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评价外科治疗颈动脉狭窄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12例接受外科治疗的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对轻、中、重度狭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并对其中110例重度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的认知功能改善情况予以比较。结果轻、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的MoCA和MMSE评分比较,随程度加重,评分下降,即轻度狭窄组高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和CAS术后3个月、6个月的患者认知功能均较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外科治疗方式术后同期MoCA和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CEA和CAS都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依照不同的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作业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6个月后的精神状态(MMSE)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与智力状态(MQ)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MSE、ADL和M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的MMSE、ADL评分和MQ评分分别为(25.94±3.19)、(78.93±6.14)、(85.61±5.19)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作业疗法对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精神状态,提高智力水平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于武汉济和医院就诊的60例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血管闭塞、新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结果入院时,两组mRS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个月后,试验组mRS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管闭塞、新发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效果以及对动脉搏动指数、血清神经调节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125例VC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连续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1个月)63例和对照组(连续口服盐酸多奈哌齐1个月)6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水平,评估治疗前后脑血流状态指标[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搏动指数(PI)]、血清神经调节蛋白1(NRG1)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MMSE、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MoCA、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EDV、PSV水平均大于对照组,PI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NRG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G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同时研究组改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持续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分。结果治疗3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周后,试验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试验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WCST中错误应答数与连续错误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完成分类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神经损伤,提升认知功能与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叶酸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伴有HHcy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予以利培酮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安慰剂,研究组则采用叶酸干预,连续治疗及观察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Hcy及认知功能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MoC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显著(P>0.05);对照组MoC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及研究组治疗6个月后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Hcy及叶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Hcy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叶酸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Hcy及叶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阳性、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伴HHcy患者常规治疗同时辅助叶酸治疗,有助于降低Hcy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精神症状,提升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及脑内微出血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出现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患者(观察组,n=60)和未出现脑微出血患者(对照组,n=120)。收集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应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脑白质疏松改变评分和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脑白质疏松程度、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均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观察组患者MMSE总分和MoCA总分分别为(24.92±2.16)、(18.69±2.36),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视空间/执行、注意、语言、延迟回忆、定向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房颤、蛋白尿、脑白质疏松程度、脑腔隙性脑梗死灶数是缺血性脑血管病伴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应尽早预防可能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银杏叶注射液对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脑功能及磁共振成像(MRI)的影响。方法收治该院DEACMP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注射液治疗30 d。比较两组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Barthel指数(B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MRI检查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RI异常信号强度减弱,观察组重度病变率(3级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NSE明显低于治疗前,SOD活力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MDA、NS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MMSE及B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oCA、MMSE及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可有效改善DEACMP患者神经功能及MRI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32例(治疗组),以单独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的31例同类患者(对照组)为对照,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2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MMSE评分分别为9~25(17.7±3.4)、8~24(16.5±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19 ~29(24.4±2.6)分,高于对照组评分12~ 25(18.9±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除物体命名、言语表达2个因子外,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语言即刻记忆、语言复述、注意力与计算力、阅读理解力、图形描述等7个因子的改善程度(治疗前后评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01).治疗组的治疗显效率(90.6%)高于对照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中西医药物联合治疗对恢复期急性重度中毒性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有一定疗效并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多奈哌齐治疗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疗效与安全性,为进一步提高PSCI的治疗效果提供新思路。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将本院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PSC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和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针灸疗法,选取神庭、百会、四神聪、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和太冲等穴位。治疗前、治疗6周及随访第90天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程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变化情况,并观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MoCA、MMSE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周后,两组MoCA、MMSE及MBI评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后MoCA、MMSE及MBI得分较对照组同期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90天随访时,两组患者MoCA、MMSE及MBI得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联合治疗组MoCA、MMSE及M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过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的同时,辅以针灸疗法,可显著改善PSCI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疗效持久。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状况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前的MoC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在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者认知功能恢复,进一步改善患者疾病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刘双 《医疗装备》2020,(6):20-2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94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活血化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炎症介质水平变化情况及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TNF-α、IL-8、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对照组术后再狭窄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可改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患者中医证候,降低患者炎症反应,减少患者术后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急性脑动脉闭塞患者9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龄35-65岁,平均(54.64±5.35)岁。试验组患者采用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34~66岁,平均(55.43±5.73)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期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改善情况以及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7 d NIHSS评分均降低(P<0.05),90 dADL评分则升高(P<0.05),且试验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其AD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其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以及90 d内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支架取栓联合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动脉闭塞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流状态,提高血管再通率,减少颅内出血的发生,保障患者的预后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治疗老年颈内动脉狭窄的疗效、安全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1月—2014年6月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2例65岁以上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分为介入组73例(接受CAS)及对照组79例(接受药物治疗),分组依据患者是否同意接受CAS。对两组患者进行1年随访,观察患者NIHSS及mRS评分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65岁以上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老年患者进行CAS治疗安全性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在3、6个月及1年随访时,介入组NIHSS与mRS平均秩次均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30 d后,介入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脑血管不良事件(TIA、脑梗死、脑出血及血管原因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介入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经CAS治疗后发生脑血管不良事件的患者其既往脑梗死史、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以及术后残余狭窄比例明显高于未发生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既往脑梗死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为CAS治疗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CAS治疗老年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高。既往脑梗死史、术前合并非干预脑动脉狭窄及术后残余狭窄是术后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介入治疗前应加以评估。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学工程》2016,(11):1439-1440
目的探讨CT平扫对颈内动脉颅内段Agatston评分及对该段血管狭窄程度的筛检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行CTA检查的患者120例。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机对所有患者行常规CT平扫观察颈总动脉血管情况,并进一步行CTA扫描检查,将颈内动脉颅内段钙化程度分为四个等级,依次为:无钙化、少量钙化、较多钙化、大量钙化。选取较多钙化和大量钙化的病例进行Agatston评分,测量狭窄程度,观察比较不同狭窄程度Agatston评分情况。结果轻度狭窄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中度狭窄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狭窄Agatston评分明显优于重度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扫描得出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评分水平,对血管狭窄程度具有较好的筛检作用,对于Agatston评分大于5.25的患者可进一步行CTA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丁苯酞在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案。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MoCA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DNF、Lp-PLA2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丁苯酞应用在脑梗死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联合维生素治疗与血管性痴呆(VD)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3例VD合并高Hcy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维生素(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治疗,采用智力低下状态检查(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进行痴呆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MMSE及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维生素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Hcy水平,减轻痴呆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加味逍遥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性激素及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12月产后抑郁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及帕罗西汀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再予以加味逍遥颗粒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性激素雌二醇(E_(2))、黄体酮(LH)、促卵泡激素(FSH)及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水平进行检测,测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并对上述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3个月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并行组间比较,收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并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_(2)、LH、F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E_(2)、LH、FSH均较治疗前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E、5-HT及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NE、D4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EP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EP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一般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逍遥颗粒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产后抑郁可有效提升其临床疗效,且并未增加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率,其疗效机制可能与加味逍遥颗粒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神经递质水平恢复正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梁建锋 《智慧健康》2024,(5):71-73+77
目的 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联合支架成形术与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rCBF、rCB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治疗时采取支架成形术和药物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改善其局部脑血灌注指标,患者的预后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疗效及对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的影响。方法:91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实验组4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实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和MoCA评分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多奈哌齐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