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2401-240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与感染、应激、自身免疫及精神因素有关的疾病。目前内科治疗药物有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对于结肠远端(脾曲以下)的病变,可应用局部治疗,即应用灌肠剂或肛栓。我们采用改良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选用不同剂量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口服美沙拉嗪基础上根据不同病变范围选用不同剂量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32例UC(直肠、左半结肠型)患者.[结果]32例UC患者中,完全缓解1 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结论]康复新液灌肠治疗直肠、左半结肠UC方法简单、经济实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灌肠是消化内科常用的一种治疗及给药方式,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保留灌肠主要用于肠道准备及缓解肠梗阻,保留灌肠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UC)、慢性肝病、急性胰腺炎、放射性肠炎等疾病的局部给药辅助治疗,结肠透析能够在保留灌肠的基础上有效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灌肠器材的选择、操作手法及患者体位均会对灌肠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就灌肠技术在消化内科中常见的应用及进展、药物选择及操作注意事项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5-ASA不同药物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肠黏膜中浓度的差异。方法纳入我院133例UC患者,按治疗分为四组:A组(pH依赖的5-ASA)68例,B组(时间依赖的5-ASA)14例,C组(5-ASA前体)30例,D组(pH依赖的5-ASA,口服联合局部用药)21例,常规行肠镜检查并于乙状结肠区取组织活检,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分析比较肠黏膜中5-ASA药物浓度。结果①A组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②内镜下缓解期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61.02±7.11)ng/mg vs(36.16±6.28)ng/mg,P=0.03],组织学炎症缓解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炎症活动的患者[(66.68±8.95)ng/mg vs(34.98±5.61)ng/mg,P0.001];③口服联合局部用药(灌肠)的UC患者肠黏膜5-ASA浓度明显高于单独口服用药的患者[(72.55±10.89)ng/mg vs(52.21±6.78)ng/mg,P=0.03]。结论 5-ASA治疗UC患者,pH依赖性的5-ASA易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且口服联合局部用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注式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优势。[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患者分别采用中药直肠滴注式灌肠法(观察组)和传统保留灌肠法(对照组)治疗。[结果]观察组中药在肠内存留时间、药物外溢情况、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UC病程长、易反复,采用中药直肠滴注式药物保留灌肠提高了临床疗效,增加了患者满意度,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C)原因不明,病变主要位于结肠黏膜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子,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血管形成、促进细胞再生、抑制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减轻炎性反应,促进创伤愈合[1].本研究将HGF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入减毒沙门菌中以制备基因治疗药物,灌肠注人大鼠体内,探讨HGF基因治疗结肠溃疡的作用,探索UC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累及直肠结肠黏膜甚至全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血便、腹痛,多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对于活动期UC的口服药物治疗的同时可以加用药物保留灌肠治疗。但是传统的保留灌肠肛管插入的长度约为10-15cm,结肠治疗仪可以根据病变的部位调整探头进入的长度,最长可达90cm。国内外研究表明血小板计数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可以作为评价UC活动性的参考指标。血小板计数及MPV能否对结肠治疗仪治疗UC的疗效进行评价,尚无类似报道。本文拟进一步探讨血小板计数及MPV对结肠治疗仪治疗UC疗效评价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小剂量药物保留灌肠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简便、有效的方法.药液在肠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的治疗效果.传统保留灌肠方法,存在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外溢明显的缺陷,影响了药物剂量的准确性及治疗效果,尤其老年患者常有肛门括约肌减退、肛门松弛情况[1].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疗效。[方法]63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予0.9%氯化钠20或50ml加蒙脱石散3g加康复新液20ml保留灌肠;对照组予0.9%氯化钠20或50ml加蒙脱石散3g保留灌肠,均2次/d,2周为1个疗程。病变单侵犯直肠者,采取胸脐位,用50ml注射器直接加压灌肠;病变侵犯乙状结肠以上者,先左侧卧位,灌肠5~10min转右侧卧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复发0例;对照组总有效率80.0%,复发1例。[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UC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布地奈得和氢化可的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实验对比观察布地奈得(BUD)和氢化可的松(HD)灌肠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 及副反应: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检测血和结肠粘膜中HD浓度的方法 方法:随机对照单(?)观察BUD组12例 HD组19例UC患者 治疗两周,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组织学及William疾病活动指数(DAI)几方面的变化同时观察副反应,并通过检测清晨皮质醇浓度来客观评价HD对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 采用HPLC测定HD灌肠后不同时间血及肠粘膜活检组织中的该药浓度 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结肠镜下,组织学及DAI进步方面(?)L显著性差异(P>0.05)HD组2例出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而BUD组无此副反应:清晨皮质醇浓度变化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测出两例UC患者使用HD灌肠后粘膜及血中的药代学参数 结论:BUD和HD灌肠治疗(?)段UC临床疗效相当,前者副反应小 HD局部灌肠可能有部分全身作用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病因不明,目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缺乏特效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免疫调节缺陷可导致UC,大量炎性因子介入,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修复作用与病理过程密切相关[1,2].现已有EGF用于UC及对其保护胃肠黏膜作用的研究[3].本研究在成功建立稳定的大鼠乙酸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基础上,应用山羊颌下腺EGF灌肠治疗乙酸实验性结肠炎,观察EGF对大鼠肠黏膜病变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可能的机制,为临床治疗、新药开发提供基础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分别应用康复新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且显效时间短(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 (UC)的病程长 ,疗效差。