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康复科新入规范化培训护士54人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康复科新入规范化培训护士54人为实验组。制定康复科新入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理论、操作及护理查房等课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验组采取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比较2组理论及实践能力考核成绩、核心能力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及对科室满意度评价。结果培训1年后实验组的理论及操作知识掌握情况、核心能力及岗位胜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康复科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升新入职护士各个方面能力,提高岗位胜任力,使其快速向专业护士过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护理助手APP在临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0名2017年8月~2018年8月在医院在职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单双数字方法分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培训,观察组实施护理助手APP培训;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培训的成绩考核、培训满意值、试卷完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培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试卷完成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培训中应用护理助手APP,可在培训过程中,有效提高培训人员兴趣,加强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知识、临床时间的掌握,同时培训过程中,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更好发挥、诠释了培训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信微格教学法在中医操作技能强化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神经内科在2021年内对所有科室护理人员展开中医操作技能强化培训,随机选取参加培训的2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名,对照组接受常规传统培训法,观察组则实施微信微格教学法。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成绩考核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个人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微格教学法应用于医院护士中医操作技能强化培训中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还能提升护士个人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对促进临床护士中医操作能力全面提高有积极意义,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积分制考核结合SPC管理法在提高护士中医护理核心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医院具备中医操作资质的142名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观察组采用积分制考核结合SPC管理进行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式。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护士的中医护理核心能力、自我效能感及对培训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分总得及各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分制考核结合SPC管理模式在中医护理培训中效果良好,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核心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ICU以微信群为辅助工具建设CRRT培训管理小组运用于临床血透护理中的成效。方法:以2016年7~12月组建CRRT培训管理微信团队,临床责任护士或小组成员把日常工作中发现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语音,视频,图片,文字等方式通过微信发送到ICU全体护理人员工作群,由CRRT培训管理小组组长微信会诊后,组内讨论,给与解决并提供解决方案为观察组。对照组为2016年1~6月采用向高年资护士询问求助,查阅文献,书籍,护理人员间相互请教学习传授经验的传统学习模式。结果:微信CRRT培训管理小组建立后,护理人员对理论知识、CRRT操作,报警类型处理正确率,血透滤器使用时间都明显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及仪器损毁发生率显著低于成立前,护士对培训效果及形式满意度大幅度提高(P0.005)。结论:借助微信平台建设CRRT培训管理团队能大大提高护士对血液透析护理的能力,激发护理人员对其业务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及业务水平,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能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7月,在研究期间内开展外科中医护理能力的培训,按照时期不同对人员做分组,2021年8月—2022年7月之间参与培训的48名外科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案;2022年8月—2023年7月之间参与培训的49名外科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方案。比较两组护士在培训后的中医护理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士的岗位工作能力,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基础理论考核、护理技能考核、综合护理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医护配合、团队协作、操作规范、处理技巧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培训压力、课程安排合理性、师生交流、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模式用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该培训方案获得了培训护士的良好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改善产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管理方案。方法:选取在鄞州人民医院工作的产科护理人员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人员采用常规护理培训方法,观察组人员在常规护理培训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方式的培训模式,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进行培训后,观察组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共情能力和自我效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沟通能力、共情能力、自我效能评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应继续采用思维导图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护士进行培训,细化思维导图、增加案例种类、加强人员培训,帮助产科护士临床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增强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3月-2014年5月选取本院50例基础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实验组的护理人员采用分层级管理模式,对照组中的护理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管理前后分别对两组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护理技能、同病区患者满意程度以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管理后实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得分较管理前有显著提高,且均高于管理后的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级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可促进护理人员对专业知识和护理技巧的掌握,同时显著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临床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5月我院ICU轮科规培护士22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培训方式的差别,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研究组在传统培训方法基础上结合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培训,观察两组规培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临床基本能力以及对培训效果评价。结果:研究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临床基本能力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培训效果评价度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36%(P 0.05)。结论:微信公众平台应用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临床培训中,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临床基本能力,提升实习生对培训效果的评价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整体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提升护理人员处理外科急腹症病人的急救护理能力。方法:将300例临床急腹症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150例(由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对照组150例(由未经过整体规范化护理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以及护士自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外科急腹症的患者应用整体规范化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急救成功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培训的优化方法。