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美洛昔康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骨关节炎病人随机平行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美洛昔康胶囊口服7.5mg,qd;对照组60例口服萘普生胶囊500mg,bid.疗程均为4周.结果美洛昔康胶囊和萘普生胶囊的有效率分别为85%和6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26.7%,程度均比较轻微.结论美洛昔康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和比较综合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门诊收治RA患者52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用治疗RA的院内中药秘方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美洛昔康分散片、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RA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症状,减轻其不良反应,明显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更昔洛韦治疗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评价更昔洛韦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 40例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患儿 ,分为更昔洛韦治疗实验组 (n =18)与一般治疗对照组 (n =2 2 ) ,实验组采用更昔洛韦高剂量 (诱导治疗 7 5mg/kg ,每隔 12h静脉滴注 ,连用 14d ;维持治疗 10mg/kg ,1次 /d静脉滴注 ,每周 3d ,维持 2~ 3个月 ) ;对照组使用一般支持对症处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结果 实验组治疗前后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病毒学结果转归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早期、高剂量、足疗程更昔洛韦治疗对新生儿先天性CMV感染具有显著的近期临床疗效 ,且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门诊收治的92例(RA)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治疗组员46例,用自拟"独活寄生五藤汤"加减联合美洛昔康分散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46例,应用美洛昔康分散片,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甲氨蝶呤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82.6%,两组比较有明显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治疗RA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不良反应,对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注射液联合来氟米特片、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优势。方法对确诊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服用来氟米特片和美洛昔康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试验组关节肿胀数明显减少,ESR及CRP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丹参酮ⅡA注射液是一种治疗RA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带状疱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小儿带状疱疹60例,分为2组。治疗组32例用更昔洛韦针5 mg.kg-1.d-1;对照组28例用病毒唑针10 mg.kg-1.d-1,2组均静脉滴注,1次/d,疗程7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6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的不良反应均较轻。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4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肺炎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与对照组两组(54例),观察组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给予美洛西林钠,静脉滴注,2次/d,两组均以14d为一治疗疗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8%,66.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观察组1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因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炎优于单纯美洛西林钠。安全性高,治疗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分析美洛昔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的疗效,并对该药物治疗2种疾病的安全性进行系统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期间接受美洛昔康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和骨关节炎患者210例。分别统计美洛昔康治疗该2种疾病的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和无效例数,且计算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A组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均<0.05)。结论美洛昔康更加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且副作用发生率小,该药物用于关节炎有一定疗效但具有较大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盐酸伐昔洛韦用于治疗儿童水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220例水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0例.治疗组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按10mg/(kg·d),分2次空腹口服;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按15mg/(kg·d),分3次服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9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对照组痊愈68例,显效25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257,P<0.05).结论 口服盐酸伐昔洛韦治疗儿童水痘较利巴韦林效果更好,是目前治疗水痘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0.
