,34(2):165-166
目的了解百色市1996~2005年风疹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风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风疹病例874例,全年均有报告,以4~6月为发病高峰。分布在百色市各县区,93.94%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集中在学生、散居儿童。结论百色市风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风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6.
某高校于2001年3月2日~5月25日发生出疹性疾病流行,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判定为风疹流行,现报告如下:1诊断标准对发病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住院追踪,采集血标本,由省、市卫生防疫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捕捉法检测麻疹、风疹IgM抗体,根据《传染病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此次风疹流行特征。方法对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分析。结果2003年5月14日沂南县辛集镇库沟中学出现首例风疹病例,最后一例发病时间为6月5日。共发生病例43例,罹患率为3.91%。5月下旬为发病高峰,其发病人数占总发病人数的88.37%;12~16岁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以12~13岁年龄组例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62.82%;此次风疹暴发男女发病无性别差异。结论在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后此次风疹暴发在库沟中学已经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8.
2009年3月13日至6月17日,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某中学突发大规模出疹性疾病流行,疫情波及全镇3所中学,13所小学,全镇中小学生累计发病342人,罹患率2.38%(342/14348)。经调查证实此次疫情是一起风疹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疥疮又有流行,为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疥疮患病情况,于1986年5~6月分別对石河子市民族中学和玛纳斯县民族中学的652名学生进行了调查。一、诊断标准: 诊断主要根据有:(一)皮疹为隧道及丘疱疹和水疱;(二)好发病部位,尤其是指缝;(三)瘙痒,晚间尤剧;(四)集体发病或家庭有此患病者;(五)疥螨或虫卵检查阳性。二、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查明同仁县风疹暴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为本地区尽快控制风疹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结合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风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该次风疹暴发流行共79例,罹患率3.08%,流行高峰在2007年12月27日至12月31日,共发病54例,发病年龄以(7~14)岁学生为多,共发病72例,占发病总数的91.2%,绝大部分学生未接种过风疹疫苗。结论:免疫空白和疫情迟报是该次风疹爆发流行的主要原因,加强对重点人群传染病知识的宣传、广泛开展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地区风疹暴发流行的原因、传播特征,以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方法:2010年6月3日共和县某民族小学风疹暴发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10年6月3日至7日,某寄宿学校小学生1378人,累计发病21例,罹患率为1.39%.其中4年级罹患率为3.91%,5年级罹患率为0.44%,6年级罹患率为0.24%;男性罹患率为1.54%,女性罹患率为1.49%.21例病人中,6月3日发病4例,4日发病1例,5日发病9例,6日发病7例.病人发病初期均以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继而出现全身性斑丘疹,皮疹为针尖样,压之退色,痊愈后无色素沉着,无并发症.检测典型病例血清14份,麻疹IgM抗体均阴性,风疹IgM抗体阳性的6份.结论:这是一起风疹暴发疫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东营区某学校风疹暴发的调查,分析风疹的传播流行过程和影响因素,探讨风疹免疫对策。方法使用麻疹个案调查表对2007年4月3日~5月28日该校所有发病学生进行个案调查,分析暴发原因。结果该校自4月3日发现首例患者,至5月28日得到控制,先后共有85人发病,患者主要集中在11岁,最小年龄7岁,最大15岁。结论人对风疹普遍易感,而风疹疫苗接种率低,免疫力低下是本次风疹暴发的主要原因,提高风疹疫苗接种率是控制风疹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彦先 《河北医学》2010,16(2):250-251
2008年5月23日至6月10日,承德县三沟镇中学发生了风疹暴发流行,共发病43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卫生主管部门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组织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前往学校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省云龙县风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分析当地风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云龙县2008年3~6月报告风疹746例,发病率为363.38/10万,发病集中在3~5月,占90.75%;病例主要分布在旧州、诺邓和宝丰3个乡镇,占96.25%;发病以5~15岁儿童为主,占96.78%,学生人群占97.45%;病例均无免疫史,暴发病例占91.82%,发病呈高度聚集状态。结论本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无免疫史人群的积累是风疹发病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风疹疫苗常规和应急接种、提高监测工作质量、以减少风疹和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5.
1993年2~8月间主要在昆明市中、小学及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发生一起发疹性疾病,经调查并经血清学检查证实为风疹,作者对门诊285例患者作了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这次风疹暴发流行为全省大流行的一部份,且无历史记载。经对4所中学的5658名学生调查发现,总发病率为8.87%,有的班级高达53.5%,具有流行迅速,发病集中,临床症状轻,预后良好的特点,暴发流行原因可能为人群对风疹病毒免疫力低下有关,作者还对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北安市某中学地处北安市内,在校学生2120人(男1120名,女1000名),有25个教学班,是一所知名度很高的初级中学,平均每班85人,有两个教学楼,有校医务室,饮用水为自备水。2007年6月25~30日,该校发生了风疹暴发流行,共报告患病学生62名,罹患率为2.9%。经及时采取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了分析这次暴发流行的特点和原因,为进一步控制学校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对本次暴发流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本次风疹疫情暴发流行的原因和传播特征,以采取措施尽快扑灭疫情。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是学校风疹暴发,共发生病例14例,罹患率为2.45%(14/572),14例均无风疹疫苗接种史,风疹易感学生增加是该起疫情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学校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与培训,开展风疹疫苗应急接种是防止风疹暴发流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11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天山蒙古族中学 ,发生了一起以红色斑丘疹、发热、眼结膜炎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风疹暴发。共发病 15 3例 ,在校学生发病率 7.96 %。经对学校采取隔离治疗病人、空气消毒、应急接种等措施 ,使疫情及时得到控制。通过调查发现 ,少数民族地区风疹疫苗接种率低、教室内学生超员、空气流通不畅是引起此次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宋祥艳 《医学动物防制》2011,(12):1116-1117
目的了解某市风疹流行特征与规律,探讨适合该地区特点的风疹防治对策与措施。方法收集2004-2010年风疹疫情资料,应用EXCEL2003软件分析。结果 2004-2010年共报告风疹病例86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1/10万,2008年局部地区发生风疹暴发流行,报告发病率为15.98/10万,城区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发病呈明显的春季发病高峰,病例以10~14岁学生为主,男女性别比例为1.46∶1。结论该市2008年风疹局部暴发流行,学校是今后该市风疹防控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查明同仁县三完校、风疹疫情暴发流行的原因,并将疫情进行应急处理。方法调查风疹流行的过程、临床特征,并进行抗体水平检测。结果2006年12月23日-2007年1月18日全县累计报告风疹病例79人,发病年龄最小的2·6岁,最大的22岁,7-14岁在校生72例,占发病总数的91·14%,学龄前儿童发病7例占发病总数的8·86%。结论冬春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由于该校部分学生未接种过风疹疫苗,教室内学生密度较大易造成呼吸道传染病,因此接种风疹疫苗,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能有效控制风疹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