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其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白蛋白尿(MA)组、临床白蛋白尿(CP)组,30例健康人群作为正常对照(NC)组,测定血清CRP、尿白蛋白、肌酐(SCr)、尿素氮(BUN)。结果 NA组、MA组、CP组CRP水平均较NC组高(P〈0.05,P〈0.01);NA组、MA组、CP组病程、CRP水平随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而增高(P均〈0.01)。CP组SCr、BUN水平较NC组、NA组、MA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相关,随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而增高,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源因子(PED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其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0例健康对照,126例T2DM患者,依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高低将患者分为尿白蛋白排泄正常组(NA)45例,微量白蛋白增高,尿蛋白定性阴性组(MA)50例,临床蛋白尿(尿蛋白定性阳性,PR)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L-6、PEDF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O.05);MA组患者血清PEDF、CRP、I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R组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显著高于MA组(P〈0.05).T2DM患者血清PEDF、CRP、IL-6水平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成正相关.结论血清PEDF、CRP、IL-6水平在T2DM患者中显著增高,并随尿白蛋白的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血清PEDF、CRP、IL-6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T2DM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6例T2DM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NA)、微量白蛋白尿(MA)和临床蛋白尿(CP)3组,检测患者的CRP、IL-6、血糖、血肌酐和胰岛素.结果 MA组C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0.01),CP组CRP、IL-6、病程、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显著高MA组(P<0.05,P<0.01).CRP、IL-6水平与UAER、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I)呈正相关(P<0.01).结论 T2DM CRP和IL-6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反映其肾脏受损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1型糖尿病(DM)早期肾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型DM患者54例,依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所选患者分为2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9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25例,选择门诊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MMP-9及MMP-2水平。结果:MA组血清MMP-9水平[(379.00±170.15)ng/mL]明显高于NA组[(228.41±147.21)ng/mL]和NC组[(112.80±78.85)ng/mL](均P〈0.01);MA组血清MMP-2水平[(297.84±78.50)ng/mL]明显高于NA组[(215.52±40.69)ng/mL]和NC组[(154.80±31.31)ng/mL](均P〈0.01)。结论:在1型DM早期肾病患者中MMP-9及MMP-2水平明显升高,提示MMP-9及MMP-2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在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中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3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40例和大量自蛋白尿组(CP组)35例,同时随机分为糖耐量受损(IGT)组40例和正常对照(NC)组30例,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GF、TGF-β1、MMP-2、MMP-9、TIMP-1和Ⅳ型胶原(IVC)含量。结果IGT组和NA组HGF含量显著高于NC组(P〈0.01),而MA组与CP组含量显著低于NC组(P〈0.01),以CP组含量最低;NA、MA和CP组TGF—β1含量显著高于NC组与IGT组(均P〈0.01),以CP组含量最高;2型糖尿病3组间HGF和TGF-9、含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CP组和MA组MMP-2、MMP-9含量显著低于NC、IGT及NA组(P〈0.01),而TIMP-1与IVC含量显著高于NC、IGT和NA组(均P〈0.01)。结论糖尿病不同肾损害期患者存在HGF与TGF—β1、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与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尿微量白蛋白与炎症介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T2DM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96例T2DM患者根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NA)、微量白蛋白尿(MA)和临床蛋白尿(CP)3组,检测患者的CRP、IL-6、血糖、血肌酐和胰岛素。结果MA组CR和IL-6水平显著高于NA组(P<0.05,P<0.01),CP组CRP、IL-6、病程、肌酐、胰岛素抵抗指数亦显著高MA组(P<0.05,P<0.01)。CRP、IL-6水平与UAER、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量指数(BM I)呈正相关(P<0.01)。结论T2DM CRP和IL-6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是反映其肾脏受损程度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血脂及凝血功能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正常对照组(NC组,n=18例)和2型糖尿病组60例进入本研究,根据24h微量白蛋白定量(24hMAU)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n=20例)、微量自蛋白尿组(MA组,n=2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组,n=18例)。比较各组血甘油三酯(Tl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征哪、纤维蛋白原(Fg)的水平。结果①CP和MA组TG均较NA组、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TC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P〈0.05),MA组TC较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LDL-C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MA组较NC组明显增高。②CP组赡较其他三组明显增高(P〈0.05),MA组Fg较NA、NC组明显增高(P〈0.05);CP组APTT、PT较其他三组均明显降低(1P〈0.05)。3.24hMAU与TG、TC、LDL—C、Fg、病程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存在血脂水平的异常及凝血功能的紊乱,血脂异常与凝血功能障碍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水良 《四川医学》2013,(9):1471-147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尿酸(UA)水平对Ⅰ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根据24h尿的尿白排泄率(UAER),将248例2型糖尿病患者(TIDM)分为尿蛋白正常组(NA)91例,微量蛋白尿组(MA)8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CP)77例.另外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血清Hcy和UA水平以及二者与糖尿病肾病间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肾病各组的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P组和MA组的血清Hcy和UA水平明显高于NA组(P〈0.05).血清Hcy和UA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SCR和BUN.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在MA组和CP组中血清Hcy和UA水平与UAER呈高度正相关(P〈0.01);Logistic风险回归显示:血清Hcy和UA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Hcy与高UA血症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联合监测二者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和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109例T2DM患者(T2DM组)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N-UAlb)尿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Mi-UAlb)尿组(UAER20~200μg/min)和大量白蛋白(Ma-UAlb)尿组(UAER〉200μg/min)。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sEPCR和TAFI浓度,并与30例正常对照(NC)组进行比较。结果血浆sEPCR和TAFI浓度T2DM组显著高于NC组(P〈0.01),其中N-UAlb组明显高于NC组(P〈0.05),Mi-UAlb组、Ma-UAlb组明显高于N-UAlb组(P〈0.05)。尿UAERMi-UAlb组和Ma-UAlb组明显高于N-UAlb组(P〈0.05)。