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明  王军 《哈尔滨医药》2010,30(2):16-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动脉瘤或青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又称自发性SAH,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急性期病死率高,如能诊断及时,对症治疗,并积极预防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对早期恢复,改善预后及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2006年06月~2009年06月共收治4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云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60-236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50例SAH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防止再出血及进行分析预后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50例患者中治愈35例(70%),好转5例(10%),死亡10例(20%)。结论对于SAH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防止再出血,预防各种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多种病因所导致的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原因是脑动脉畸形、动脉瘤、血液疾病等。其中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残率、病死率极高,本研究主要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行介入栓塞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以提高  相似文献   

4.
唐明强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828-282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底或脑表面血管自发性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临床综合征。SAH致命的并发症是再出血.一旦发生再出血处理较困难.是增加患者伤残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现将我院内科于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SAH后再出血17例的出血诱因进行分析.以寻找预防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从颅内破裂的动脉或静脉流入蛛网膜下腔称蛛网膜下腔出血(SAH)。SAH继发癫痫是临床常见并发症,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时,脑动静脉畸形所致的SAH者可高达70%~80%.病死率为61.5%。因此.对SAH并发癫痫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作。将我科2002年7月~2004年10月收治的1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12例继发癫痫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情况,提高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方法的认识。方法分析年龄、高血压史、意识状态、再出血、抽搐、颅内压增高等相关因素对其病死率影响,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对发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的关系,比较随访手术患者与非手术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高龄、高血压史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意识障碍,再出血,抽搐等患者死残率明显提高,行积极外科手术可充分降低患者死残率,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充分有效的方法。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其预后与年龄、高血压史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有较为重要的关系。早期手术治疗可充分降低患者的死残率,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5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朝艳  杨卓 《江西医药》2008,43(5):436-438
目的探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内科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及脑血管造影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典型病例58例(94.8%),CT诊断阳性率为94.8%。不典型病例3例(5.2%),SAH内科治疗死亡11例,总死亡率18.9%,再出血发生率13.8%,再出血后病死率87.5%。结论CT在诊断方法快速、安全、阳性率较高,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应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1例中死亡10例(24.39%),31例(75.61%)患者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死亡病例中,死于脑水肿脑疝5例,肺部感染并呼吸衰竭4例,消化道出血1例。结论对表现不典型的SAH,可及早行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确诊;治疗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为关键,但应全面兼顾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aemorrhage,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2种。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率21.6%-39.5%,比成年人发病率10.5%~20%高,故需加以重视[1]。SAH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症状典型者不难诊断。老年人症状常多样化,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0.
杨艳芳  谢春艳 《河北医药》2011,33(17):2709-271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系由于脑表面或实质血管发生病变、破裂而使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最常见的病因为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SAH起病急骤,再出血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SAH患者30例,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馥梅  张俊玲  相凤兰  戴建宁 《河北医药》2009,31(17):2298-2298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急性脑血管病综合征。引起SAH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动脉瘤、脑血管畸形、高血压动脉硬化、烟雾病、动脉闭塞等,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最常见,还有部分原因不明。若不能及时作出病因诊断及消除病因,再出血的发病率较高,病死率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12.
<正>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非外伤性软脑膜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其发病率为(5~20)/10万,病死率为25%。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得以存活者常受到两个威胁: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其中再出血病死率为41%~46%,高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死率25%。再次出血和脑血管痉挛的病死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直接病死率的2倍。我科自开展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以来,明显减少病死率和提高生存者的生存质量,现将蛛网膜下腔出血侧脑室引流患者的中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essels vaso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ehnoid haemorrhage,SAH)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因脑缺血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SAH患者致残和致死的重要原因^[1]。颅内血管破裂后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2000~2003年我科收治了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病人,现对其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血液进入颅内或椎管内的蛛网膜下腔。可分为自发性(非损伤性)和颅脑损伤性两大类。而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的发病率、死亡率为较高,出血后幸存患者中1/3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近年国内外出现有关NO/iNOS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实验研究报道.这给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本研究将对NO及iNOS作用机制、意义在部分临床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密切观察病情、进行有效护理。结果 6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治疗和护理64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经过护理患者主诉头痛减轻并逐渐缓解。未发生脑疝及再出血。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急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的特点[1]。我科2001年3月-2009年12月对4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应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取得很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SAH患者46例,均经中华医学会第4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再出血是SAH常见且致命的并发症。掌握SAH再出血的相关因素,能有效地预防其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腔出血86例临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CT表现、分型及临床价值。方法对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CT表现、发病机制、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分析。结果本组SAH分为自发性SAH29例,外伤性SAH32例,新生儿SAH13例,肿瘤性SAH6例,静脉性SAH6例;CT表现为相应部位的高密度灶,以纵裂池、侧裂池及小脑幕最常见。结论SAH部位不同可形成不同的CT表现,CT检查为该病的首选及必检,且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9.
胡明珠 《淮海医药》2012,30(2):168-169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又称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出血性脑卒中常见的临床类型。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各种原因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临床上可分自发性与外伤性两类,自发性又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由各种原因引起软脑膜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者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因脑实质内出血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一般指的都是原发性,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15%。在美国占所有卒中病人的5%,年发病率为1/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