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作为组织工程瓣间质种子细胞的犬隐静脉间质细胞体外培养钙化机制,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犬隐静脉间质细胞体外培养钙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离培养犬隐静脉间质细胞,分为正常培养对照、促钙化培养和bFGF培养3组。2周后行von kossa染色,检测细胞层钙沉积、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上清液中骨钙素(OC)含量,细胞ALP、OC mR- NA表达。结果培养2周后,促钙化组及对照组均有细胞结节形成,bFGF组细胞呈极性密集生长,无结节形成。von kossa染色促钙化组呈强阳性,bFGF组及对照组呈弱阳性。促钙化组钙沉积及ALP活性比对照组均明显增高(5.384±0.443比2.198±0.173,P<0.01),ALP高2.13倍(9.611±0.639比4.819±0.334,P<0.01),bFGF使两者均显著降低(0.192±0.024比5.384±0.443,P<0.01,3.069±0.178比9.611±0.639,P<0.01)。促钙化组上清液OC含量于第6天始升高,至第12天到达高峰,然后有轻度下降。bFGF组及对照组均维持较低水平。结论体外培养的犬隐静脉间质细胞在促钙化条件下具有成骨细胞的表型,有明显的钙化现象发生,bFGF具有抑制其钙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风湿性心脏瓣膜间质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方法 收集风湿性二尖瓣(22例)和正常二尖瓣(10例)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后行苏木素-伊红(HE)和胶原纤维(VG)染色;新鲜标本分选瓣膜间质细胞分别行免疫细胞化学、Hoechst 33342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与正常瓣膜比较,风湿性二尖瓣表现为纤维化(22例)、钙化(20例).体外实验表明正常瓣膜间质细胞无特殊的生长形态,免疫表型为波纹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碱性磷酸酶[ALP(-)];风湿性瓣膜间质细胞易聚集生长成,免疫表型为vimentin(+)、α-SMA(+)、ALP(+).而且风湿性瓣膜间质细胞的Ⅰ型胶原纤维量(3倍)和凋亡细胞数(6倍)均明显高于正常瓣膜间质细胞(P<0.05).结论 瓣膜间质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是导致瓣叶增厚、纤维化、钙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风湿性和退行性瓣膜钙化可能机制.方法 分为风湿性病变、退行性病变(n=10)和对照组,行瓣膜钙化检测.结果 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Yon Kossa染色显示病变瓣膜肉眼大致正常的组织内存在点状钙质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两组病变瓣膜内层见骨钙素分布,瓣膜间质细胞内见Runx2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显示病变瓣膜均有Runx2(灰度值0.297±0.154和0.287±0.172)和骨钙素(灰度值0.178±0.087和0.190±0.095)mRNA表达,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湿性和退行性钙化瓣膜都存在Runx2 活化及其下游成骨信号蛋白骨钙素表达.肉眼观不能准确判断早期瓣膜钙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核心结合因子α1(core binding factor α1,Cbfα1)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促成骨效应.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日本大白兔MSCs,按培养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对照组:常规培养;单纯诱导组:以条件培养液(低糖DMEM 10%胎牛血清 10 mmol/L地塞米松 50 mg/L维生素C 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培养;实验组:以AdEasy1/Cbfα1转染MSCs,加入条件培养液培养.在诱导3 d,1、2、3和4周时,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成骨标志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骨钙素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兔MSCs生长良好,实验组AdEasy1/Cbfα1转染后90%以上MSCs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实验组及单纯诱导组ALP染色呈棕黑色阳性,随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加深,对照组仅少量散在细胞ALP呈弱阳性;第1、2、3和4周实验组ALP浓度与单纯诱导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单纯诱导组从2周开始有红色的阳性染色矿化结节出现,对照组为阴性,结节数目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实验组及单纯诱导组1周时有少量骨钙素染色阳性,2、3及4周时大量出现,对照组为阴性.结论应用Cbfα1可促进兔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其分子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鉴定骨膜细胞经骨形成蛋白7(BMP7)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方法 成人胫骨骨膜常规体外细胞培养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BMP7加成骨辅助剂和单纯成骨辅助剂进行体外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第5、10、15和20天分别采用Real Time-PCR检测骨钙素基因表达,ELISA法检测上清液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水平,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糖胺聚糖(GAG),Real Time-PCR检测Ⅱ型胶原基因,比色法检测细胞ALP活性,ALP染色法检测ALP,Yon Kossa染色法检测钙结节.