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气管插管、喉罩置管两种方法运用于院前急救时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100例需实施气管插管的危重患者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与喉罩置管组,每组各50例,对比这两类呼吸道开放方式的效果。结果喉罩置管组的置管用时、置管时心率以及置管后3 min心率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喉罩置管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气管插管组,插管对抗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喉罩置管简捷、效率高、通气稳定、对机体影响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喉罩置管与可视喉镜下插管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选取需要建立人工气道的院前急救危重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可视喉镜下插管,观察组采用喉罩置管,对比2组患者的置管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插管3min后血氧饱和度、插管对抗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插管3min后的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时间及插管对抗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应用喉罩置管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插管对抗的发生率,具有高效、便捷、机体刺激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MA喉罩辅助纤维支气管镜(FOB)引导气管插管在颈椎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将40例择期行前路颈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OB组及LMA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FOB组由FOB引导气管插管,LMA组喉罩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观察2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及气管导管置人情况,气管插管期间心动过速、高血压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LMA组喉罩置人情况、拔除喉罩带血和术后咽喉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MA组19例患者喉罩1次置入成功,1次置入成功率为95.0%;1例经调整后2次置入成功,置入时间为(14~4)s。2组气管插管成功率均为100.0%。与FOB组比较,LMA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缩短,1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升高(均P〈0.05)。2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均未见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低氧血症的发生。LMA组拔除喉罩时1例发生喉罩带血,2组均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颈椎手术患者喉罩辅助FOB引导气管插管可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中气道建立的方法,以提高院前急救对气道管理的质量。方法对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院前气道建立随机分为气管插管组和喉罩置入组2组,各43例,分别采用气管插管术、喉罩置入法,观察其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误入食道及对气道的损伤情况。结果喉罩置入法在院前气道建立中占优势,其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插管所需时间均优于气管插管术(p<0.05),无误入食道及对气道损伤。结论喉罩置入法在院前气道建立中占绝对优势,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喉罩(LMA)在院前急救中应用的简易性和有效性。方法对院前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84例,根据CPR时对患者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2组进行回顾性对比。A组47例,常规CPR时即盲插喉罩通气;B组37例,常规CPR时即行气管内插管。结果一次插管成功率:A组盲探下插入喉罩全部一次成功,成功率100%;B组插管,一次成功26例,两次成功8例,三次以上成功4例,一次插管成功率7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插管时间:A组(10.4±7.5)s,B组(96±25.7)s,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有效通气效果评定:两组比较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院前心肺复苏时,早期盲插喉罩通气具有操作快捷、可盲探插管且成功率高、能够保证有效通气和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优点,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行全身麻醉的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插管通气,观察组采用喉罩通气,比较两组气道管理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置喉罩或插管、拔喉罩或拔管时间点心率(HR)和中心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苏醒时间(8.7±4.5)min少于对照组(14.5±5.8)min,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儿全身麻醉气道管理中采用喉罩通气对气道损伤小,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且具有苏醒迅速,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赵东芳 《华西医学》2010,(5):910-912
目的探讨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2009年1月5月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记录入室基础值(T0),置罩(管)前(T1),置罩(管)后即刻(T2),置罩(管)后5min(T3),拔除罩(管)即刻(T4),拔除罩(管)后5min(T5)的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喉罩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时气腹前后不同时段的气道峰压(airway.maximum pressure,Pmax),潮气量(vital volume,VT)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O2,PETCO2)。记录插罩(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T2时T组SBP,DBP和HR显著高于P组(P〈0.05),两组术中通气均满意;Pmax,VT和PETCO2组间比较各时点无差异(P〉0.05)。气腹后Pmax和PETCO2组内比较均高于气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罩(管)成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拔罩(管)期及术后24h并发症,喉罩组明显低于气管导管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全麻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石力 《临床医学》2009,29(11):59-61
目的探讨Proseal喉罩在妇科腔镜手术中应用的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60例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P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比较两组插管(罩)和拔管(罩)前后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插入和拔出喉罩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无明显变化(P〈0.05),喉罩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Proseal喉罩具有通气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686-3687
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抢救方法为院前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抢救方法为院前急救喉罩,对比不同抢救方法实施时间、复苏成功率以及一次性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心脏复苏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院前急救喉罩方法抢救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效果优于气管插管抢救方法,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喉罩通气对老年人全身麻醉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晓芳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13-1115
