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了解人群免疫状况,为制定免疫策略、评价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曲靖市1035人健康人群进行白喉破伤风疫苗免疫史、抗体水平调查。[结果]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总阳性率分别为59.18%和70.54%,抗体阳性率以1~2岁组最高,16~20岁组最低;白喉和破伤风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T)分别为1︰17.92和1︰23.2;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区之间人群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和GM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曲靖市健康人群小年龄组白喉和破伤风抗体阳性率、GMT较高,但随着年龄增大,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结论]不同地区免疫规划工作发展不平衡;今后应重视大年龄组人群的白破二联疫苗的加强免疫工作,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做好白侯、破伤风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免疫水平 ,2 0 0 2年 3~ 4月对部分健康人群的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免疫水平进行调查 ,现分析如下。1 对象与检测方法 选择 2~ 4、6~ 8、13~ 15、2 5~ 4 0岁的健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 ,每组 5 0~ 6 0人 ,共 2 34人。其中 2~ 4岁采手指末梢血 0 3~0 5ml,其他组采静脉血 2ml。分离血清后低温 (-2 0℃ )保存 ,检测百日咳、白喉 ,破伤风抗体。检测按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操作执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试剂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2 百日咳抗体水平 本次共检测有效血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上海市嘉定区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监测分析,评价白喉类毒素接种策略效果。【方法】2010—2013年在该区采集健康人群血清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白喉抗体,比较不同人群白喉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共调查1 029人,白喉IgG抗体GMT为0.325 IU/mL。白喉IgG抗体滴度达到部分保护水平(≥0.01 IU/mL)者1 003人,阳性率为97.47%;达到安全保护水平(≥0.1 IU/mL)占70.36%;达到长期保护水平(≥1.0 IU/mL)占35.57%。上海市户籍和外地户籍之间白喉抗体的阳性率和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8,P0.05;t=2.787,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白喉抗体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262,P0.001)。各年龄组GMT在0.029 IU/mL(30~岁)~1.526 IU/mL(5~岁)之间,不同年龄组之间的白喉抗体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500,P0.001)。【结论】上海市嘉定区白喉抗体水平调查结果可真实反映该区白喉常规免疫的接种效果,初中三年级白破(DT)疫苗接种效果显著,可考虑青少年或成人适时接种1剂次含白喉类毒素成分的疫苗以维持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青少年人群白喉抗体水平,为预防控制白喉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4月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调查点和被测人群,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白喉毒素抗体,结果用χ2和F检验统计分析.[结果]青少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为80.85%,白喉抗毒素几何平均抗体滴度(GMT)为1∶11.7 559,白喉抗毒素平均含量(ATC)为0.058 IU/ml.抗体水平比较分析,年龄组中最高者是9~11岁组(96.67%),最低者为12~14岁组(50.00%);县城高于乡村,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福县健康青少年人群的抗白喉抗体水平较高,能够有效防止白喉流行.  相似文献   

5.
刘洁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781-1782
目的了解白山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血清抗体水平。方法在全市6个县(市、区)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八道江区,对0~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的健康人群进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百日咳IgG抗体阳性率为80.0%,白喉IgG抗体阳性率为68.10%,新生儿破伤风IgG抗体阳性率为49.52%。不同年龄组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一步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人群免疫水平监测,考虑对成人进行加强免疫[1]。  相似文献   

6.
绍兴县自1985年以来未发现白喉病例。为了解人群白喉免疫水平,2006年进行了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调查对象和检测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城区随机抽取170人,在农村按地域分东、西、南、北各抽取1个镇,抽取到的镇各抽取1个村,4个村共抽取174人。每人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后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白喉抗毒素,≥0.01HIU/ml为达到保护水平。2结果本次共检测344人,白喉抗体阳性者276人,阳性率为80.23%,几何平均浓度(GMC)为0.138HIU/ml。不同年龄组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χ=40.465,P<0.01…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济南市正常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以下简称百白破)抗体水平,正确评价济南市的百白破免疫水平,对我市正常人群进行百白破抗体水平检测,结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 根据济南市区域划分特点,随机抽取天桥(市区)、历城(近郊)、济阳(农村)3个不同类型地区不同年龄组人群末梢血进行百白破抗体测定,采样时间为1998年9~12月.1.2 测定方法 按照《山东省卫生防疫系统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测定,试剂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计免科统一提供.结果判定:白喉、破伤风抗体以1:2以上为阳性且具保护作用;百日咳以1:20以上为阳性,1:320以上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枣庄市健康人群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 ,评价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接种质量 ,为今后计划免疫工作制定科学的接种方案提供依据 ,我市于 2 0 0 1年对部分人群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在枣庄市抽取市中区、峄城区、薛城区及枣庄市师专作为监测点 ,人群分为 <2岁、2岁~、5岁~、8岁~、11岁~、15岁~、2 0岁~ 7个年龄组进行采血 ,共抽取 3 0 7人。1 2 实验方法和判定标准 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监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百日咳抗体监测采用微量血凝法。百日咳…  相似文献   

