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8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低输液室环境中病原菌落数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急诊输液室实施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和强制护士执行手部清洁两项干预措施,采集干预前后的空气样品和护士手部样品,培养后进行细菌菌落计数,对比观察干预前后样品的菌落情况和达标情况。结果干预前B、C和D时点的空气平均菌落总数≥500cfu/m^3、干预后≤500cfu/m^3,两者比较,经t经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必干预前护士手部平均菌落总数≥10cfu/m^2,干预后≤10cfu/m^2,两者比较,经t经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持续动态空气消毒和强制护士执行手部清洁卫生制度两项控制措施,能有效降低急诊输液室内环境中的菌落数,简单、易行和实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儿科病房患儿手卫生监测进行分析。方法75例住院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待患儿用手直接进食或吮指时进行手部采样,并于清洁手部后再次采样,对清洁前后患儿的手卫生监测合格率行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75例儿科病房患儿手部清洁前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9.33%(7/75)、(38±14.17)cfu/cm2,手部清洁后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分别为82.67%(62/75)、(8.3±5.10)cfu/cm2,手部清洁前后手卫生监测合格率、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病房患儿由于好动,以及家长对卫生监测意识不足,导致患儿手卫生状况不理想,这对疾病的有效治疗与患儿早期康复会造成影响,临床需提高重视,加强患儿的手清洁与卫生宣教,以提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口腔牙周诊室空气细菌,分析使用空气消毒机前后口腔牙周诊室空气质量的改变,从而为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空气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平板暴露法,分别在开诊前10 min和开诊后1、2h对口腔牙周诊室进行采样,比较自然通风加物体表面含氯消毒液擦拭和空气净化消毒使用后的空气污染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开诊前、开诊后1h、开诊后2h、消毒1h、消毒2h的空气细菌培养数值分别为(186±22)、(471±4)、(602±53)、(190±76)、(102±22) cfu/m3.与开诊前比较,开诊后1h和2h的细菌培养数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诊后2h细菌数值较开诊后1h数值有明显增高;而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后,诊室内的细菌数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 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空气使诊室动态细菌总数维持在低水平(< 200 cfu/m3),达到Ⅱ类区标准.使用空气净化消毒机消毒空气优于物体表面擦拭加自然通风对空气的消毒方法,其空气中自然菌落数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免洗消毒液对ICU医护人员手上携带细菌的消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之素免洗手消毒液对ICU医护人员手上常见细菌的清除作用。方法①对40人次ICU医护人员手上细菌进行分型和计数;②分别采用健之素免洗消毒液消毒洗手30s后,自然晾干30s、1min、2min、3min、4min、5min,观察细菌计数的变化;③采用六步洗手法和非六步洗手法洗手30s,晾干30s,观察手上细菌菌落计数。结果①ICU医护人员手上常见细菌分别为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等;②健之素免洗消毒液消毒洗手30s后,自然晾干30s、1min、2min、3min、4min、5min后,细菌菌落计数分别为(2.7±0.4)cfu/cm^2、(1.8±0.7)cfu/cm^2、(1.5±0.6)cfu/cm^2、(0.9±0.4)cfu/cm^2、(0.8±0.2)cfu/cm^2、(0.8±0.4)cfu/cm^2;③六步洗手法和非六步洗手法,细菌菌落计数分别为(2.7±0.4)cfu/cm^2和(9.4±3.2)cfu/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CU手上常见细菌以葡萄球菌等较为常见,采用六步洗手法,健之素免洗手消毒液洗手1min以上即可有效消除手上细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比较动静态结合消毒与静态消毒对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选择我我市中心医院普外科的两间手术室-A手术室与B手术室,A手术室采用静态消毒,B手术室采用动静态结合消毒。结果 A手术室与B手术室消毒后的菌落数分别为(256.33±42.11)cfu/m~3和(26.42±4.14)cfu/m~3,都明显低于消毒前的(2234.29±671.44)cfu/m~3和(2294.13±633.14)cfu/m~3(P<0.05),消毒后B手术室的菌落数也明显低于A手术室(P<0.05)。A手术室与B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50%和0.06%,B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A手术室(P<0.05)。结论相对于静态消毒,动静态结合消毒在手术室空气消毒的应用提高了空气质量,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后的微生物监控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本院新生儿科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资料。结果新生儿层流病房使用前空气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为93.99%,使用后为97.74%,使用前后空气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护理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使用四种消毒产品对CT检查床进行消毒,以比较其消毒效果、物体表面细菌菌落以及经济使用成本,从而为临床采取方便、有效、便捷、经济的消毒方式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4月至2021年1月对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菏泽市立医院、菏泽市定陶区人民医院的CT检查床表面采用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样本量199个)、75%乙醇擦拭(样本量194个)、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样本量180个)、床单位消毒机(样本量82个)进行物体表面消毒,比较消毒后的消毒效果、CT检查床表面细菌菌落数,并分析四种消毒方式的经济使用成本。