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内蒙古赤峰松山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球囊扩张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再行PCI率为8.0%,AMI复发率为8.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0%,再行PCI率为28.0%,AMI复发率为24.0%。两组各方面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术前优化急诊护理干预,可有效优化急诊流程,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2.
程亚琴 《妇幼护理》2023,3(6):1471-1474
目的 探析急诊流程优化护理用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接收 的 88 例急诊胸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以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施急诊流程优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急诊效果相关指标、胸痛程度、情绪状态、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 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急救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胸痛状况、情绪状态均比对照组显著 改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 急诊流程优化护理用于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能提高急诊抢救效果,缓解患者痛苦,改善患者情绪状态,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 险,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0例ACS患者按照实施的急诊护理路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路径护理,观察组急实施优化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抢救介入时间、治疗开始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缺陷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明显提升ACS患者的抢救效果,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静  朱彩霞  严伟倩 《妇幼护理》2022,2(23):5461-5463
目的 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收治的 82 例急诊 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实 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分析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急诊科停留时间、治疗时 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胸痛患者的抢救护理中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治疗时间,减少 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周肖梅  郭结群  吴冬妮 《妇幼护理》2023,3(10):2436-2438
目的 探讨对急性胸痛心绞痛急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结合体位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 院收治的急性胸痛心绞痛急诊患者 3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5 例。对照组实施 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结合体位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医护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分诊时间、卧 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医护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急性胸痛心绞痛急诊患者实施人文关怀结合体位干预,可以改善临床指标,提高医护有效率和护理满意 度。  相似文献   

6.
陈芝芳 《妇幼护理》2023,3(3):605-607
目的 研究急诊分诊流程优化后对急性胸痛预检分诊工作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本院收治的 88 例急性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 44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验性预检分诊, 研究组采用急诊分诊流程优化。分析对比两组的急诊时间、分诊准确率、预见性护理实施率和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分诊准确 率为 90.91%、预见性护理实施率为 86.3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急诊分诊流程优化方法,能提高分诊准确率和预见性护理实施率,提高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胸痛患者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其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人民医院浦口分院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3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于2019年6~12月行常规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于2020年1~12月行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胸痛积分、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更高(P均<0.05)。观察组的急诊抢救时间、开始治疗时间、体征稳定时间及整体治疗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与护理前相比,2组在护理后的胸痛积分均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抢救治疗期间应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具有确切效果,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整体护理满意度,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急救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胸痛患者抢救效果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两组急救指标、不良事件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急救时间、分诊时间及急诊停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结论将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胸痛患者中,不仅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急救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急诊胆石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急诊胆石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耐受、疾病知识知晓、护理满意度及S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急诊胆石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其疼痛耐受性,帮助了解疾病知识,改善负性心理,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强化疼痛护理对四肢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38例四肢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和一般疼痛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化疼痛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四肢创伤性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另选取2011年12月以前实施常规护理流程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收住院停留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9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的优化有利于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效率,挽救缺血的心肌,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救治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急诊接诊急性胸痛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40,凭经验进行预检分诊)、观察组(n=40,按照SOAP分诊法进行预检分诊),回顾对比两组分诊准确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平均分诊时间为(1.88±0.36) min,短于对照组的(2.19±1.41) min(t=3.846,P0.05),分诊准确率(95.50%)、高危胸痛患者识别率(92.50%)、预见护理实施率(97.50%)均高于对照组(80.00%、75.00%、85.00%)(χ~2=4.117、4.501、3.914,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分诊满意度为97.56%,患者满意度为95.12%,均高于对照组的90.24%、82.93%(Z=-2.128、-2.057,P0.05)。结论在急性胸痛患者急诊过程中优化预检分诊流程,可有效缩短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工作效果及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胸痛患者急诊危重度评分系统(ESISS-ACS)的分级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胸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78例ACS胸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基于ESISS-ACS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CS胸痛患者中应用基于ESISS-ACS的分级护理,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对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手术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路径可有效降低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室接受治疗时给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接收的50例急性胸痛患者,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观察组急诊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行急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之后同对照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护理急救有效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组间的数据具备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胸痛患者在急诊室接受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最终康复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流程进行抢救;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70例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措施。比较两组急救效率,抢救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分诊及评估时间、检查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确诊专职专科或手术治疗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出急诊科前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缩短了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过程中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对急救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急救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给予急诊护理流程优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治疗前后MMSE与NIHSS评分、住院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致残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住院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流程优化可提高患者急救效果,改善预后神经功能及精神状态,缩短就诊至溶栓治疗、急救、住院时间,提升患者或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程优化急诊护理在急性脑梗死中的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出院内内科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调查,参考随机抽样原则作分组,25例常规急诊护理为对照组,另外25例全程优化急诊护理为观察组,对比两种方案在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均满足有效评估标准,总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未达到有效标准,总有效率为9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结论:急性脑梗死病情不稳定,变化较快,在抢救期间需要对多种危险因素加以控制,而实施全程优化急诊护理,有助于提升抢救效果,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丽 《妇幼护理》2023,3(15):3685-3686
目的 探析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用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院 诊治的 146 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流程实施时间分组。2020 年 10 月至 2021 年 3 月的 73 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 急诊护理。2021 年 7 月至 2021 年 12 月的 73 例为观察组,接受优化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 预检分诊时间、采集标本时间、心电图报告时间、CT 报告时间及 DNT 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溶栓 1d 后、出院 时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患者实施优化 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可缩短 DNT,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