9.
<正> 我区白喉和百日咳发病及流行现已得到明显的控制,为更进一步做好其预防工作。于一九八六年元~八月对全区各县人群进行分层随机抽样,静脉采血,用全国统一的试验方法测定白喉及百日咳抗体,试剂来源于卫生部北京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白喉标准抗毒素)、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白喉类毒素)和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百日咳菌液)。对全区2440人测定白喉抗体,其抗体GMT为0.046HU/ml、含量≥0.0156HU/ml者达70.1%见表1.5~岁组抗体含量≥0.0156HU/ml占80.2%,与0~、1~岁组比X~2=2.76、0.16,说明5~岁组保护率明显高于1~岁组外的其他各年龄组,10岁以下组明显高于10岁以上组,X~2=19.57。  相似文献   

10.
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汕头市部分人群麻疹、白喉、百日咳免疫水平。方法 2003年在汕头市两个区随机抽取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健康人群共采集183份血液标本,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间接血凝法(IHA)检测麻疹、白喉、百日咳抗体。结果 受检人群中的麻疹平均抗体阳性率为98.9%,GMRT为1327.40;白喉平均抗毒素为1,13HAU/ml,以2~4岁组最高(1.74HAU/ml),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88.5%,但抗体保护率(33.9%)及GMRT(161.38)均较低。结论 汕头市2~15岁人群对麻疹形成较好的群体免疫屏障;百日咳抗体水平低,需规范接种,确保有效免疫;白喉抗体水平随人群年龄增长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许昌市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现状及百白破疫苗(DPT)免疫成功率,为制定DPT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对许昌市健康人群分8个年龄组抽取140名健康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免疫成功率监测选择未接种过DPT基础免疫的2月龄儿童30人作为观察对象,比较DPT基础免疫前后抗体水平及免疫成功率。结果调查140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29%(20/140)、76.43%(107/140)、73.57%(103/140),不同年龄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完成DPT基础免疫(3次)后儿童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成功率分别为3.33%、100.00%、100.00%。结论白喉、破伤风免疫效果良好,百日咳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北京市2007年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抽样的方法,调查北京市9个区(县)1、1~4、5~9、10~14、15~19、20~24、25~29、30~34、35~39、≥40岁健康人群共2003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白喉抗体。结果白喉抗体阳性率为60.26%,平均浓度为0.62IU/m(l国际单位/毫升)。抗体水平随年龄增长和免疫后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25~29岁人群抗体水平最低。结论预测北京市近期不会出现白喉流行。推荐成人每10年进行一次白类或含白类成份疫苗的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人群中维持一定的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对于建立正常的免疫屏障,预防上述疾病的感染和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本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根据《江苏省免疫监测方案》,2008年6~7月对靖江市374名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了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 ,在济宁市任城、邹城、汶上 3个县 (市、区 )随机抽取健康人群 5 0 4人份血清 ,进行了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随机抽取任城、邹城、汶上三县市区 2~ 39岁健康人群 5 40人 ,再将其按 2~ 4、 6~ 8、 13~ 15、 2 5~ 39岁随机分组 ,每组 135人。抽取末梢静脉血 ,分离血清 ,- 2 0℃保存备检。1.2 方法 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测定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 ,百日咳抗体采用微量血凝法。判定标准 :白喉以血凝滴度≥ 1∶ 16为阳性 ;破伤风以血凝滴度≥ 1∶ 4为阳性 ;百日咳以血凝滴度≥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采取多层抽样方法对360名健康人群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进行百日咳、白喉、破伤风IgG抗体检测,分析不同年龄组、性别、户籍等之间抗体水平情况。结果 昌平区健康人群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0%、59.44%、68.3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分别为9.18、0.55、0.86 IU/ml。不同年龄组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性别、户籍和免疫剂次人群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末剂DTaP和/或DT和/或DTaP-IPV/Hib≤1年、2~5年、6~14年后的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昌平区15岁以上人群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较低,随着免疫后时间延长,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均明显降低。应加强小月龄婴儿、青少年及成人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的监测,推荐15岁以上人群、与1岁以下儿童有密切接触的成人及医务人员接种1剂Tdap疫苗。  相似文献   

