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目的研究海风藤及其常见混淆品的鉴别方法。方法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对海风藤及常见混淆品进行比较。结果海风藤与常见3种混淆品有明显区别。结论本文报道的几种方法可作为鉴别海风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蛋白电泳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冬虫夏草为临床常用名贵药材,由于其与混淆品外相似,不易区别,常在购销和临床应用中发生混淆。今利用乙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对冬虫夏草及混淆品共五个品种进行了可溶性蛋白电泳,结果五者的蛋白质谱带具有显著差异,可作为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凝胶电泳技术对葶苈子及其混淆品进行了分析。实验证明,中药葶苈子及其混淆品之间虽亲缘关系相近,药材性状类同,但各自的种皮显微特征与电泳图谱均具有明显差异, 可作为葶苈子及混淆品的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不留行炮制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王不留行炒品及生品与改进后的砂炒品从其膨化程度,水溶性,醇溶性成分的百分量进行了比较研究,论证了其炮制工艺以油砂炒法为优。  相似文献   

5.
裘汉幸 《中药材》2001,24(3):167-168
对川桐皮及其混淆品的性状、薄层色谱及紫外吸收光谱等进行了比较鉴别,为川桐皮与其混淆品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SDS—PAGE技术对青葙子及混淆品苋菜子、鸡冠花种子的蛋白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它们蛋白质的SDS—PAGE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并由此确定了各样品特征蛋白质的分子量,此值可作为鉴别青葙子及混淆品的定量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黑加仑与其混淆品异果小檗的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性状、显微与薄层色谱鉴别.结果:黑加仑与其混淆品异果小檗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以作为黑加仑药材真伪鉴别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COI序列对中药材蝉蜕Cicadae Periostracum及其混淆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为蝉蜕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 收集全国市售蝉蜕药材、基地自采蝉蜕及其混淆品总45份样本,同时采集江苏徐州黑蚱养殖基地不同树种中蝉卵样品5份作为对照。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及双向测序,测序结果采用DNAMAN和SnapGene进行拼接校对,运用MEGA11.0进行比对分析,计算种内及种间Kimura 2-Parameter(K2P)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系统发育树。结果 黑蚱种内遗传距离远小于种间最小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黑蚱蝉蜕样品全部聚集为独立的一支,支持率为99%。混淆品样品分别聚集为单独的一支,支持率均大于90%,表明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鉴别蝉蜕药材真伪。结论 应用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能够准确有效地鉴别蝉蜕及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9.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进行蛋白质电泳鉴别。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 酸枣仁及其混淆品蛋白质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酸枣仁的生药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对高良姜及其混淆品6个物种9份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Gen-Bank上下载同属共15个物种37个样本。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最后利用ITS2序列重构其系统发育树。结果:高良姜基源植物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171,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469;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重构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高良姜的不同来源聚在一支,能较好与混淆品区分。结论: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定高良姜及其易混淆品,可以作为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区剐中药半夏的正品及其混淆品,以正本清源。方法:描述半夏与混淆品水半夏、虎掌、山珠南星的植物来源及性状鉴别。结论:半夏与混淆品为同科不同植物的块茎,其基源、性状、功效均不同,在使用时应加以区男4。结果:澄清半夏在临床应用中的混乱状况,为半夏品种来源把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狗脊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法鉴别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许重远  张Tun 《中药材》1999,22(7):337-338
目的:对狗脊及其混淆品进行蛋白多肽电泳鉴别。方法:采取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对狗脊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进行分析。结果:狗脊及其混淆品蛋白多肽高效毛细管电泳谱图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高效毛细管电泳可作为中药狗脊的生药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藿香及其混淆品广防风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漓 《中草药》2001,32(5):460-461
广藿香为常用中药 ,是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的干燥地上部分。关于广藿香混淆品尚未见有报道。近来我们发现市场上有一种广藿香混淆品 ,经采集其原植物 ,鉴定确认为唇形科植物广防风 Epimeredi indica( L.)Rothm的干燥地上部分。广防风又称秽草、防风草和假藿香[1] ,两广地区曾作为莶草的混淆品[2 ] ,但作为广藿香的混淆品则系首次发现。现将广藿香与广防风的性状、显微和理化比较鉴定结果报道如下。1 实验材料广藿香 ,梧州医药责任有限公司提供 ,经鉴定符合《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一部规定。广防风 ,采…  相似文献   

14.
冬虫夏草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来源、分布、虫体、子座等方面对冬虫夏草正品及其常见混淆品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正品与混淆品的性状鉴别要点,为冬虫夏草的正确鉴别及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9,(9)
目的:鉴定琥珀及其混淆品,完善琥珀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和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红外光谱、气质联用等方法对琥珀及其混淆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溶解及燃烧实验,可初步区分不同类型的琥珀样品及其伪品;以β-香树精为对照品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总结琥珀及其混淆品的红外特征吸收,建立红外鉴别方法;采用GC-MS法确定了琥珀中的9种特征成分,可与其混淆品进行区分。结论:补充建立的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方法均有较好的专属性和准确性,可以综合判断两种琥珀的商品及其混淆品,用于琥珀药材及其原料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三七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纹图谱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崔秀明  董婷霞  陈中坚  詹华强 《中草药》2002,33(10):941-943
目的:建立三七及其混淆品的指纹图谱鉴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三七、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三七不同部位及其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结果:三七与人参、西洋参、姜状三七及其2种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有明显区别,三七不同部位也有差异。结论:HPLC皂苷指纹图谱鉴别三七及其混淆品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三七药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连钱草药材中总黄酮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光光度法。结果:7个湖北产地连钱草的总黄酮含量平均为64.78mg.g-1,三个混淆品的总黄酮含量平均为34.37mg.g-1。总黄酮含量的不同可在一定程度上区别连钱草和其混淆品。结论:连钱草的总黄酮含量与其栽培方式、采收时间密切相关;多数产地的连钱草与其混淆品相比,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故总黄酮的含量测定可作为连钱草真伪鉴别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当归及其易混淆品鉴别的方法。方法:首先详细介绍正品当归与易混淆品的来源,性状鉴别,然后根据它们的特征表现以及薄层色谱,紫外吸收值等方法来鉴别当归和其易混淆品。结果:正品当归的薄层特征,紫外吸收特征与其易混淆品东当归、白术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薄层色谱及紫外光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鉴别当归及其易混淆品东当归和白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鉴别厚朴和厚朴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方法 性状鉴别与按厚朴鉴别项2的试验法。结果厚朴及厚朴习用品均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成分,但厚朴混淆品及伪品不含厚朴酚及和厚朴酚成分。结论 厚朴和厚朴习用品,混淆品及伪品需仔细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鉴定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对高良姜及其混淆品6个物种9份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扩大研究范围从GenBank上下载同属共15个物种37个样本.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样本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最后利用ITS2序列重构其系统发育树.结果:高良姜基源植物种内最大K2P距离为0.0171,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为0.0469;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重构的系统发育树显示高良姜的不同来源聚在一支,能较好与混淆品区分.结论: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定高良姜及其易混淆品,可以作为高良姜及其混淆品的分子鉴定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