鹿瓜多肽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膝骨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鹿瓜多肽治疗;对照组4JD例,采用双氯酚酸二乙胺乳胶剂十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2周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4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9,P<0.01).治疗组在其他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值上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分别有3例、4例,表现为消化道症状且轻微,勿需特殊处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鹿瓜多肽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双氯酚酸钠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对8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10~14 d的观察。实验组(44例)服用抗生素加替沙星0.4 g,每日1次,加用双氯酚酸钠栓(100 mg)1枚,肛门给药,每晚1次。对照组(42例)服用抗生素加替沙星0.4 g,每日1次。结果治疗10~14 d,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酚酸钠栓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口服美洛昔康超前镇痛对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后苏醒期宫缩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且无麻醉禁忌证的早孕妇女60例,抽签法随机分为美洛昔康组和对照组,术前4h2组分别口服美洛昔康7.5mg(1片)或维生素C100mg(1片),2组均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记录丙泊酚用量、意识恢复、自由对答和自行离去时间,呼吸和循环监测指标,苏醒期有无宫缩痛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2组丙泊酚用量、自行离去时间、RR、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美洛昔康组和对照组宫缩痛发生率分别为20%(6/30)和70%(21/30),宫缩痛VAS评分分别为3.2±1.5和6.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未见呼吸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口服美洛昔康超前镇痛可显著降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无痛人工流产术后苏醒期宫缩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针(5mg/kg·d)及炎琥宁针(10mg/kg·d),每日1次,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10mg/kg·d)及VitC针(100mg/kg·d)溶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9282,P<0.01);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经比较,亦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95(P<0.05)、7.227(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炎琥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安全有效,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盐酸丙帕他莫和双氯酚酸钠用于鼻窦手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对2003-2007年213例鼻窦手术后患者进行镇痛观察,丙帕他莫组(P组)75例,术后给予盐酸丙帕他莫2 g加入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双氯酚酸钠组(D组)73例,术后给予双氯酚酸钠栓剂肛塞;对照组(C组)65例,术后给予心理安慰治疗.分析术后镇痛疼痛、恶心、呕吐和镇静等评分及镇痛处理的情况.结果 三组患者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P组和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窦手术后使用盐酸丙帕他莫或双氯酚酸钠均可起到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少,是有效的鼻窦手术术后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对急性肾绞痛的镇痛疗效。方法根据用药组成的不同,选择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予氯诺昔康8mg静脉注射,继以间苯三酚120mg加入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B组则先用曲马多100mg肌注,继以山莨菪碱10mg加入50g/L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分别观察其30min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镇痛效果有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两者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氯诺昔康治疗急性胆、肾绞痛具有起效快速、作用确切、副作用小、无成瘾性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0.4g/d静脉滴注,辅以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口服阿昔洛韦治疗。治疗后1个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更昔洛韦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病程短、不良反应小、不易遗留后遗神经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口服阿昔洛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艾拉莫德联合氯诺昔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艾拉莫德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艾拉莫德片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指标及免疫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ESR、 CRP、 PLT、 IgG、 IgA、 IgM、 CD3+、 CD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艾拉莫德联合注射用氯诺昔康治疗RA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机体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3种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成本-效益,为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A、B、C组,各31例;A组采用美洛西林钠静脉滴注,B组采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静脉滴注,C组采用头孢美唑钠静脉滴注,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细菌学检查结果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成本-效益,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细菌清除率A组为87.10%、B组为97.06%、C组为91.18%;3组患者痊愈率、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成本-效益比最低,为9.85,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美洛西林钠、头孢美唑钠和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中应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的成本-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地佐辛与氯诺昔康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择期行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组(联合组)、地佐辛组、氯诺昔康组,每组30例,三组均行PCIA,联合组PCIA泵药物配方为地佐辛0.4 mg/kg、氯诺昔康0.4 mg/kg,地佐辛组为地佐辛0.8 mg/ag,氯诺昔康组为氯诺昔康0.8 mg/kg,而且三组均统一加托烷司琼6~8mg,并用0.9%氯化钠稀释至100ml.手术结束时给予所配镇痛液负荷剂量4ml,连接PCIA泵,设定背景剂量2ml/h,单次自控按压量为0.5 ml,锁定时间为15min.术后4、24h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记录恶心、呕吐、嗜睡、眩晕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术后4、24h VAS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联合组:(1.8±0.7)、(1.9±0.8)分;地佐辛组:(2.2±0.8)、(2.5±0.6)分;氯诺昔康组:(2.3±0.9)、(2.5±0.7)分],术后镇痛优秀率显著高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86.7%(26/30)比63.3%(19/30)和60.0%(18/30)],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地佐辛组和氯诺昔康组[3.3%(1/30)比23.3%(7/30)和23.3%(7/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氯诺昔康用于贲门癌根治术后PCI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以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氨氯地平作对照,观察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停用降血压药1周,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40例,口服替米沙坦40m/d;对照组(13组)40例,口服氨氯地平5mg/d。治疗8周,观察血压、心率、血糖、血脂、肝功能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替米沙坦较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晨峰现象(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率及各项实验室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变化。不良反应轻微,均能耐受。结论国产替米沙坦降压疗效明显,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理想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