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13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随机分成两组,普通通液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中药通液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的同时,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施以中药口服对症治疗;结果:普通通液组妊娠率44%,中药通液组妊娠率75%(P<0.05);结论:中药配合治疗对于改善输卵管功能,提高受孕率明显优于普通通液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中药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并配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4例。结果 33例受孕,治愈率为61.9%,有效15例,有效率为33.9%。结论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和灌肠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其方法安全,简单,再通率高,受孕快,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通液术后,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于2004年8月~2007年10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10例,利用宫腔镜直接观察宫腔及输卵管开口,并行输卵管加压推注亚甲蓝和疏通液,术后给予丹芍活血行气汤灌肠等药物治疗,术后随访其受孕情况。结果:110例患者输卵管复通91.82%。受孕率43.64%。结论:宫腔镜通液术中、术后应用药物联合治疗,可明显提高输卵管阻塞的治愈率,相应的提高了患者的受孕率。宫腔镜通液联合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一种经济、简便的治疗方法,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赵晔 《中国药业》2015,(6):89-9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输卵管复通和受孕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6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经宫腔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自制中药汤剂保留灌肠,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的输卵管复通情况,随访1年内受孕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疗程后输卵管复通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随访1年内,试验组受孕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自制中药汤剂保留灌肠联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可提高输卵管复通率和受孕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王民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32-33
目的:探讨在输卵管通液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应用中药离子导入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2006年经子宫输卵管造影,排除配偶及其他病变因素,证实为输卵管阻塞(不通或通而不畅)导致不孕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A组(常规治疗组)和B组(中药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输卵管通畅率和复通率。结果:常规组通畅率60%(30例),受孕率30%(15例),中药组通畅率为80%(40例),受孕率60%(30例),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应用输卵管通液辅以中药离子导入的方法,通畅率和受孕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妇炎汤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输卵管阻塞患者I遁机分为中药组(50例,妇炎汤保留灌肠)及西药组(32例,仅用庆大霉素注射液加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糜蛋白酶通液),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输卵管通畅度的改善。结果中药组治疗的输卵管复通率、妊娠率、改善症状方面优于西药组且中药治疗未见不良反应。治疗前两组在临床症状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在输卵管复通率、妊娠率、改善症状方面也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妇炎汤保留灌肠是治疗输卵管阻塞的有效的方法和方药,能通过多个环节提高输卵管再通率,促进受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2例,观察组58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联合微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受孕患者受孕时间。结果观察组所有患者均不同程度的有效,其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受孕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临床疗效与单纯进行输卵管通液术相比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经络理论角度探究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为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提供新的方向和依据。方法将7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采用以经络理论角度出发个人所拟的药方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治疗,跟踪随访2年记录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经络理论角度所拟药方治疗女性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可观,显著提高不孕患者的妊娠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素萍 《北方药学》2014,(11):42-4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及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提高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妊娠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运用西医输卵管通液术结合中药活血通管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66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分为A组(运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和B组(运用输卵管通液术+活血通管方治疗)各33例,并观察分析其疗效。结果 B组总有效率明(87.9%)明显优于A组总有效率(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清热解毒、抗感染等作用,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胞络不通新论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输卵管西药通液术。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77.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胞络不通新论采用自拟通络助孕方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效果较佳,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30例诊断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64),两组均给予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广谱抗生素治疗.每个经期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统计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的输卵管通畅情况及随访治疗1年后妊娠成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痊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41、21、4例,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痊愈、有效和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9、25、10例,总有效率为84.4%;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成功率分别为63.6%和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输卵管通液配合口服中药调荣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将125例输卵管阻塞致不孕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5例给予输卵管通液配合口服中药调荣汤治疗,对照组60例单纯行输卵管通液,疗程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55例治愈,治愈率为84.6%;对照组40例治愈,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通液配合口服中药调荣汤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行之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医用几丁糖用于输卵管通液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1月在湘雅萍矿合作医院就诊的92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实验组的输卵管通液加入医用几丁糖,对照组使用0.9%氯化钠溶液、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输卵管畅通及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输卵管通畅率(97.8%)高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年内宫内妊娠率(76.1%)高于对照组(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1例发生盆腔感染,对照组2例发生盆腔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几丁糖用于输卵管通液防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安全有效,明显减少输卵管阻塞的发生率,提高子宫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金莉  艾旭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26-1326
目的探讨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因输卵管阻塞不孕而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40例和术后配合中药治疗42例进行统计,比较其术后受孕率。结果单纯手术组受孕率为57.5%,手术后配合中药治疗组受孕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于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提高受孕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郑凤平 《中国药师》2012,(12):1766-176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不孕症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78例,采用中药脐部热敷配合西医常规抗炎、输卵管通液治疗;对照组78例,采用西医常规抗炎、输卵管通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18%,对照组42.31%;妊娠率:治疗组30.77%,对照组11.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脐部热敷配合输卵管通液术及抗菌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疗效确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宫腔镜检查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在不孕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柴惠霞  李丽萍  王俊 《淮海医药》2009,27(2):135-136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在女性不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宫腔镜检查术前行输卵管通液术60例为对照组,选64例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为腔镜组。比较患者不孕原因差异。结果(1)不孕因素中输卵管因素占首位,原发不孕中子宫畸形占9.86%,占第2位,继发不孕中宫腔黏连占22.22%,居第2位。(2)单纯输卵管通液成功率明显低于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论(1)女方不孕因素以输卵管因素为主,而子宫畸形在原发不孕患者中占较高比例,宫腔黏连在继发不孕患者中占相当高的比例。(2)宫腔镜检查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患者无需住院的优点。(3)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简便,安全,准确率高,对输卵管性不孕有诊断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通汤灌肠合并甲硝唑子宫灌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自行研创的中药复通汤灌肠合并甲硝唑子宫灌注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8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7.8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制复通汤灌肠合并甲硝唑子宫灌注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有较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姚友睦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0):3095-3097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结合中药理疗在输卵管性不孕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门诊经HSG诊断为输卵管阻塞的不孕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行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治疗并结合中药理疗;对照组48例行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输卵管再通率分别为70.8%和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介入治疗并结合中药理疗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输卵管通液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氧化碳酰胺加腹部红外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156例,治疗组74例患者反复采用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同时阴道超声观察双侧输卵管通畅程度并辅以下腹部红外理疗;对照组82例患者反复采用传统通液,指导性生活受孕。结果治疗组74例患者中66例有效,有效率为89.19%;对照组82例患者中51例有效,有效率为6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3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过氧化碳酰胺输卵管通液加下腹部红外理疗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