多个样本之间的比较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结果 季铵盐消毒湿巾擦拭、75%乙醇擦拭、5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床单位消毒机进行物体表面消毒的消毒合格率分别为98.99%(197/199)、98.45%(191/194)、99.44%(179/180)、100.00%(8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82,P=0.597),四种消毒产品的消毒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种消毒产品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分别为0.1(0.3)cfu/cm2、0.6(1.0)cfu/cm2、1.0(0.7)cfu/cm2、0.0(0.1)cfu/cm2,细菌清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857,P<0.05),清除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季铵盐消毒湿巾、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经济使用成本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床单位消毒机(22.00元/次)>75%乙醇=500 mg/L含氯消毒剂(1.74元/次)>季铵盐消毒湿巾(1.25元/次)。结论 综合比较,季铵盐消毒湿巾具有消毒效果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节省时间且使用成本较低等优点,可在医院内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医疗机构口腔科诊疗室不同区域微生物污染状况,强化管理对策。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对12家医疗机构的口腔科诊疗室进行了检测。结果本次监测空气115份,平均菌落数距患者治疗点0.5米以内为4261cfu/m^3、1米处3235cfu/m^3、2米处1163cfu/m^3及5米(对照区)处736cfu/m^3。物体表面120份,平均菌落数距离患者治疗点0.5米以内为2360cfu/cm^2、1米处1652cfu/cm^2、2米处625cfu/cm^2及5米(对照区)处268cfu/cm^2。其中距患者治疗点1米以内区域检出致病菌5份,乙肝表面抗原检出4份。检出率分别是4.06%及3.25%。结论郑州市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室诊疗期间环境污染严重,空气及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严重超标,并检出致病菌及乙肝表面抗原,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策略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室2016年8~12月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2016年3~7月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干预前后对不合理医嘱率、调配差错率、成品输液合格率、调配间沉降菌菌落数、物体表面菌落数和工作人员手表面菌落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前后不合格医嘱率、调配差错率、成品输液合格率、调配间沉降菌菌落数、物体表面菌落数和工作人员手表面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管理策略,提高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水平,能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心脏磁共振(CMR)定量参数在致心律失常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行3T心脏磁共振检查的ARVC患者43例(ARVC组)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射血分数、右室射血分数、左室质量指数和初始T1mapping值,根据ARVC组患者心室受累情况分为孤立右心室受累(A组)、双心室受累(B组)、孤立左心室受累(C组),分别比较ARVC组与正常对照组及ARVC各亚组间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 ARVC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右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左室质量指数和初始T1mapping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分别为(95±21)mL/m2和(73±14)mL/m2、(107±30)mL/m2和(81±9)mL/m2、(76±18)g/m2和(56±11)g/m2、(1 306±79)ms和(1 182±49)ms],ARVC组左室射血分数、右室射血分数均低于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术室开门时间与空气细菌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沉降法对Ⅲ级层流手术间进行监测,控制温度和湿度,设置阴性对照,空气净化30 min后开始采样,采样期间,开门时间0~30min。统计采用曲线拟合方法。结果空气细菌浓度随着开门时间延长而增加,0时为(1.8±0.8)cfu/m~3,开门10 min时,细菌浓度达到(200.2±4.8)cfu/m~3,开门12.5 min,细菌浓度达(220.0±14.1)cfu/m~3,此后,细菌浓度波动在220 cfu/m~3附近。曲线拟合,我们选择二次方程曲线。并得出二次方程为:Y=-35.36+26.13X-0.60X~2。结论手术间空气细菌浓度随开门时间呈抛物线关系,开门早期空气细菌浓度上升速度快,随后上升速度减慢,开门20min后有缓慢下降趋势。但如果开门时间超过10min,可能导致手术间空气细菌超标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60例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超声心动图参数,观察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不同预后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 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102.32±20.15)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48.24±8.12)ml、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38.16±7.44)ml/m2、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83.56±14.18)ml/m2均高于对照组的(91.72±18.56)ml、(43.12±7.68)ml、(34.12±6.45)ml/m2、(75.78±12.24)ml/m2,左心室射血分数(51.78±10.15)%、心输出量(5.13±0.42)L/min及心脏指数(2.92±0.46)L/(min·m2)均低于对照组的(57.16±8.42)%、(5.41±0.44)L/min、(3.2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管理用于手术室安全风险预防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实施2012年1月1日实施手术室人性化管理前后1年护理管理资料,以实施前设为对照组,实施后设为人性化管理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空气菌落数、患者感染率,护理人员手部菌落数及工作情况等。结果两组手术后空气菌落数均较手术前显著减少,且人性化管理组手术后空气菌落数较对照组亦减少(P〈0.05);人性化管理组患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人性化管理组护理人员手部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提高工作积极性,降低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门诊诊室五种空气消毒方法的效果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鲍凤 《安徽医药》2005,9(9):702-702
综合医院的门诊病员流动量大,诊室空气污染严重,如果不注重空气消毒与管理,则会成为院内交叉感染的高危场所.长期以来,我院对门诊诊室空气消毒方法是协同消毒法[1],即:低空次氯酸喷洒、地面物表次氯酸拖擦,外加紫外线照射的综合消毒法来管理诊室空气,使诊室空气的细菌菌落数达到正常诊室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即:菌落数≤500 cfu·m-3.  相似文献   

15.
