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改良静脉穿刺针柄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静脉穿刺针柄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方法将针柄逆时针反转180°胶布固定,输注通畅,查输液滴数60滴/min。结果解决了输液不畅,效果良好。结论改良静脉穿刺针柄固定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行静脉穿刺输液时,当穿刺见有回血后放松止血带,出现局部肿胀,溶液不满或滴速慢但有回血时,有人认为静脉穿刺失败,拔出针另选血管重新穿刺,而这时采取不拔出针用转动头皮针的方法补救,大部分是成功的。在1995年中行静脉穿刺时,遇到上述溶液外漏情况258例次.用转动头皮针的方法补救,成功232例次,成功率为91%。1、操作方法在静脉输液穿刺时,发现溶液外漏,局部肿胀、疼痛,溶液不滴或滴速慢,但有回血时,即右手持头皮针柄,将头皮针逆时针方向转动180°。如果已用胶布固定的,可关闭输液器开关,解除固定头皮针的胶布,再将头…  相似文献   

3.
静脉输液是临床用药的常用的一个主要方法,在实践工作中静脉穿刺最为常用部位是手背部静脉。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将原手背部静脉穿刺方法及针柄固定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不仅提高了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还减轻了进针、拨针时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对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改进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头皮静脉输液易固定,活动限制少,既不影响病儿肢体活动,也不影响保暖,所以常用于婴幼儿。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给小儿静脉穿刺同定得当比穿刺技巧更重要,在穿刺中和穿刺后往往南于穿刺者穿刺成功后要固定胶布的一瞬间,操作者的手固定针柄不稳,或各种因素造成胶布固定困难.针头滑出血管外或穿破血管而导致穿刺失败。为减少由于固定引起穿刺失败,提高小儿静脉穿刺功率,我科通过固定的改进和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大大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静脉穿刺术是护士应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临床用于静脉输液、静脉注射和静脉抽血,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三点固定皮肤,三指持针柄法更有利于静脉穿刺,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80位输液治疗的住院患者按手背静脉情况平均分成两组,各包含10例手背静脉表浅者,10例手背静脉位置较深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逆向穿刺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黎曼 《右江医学》2000,28(3):178-179
在静脉穿刺的技术操作中,有些患者手背静脉不显露而掌指关节附近血管往往又粗又直,充盈较好,但顺向穿刺成功率并不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此处穿刺不好固定,针柄位置悬空或正好落在关节处,既影病人手指的活动度,又容易跑针,发生液体渗漏。为了充分利用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1998年以来我们采用“逆向穿刺法”对那些手背静脉不显露而掌指关节附近静脉显露好的病人进行静脉输液,取得显著效果。现将该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及体会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将1998年9月~1999年9月间随机观察80例输液的两种静脉穿刺方法效果的比较,其中观察组50例,…  相似文献   

7.
吴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S):127-127,136
目的:探讨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对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5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按年龄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0例,对照组510例。实验组采用调整后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巾的松止血带、松拳环节,可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的渗漏情况,降低穿刺部位的皮肤污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  相似文献   

8.
吴嘉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4):127-127
目的:探讨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对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05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者按年龄段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0例,对照组510例。实验组采用调整后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进行穿刺。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渗漏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调整静脉留置针输液法操作步骤中的松止血带、松拳环节,可减少在全部撤出针芯时留置针白色隔离塞液体的渗漏情况,降低穿刺部位的皮肤污染,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和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几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提高小儿额部头皮静脉穿刺针柄翻转180°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240例额部头皮静脉穿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中的针头直接固定或者抬高针尾法.实验组采用翻转针柄180°然后固定的方法.结果 两组固定后药液滴注通畅程度及穿刺局部皮肤疼痛程度、穿刺后针头是否滑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小儿额部头皮静脉穿刺针柄翻转180°易固定且牢固、针头不易滑脱、点滴通畅、药液对局部皮肤疼痛刺激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技巧小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的常规方法: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待干,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分开固定两端并绷紧此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缓慢刺入血管,见回血后,换左手固定针柄,右手粘贴胶布固定。在实际应用中,笔者发现,在换手粘贴胶布过程中,由于患儿不配合,头部晃动较大,而小儿头部血管细,进针浅,针梗部在皮肤外较多,小儿晃动头部时易使针头滑出或穿出血管外。这样既增加了患儿的痛苦,又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静脉慢速输液通畅的方法。方法: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改变传统的固定方法,在针便下方垫一小棉粒成为杠杆支点,在针柄处给一个向下的外力,使针尖斜面紧贴血管壁形成一个单向开启的活辨。结果:维持静脉输液速度最慢能达到每分钟1滴(1ml=20滴)不会出现血流回流至针管,保证输液通畅。结论:通过改进传统的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方法,经头皮静脉慢速输液持继通畅,临床效果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李梅  高全聪 《中外医疗》2011,30(17):153-154
目的探讨逆行静脉穿刺输液的临床应用的效果,为老年、慢性病等常规穿刺困难者提供更有效的穿刺途径,提高浅静脉利用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年龄〉60岁,患慢性病需长期输液。分逆行静脉穿刺(观察组)和顺行静脉穿刺(对照组)2组,每组50例。观察2组静脉穿刺成功率、液体滴速、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等。结果穿刺成功率、渗漏情况、手部活动受累情况,2组差异明显(P〈0.05),液体滴速方面2组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采用逆行静脉穿刺的方法进行输液是安全可靠的,具有成功率高、不影响手部活动、不影响液体滴速、渗漏率低等优点。提高了浅静脉利用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的护理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敬玉 《右江医学》2010,38(3):356-358
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作用原理,将一定量的无菌溶液(药液)或血液直接滴入静脉的方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使病人获得安全有效地治疗,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减轻痛苦,笔者通过对静脉输液穿刺工具的应用概况、中心静脉导管输液的优势、改良静脉输液操作技巧(静脉穿刺法、进针长度、针柄固定法、拔针时机及按压方法、一次性排气成功法)等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围静脉输液法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静脉穿刺待液体通畅后,只用胶布固定穿刺部位,常会出现如皮针头在血管中而针柄却悬空或恰好在关节处,不易固定,稍微动一下针头就容易穿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的现象[1].  相似文献   

