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凤英  李娟  齐月平 《护理研究》2005,19(4):333-334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 ]将 11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人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 ,另外对实验组病人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 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进行效果评估。 [结果 ]实验组病人及家属经双重干预后 ,精神症状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在接受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另外对实验组病人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及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病人及家属经双重干预后,精神症状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有助于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心理行为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病耻感的影响.方法 将开放病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2例按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45例),并选择了配对的家属9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及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并对研究组家属进行同步干预,疗程为6 w.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随访,于干预前及随访后,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估.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双重干预后,患者的精神症状的复发率、心理康复、社会功能的康复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结束时,生活质量量表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病耻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的心理行为干预可以通过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并提高家属的应对能力、照料水平及家庭生活质量,减轻家属的心理压力,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预出院抑郁症患者、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对患者出院后的服药依从性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3例预出院抑郁症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实验组63例,对照组60例.对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实验组相对应的家属63例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回访调查出院1年后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社会适应能力,并对患者出院两年后进行康复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1年后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年后康复评定,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及症状复发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症状控制后,应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步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复发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李峰  文艳  尹竹芳 《中国康复》2015,30(1):76-77
目的:探讨系统化家属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并配对纳入其家属,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家属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家属施予传统的健康宣教。采用精神分裂症知识问卷、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服药依从性测评表分别于入组时及出院1年末进行评定,并于出院1年末统计复发率。结果:出院1年末,2组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掌握情况均明显优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BPRS、SDSS评分均明显低于入组时(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入组时及对照组出院1年末(P<0.01)。观察组出院1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患者家属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家属精神分裂症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其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减少复发,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实施分段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8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实验组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分段式健康教育,分5个阶段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由护理部制订问卷表格对2组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分段式健康教育实施后,实验组患者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出院后一年遵医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实施分段式健康教育,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预防复发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家庭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治疗与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同步实施家庭健康教育,并采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家庭健康教育1年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定总分及生活、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8.
对住院抑郁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住院抑郁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116例住院抑郁症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9例,同时配对选择干预组病人的家属57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并接受健康教育,并对干预组的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用自编的量表测定精神卫生常识了解程度,家属心理压力和对病人病态行为的应对能力,病人健康教育前后生活能力、心理社会功能的康复情况等。结果干预组家属接受干预前后心理压力及应对能力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第4周末干预组康复情况各项指标比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住院抑郁症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同步健康教育,比仅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更好,更有利于促进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9.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技能训练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目的 :探索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符合入组标准的 5 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 6个月的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 ,对照组维持原药物治疗 ,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 ;选用住院精神病患者康复疗效及PANSS量表 ,两组进行同步性比较研究。结果 :实验组患者除PANSS量表中的阳性症状评分无差异外 ,其余的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社会生活职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符合入组条件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同时进行8个月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功能训练,以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和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护理8个月后,实验组量表总分及其因子社会功能退缩、对自己的照料、对外界环境的兴趣以及责任心与计划性分值较对照组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连续规范的健康教育和社会功能训练,可以提高社会功能,延缓其精神衰退,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