结果 两组骨钙素基因表达及上清液ALP、骨钙素、骨桥蛋白的含量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细胞的ALP和钙结节染色阳性率增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苯胺蓝染色阳性率及Ⅱ型胶原基因表达表现为先高后低,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膜细胞在BMP7诱导下体外大量增殖和分化成骨,表达出明显的成骨特异基因,并具有合成分泌成骨特异蛋白的功能;成骨化过程中,除直接分化成骨外,还存在部分细胞先经软骨形成再钙化成骨的现象;经骨膜细胞-BMP7途径在体外获取大量成骨细胞可用于组织工程的体外构骨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猪主动脉去细胞瓣膜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探讨应用猪去细胞瓣膜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 采用去垢剂、渗透压改变和核酸酶消化的方法制备猪主动脉瓣去细胞瓣膜支架 (实验组 ) ,用去内皮细胞主动脉瓣作对照 (对照组 ) ,并对两组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热皱缩温度、力学性能和组织相容性进行测定。培养犬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 ,将其种植于实验组去细胞支架上 ,观察细胞生长情况 ,并测定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果 实验组瓣膜细胞成分完全从瓣膜中去除 ,与对照组新鲜瓣膜相比 ,含水量增高 (P<0 .0 5 ) ,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 (P<0 .0 5 ) ,热皱缩温度和抗张强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组瓣膜组织相容性试验显示 ,材料组织相容性好 ,体内降解时间为 10周 ;犬主动脉壁间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在瓣膜表面生长良好 ,内皮细胞具有合成分泌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论 采用去垢剂、渗透压改变和核酸酶消化的方法制备猪主动脉瓣去细胞瓣膜支架 ,在去除细胞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同时保持了瓣叶的基本结构和力学性能 ;以其为支架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细胞不仅能在材料表面生长 ,还能合成、分泌血管活性物质 ,是具有生理功能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聚羟基丁酸/聚羟基戊酸共聚物(poly-hydroxybutyrate-co-hydroxyva lerate,PHBV)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 方法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PHBV的结构特点,将PHBV行兔皮下包埋,分别于包埋后2周、4周、6周、8周和10周观察PHBV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率.体外培养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观察其生长曲线,平滑肌α肌动蛋白表达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特点.将体外培养的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种植于PHBV上,观察其生长情况并测定细胞合成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下PHBV呈网孔状泡沫结构,孔径130μm.皮下包埋显示PHBV生物相容性好,体内降解时间约10周.犬主动脉瓣间质细胞平滑肌α肌动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部分细胞呈阳性表达,细胞内有大量粗面内质网,生长曲线良好.种植实验显示细胞在PHBV上生长良好,并有合成、分泌前列环素的功能. 结论以PHBV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种子细胞不仅可以在PHBV上生长,而且可以合成血管活性物质,初步提示应用PHBV及其方法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成纤维细胞(Fb)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影响. 方法 Fb来源于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通过分离、纯化、培养而得到.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成骨诱导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液培养,不加入任何诱导剂及干预因子;成骨诱导组:成骨诱导液为常规培养液中加入浓度为1×10-8 mol/L地塞米松、50 mg/L维生素C、10 mmol/L β-甘油磷酸钠;实验组:成骨诱导液中加入终浓度为50 ng/mL的IGF-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各组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测定各组细胞培养后6d后的骨钙素含量,采用钙钴染色评价培养后2周的成骨能力.结果 实验组细胞增殖较其他两组旺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白对照组和成骨诱导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LP活性和骨钙素测定:实验组ALP表达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骨诱导组ALP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钙化结节数量明显较其他两组多,成骨诱导组次之,空白对照组未见钙化结节.结论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以促进Fb在成骨过程中的增殖以及增加其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