集中输液治疗时护士手部皮肤消毒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  赵建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18-2519
目的 :选择一种有效、快速、刺激性小的消毒剂 ,用于集中输液治疗时护士手部皮肤消毒。方法 :随机单盲将入选者分为3组 ,每组20例。分别于洗手前、洗手后、操作后、0 2 %过氧乙酸、0 1 %有效氯的“84”消毒液、75 %乙醇甘油 (自配 )消毒液棉球擦手后 ,采样标本菌落计数。结果 :肥皂洗手前后100 %不合格 ,细菌菌落数分别为 (135 53±13 27)cfu/cm2 和 (30 25±9 30)cfu/cm2。3种消毒方法组间两两比较消毒效果均P>0 05 ,差异无显著性。0 2 %过氧乙酸 ,0 1 %有效氯的“84”消毒液 ,75 %乙醇甘油擦手后均合格。结论 :75 %乙醇甘油消毒棉球擦拭双手消毒效果好 ,刺激性小 ,并可节约时间及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的微生物监控情况。方法系统回顾本院血液透析室空气净化层流病房投入使用前后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结果血液透析室使用层流前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的合格率分别为95.14%、94.6%,使用后均为100%,而使用前后空气、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及透析液进口、出口、透析用水的细菌菌落总数及合格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层流病房能起到清除细菌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同时还应加强消毒灭菌及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有效防控透析患者院内感染,探讨两班次血液透析治疗之间最佳净尘时间.方法 选取血液净化中心(简称血透室)的中央治疗区域(面积56 m2)做为采样区,根据每班次治疗结束是否给予净尘措施,设对照组与干预组,单日不采取净尘措施为对照组,干预组双日实施环境净尘措施.分别采集治疗前(晨起),第1班次透析治疗结束终末处理后10 min、20 min、30 min、35 min,在采样区每个时间点,放置营养琼脂糖培养基5个、以自然沉降法充分暴露5 min,而后送检微生物室进行细菌培养,连续采样2周.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5个时间点的培养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试验组相比,透析治疗前(晨起)空气培养菌落数(3.29 ± 0.18)cfu/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7,F=0.652);净尘时间≤ 20 min 时菌落计数(6.09 ± 1.11)cfu/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449,F =0.165);净尘30 min时菌落计数达最低(3.58 ± 0.41)cfu/皿,(t=2.966,F=0.007),净尘30 min时空气中悬浮菌落数≤4 cfu/皿.结论 两班次透析治疗之间是否净尘及净尘时间长短影响室内空气质量,随着净尘时间的延长空气中悬浮的菌落总数逐渐降低,净尘时间不足30 min时,室内菌落含量≥4 cfu/皿,净尘时间30 min以上室内菌落含量≤4 cfu/皿,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化操作规程中Ⅲ类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医院调剂室卫生学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调剂室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关口,除了防止发错药和配伍禁忌外,药品的卫生学情况亦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对我院门诊西药调剂室的空间、调剂人员的手和分装后发出的药物进行了卫生学检查,现报道如下: 调剂室空间的检查:我们通过对取药处和药品分装处的空气污染情况进行检查,结果表明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空气细菌数分别高达3302cfu/m~3和3809cfu/m~3,均超过一般医院标准(病房细菌数<2500cfu/m~3。同时我们又对药品分装、调配、发药人员的手及分装后发出的药品进行检查。发现调配人员手的细菌数为9cfu/cm~2,发药人员的手为10cfu/cm~2,此二项也超过规定标准(医务人员手细菌数<8cfu/c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感染性休克患者于早期复苏液体管理期间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早期复苏液体管理,观察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照组应用常规非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观察组干预前后无创动力学监测指标[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HR、血氧饱和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HR(178.61±12.35)次/min、SV(16.39±4.78)cm3、CI(5.57±1.37)L/(min·m2)、CO(2.14±0.74)L/min;干预后HR(121.48±13.06)次/min、SV(20.36±5.18)cm3、CI(4.25±1.16)L/(min·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精神科封闭病房中的应用手卫生干预联合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的精神科封闭病房7个、医护人员24名、精神病患者108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空气消毒,研究组联合应用手卫生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病房平均菌落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的医护人员手部卫生依从性、两组发生感染的比率、两组的满意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消毒前及消毒后的病房平均菌落数低于对照组(P=0.000,0.000)。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27),研究组手卫生消毒比率高于对照组(P=0.028),研究组手部卫生用品的日消耗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8)。研究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44)。结论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当中使用空气消毒联合手卫生干预,可显著降低病房内的平均菌落数,提高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降低精神病患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及比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