方法:选取新入院护士80人,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选用甘肃省中医院组织编写的《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指南》为教材,对照组40人采用传统培训方法,按照课堂理论授课、教室操作培训、考核的流程进行培训;实验组40人采用优化培训方法,培训前组织护士学习开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的重要性,理论教学采用以问题为中心(PBL)的教学模式,操作培训采用体验式教学,在培训管理过程中运用PDCA循环。培训结束后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辨证施护能力测试、临床实践能力测试。结果:实验组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辨证施护能力测试、临床实践能力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测试成绩平均分优秀及良好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测试成绩平均分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优化方法培训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提高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信微格联合PBL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介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9月于介入科学习的60名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其中对照组给予PBL教学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微信微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对60名学生的理论、临床操作进行考核、对比。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良好率为70.0%(21/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36.7%(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践技能良好率为73.3%(22/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0.0%(1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习兴趣感兴趣率为76.7%(23/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教学而言,2种方法都可取得一定成效,但相较而言,2种方法联合教学不仅更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提高护理学生对临床介入操作的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医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中采取医护结合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助理护士42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21例为常规带教,观察组21例为医护结合带教,对比2种干预方式效果。结果观察组助理护士教学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助理护士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带教助理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结合模式于妇产科护理临床带教中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显著提升助理护士实践和理论能力,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60例高热惊厥的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如体温下降有效率和家属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论:护理干预可以帮助降低患儿体温,提高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将80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二者的护理效果,如焦虑、抑郁、出血量和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如焦虑、抑郁、出血量和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产后出血患者的焦虑、抑郁,减少出血量,提高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赵静静 《光明中医》2020,(3):446-448
目的探讨中西医护理在婴儿湿疹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湿疹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模式,包括中医药物护理,外治护理,宣教、饮食、情志护理。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对照组患儿整体有效率为86.7%,复发率为16.7%,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复发率明显较低,分别为100.0%与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婴儿湿疹患儿的治疗中采用中医护理,能够提高患儿治疗的有效性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指导产后母乳喂养,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方法:将2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比较二者开始泌乳时间、泌乳量,产后1个月、3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以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时间是(22.5±3.4)h,高于对照组的(35.3±3.6)h;观察组患者纯母乳喂养率和对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提高泌乳量和纯母乳喂养率,是维护和改善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最佳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微课结合微信公众号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随机的方法抽取安康某校全日制护理本科1班35个学生为试验组,全日制护理本科2班35个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通过PPT课件大讲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讲;试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以某一知识点的形式做成5~1 0min的微课,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上,供学生在课下利用业余时间自行学习;课程结束后,比较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效果及对老师授课模式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学生(P<0.05),试验组对老师的授课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以短、小视频为核心的微课发布在微信公众号供学生课下学习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晦涩难懂的儿科护理学的教学有一个很好的辅助作用,能提高学生对教师授课模式的满意度,教学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将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急诊突发事件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以提高急诊科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发生的30起突发事件为对照组,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发生的27起突发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法,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的管理方法进行抢救分区域、护士分层次的人力资源调配方案。评价2种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医患满意度、护士到位及时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实践,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护士到位及时率、抢救成功率、医生及家属的满意度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提高。结论:集束化管理运用于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的实施中,可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有效提升护士的工作效率;并优化急救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在中医院护理临床教学中应用辅助支持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7月至2013年4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生69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在外科实习的护生67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观察组开展辅助支持教学管理,比较2组护理教学质量、护生满意度。结果: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小讲课考核成绩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教学质量非常满意57人(85.07%),满意9人(13.43%),不满意1人(1.49%);对照组对教学质量非常满意42人(60.87%),满意20人(28.99%),不满意7人(10.14%)。2组满意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辅助支持管理改进了中医院护理实习教学模式,提高了临床带教老师专科中医护理教学水平,提高了护生中医临床护理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