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1.3从肺论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肌所致。以胸闷胸痛,体虚乏力,心悸不安,脉律不整等为特征。其病位在心,既往多从心治,使用炙甘草场等方剂以温通心阳,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多有外感症状,或在恢复期由于感受外邪每最复发和加重,致使病情迁延。刘仍臣教授认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小儿正气虚弱,感受外邪所致。外邪无论由口鼻而入,还是由皮毛而入,必内归于肺而出现肺系症状。肺与心同居上焦,肺主气而心主血,气行则血行,肺气贯于心脉。外邪犯肺后,可迅速由肺袭心而出现胸闷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风湿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下降,而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当前小儿的一种常见病。目前西医对此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运用中医中药对本病进行辨证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近十年来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情况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病毒性心肌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祖国医学虽无此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来看,似属于“心悸、怔仲、胸痹、心痹、虚劳”等证候范畴。早在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中即有“心主悸…虚则卧而悸动不安”,认为心主血,若心血虚则神气失守,故悸动不安。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中亦云“惊者,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近年有增多趋势 ,并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由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较大 ,起病初期多以心外表现为首发症状 ,尤其是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较常见 ,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996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我院共收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2 0 7例 ,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者 4 8例 ,其中 2 3例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8例首发消化道症状的患儿 ,男 2 0例 ,女2 8例 ;年龄 6月~ 12岁 ,均符合 1999年 9月昆明小儿心肌炎、心肌病会议制订的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猝死.典型者诊断较易,不典型者诊断极为困难.根据1978年九省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标”和1980年九省市心肌炎协作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依据参考”,将我院自1980年6月到1984年6月4年间收治的3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做回顾性诊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及“胸痹”范畴。系由于肺卫气虚,在气不固,温热邪毒乘虚侵袭,累及于心,其毒邪宿于血脉,因而出现一系列心系病证的临床症状。我们将本病分为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心气不足、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五个证型进行辨治。通过98例临床观察,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及证型与疗效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本病为虚中挟实,各个证型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都有瘀血的病理改变。因此,治疗本病的首务为扶正祛邪,但还需将活血祛瘀药物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结果,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及心气不足型的显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9.8%,表明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张晓梅  吴宁  郑奕 《临床荟萃》2008,23(16):1166-1166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人流感病毒、腺病毒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以心悸、胸闷、眩晕、晕厥、呼吸困难等为主,早期确诊困难,因此动态心电图长时程对室性期前收缩(PVS)记录的准确性正被儿科医生广泛关注.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们对108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的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慧  安新江  王庆文 《临床医学》2012,32(11):95-96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86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异常,主要有心律失常为室性早搏、房性早搏以及房室传导阻滞,常合并ST-T改变。动态心电图阳性率96.5%,高于常规心电图的阳性率74.4%。结论动态心电图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郝维靖  孔庆川 《临床医学》1991,11(2):91-92,90
病毒性心肌炎,近年似有增多趋势,临床各型,以心律失常型常见易诊断,现报告71例。资料与方法:我院近五年间住院资料完整的心律失常型病毒性心肌炎71例。40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激素(激素组);31例只用一般治疗。(对照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①发病前1~3周内有“上感综合征”;②心脏受累、心悸气促、心前区隐痛等;③心界可增大.心律失常,心电图 ST—T 波改变,重病例则在住院后出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血清酶升  相似文献   

9.
益气养阴、清热化瘀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0例彭志国李绍敏桂仁梅作者单位:242300安徽省宁国县中医医院(彭志国,李绍敏);241000宣城地区人民医院(桂仁梅)彭志国男32岁主治医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属于祖国医学心系病证中“心悸”、“怔忡...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类型临床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表现类型.方法:统计1998年1月-2004年1月收治的9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律失常类型及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90例患儿心律失常为12个类型95例次,全部病例心电图检查均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改变.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心律失常的最常见原因,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快速而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259-326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资料和有关基础研究,总结黄芪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可靠,药理作用主要有改善心肌功能、调节免疫、抗病毒、抗氧化等机制。结论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主要是改善、保护心肌功能,调节免疫、抗氧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12.
常见心脏综合征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5例分析浙江省中医院[310006]黄兆铨,周颖,秦南屏笔者近年遇5例常见心脏综合征;均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现报道如下。病例简介一、小心脏综合征病例:男22岁。5年来反复发作胸闷、心悸、乏力及活动后气急。心电图示窦性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2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肌酶指标变化和干预前后心功能指数变化。结果研究组心肌酶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心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应用家庭协同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肌酶和心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正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以心肌损害和微血管受损为特征的心肌炎症。临床上常见的病毒主要为柯萨奇B组病毒、人类腺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属"心悸"范畴,心悸病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心悸均有具体的论述,宗气外泄、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和饮邪上犯等都会引发心悸。在治疗方面,首先,应根据具体疾病将心悸分虚实,因虚引起的心悸,治疗当补益气  相似文献   

15.
正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指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以心肌损害和微血管受损为特征的心肌炎症。临床上常见的病毒主要为柯萨奇B组病毒、人类腺病毒等,临床表现为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病毒性心肌炎在中医属"心悸"范畴,心悸病名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家对心悸均有具体的论述,宗气外泄、突受惊恐、复感外邪和饮邪上犯等都会引发心悸。在治疗方面,首先,应根据具体疾病将心悸分虚实,因虚引起的心悸,治疗当补益气  相似文献   

16.
崔贞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3):3203-3203
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部分患儿起病隐匿,长年不愈,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预后不良,而急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则常危及患儿的生命,故及时、准确地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对治疗该病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8岁。其父诉患儿半年前无明显诱因 ,自觉活动后心悸、气短 ,休息后好转 ,病程 1月余。在某省医院儿科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给予营养心肌、休息、对症治疗 ,好转后出院 ,继续口服药治疗。近 3周无明显诱因 ,家人发现患儿活动后又出现上述症状 ,且较前加重 ,消瘦。门诊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查体 :脉搏 118次 / min ,发育正常 ,营养欠佳 ,甲状腺 度肿大。双肝 (- ) ,心界常大 ,心率 118次 / min,心音尚可 ,节律整齐 ,无杂音 ,肝不大 ,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 :窦性心律过速 ,余 (- ) ;心肌酶谱 CPK2 36 U/ L (90~ 130 )、L…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心肌炎为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由嗜心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性改变,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可危及患者生命[1].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乏力,咽痛,头晕,心悸、胸闷,甚至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目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医中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在临床治疗方面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4].作者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特点,为临床诊断及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患者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结果:9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异常率与超声心动图、胸片检查、心肌酶异常率比较,异常率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心电图患儿中,以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碍最常见,其次是ST-T改变、QBS低电压、Q-T间期延长。结论:心电图改变对临床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及预后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回顾分析我院 1996年 5月~ 2 0 0 0年 5月收治心肌炎病例中 ,有 5例左室假腱索被误诊为心肌炎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7~ 12岁。 3例以心悸 ,时感胸闷为主诉 ,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头晕就诊。心电图检查 2例频发室性早搏 ,2例房性早搏 ,1例窦性心动过速伴 ST- T改变。心肌酶检查 ,2例 L DH轻度升高 ,2例 CK轻度升高 ,以“病毒性心肌炎”收住院。查体 :心界不大 ,心音有力。 4例可闻及早搏 ,1例心尖部可闻及 级收缩期杂音 ,按心肌炎治疗 2 0天 ,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无改善 ,查 X线胸片示心肺无异常 ,心脏彩色多普勒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