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穿刺,将1根由硅胶材料制成,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插入并使其顶端位于上或下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置人术[1]PICC不仅能减少反复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还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2].但少数患者在穿刺点周围出现过敏反应,经过护理后获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经肘部贵要静脉、正中静脉或头静脉穿刺,导管尖端达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主要用于需要多次进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临床发现PICC拔管时出现了拔管困难,若强行拔管容易引起导管断裂体内、血管组织损伤等不良后果。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共拔除PICC导管767例,发生拔管困难12例,通过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均能成功将导管拔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经肘前的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上腔中心静脉处的导管,可以较长时间留置使用[1].肿瘤患者长期输液,PICC可防止反复穿刺的痛苦,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而PICC非计划性拔管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过程,而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非计划性拔管为PICC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2],患者预期的治疗未完成,并未达到预期将导管拔出.本文对我科2012年以来行PICC置管患者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PICC)是从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常作为化疗、静脉高营养治疗、危重患者抢救等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PICC留置时间更长,不会出现中心静脉导管插管时所引起的出血及气胸等机械并发症[1].但导管血栓形成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其发生率为1%~4%[2].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群高7倍[3].现就肿瘤患者留置PICC致上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1],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操作较深静脉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为肿瘤患者及长期输液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无痛性治疗途径。所以,用于固定导管的敷料其粘固性及皮肤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 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方法[1].20世纪90年代,我国引入PICC技术,因该技术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具有危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能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等特点[2-3],目前已被广大护理人员和患者所接受.但PICC应用过程中常引发一些并发症,置管后导管的良好维护是预防和降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现将PICC的应用及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穿刺技术。我科自2009年1月~2009年9月对90例患者经PICC导管采血和周围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经过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使其头端送入上腔静脉的下1/3,靠近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的深静脉置管术。PICC置管主要用于需7 d以上静脉补液的患者和需要多次化疗的患者,一般可留置1年左右。置管时间长,感染的机会就增加,感染是PICC置管最严重的并发症。骆小京和康继红[1]报道导管的感染率为3%。因此,导管的感染防治极其重要,本文就PICC导管感染的诊断标准、原因分析、预防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朱晓红  宋岩  马彬彬 《河北医药》2010,32(19):2773-2774
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ral catheter,PICC)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导管。PICC适用患者:需要中长期输液而外周表浅静脉不好;肠外营养;抗生素、高渗透压溶液或化学药物的长期治疗。对需要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PICC应作为建立静脉通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在通过外周静脉置入特制导管,使药物直接进入较大血管的一种护理静脉输液手法,在临床工作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受到医护人员的推崇[1]。PICC能够超长时间的留置于患者体内,对于需要反复静脉穿刺的患者无疑是一种福音。笔者所在科将PICC导管应用于长期化疗患者,进行了如下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7月—2015年3月入院需  相似文献   

19.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指的是临床中采取穿刺置管的方式[1],选用患者的外周静脉,将导管的尖端固定在患者锁骨下静脉或者上腔静脉的一种方式。PICC在肿瘤患者化学治疗上使用比较普遍,患者在化学治疗结束后需要携带PICC出院,由于患者化学治疗的间隔时间较短,如何在患者出院这段时间做好患者PICC家庭护理,对患者下一次的化学治疗质量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对比常规护理与家属  相似文献   

20.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使其顶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深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