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发性耳聋治疗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50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方法对采用的十二种突聋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治疗组的疗效均有差异(P<0.05),以血管内He—Ne激光、高压氧和铁剂的疗效为佳。结论突聋以综合治疗为主,血管内激光、高压氧和铁剂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低功能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加丹参治疗突发性聋临床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功能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加丹参联合治疗突发性聋34例,与丹参照组比较,联合治疗线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联合治疗组24例作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聚集率垃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聋提供了依据,本文还探讨了低功能激光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3.
自血光量子疗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黄步香,樊朝辉我科于1993年3月~1995年3月用自血光量子疗法(UBI)治疗突聋12例(耳),并与同期高压氧舱治疗突聋的19例进行疗效观察比较,其结果满意,报告如下。l资料与方法1.1全部突聋病例均系我科住院患者,按不...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聋患者凝血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突聋)患者的凝血、抗凝、纤溶系统的状况。方法:检测了42全 聋患者治疗前及23例治疗后,32例血浆中部分凝血因子、抗凝、纤溶活性和血小板功能。结果:42例突聋患者治疗前凝血活性、血小板功能增强,抗凝、纤维活性降低。其中23例突聋患者采用维生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治疗1个月后,凝血、抗凝活笥和血小板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浆D-二聚体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5.
体外反搏治疗突聋的疗效观察王鄂芬,张玲玲本文对60例突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其年龄相近。应用丹参、川芎嗪、低分子右旋糖酐、ATP、维生素B1及B12等药物治疗;A组并同时应用WFB-Ⅳ型体外反搏装置作四肢序贯式体外反搏治疗。两组皆以...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旨在探讨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与突发生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关系和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正常志愿者,19例传导性耳聋及31例突聋患者在治疗前行rCBF显像并对比分析其显像特点,与同期CT对照,随访rCBF显像阳性的突聋患者6-12月并再次行rCBF显像。结果:(1)突聋组rCBF显像阳性率明显高于传导性聋组和正常组,其突聋组病灶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明显低于传导性聋和正常组;  相似文献   

7.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adiationonblood简称为ILIB)是通过纤细柔软的光导纤维将激光导入循环血液直接进行照射,产生广泛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和治疗效果,现将从1995年1月至1997年12...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为较常见的内耳病,其病因和病理迄今尚未阐明,然而导致突聋的任何原因最终不可避免地影响内耳微循环。因此,通过改善内耳微循环来治疗突聋已为众学者所采用。我科于1996年6月开始应用力源精纯溶栓酶(降纤酶组)治疗突聋42例,与45例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者(对照组)进行对比,取得更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l 临床资料 两组均为有完整资料可查的住院患者,经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及ABR检查证实为感音神经性聋,符合中华医学会上海会议(1996年)制定突发性聋诊断标准[1…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与眩晕万夷1许时晖突发性聋患者中部分伴有眩晕。对于眩晕与突聋之间的关系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多数学者认为突聋伴眩晕者的预后较不伴眩晕者差;少数则提出突聋是否伴有眩晕对预后并无影响。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科自1991年~1995年115例突聋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10.
186耳突发性聋的听力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6耳突发性聋的听力学表现尹蔚明1杨克林本文回顾分析了我科1988~1995年住院突聋患者及一部分变态反应室门诊患者的完整资料,对其突发性耳聋程度的分级、听力图类型及疗效判断标准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169例(186耳),其中男95例,...  相似文献   

11.
突聋患者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突聋患者的心理因素卢洁贞1赖荷1突发性聋是指听力急剧明显下降,不明原因的感音神经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尽管不少学者对其病因进行着一系列的探讨,但仍不够明确。本文就我科从1994年1月~1996年5月间诊断的21例22耳突发性聋患者的心理及社...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耳科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病,治疗方法颇多,我院用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突发性聋,通过临床观察,取得较好疗效。一、一般资料:突发性聋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岁,其中4O~60岁发病占34例。左侧穷聋26例,右侧突聋15例,双侧突聋10例,伴耳鸣着45例,伴眩晕者4例。治疗前检查:全聋者8例,高音聋34例,低音聋9例;听力曲线呈平坦型者29例,下坡型者14例;余8例骨导干各频率全消失;38例以语言频率计(500~2000Hz)听力损失超过50分贝。治疗方法:复方丹参20毫升溶于10%萄葡糖500毫升,静脉滴注,每日…  相似文献   

13.
碳酸氢钠治疗突发性聋的初步观察海光辉我科从1989年12月至1992年5月用碳酸氢钠治疗突聋31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选自我科住院及听力眩晕门诊治疗的突聋患者。31例(33耳),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37.7岁;病程2...  相似文献   

14.
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较多,但疗效报道不一,且各有利弊。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ILIB)疗法是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其可使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因此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1994年6月~1997年10月,我们采用ILIB治疗仪对34例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治疗,借以观察ILIB对本病的疗效,并对其发病机理作进一步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突发性聋患者34例(34耳),男23例,女11例;年龄27~61岁。均主诉于瞬间或数小时内发生了严重耳聋,无明显诱因。均无中耳…  相似文献   

15.
花粉高峰期突发性聋的发病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000年第一、二、三、四季度各季度的耳疾总数、 突发性聋的发病总数作回顾性统计,探讨其发病与季节的关 系,并对第三季度突聋患者的治疗特点进行临床分析,研究 其与变态反应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0年第一季度耳疾总数为1782耳次,其 中突聋为43耳次,占耳疾总数的2.41%。第二季度耳疾总 数为1976耳次,其中突聋为38耳次,占耳疫总数的1.92%。 第三季度耳疾总数为2619耳次,其中突聋为114耳次,约占 耳疾总数的4.35%。第四季度耳疾总数为2382耳次…  相似文献   

16.
东菱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东菱克栓酶(DF-521)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50耳)突聋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前作常规血液系统各项检查及纯音测听。DF-521组给DF-521首次10BU静脉缓滴,隔日给5BU,连用4次为一疗程。对照组给复方丹参20ml加入低右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结果 DF-521组总有效率72%(18/25),复方丹参组总有效率40%(10/25),东菱克  相似文献   

17.
体外反搏治疗突发性聋49例汪陈设我科自1985年2月~1994年5月间共收治突聋患者96例。1989年4月以前均采用能量合剂为主的药物治疗有47例,其后使用体外反搏辅以药物治疗的49例。现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1临床资料1.1体外反搏组:49例(51...  相似文献   

18.
突发性耳聋与过氧化脂质相关性的初步探讨钱欣梅,张向阳为了解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与自由基破坏的关系,我科于1993年以来共检测32例突聋患者和23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过氧化脂质的含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受检对象:突发性耳聋组32例,男19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疏血通治疗突聋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2例突聋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疏血通注射液,1次日,10天为一疗程。另选择43例突聋患者作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突聋疗效较好,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使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突发性耳聋5例,显效4例,有效1例,体会是:91)用药前应先测试血粘度,血粘度增高者效果佳;(2)突聋病程长5年者亦见有效;93)第1,2疗程效果佳,第3,4疗程效果不明显;(4)不伴眩晕者效果更佳。表明本药对突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