为探讨实用而有效的疗法 ,我们近来采用艾迪莎 (主要成分5 氨基水杨酸 )口服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配合中西药物混合灌肠治疗了 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的重度UC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按 1993年太原会议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全部经内镜诊断[1] 。病变均为活动期 ,3例中 ,男 1例 ,女 2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泻、腹痛、粘液血便或里急后重。经长期服用柳氮磺吡啶(SASP)、泼尼松无缓解 ,配合药物灌肠无效 ,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 ,无应用肝素的禁忌证。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 ,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黏膜屏障损伤与溃疡性结肠炎(UC)的关系、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UC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158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并选取20例在我院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的资料做参照。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保留灌肠,灌肠液为生理盐水,同时加入庆大霉素、氟美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糜蛋白酶、锡类散保留灌肠。2组患者根据Mayo评分,分为轻、中、重度3个亚组。以咬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血清β-防御素(β-defensin)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分别代表肠道机械屏障、化学屏障、和免疫屏障,免疫组化法检测3种蛋白表达,并与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健康人群比较,UC患者Occludin、Claud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β-defensin表达显著增加,sIgA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UC患者综合分析:轻、中、重度亚组间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C分级增加表达明显减少,(r=-0.890,-0.888);轻、中、重度UC患者肠黏膜β-defensin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UC分级增加表达明显增多(r=0.596);sIgA在不同分级UC肠黏膜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患者Mayo评分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Occludin、Claudin-1表达上升,血清β-defensin表达下降,sIgA表达上升,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肠黏膜屏障出现损伤,其中机械屏障、化学屏障与疾病的分级具有相关性;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对UC患者的肠黏膜屏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在我国发病率较低,但近期呈上升趋势,目前治疗UC主要是柳氮磺胺吡啶(SASP)、5-氨基水杨酸(5-ASA)的口服用药及直肠用药,但口服用药用量大、副作用多,且口服用药疗效不尽如人意,我院采取地塞米松+替硝唑保留灌肠治疗UC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特点,是近期疗效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甲硝唑锡类散联合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甲硝唑锡类散灌肠治疗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用随机对照双盲方法将54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甲硝唑锡类散灌肠,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利多卡因灌肠,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5.4%(P<0.01),结肠镜下肠黏膜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2%、69.2%(P<0.05).结论 甲硝唑锡类散灌肠治疗急性期UC疗效明显优于庆大霉素、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分为2组:灌肠组50例、对照组30例.灌肠组采用口服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SASP口服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大便次数、黏液血便、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并行结肠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灌肠组腹痛、便次、黏液血便症状改善平均时间分别为4.6 d、5.88 d、4.92 d,对照组分别为6.6d、8.4d、7.4d,(P<0.01);治疗后复查肠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灌肠组为96.00%(P<0.01);总体评估,灌肠组完全缓解14例,有效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依次为6、16、8例、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ASP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UC可快速缓解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控制UC的活动期,比单用SASP更能控制炎症急性发作,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二丙酸倍氯米松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对P-选择素、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UC的价值.方法 将58例活动期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口服美沙拉嗪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n=32)采用二丙酸倍氯米松保留灌肠;对照组(n=26)应用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75% vs 80.77%),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选择素、ICAM-1表达强度与炎症程度有关(P均<0.01),二丙酸倍氯米松组治疗后其表达程度明显减弱(P<0.01),而氢化可的松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二丙酸倍氯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下调组织中黏附分子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消溃肠炎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将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4 g/d与甲硝唑100 ml加地塞米松5 mg保留灌肠,治疗组采用自拟消溃肠炎散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5%,治疗组为9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消溃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UC疗效明显,有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次结肠镜检查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均可对UC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影响。研究发现精神心理障碍是UC发病的危险因素,可影响UC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降低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而延长病程,影响预后。本文就精神心理因素在U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