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5例颅内巨大动脉瘤。动脉瘤夹夹闭8例;动脉瘤孤立并颅内-颅外血管架桥术1例;大隐静脉移植颅内-颅外血管架桥并载瘤动脉闭塞3例;瘤体切除,瘤壁缝合1例;单纯孤立2例。结果死亡2例(13%)。其余13例经半年的随访,好12例(80%),差1例(7%)。结论巨大动脉瘤手术设计应个体化,术者应是具备血管重建能力的有经验的显微神经外科医师。  相似文献   

2.
颅内巨大动脉瘤的传统治疗方法是行颈内动脉结扎或颅内动脉瘤孤立手术 ,近年来由于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 ,对直接手术困难的颅内巨大动脉瘤采用了栓塞治疗方法 ,现报告我科收住的 1例巨大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情况 ,并就治疗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47岁 ,因反复头痛、复视 3个月 ,门诊经头颅 CT诊为鞍旁占位 ,后经 MRA明确诊断为颅内巨大动脉瘤于 2 0 0 0年 2月 14日入院。入院神经系统检查 :眼底视神经乳头轻度水肿 ,左外展神经麻痹。入院后第 2天 ,行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 ,证实为左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评估影像资料和临床预后来探讨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 2012年2月,连续接诊的行血管内治疗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及随访结果.分析评价手术的可行性、手术并发症及影像和临床预后。结果 共有27例患者27个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行血管内治疗.其中17例行载瘤动脉闭塞,8例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2例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完全栓塞率、近全栓塞率和部分栓塞率分别为81.5%、11.1%和7.4%.无死亡病例,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7.4%.在为期32.9±17.3个月(4~71个月)的随访中,25例(92.6%)的预后良好(mRS评分0~1分),统计学分析显示高龄(60岁以上)与不良预后相关(P=0.006).结论 血管内治疗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有效,有症状的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应及时治疗,对于高龄患者治疗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报告20例颅内巨大动脉瘤,重点探讨其病理和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20例中19例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受压以及脑缺血等症状,动脉瘤分别位于颈内动脉6例,大脑前动脉5例,大脑中动脉4例,椎基底动脉5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结果好16例,差2例,死亡2例。结论对颅内巨大动脉瘤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治疗,手术应根据情况采用载瘤动脉临时阻断,动脉瘤减压、组合夹闭,载瘤动脉塑形,血管重建以及深低温停循环等综合手段。而不是简单夹闭动脉瘤,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巨大颅内动脉瘤为最大外径超过25 mm的动脉瘤,它的发生率占颅内动脉瘤的3.0%~13.5%,巨大动脉瘤多见于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前交通动脉、基底动脉干及分叉部。虽然颅内大、小动脉瘤发生破裂出血的几率相同,但是易出现颅内巨大动脉瘤持续的占位效应、破裂出血的危险及脑缺血等不良后果,如果不进行治疗,一旦出现了症状,其危害性较普通动脉瘤大。由于颅内巨大动脉瘤瘤体巨大、动脉瘤形态不规则,瘤颈宽且有钙化,及重要穿通支和脑动脉分支与其关系密切,其治疗难度大,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预后较差,所以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处理一直是神经外科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6%。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较为少见,治疗难度大,并发症及病死率高。我院采用分期自体血管移植颅内外架桥建立颅内外高流量分流后,再行动脉瘤孤立技术成功治愈1例双侧海绵窦段巨大动脉瘤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an Q  Chen J  Qian ZY  Zhang QB  Hu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13):872-876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颅内复杂动脉瘤共31例42个,包括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2个,大脑前动脉瘤1个,后交通动脉瘤12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大脑中动脉瘤7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基底动脉瘤2个[基底动脉与小脑上动脉(BA—SCA)分又处动脉瘤,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BA—SCA—PCA)分叉处动脉瘤各1个],椎动脉瘤2个,大脑后动脉瘤4个,眼动脉瘤4个。其中多发性动脉瘤10例,巨大动脉瘤14例,后循环动脉瘤7例8个,磨除前骨突后进行动脉瘤夹闭4例。分别采用眉弓锁孔入路、翼点锁孔入路、颞下锁孔入路、枕下外侧锁孔入路及乳突后锁孔入路进行手术。结果动脉瘤夹闭术31个,微小动脉瘤包裹术2个,夹闭加巨大动脉瘤体切除术5个,孤立加瘤体部分切除术2个,孤立术1个,手术前破裂1个。术后近期GOS疗效评定,27例好,2例轻残,2例死亡。结论锁孔入路可有效控制动脉瘤出血及进行前床突骨质磨除、巨大动脉瘤切除、载瘤血管塑型等操作。在个体化的手术设计及精湛的显微手术技术基础上,锁孔微创人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安全、简捷、有效。  相似文献   

8.
颅内、外动脉分流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伟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3,16(4):287-289,293
颅内巨大动脉瘤由于其特殊的颅内分布及病理表现,临床处理中常需阻断载瘤动脉,为避免载瘤动脉阻断后可能导致的脑缺血,许多神经外科学者创造了各种行之有效的颅内、外动脉分流术(EIAB)技术来辅助巨大动脉瘤的处理。作者就EIAB技术在颅内巨大动脉瘤处理中的应用进展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姚亮  曹永胜 《安徽医学》2015,(1):118-122
颅内动脉瘤是脑血管病中的高发病之一,其破裂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率与致残率都极高。自90年代以来,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但针对颅内巨大、宽颈、梭形、微小、夹层及假性等复杂动脉瘤,手术夹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仍充满挑战。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逐步成熟和介入材料的不断完善,目前,对于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将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报告2例颅内巨大动脉瘤的诊治体会,2例术前均误诊,但术后效果良好.对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术中才确诊巨大动脉瘤及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处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