胎儿毛乳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及其体外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毛乳头细胞(dermal papilla cells,DPCs)生物学特性和体外诱导分化潜能,论证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可行性。方法Ⅰ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毛乳头,Eagle动物细胞培养基(DMEM)/F12(3:1)中培养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α平滑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α,SMA—α)、Ⅰ型胶原、Ⅱ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取第3、7代细胞以成脂诱导液、成骨诱导液体外定向诱导7~10d,油红染色和Von Kossa染色、骨桥蛋白免疫荧光检测鉴定细胞的成脂和成骨特性。结果体外培养的DPCs表达SMA—α、Ⅰ型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成脂诱导10d后油红染色可见细胞胞浆内红色脂滴形成,成骨诱导7d后Von Kossa染色细胞间有黑色钙结节形成,细胞表达骨桥蛋白。结论体外培养DPCs具有干细胞特性,可作为皮肤组织工程和骨组织工程一种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人正常主动脉瓣、风湿性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体外培养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人正常主动脉瓣和风湿性病变主动脉瓣组织分离培养瓣膜间质细胞 ,在细胞形态学和生长动力学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体外培养的正常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与风湿性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在形态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但风湿性病变瓣膜间质细胞排列更加紊乱 ,极性消失 ,有交叉重叠现象 ,细胞浆内有较多残余小体。在接种相同的细胞密度和相同的培养条件下 ,两者细胞生长率为 (2 .0 5± 0 .1 0 ) %、(2 .1 3± 0 .1 2 ) %、分裂指数为 (2 1 .32± 1 .46)‰、(2 4 .2 5± 1 .98)‰、克隆形成率为 (45 .2 0± 2 .50 ) %、(48.60± 2 .82 )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正常与风湿性病变主动脉瓣瓣膜间质细胞在体外培养状态下 ,其形态学和生长动力学 ,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摘要】〓乳腺癌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突飞猛进,但临床中仍有不少问题未能明确,如辅助化疗的合适人群、化疗的开始时间、蒽环及紫杉类的地位和用法、强化维持治疗的作用、疗效及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等。本文结合乳腺癌辅助化疗在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和2015年各大乳腺癌会议阐述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内普通外科临床科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工作以来,同其他临床医学学科一样,普通外科的临床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获得了一些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为推动我国普通外科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我国普通外科领域的科研论文数量增长较快,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普通外科研究领域仍存在  相似文献   

14.
15.
M Pilmane  A Luts    F Sundler 《Thorax》1995,50(5):551-554
BACKGROUND--It is not clear whether there is any association between metaplasia of the bronchial epithelium and chang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This study examined, by immunohistological techniques, the distribution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juxtamucoscal nerve fibres in bronchial biopsies showing metaplastic changes. METHODS--Bronchial biopsies from 12 subjects with epithelial metaplasia associated with bronchiectasis and diffuse pulmonary fibrosis were examined by conventional light microscopy and immunohistological techniques for protein gene product 9.5 (PGP), chromogranin A and B (CAB), serotonin,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substance P (SP), 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 calcitonin (CT), and gastrin releasing peptide (GRP). RESULTS--Regions of non-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tained numerous PGP and serotonin immunoreactive cells. Sub-populations of these cells displayed CAB, CGRP, CT, and GRP immunoreactivity. 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tained only a few weakly stained PGP, serotonin, CAB, GRP, CT and CGRP immunoreactive cells in six cases. Metaplastic epithelium was characterised by a high number of CAB-containing cells in six cases and in these biopsies prominent PGP-containing nerve bundles were seen in the subepithelial layer beneath the metaplastic epithelium. CONCLUSIONS--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neuroendocrine cells and neuronal elements vary between areas of normal and metaplastic epithelium and within areas of metaplastic epithelium. Neuronal hyperplasia wa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AB-containing cells within the metaplastic epithelium.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