[目的]观察老年人全身麻醉时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老年(〉60岁)全麻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喉罩组:麻醉诱导后置入第三代喉罩;插管组:麻醉诱导后以气管插管维持通气。记录两组诱导前(T0)、置喉罩或气管导管前(T1)、喉罩置入或气插管即刻(T2)、之后5 min(T3)、拔气导管或喉罩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分别在麻醉前、插管后5 min、术毕、拔管后5 min 4个时点抽取颈内静脉血标本,测定皮质醇水平。[结果]同插管组比较,喉罩组在插管后即刻、拔管后HR、MAP均低于插管组(P〈0.05);两组术后皮质醇浓度较麻醉前均升高(P〈0.05);拔管后皮质醇浓度插管组高于喉罩组(P〈0.05)。[结论]同气管插管比较,喉罩通气用于老年人全麻可减轻应激反应、且使用简单、安全有效,是很好的通气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用于泌尿外科经尿道输尿管镜下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EMS)碎石术中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0例在全麻下实施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的患者,ASAⅡ~Ⅲ级,年龄24~71岁,随机被分为Supreme双管喉罩组(LMA组,n=30)和气管插管组(TT组,n=30)。患者麻醉前、插入喉罩后即刻、拔出气管插管前即刻以及拔出气管插管后即刻的心率(HR)、呼吸系统变化、平均动脉压(MAP)、麻醉深度指数及两组拔管期的不良反应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气管插管组插管2 h(T2)、T3、T4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喉罩组(P〈0.05);喉罩组患者拔管前即刻(T3)VT、PAW、PCL分别与TT组患者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喉罩组患者麻醉深度指数在T3、T4时与气管插管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术后拔管期双管喉罩组发生术后咽痛、呛咳、体动、声音沙哑较气管插管组显著减低(P〈0.05);套囊血迹事件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喉罩麻醉用于泌尿外科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较小,患者对喉罩插入的耐受性较好,可明显减少咽喉并发症,其效果优于气管插管,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第3代喉罩通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第3代喉罩(ProSeal LMA,PLMA)通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丙泊酚微泵输注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第3代喉罩(PLMA)全身麻醉组(P组,30例)和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组(T组,30例)。监测并记录插喉罩(管)前后,拔喉罩(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MAP)的变化,两组丙泊酚用量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例数。结果P组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入和拔除气管导管前后HR、MAP明显地升高(P〈0.05)。P组丙泊酚用量少于T组(P〈0.05)。P组拔除喉罩时患者呛咳、体动及术后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少于T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第3代喉罩通气并以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丙泊酚微泵输注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可减少丙泊酚用量、并发症少且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喉罩应用于院前急救时建立紧急气道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100例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或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LMA组,n=50)和气管导管组(TT组,n=50)。两组分别置入喉罩或插入气管导管,其它抢救措施均按常规进行。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喉罩置入/气管内插管的次数、所耗费的时间、存活人数以及操作直至转运回医院的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LMA组建立有效气道的时间明显较TT组短(P0.05)。结论采用喉罩置入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置入具有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院前急救中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的紧急气道救援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在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腔镜卵巢囊肿切除手术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为喉罩全麻组(L组),Ⅱ组为气管插管组(T组),监测记录插管前后心率(nR),平均动脉压(MAP),插管后1min,气腹前1min,气腹后5min,气腹后15min的呼气末C02分压(PETCO2),气道压力(Paw),记录术后咽喉痛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结果喉罩组在置入喉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而气管插管组,插管后HR,MAP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两组气腹后PETCO2Paw均较气腹前显著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罩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呛咳及术后咽喉痛等并发症明显少于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切除手术中喉罩全麻具有安全性好,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应用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效果,并与气管插管全麻对比。方法:选取140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应用SLIPA喉罩通气,对照组(70例)应用气管插管,观察麻醉前、置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置入喉罩或插管后5min、拔除喉罩或气管插管即刻的心率、血压,观察术后咽喉部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置入及拔除喉罩时血压和心率较对照组稳定;咽喉部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7.14%)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结论:SLIPA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并发症少,使用简便,对喉损伤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进修期间所在的北京友谊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依据麻醉方法分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组(喉罩麻醉组)、气管插管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气腹时间、麻醉时间、拔罩(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气腹时间、麻醉时间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喉罩麻醉组患者的拔罩(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麻醉组患者的术后咽痛、呛咳、咳嗽、声嘶发生率10.0%(5/50)、10.0%(5/50)、0、0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30.0%(15/50)、60.0%(30/50)、22.0%(11/50)、20.0%(10/50)、(P<0.05).结论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效果较气管插管好.  相似文献   

17.
喉罩在神经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在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中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行神经介入手术患者,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L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比较两组置罩(管)和拔罩(管)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麻醉药用量以及拔管(罩)期各种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L组置罩后和拔罩前后HR、MAP无明显变化(P〉0.05);T组插管后及拔管前后的HR、MAP均较插管前明显升高(P〈0.05);L组麻醉药用量少,停药后苏醒快,并发症明显少于T组。结论 LMA用于全麻下神经介入手术通气效果好、安全可靠,且有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经喉罩气管插管在临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急救工作探索便捷、实用的人工通气方法,以提高急救抢救成功率.方法:对呼吸科116例急救气管插管者.比较经喉罩气管插管与经喉镜及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所耗时间及成功率.结果:经喉镜及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一次置管成功率100%.经喉罩气管插管一次成功率85.7%,但经喉罩气管插管较经喉镜及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所需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喉罩气管插管简易、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喉罩联合光索盲探插管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插管方法,观察组采用喉罩联合光索盲探插管法,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成功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罩联合光索盲探插管法可有效提高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患者满意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管喉罩用于全麻肥胖患者气道管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30kg/m。的择期全麻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双管喉罩组(A组)和普通气管导管插管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或置入喉罩所需时间、置入次数,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波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置入喉罩时间短于B组插管时间(P〈0.01),插胃管一次成功概率高于B组(P〈O.05);A组置入和拔出喉罩过程中MAP和HR波动明显小于B组(P〈0.01),B组插管和拔管时MAP和HR均显著高于基础值(P〈O.01);B组呛咳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1)。【结论】使用双管喉罩维持通气,简单方便,利于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减少并发症,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择期全麻肥胖患者的术中气道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