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历介绍 患者,女,40岁,因胸闷、心悸1个月,加重1周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 心悸、头昏,伴黑朦、乏力,同时感腰痛,未诊治,症状反复发作,活动时明显,1周前上 述症状加重,反复黑朦,每天2~3次,可自行缓解,发作时汗多、乏力,无大、小便失禁, 无发热、咳嗽及咯血,在外院心电图检查提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  相似文献   

2.
廖娟 《中医药研究》2012,(1):124-125
1资料患者,女,23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咳喘1月余,心悸、胸闷、乏力4天"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咯大量白色黏痰,痰中偶带血丝,伴喘促、不能平卧、间歇性发热、咽痛。到当地医院输液治疗(具体不详),自觉咳嗽曾一度减轻,但仍咯中等量白色黏痰。入院前4d突然出现心悸、胸闷、咳嗽及  相似文献   

3.
远藤×× ,男 ,52岁 ,日籍。初诊日期 :1 995年 6月2 1日。主诉 :心悸气短眩晕伴周身乏力 1年。患高血压心脏病 5年 ,1年前自觉心悸气短加重 ,并伴眩晕感。心电图显示心动过缓和心房纤颤交替出现 ,经心脏内、外科会诊后施行了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 3个月 ,患者无诱因突然感觉心悸、眩晕、胸闷不适 ,经予抗心律失常西药 3个月疗效不显 ,又施行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 1 0次仍未效 ,考虑试用针刺疗法。现症 :心悸胆怯 ,眩晕 ,胸闷伴压榨感 ,纳呆口不渴 ,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睡眠多梦易惊。望诊可见面色晦暗虚浮 ,双眼睑轻度肿胀 ,舌质…  相似文献   

4.
<正> 张某,男,31岁,1990年4月20日因头晕,胸闷气憋,心悸,出汗,乏力6小时初诊。患者因反复上腹部及右脐旁疼痛1年余,1990年4月20日上午到我院作快速全消化道检查,因检查者对胃复安口服剂量掌握欠佳,将胃复安20片(5mg/片)给患者服用,同时嘱患者加大运动量。服药后30min患者即感胸闷气憋,头晕心慌,出冷汗,继之全身乏力,发音困难,遂由家人送来诊治。刻诊:头晕、胸闷气憋,心悸出汗,全身乏  相似文献   

5.
慢心律又名美西律(mexiletin),为一种常用抗室性心律失常药物,常规剂量服用安全,疗效可靠,且耐受性好。尚未见有致乏力不良反应报道,现将我院因口服慢心律后出现重度乏力1例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借鉴。1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既往体健。入院前2周,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心悸,无胸闷、胸  相似文献   

6.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47岁,主因"间断性胸闷、心悸1年余,加重20d",于2010年3月29日入院。既往无风湿性病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 a余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无心前区疼痛,无发热、盗汗,经休息后可缓解,后多次发作,曾先后住当地医院  相似文献   

7.
1病例 患者,男性,21岁,因发热、左上肢无脉搏,伴胸闷、心悸2月于1999年4月23日入院.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左上肢无脉搏,伴胸闷心悸、气短乏力、面色苍白、消瘦,在当地治疗1月(具体不详),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持续高热,体温达39~40℃.  相似文献   

8.
病例1:刘某某,男,56岁 初诊日期:2005年3月7日 胸闷、胸痛5年。患者因胸闷胸痛反复发作5年,经冠脉造影等检查,被确诊为冠心病,自发性心绞痛。于1月前在深圳市某医院行冠脉搭桥术,术后仍感胸闷、头晕,乏力少气,动则心悸气短,不能起床,睡眠差,食少,大便不畅,不甚干结。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10个月,加重2h入院.患者缘于10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经休息后逐渐缓解.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4-V6 ST段压低0.1 m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中医症状、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作用。方法将1068例PCI术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534例)和安慰剂组(534例),药物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心悦胶囊(2粒/次,1日3次),安慰剂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同剂量安慰剂,治疗24周。评估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疲倦乏力、自汗),检测治疗前、后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4周两组胸痛、胸闷、气短评分及LDL-C水平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P<0.01),药物组疲倦乏力评分及hs-CRP水平降低(P<0.01)。与安慰剂组同期比较,药物组治疗24周胸闷、气短、疲倦乏力评分及hs-CRP水平降低(P<0.05,P<0.01),HDL-C水平升高(P<0.05)。结论心悦胶囊可改善PCI术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胸闷、气短和疲倦乏力症状,降低hs-CRP水平,提高HDL-C水平。(研究注册编号:No.ChiCTRIPR-14005475)  相似文献   

11.
例1 张某,男,65岁,石家庄市人。患者2个月前感觉胸闷、心悸,曾在某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服用复方丹参片、慢心律后出现头晕及窦性心动过缓等反应,于1989年10月20日就诊。临床表现:心悸  相似文献   