16.
绍兴县健康人群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计划免疫工作现状 ,对绍兴县 0~ 6 0岁健康人群进行了麻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水平监测 ,现简报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 城乡各随机抽取 180人 ,分为12个年龄组 ,每组 30人 ,共 36 0人。但实际上麻疹检测 30 7人 ,百日咳检测 339人 ,白喉检测 344人 ,破伤风检测 343人。调查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静脉采血同时进行。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麻疹IgG抗体 ,用微量凝集试验检测百日咳抗体 ,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检测白喉和破伤风抗体 ,试剂均购自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按说明书操作。2 疫苗调查接种率 ≤ 19岁人群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宁夏川区、山区不同类型健康人群白喉及破伤风抗体水平,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照不同区域类型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选择调查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健康人群白喉及破伤风Ig 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共调查920例(川区县520例,山区县400例)。白破抗体阳性率均为川区县高于山区县(白喉:χ2=21.47,P<0.01;破伤风:χ2=11.71,P<0.01),高年龄组人群白破抗体阳性率较低,山区女性健康人群白破抗体阳性率均高于男性(白喉:χ2=48.70,P<0.01;破伤风:χ2=60.32,P<0.01),川区汉族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高于回族(χ2=4.91,P<0.01),山区白破抗体阳性率均为汉族高于回族(白喉:χ2=84.58,P<0.01;破伤风:χ2=107.68,P<0.01)。结论宁夏健康人群白喉及破伤风抗体水平较低,且山区人群更为明显,随年龄的增长,免疫力衰减,易感人群数量增多,建议加强对成人,尤其是男性及回族等白破免疫抵抗力较弱人群的百白破及白破疫苗的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了解石家庄市人群白喉抗体水平,探讨影响白喉抗体的因素。方法 对0~,1~,5~,10~,15~,20~,25~,30~,35~,40~岁组人群进行白喉抗体检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因素。结果 石家庄市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98.53%,保护率46.22%,平均浓度1.85 IU/ml。百白破(白破)疫苗的末次接种时间和是否全程免疫是影响人群白喉抗体的重要因素,OR值分别为4.161和1.759。结论 石家庄市白喉防控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期不会有白喉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14年温州市健康人群百日咳和白喉抗体水平,为百日咳和白喉防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温州市1 350名健康居民进行人口学特征及免疫史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百日咳Ig G抗体和白喉Ig G抗体。根据检测结果对≥3岁且百日咳抗体浓度≥100 IU/m L的对象进行疾病史回顾性调查并估算百日咳感染率。对百日咳、白喉抗体水平在接种疫苗后衰减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百日咳抗体阳性率为36.52%(标化后47.87%),抗体浓度中位数为19.45 IU/m L,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36岁~组最高(56.35%,36.39 IU/m L)。3剂次以上百白破疫苗(DPT)接种率为95.80%,其对应人群抗体阳性率为24.36%。接种疫苗0~3月后抗体阳性率为28.57%,10~12月后为10.71%,其浓度水平随时间推移在0~12月内呈线性相关(r=-0.22,P0.05)。由≥3岁且抗体浓度≥100 IU/m L对象所占的比例7.91%,估算温州市≥3岁健康人群百日咳感染率为49.30%;白喉抗体阳性率96.00%(标化后95.03%),抗体浓度中位数为0.13 IU/m L。新生儿抗体阳性率最低(82.50%),1岁~组婴幼儿最高(100.00%)。有含白喉成分疫苗免疫史者其抗体阳性率(或抗体安全保护率)、抗体浓度均高于无免疫史者(P均0.05)。接种DPT后白喉抗体持久性高于百日咳。结论温州市健康人群对百日咳易感性高,百日咳自然感染应是影响地区抗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较高,儿童含白喉成分疫苗接种效果良好,成人含白喉成份疫苗的预防接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12—2014年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及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评价白喉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2014年随机抽取873份有效血样(每年随机选取3个县区,共9个县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全部送检标本白喉Ig G抗体平均吸光度值(A)。结果 2012—2014年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阳性率波动较大,2014年最低,但总体不超过50%,各年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32,P0.05);不同性别间白喉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2和2013年A值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白喉抗体阳性率以6岁以下儿童最高,6岁以后逐渐降低;其A值变化与抗体阳性率变化趋势大体一致。结论咸阳市健康人群白喉抗体水平偏低,应对该市健康人群开展白喉疫苗接种,提高白喉疫苗的覆盖面,并适当补充白喉成人接种,逐步提高健康人群的白喉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