15.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固定及拔针方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芳 《基层医学论坛》2005,9(5):448-448
头皮静脉输液是1岁左右患儿治疗和抢救的主要途径,临床应用广泛。为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保证输液质量,我们根据基础护理结合临床实际,自2002年2月,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手法,进针角度,固定拔针的方法进行研究总结如下。1方法随机将800例1周岁以内患儿分为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法,按《基础护理学》中操作规程进行。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穿刺时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食指持针前后面,针头与皮肤成5°,快速进入皮肤后,针头与血管平行直刺入血管。见回血后用5条胶布,固定针柄应宽一些(0.7cm×6.0cm),第5条应短些。固定…  相似文献   

16.
左文萍  王虎兰 《农垦医学》2003,25(2):151-151
1 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穿刺常见失败原因1.1 技术操作水平不够熟练1.2 静脉血管选择不当1.2 .1 对长期静脉输液给药的病人和老年病人 ,由于血管硬、滑 ,如使用传统的方法 ,操作穿刺不易成功。1.2 .2 年轻的女性患者 ,有的手背部静脉血管纤细、弯曲 ;有的患者皮肤较黑 ,看不清血管走向 ,按传统方法操作 ,使失败机率增高。1.2 .3 肢体肥胖的病人 ,血管暴露不够明显穿刺困难。1.3 穿刺方法不灵活1.3.1 手背部较瘦的病人 ,皮下脂肪少 ,操作者选择好手背静脉时 ,扎好止血带 ,嘱病人握拳后 ,由于指关节突出 ,不利穿刺。1.3.2 末稍循环较差…  相似文献   

17.
<正>为了进一步提高静脉输液质量,减少穿刺疼痛,避免拔针时对静脉的损伤,减少局部出血、淤斑,静脉注射时防止空气进入静脉[1],我科2007~2008年通过对住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解除恐惧心理,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改善了护患关系。现总结经验如下。1基本操作:(1)排气技巧。首先将输液袋挂于输液架上左手将输液管终端的过滤器中的气体全部排除。滴壶下端在手上盘好,顺提上举,打开输液器调节器,右手将滴壶倒转向上当液体流入滴壶1/3处,关闭调节器,放下手中输液管,待滴壶少量空气自动逸上滴壶液面后,打开调节器,使液体缓缓呈滴状流向下方,不能呈线状,因线状压力大,可将滴壶上部气体向  相似文献   

18.
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步骤及穿刺部位除一般静脉穿刺所需的物品外 ,另备静脉留置针、肝素帽、透明输液贴膜。按常规静脉穿刺操作方法 ,先连接静脉留置针 ,排气后旋转针芯 36 0° ,右手持针柄呈 15°~ 30°的角度穿刺静脉 ;见针末端有回血后 ,把尾部的针芯抽出 2mm~ 3mm ,将导管送入血管内 ;松开止血带 ,打开输液器开关抽出针芯 ,用透明胶膜固定。输液完毕用浓度 6 0U/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患者再次进行输液治疗时 ,直接消毒肝素帽 ,将头皮针插入肝素帽中 ,固定好即可。一般穿刺部位在手背静脉、足背静脉、大隐静脉等处 ,应避免在肘…  相似文献   

19.
石蜡油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及手背静脉输液通常用橡皮膏或脱敏胶布固定针柄和针头,但用后经常留下粘痕,不易除净,容易导致皮肤发生过敏反应,尤其是夏天,胶布粘性更大,孩子的皮肤又娇嫩,拔针时给患儿增加不少要的痛苦,拔出头皮针时胶布经常粘着头发,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发生纠纷。以往常用汽油去除橡皮膏粘痕,但由于汽油的气味可使患儿娇嫩的呼吸道受到刺激,而导致患儿咳嗽、打喷嚏,而汽油又不是无菌制品,使用后可增加局部的感染机会。该科自2000年开始使用消毒液状石蜡去除胶布的粘痕及辅助头皮静脉拔针用,效果满意。其优点如下:(1)取材方便,易保存,不…  相似文献   

20.
静脉输液、输血是临床上抢救、治疗病人的常用的治疗给药方法 ,传统的静脉输液固定方法是静脉穿刺成功后 ,用两条胶布固定针柄 (先横后交叉 ) ,在穿刺处盖无菌纱布 (5cm× 7cm) ,并用胶布固定 ,2条胶布固定纱布和塑料管。由于纱布面积较大 ,覆盖针眼的同时 ,将固定针柄的两条胶布也全部覆盖。输液完毕 ,除去所有的胶布和覆盖的纱布 ,用无菌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迅速拔出针头 ,按压至不出血为止。我们对传统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 ,通过 2a的临床实践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改进后的方法是 :先自行制作 1cm见方的小纱布 ,灭菌后备用 ;常规穿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