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作者等从1979年以来,用通脉舒络液治疗脑血栓形成100例,对远期效果及其它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了随访小结。  相似文献   

2.
1、通脉舒络液组成、功效和主治 1.1组成:黄芪、丹参、川芎、赤芍等 1.2功效;益血活血通络 1.3主治:中风(脑血栓形成) 2、临床资料资料的来源:本组病历均系住院病历,资料如下: 表(一)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7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丹红注射液主要由丹参和红花两种药效成分组成,主要功用为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临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我院近两年应用丹红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74例,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了通脉舒络液对健康日本大耳白兔血浆TXB_2、6—酮—PGF_(1a)水平的影响。实验分通脉舒络液组、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通脉舒络液组能够显著降低家兔血浆TXB_2水平(P<0.01)和升高血浆6—酮—PGF_(1a)(P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脑血栓患者采用中药血栓通脉汤,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刺五加注射液及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愈124例,显效42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93%。结论中医益气活血通络、化痰开窍,同时配合西药对症治疗,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阻滞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丹红注射液由丹参和红花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之功,临床广泛应用于全身脏器供血不足的治疗。作为临床急症用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中药注射剂存在潜在的临床风险,不良反应时有发生。通过文献研究,对丹红注射液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分析,结合现代药剂学研究成果,提出对丹红制剂进行二次开发的思路(鼻腔递药)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胶囊是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笔者于1998年1月~1998年9月运用该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脑血栓形成)55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5例住院患者中,男26例,女29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2岁,平均61.7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4天,平均病程4.27天。1.2 诊断标准 上述病例均经CT证实,发病在2周以内的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均符合1986年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脑血栓形成诊断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分型标准,本组病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中的凝胶法对通脉舒络注射液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确定代替通脉舒络注射液热原检查法中的家兔试验法.方法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3个批号4个浓度的通脉舒络注射液对凝胶法进行干扰实验。结果3个批号3个浓度的通脉舒络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的凝集反应均无干扰作用。结论初步认为可以用凝胶法检查通脉舒络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其细菌内毒素限值定为0.5EU/mL。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栓通脉汤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4例脑血栓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治疗中是否联合血栓通脉汤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常规西药治疗)与实验组(32例:常规西药联合血栓通脉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天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以及总胆固醇(TC)等检测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率(50.00%)、有效率(37.50%)、总有效率(87.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血栓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血栓通脉汤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治疗组36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入院后立即给予逐瘀通脉胶囊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67 %,对照组为58.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28例,生活需要帮助6例;对照组治疗后生活基本能自理16例,生活需要帮助7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生活质量指数(QLI)积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QLI积分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血瘀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18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院出现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基本情况及特点的临床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间出现的18例中药不良反应报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18例患者病例中,在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ADR有11例(61.11%),发生率是最高的.在给药途径方面,出现ADR机率最大的是静脉滴注,其占到了全部给药的72.22%.在本组18例ADR药品中出现比例较重的为红花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等.结论 对于中药制剂出现ADR现象,只要我们注重中药制剂的临床管理以及强化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认识,同时对患者使用中药制剂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测,以最大限度来降低中药制剂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邓玉艳 《右江医学》2012,40(3):417-420
<正>丹红注射液为丹红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梗死性疾病治疗,且疗效显著,但近年来在呼吸、消化、泌尿、内分泌等其他系统作为辅助治疗,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现概述如下。呼吸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脉舒络汤结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气虚血瘀型)痉挛性瘫痪的疗效,探讨通脉舒络汤对此类患者痉挛程度、肢体活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等的影响。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观察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西医基础治疗结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通脉舒络汤,观察周期为4W。结果结果:肌张力(肘关节)分级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降低中医症状积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3.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脉舒络汤结合张力平衡针法较单纯运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痪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通脉宁胶囊对实验性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对脑梗死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用wistar大鼠结扎颈总动脉,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然后采用不同用药方案观察对大鼠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另将2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也采用不同用药方案,观察其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通脉宁对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含水量及脑血管通透性有明显的影响;对脑梗死患者显效率为79.4%,总有效率为97.0%,与对照组比较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结果与临床疗效证明通脉宁为一治疗脑梗死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来我院诊治的脑血栓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医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疗效评定标准,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新兰 《河北医学》2012,18(9):1304-1306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采用康复护理疗法配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7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35例,两组入院时都给予常规的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康复护理疗法.经过2个月的治疗后按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确定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81%,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血栓形成采用康复护理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提高治愈率,减少遗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使用中药制剂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月收集的120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中药制剂中,以儿童患者占37.5%,以静脉注射给药最多,占70%,临床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全身损害为主,占总数的60.57%.结论 医务人员应全面积极开展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避免相似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相似文献   

18.
通心络胶囊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心络胶囊是石家庄以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制剂。笔于1998年1月~1998年9月运用该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病(脑血栓形成)55例,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丹红注射液是主要含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注射制剂,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等功能。其中丹参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药性苦、寒,归心、心包、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的功效。红花在《新修本草》中记载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干燥花,其药性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主要功效。丹红注射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主要就丹红注射液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扩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最早期变化,它出现于血管形态学改变之前,因此改善内皮功能对预防、治疗及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必将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丹红注射液为丹参、红花等提取物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多种丹参酮、红花黄素、红花酮苷等,具有活血化淤、通脉舒络之功效,经过现代工艺处理后药理作用突出,而副作用明显减少,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多种疾病。本研究旨在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从而探讨丹红注射液在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