12.
<正>心悸作为心系病证中的常见疾病,易由情志因素引起,可常伴随情志类病变,中医学将此种心悸归为郁证性心悸[1]。程丑夫教授善用经方和验方治疗各种内科杂病和疑难疾病,在治疗心悸方面经验丰富,并自拟解郁定志丸疏肝解郁治疗郁证性心悸,临床疗效显著,现择其验案1则介绍如下。朱某,男,55岁,2017年9月29日初诊。患者诉20d前开始反复发作心悸,伴双上肢颤抖,情绪激动、紧张时发作,发作时有恐惧感,持续数分钟,服复方丹参滴丸后缓解,无明显胸闷、胸痛,无汗出、乏力、昏厥、头晕痛等症,纳寐可,  相似文献   

13.
1 资料 患者瞿某,女性, 33岁, 1997年 1月 16日就诊.患者 2年前因感冒后反复出现心悸、气急、胸闷、双下肢浮肿、纳差、乏力,至多家医院诊治疗效欠佳;后经某大医院治疗病情好转,但其后遇劳累或感冒则病情复发,并易感冒.  相似文献   

14.
万××,女,53岁,干部,已婚。患者12年前开始经常感觉胸闷,心悸,近四个月症状加重,到广州陆军总医院诊断为病窦综合症,治疗效果欠佳。今症见呼吸浅促,胸闷心悸,慢性消耗病容,神疲乏力,体胖虚浮,形寒肢冷,常自汗出,苔薄白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症状与药物间的关联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1990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文献,提取症状、药物等相关信息建立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文献数据库。以Python作为数据预处理语言,以Apriori算法作为关联规则挖掘的算法依据,分析相关症状和药物的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结果共纳入文献778篇,使用药物360味。药物一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附子(514),二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丹参、甘草(440),三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黄芪、桂枝、甘草(196);症状一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心悸(708),二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胸闷、心悸(578),三元频繁项集频数最高者为气短、胸闷、心悸(372)。关联规则表明,出现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丹参、麦冬;出现气短、胸闷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出现乏力、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黄芪;出现乏力、胸闷时使用附子、甘草;出现气短、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桂枝、附子;出现乏力、胸闷、心悸时使用甘草、附子、桂枝。结论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以温阳、补益、活血为主,其核心症状心悸、胸闷采用的核心药物为附子、桂枝、黄芪、丹参、甘草。  相似文献   

16.
病历摘要患者 ,女 ,5 6岁 ,因胸闷、心悸 3 0年 ,全身水肿 2个月 ,发热、咳喘、吐痰 10d ,于 1999年 7月 2 4日入院。患者于 3 0年前始感胸闷、心悸 ,在当地医院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遂在上海某医院行二尖瓣分离术 ,术后病情较前减轻。18年前胸闷、心悸、气短 ,劳累后加重 ,伴下肢水肿 ,心电图示房颤、T波改变 ,诊为风心病、心衰。经间断服用扩血管、强心、利尿等药物治疗 ,病情反复并逐年加重。2个月来患者胸闷、心悸、气短 ,稍活动后加重 ,夜间有时憋醒 ,不能平卧 ,双下肢水肿 ,按之没指 ,渐波及全身 ,腰以下为甚 ,脘腹胀满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凉血清热法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治疗组选用魏执真教授自拟清凉滋补调脉汤,对照组予胺碘酮口服。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口干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中医症状总积分也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及口干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清凉滋补调脉汤治疗阵发性房颤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0岁,以四肢乏力1a余为主诉入院。患者1a前无明显诱因觉四肢乏力,6个月前症状加重伴胸闷、心慌,在当地医院查血钾2.4mmol/L,甲功、双肾上腺CT未发现异常,测血压正常,予高钾饮食、口服补钾后胸闷、心慌症状缓解。监测血钾波动于2.6~3.3mmol/L,仍感四肢乏力。3个月前复查血钾2.6mmol/L,予螺内酯20mg3次/d口服,1个月后测血钾升至3.3mmol/L,但出现双侧乳房发育、胀痛,尤以左侧为甚,性欲无明显减退,停服后乳房胀痛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49例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证素分布,芪参益气滴丸对冠心病患者心、气虚、血瘀三个证素的疗效,探讨运用证素理论进行辨证论治的可行性与关键点。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门诊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给予症状评分及聚类分析,并给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差异。结果:经聚类分析认为气短、神疲乏力、自汗体现了气虚证,胸痛、胸闷、心悸、面色紫黯,体现了血瘀证。芪参益气滴丸对患者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心悸等症状治疗后统计学有显著差异。结论:芪参益气滴丸对心、气虚、血瘀三个主要证素有治疗效果,抓住主要证素进行辨证论治符合中医核心理论,具有优效性。  相似文献   

20.
常见症状 1.原发病毒感染症状发病前1-3周多有发热、咽痛、咳嗽、呕吐、腹泻、疲劳或肌肉酸痛感。 2.心肌炎表现常见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心前区痛,甚者气急、紫组、浮肿、或发生晕厥、抽搐等。 常用中成药 本病属中医温热病、心悸、怔仲、胸痹等范畴。可根据不同阶段辨证用药。 (1)急性期 1.风热型:症见发热咳嗽,胸闷心悸,溲黄便干,舌边尖红,脉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