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观耀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623-2624
本文主要根据有关文献报道及笔者个人体会,对病例对照研究及在病因研究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并提出十六条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评价意见。1基本概念病例对照研究是在疾病发生后回顾追查其原因,故又称回顾性研究,是一种探索疾病可疑致病原因的分析性研究方法。基本内容是通过筛选患  相似文献   

2.
1 问题的提出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不仅与暴露因素有关,而且与暴露因素的强度或水平有关。目前常用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把病例与对照分为暴露与非暴露两个水平。这种研究方法只能分析疾病的发生是否与暴露因素有关,却不能分析与暴露因素的强度或水平的关系。本文为了探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中多种暴露水平相对危险度的分析方法,以1:1配对病例与对照四格表资料的分析方法为原理[1],得出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多种暴露水平相对危险度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病例对照研究应用于药品不良反应评价有其独特优势,应用Meta分析方法对多个病例对照研究进行定量的统计分析,能够提高研究的证据级别,确定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联。本文对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方法在药品不良反应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云浮地区宫颈炎病原学及流行病学情况,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云浮地区的宫颈炎病因和流行病学特征进行研究,从人口学特征、病原学、性行为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对病例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各因素与宫颈炎的关系,为临床用药以及疾病监测防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这种研究方法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  相似文献   

6.
呼吸道感染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亡原因,是我国儿童第一位常见病、多发病[1]。近10年来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多在治疗方面,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且多采用病例对照研究[2,3]。本课题采用队列研究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幼托儿童进行调查,了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罹患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太原市六大城区:迎泽区、杏花岭区、万柏林区、小店区、晋源区、尖草坪区中选取空气污染程度基本一致市中心三大城区,即前3个,根据太原市公安局…  相似文献   

7.
王瑞平  肇晖  李斌 《上海医药》2023,(21):23-25+29
病例对照研究是分析性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本质上属于观察法,即研究者不能根据自己的设想对研究进行处理或干预,而仅凭研究对象自身是否具有研究人员关心的结局事件进行分组,然后回顾性采集两组对象既往暴露信息,进而探讨暴露和结局之间“因果”关系。本文从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概念入手,介绍病例对照研究的分类、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量估算、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要点及应用等内容,以期为后续临床医务人员开展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痔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痔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痔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3年8月至2004年8月,在太原市某医院随机选择确诊的痔病患者96例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在  相似文献   

9.
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是临床常见的外周动脉疾病,常造成患者截肢,甚则危及生命。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已成为新的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对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例交叉研究在急性不良事件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clure于1991年提出的病例交叉研究是一种评估短暂效应所致罕见急性事件发生危险的方法。该研究方法的特点为:仅需患者的资料;对照为患者自身;患者的混杂变量(如性别)易控制;可避免对照组选择偏倚。病例交叉研究最适于有如下特征的因果关系的评价:个体暴露不时变化;疾病发生突然、潜伏期短暂;诱导期短暂。病例交叉研究现已用于多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的评估,例如:疫苗的安全、药物性皮肤反应、药物暴露与不良后果,以及应用违禁药的风险等。病例交叉研究值得应用于急性不良事件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社区脑血管病微量元素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和提高保护性因素的作用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病率及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的资料表明 ,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有关 ,为探讨微量元素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我们采用配对病例对照方法进行了本次研究。1 对象和方法病例及对照组研究对象均来自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中曹社区范围内 ,病例为新发并存活 ,诊断按“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进行 ,所有病例都具有急性脑血管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除三例典型脑出血患者因病情危重未作腰穿外 ,其余均经脑脊液检查证实诊断 ,其中脑出血 30例 ,脑栓塞 2 0例 ,无内分泌和…  相似文献   

12.
1.对所假设的病因或流行因素进一步在选择的人群中探找疾病发生的条件和规律是 A、临床流行病学B、血清流行病学C、地方病流行病学D、分析流行病学E、描述 流行病学2.病例对照研究又称 A、前瞻性研究B、回顾性研究C、队列研究D、横断面研究E、现时性研究3.在药物流行病学中,“暴露”一般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 A、病毒B、疾病C、药物D、伤害E、细菌4.关于病例对照研究,下述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利用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于可疑因素的情况来探索和验证病因假说 B、调查回忆两组对某个可疑因素的暴露情况和机率,来推测其作为危险…  相似文献   

13.
<正> 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病因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生物统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均有了较好的分析方法。但有关多暴露水平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国内各主要教科书均未涉及,为此,本文拟就此类研究资料的分析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7病例对照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结果的评价 病例对照研究的评价标准十分强调严格的抽样结构的群体性、病例和对照组的可比性、药物暴露的真实性、药物不良反应或非预期的药物反应的确定过程及考虑混杂因素的影响等等。  相似文献   

15.
Svegliati-Baroni  G  Bugianesi  E  Bousheral  T  张晓华 《药品评价》2007,4(3):152-152
背景和目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恶性淋巴瘤病因学中有一定作用.然而.HCV感染和特定的淋巴瘤亚型之间关联.过去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范围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多中心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涉及5个欧洲国家。包括1998年。2004年间收治的新诊断的各种恶性淋巴瘤病例。病例对照选择每5岁为一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16.
对昆明市两所弱智学校100例智力低下儿童进行单因素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6个生物学因素和8个社会环境行为心理因素与智力低下关系显著。对上述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期用药(X_9)、新生儿窒息(X_1)、婴幼儿疾病(X_3)、幼儿早期教育(X_6)和家庭人均收入(X_(12))是智力低下的主要危险因素。其中孕期用药的相对危险度(OR)为51.13。  相似文献   

17.
《广东药学》2011,(11):I0003-I0003
复方新诺明(磺胺甲恶唑与甲氧苄啶复方制剂)联合螺内酯治疗的老年患者发生高钾血症而入院的风险有多大?近期,一项巢氏病例对照研究进行了分析。≥66y的老年人在长期接受螺内酯治疗过程中,接受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诺氟沙星或呋喃妥因,随后在14d内因高钾血症而入院治疗者归入病例组。  相似文献   

18.
一项队列研究的嵌套式病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能与因心力衰竭(HF)首次住院风险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9.
基于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开展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方法:从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提取2003年11月17日~2005年5月14日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病例为病例组,以性别、年龄、地区为配对条件在同一时间内提取其他病例作为对照,进行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过敏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合并用药、静脉给药、左氧氟沙星、青霉素.结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及时对病因假设进行初步验证,同时也为基于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吸烟、饮酒、肥胖、性别、年龄、遗传等都是OSAHS发病的危险因素[1]。本研究试图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对照组和OSAHS病例组资料,探讨年龄性别与OSAHS的相关性,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因主诉睡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