患者血浆sEPCR和TAFI浓度与尿UAER成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sEPCR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情况,TAFI水平增高参与糖尿病患者凝血与纤溶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以下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45例(UAER〈20μg.min-1);微量白蛋白尿组(MA)43例(UAER 20~200μg.min-1);大量白蛋白尿组(CP)42例(UAER〉200μg.min-1)。另选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N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FKN浓度,并分析血清FKN水平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血压的关系。结果随着UAER的升高,血清FKN浓度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FKN与UAER、FPG、2 h PG、HbA1c、T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以FKN为应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KN与UAER、LDL-C呈正相关。结论 FKN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KN水平与血糖和血脂代谢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中不同类型白细胞介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间的关系。方法:117例老年T2DM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蛋白尿组(n=29)、微量蛋白尿组(n=48)和大量蛋白尿组(n=40)。30例体检健康老人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受试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同时测定ACR。对各组白细胞介素水平差异及与ACR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T2DM患者血清IL-2、IL-6、IL-8、IL-18显著升高,IL-10显著降低(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无蛋白尿组;大量蛋白尿组IL-2、IL-6、IL-8、IL-18水平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患者血清IL-6、IL-8与ACR呈正相关(r=0.35,P〈0.01;r=0.42,P〈0.01)。结论:IL-6、IL-8可能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早期诊断糖尿病肾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Chen HB  Jia WP  Lu JX  Bao YQ  Li Q  Lu FD  Lu W  Yu HY  Xiang KS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8):1230-123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患者血清色素上皮源因子(PEDF)水平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49例健康对照,132例T2DM患者,并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48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50例、临床蛋白尿组(PR)34例。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PEDF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lc)、空腹血糖(FPG)、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T2DM患者血清PEDF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7±1.3)mg/L,MA组患者血清PEDF(4.7±2.9)mg/L显著高于NA组(3.7±2.2)mg/L,(P〈0.01);PR组(5.7±2.8)mg/L显著高于MA组(P〈0.05)。血清PEDF水平与HbAlc(r=0.198,P〈0.01)、FPG(r=0.231,P〈0.01)、甘油三酯(TG)(r=0.302,P〈0.01)、hs.CRP(r=0.214,P〈0.01)和UAER(r=0.169,P〈0.05)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r=-0.237,P〈0.01)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发现TG(B=0.314,P〈0.01)、hs.CRP(B=0.260,P〈0.01)、UAER(B=0.148,P〈0.05)是血清PEDF的独立决定因子。结论PEDF在T2DM患者中显著升高,并随白蛋白尿严重程度而逐渐升高;TG、hs-CRP和UAER是血清PEDF的独立影响因子。血清PEDF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于了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NF-κB)P65(ser536)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hs-CRP、TNF-α、IL-6、IL-1β)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将72例2型糖尿病早期DN老年患者,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d(DN1组,37例)和20mg/d(DN2组,35例),疗程1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外周血NF-κBP65的磷酸化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UAEA、血脂(TC、TG、DHL-C、LDL-C)。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NF-κBP65水平、血清炎症因子水平、TC及LDL-C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以DN2组降低更显著。DN2组治疗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DN1组无显著下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在降低血脂的同时可降低外周血NF-κBP65的活性、血清炎症因子hs-CRP、TNF-α、IL-6、IL-1β水平,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减少尿蛋白,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SDM)、微量白蛋白尿组(NA)、大量蛋白尿组(MA).另设正常对照组(NC).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①DN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DN患者各组间比较,大量蛋白尿组的血清APN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在NA、MA组明显高于S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比较,SOD活性及GSH-Px水平在糖尿病各组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在NA组、MA组明显升高(P<0.01).③糖尿病患者血清APN与UAER、MDA、VEGF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VEGF浓度与病程、HbAlc、UAER、MDA的升高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低APN血症是2型糖尿病及DN发生的危险因素,VEGF升高可能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es nephropathy,DN)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oluble CD40 ligand,sCD40L)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排泄(UAER)将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C)组,别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D)组,分别测定各组血清sCIMOL和HbAlc水平。结果:4组之间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有明显的差异(P〈0.05)且血清sCD40L和HbAle水平呈正相关(r=0.89,P〈0.01)、HbA1c与UAER相关(r=0.56,P〈0.05)。结论:DN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升高,且与HbAle水平呈正相关,sCD40L、HbA1c与糖尿病肾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尿白蛋白排泄量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组59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量将糖尿病组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组)2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19例与临床蛋白尿组(PR组)20例。应用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朵: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铁蛋白水平与TC、LDL、FBG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升高,并且随尿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逐渐升高,铁蛋白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胱抑素(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门诊85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使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予尼群地平,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进行12周临床观察,比较两组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hsCRP及Cys C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12周的治疗,两组UAE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HbA1c、hsCRP、CysC和血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治疗组的UAER、TC、HDL-C、LDL-C、hsCRP及Cys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早期DN,能有效改善hsCRP、CysC及减少UAER,可能对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