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4):2321-2323
目的研究转变体位护理对新生儿肺炎患儿症状改善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9年8月至我院进行治疗的11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不良症状的持续时间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发热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血氧饱和度(SpO2)高于对照组,心率(HR)、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变体位护理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肺炎患儿的呼吸循环状况,缩短不良症状持续时间,增加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李苗 《妇幼护理》2022,2(12):2779-2781
目的 研究分析转变体位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肺炎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期间本院收 治的 83 例新生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1 例)和观察组(42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 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转变体位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恢复情况和肺功能。结果 观察组 患者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干预 3 d、7 d 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 低于干预前,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 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肺炎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联合转变体位护理干预的效果更好,能够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肺功 能。  相似文献   

3.
叶丹萍 《妇幼护理》2022,2(9):2083-2086
目的 分析仰卧位、俯卧位的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4 月至 2021 年 11 月我院治疗的新 生儿肺炎患儿 16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80 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仰卧位体位护理,观察采 用俯卧位组体位护理。统计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睡眠质量、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 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高于对照组(86.25%)(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发热、咳痰、 咳嗽、肺啰音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干预 3d、7d 两组心率和呼吸均低于干预 1d,且干预 7 d 时低于干 预 3d(P<0.05)。观察组干预 3d 心率和呼吸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 3d、7d 两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二氧 化碳分压较治疗前降低,且干预 7d 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干预 3d(P<0.05)。干预 3d、7d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分压高于对照 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优良率(88.75%)高于对照组(76.25%)(P<0.05)。结论 俯卧位体 位管理应用于新生儿肺炎患儿,可促进患儿康复及症状缓解,改善氧合功能,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位改良护理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呼吸暂停早产儿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传统仰卧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改良体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呼吸暂停发作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变化,心率(HR)、呼吸(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R和R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中采用体位改良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早产儿心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梁英秀 《全科护理》2015,(6):496-498
[目的]探讨检查体位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检查体位,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体位。比较两组倾倒发生率、进镜情况、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麻醉后维持原体位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体位对无痛胃镜进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可以降低无痛胃镜麻醉后倾倒的风险,提高病人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变体位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171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给予转变体位护理。比较两组入院后1、3、7 d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HR)和心率(R),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3、7 d后Sp O2、HR、R均较治疗1 d后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运用转变体位护理,可改善患儿呼吸循环状况,提高治疗总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为临床护师选择合理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某院于2015-03—2016-08间收治的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中随机抽取出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入到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系统性护理干预)中,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48 h的心率、呼吸频率、肝肋下增大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且憋喘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合并心衰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廖晓群 《妇幼护理》2024,4(8):1890-1892
目的 研究小儿肺炎干预措施,分析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期间本院 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 9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干预;观察组采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心理状态、护理质量及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的体温 恢复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 的 HAMA、HAMD 心理状态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负面情绪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 HAMA、HAMD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技术、健康教育、服务态度、工作责任感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 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小儿肺炎患儿应用医护与家属协同护理干预,能促进患儿 的症状缓解,改善负面情绪,提高护理质量以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张庆  彭静  李琼  王胜男  侯梦颖 《妇幼护理》2024,4(4):860-862
目的 分析转变体位护理与抚触对护理新生儿肺炎患者肺功能、心理运动功能、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106 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照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53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 组实施转变体位护理联合抚摸护理。比较两组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发育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护理 14d 后,观察组 VT、 TPTEF/TE、VPEF/VE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RR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 14d 后,研究组 SaO2水平(98.70±1.21)%高 于对照组(94.73±2.23)%(P<0.05)。护理 3 个月后,研究组 MDI 评分、PDI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吐奶消失 时间、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转变体位护理联合抚触护理可有 效改善其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促进发育,快速改善患儿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对重症肺炎患儿排痰情况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排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维度、生理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结合转变体位干预能改善重症肺炎患儿的排痰情况,提高其舒适度,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在支气管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住院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20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负性情绪、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的能力、外显行为及失调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内隐行为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遵医嘱服药打针、适当运动及遵医嘱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发热、咳嗽、憋喘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情景游戏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支气管肺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缓解其负性情绪,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102例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Frankl依从量表)、恢复情况(包括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CARED中广泛性焦虑、学校恐惧、社交恐惧、分离性焦虑及躯体化维度得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长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护理技能、病房环境、沟通交流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可视音乐引导式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缓解负性情绪,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法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为观察组,给予层级链式护理法;选取2015年4~6月收治的50例肺炎患儿为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热消失、肺罗音消失、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在护理技术、责任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层级链式护理能够发挥护理的最大效能,提高肺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层级链式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肺炎患儿78例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层级链式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总体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层级链式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辅助治疗效果高,可显著缩短治疗时间,该护理模式得到患儿家属的肯定,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PIPP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找出解除疼痛的方法,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将120例气管插管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早期疼痛干预措施,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进行观察组与对照组前后对比观察分析。结果干预前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儿疼痛时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改变有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气管插管患儿分组对比进行早期疼痛干预,发现实验组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证明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改善患儿的呼吸、循环、血氧饱和度变化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重症肺炎患儿依据入组顺序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总有效率、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肺炎患儿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常规护理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高通量通气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心理状态、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流量同期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频率与心率,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接受蓝光照射患儿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操作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负性情绪的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每天光疗哭闹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光疗后患儿心率、呼吸、SaO2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音乐治疗、体位护理及背部抚触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稳定患儿在蓝光照射过程中的情绪及各项生理机能,且操作方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许雪萍  卜翠萍 《全科护理》2014,(31):2910-2912
[目的]评价人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小儿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症状消失时间、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心率恢复至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抗生素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88.89%,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体位变换护理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00例新生儿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期间辅以单一体位变换护理,观察组患儿辅以抚触联合体位变换护理,比较2组不良症状(咳嗽、发热、湿啰音、哮喘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生命体征[心率(R)、呼吸频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患儿咳嗽、发热、湿啰音、哮喘音等不良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2组护理后R、HR、SpO2皆有明显改善(均P<0.001),观察组的改善效果较之对照组更加明显(均P<0.001)。结论在新生儿肺炎治疗期间联合应用抚触及体位变换护理,相比于应用单一体位变换护理,可使患儿呼吸循环状况及不良临床症状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