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版编目(CIP)在我国实施以来,加快了书目数据的编制和传播速度,把书目数据标准化的范围从文献收藏机构扩展到出版发行机构,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消除了编目的重复劳动,功不可没.然而我们在编目工作中也经常发现CIP中的数据错误,其中书名与责任者项、版本项、丛书项、标识符号等错误较易识别,更正亦不难,而分类号的正确与否则较难把握.分类号是CIP的主要特征,是标目之一,分类错误极易误导图书分类人员,并造成图书排架、目录排检等很多负面影响[1].现以我馆近年入藏的图书为例,就CIP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在版编目的发展,从医学类图书CIP数据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著录数据三方面分析了医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CIP数据质量和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图书在版编目 (简称CIP)自 1993年在我国实施以来 ,受到了文献工作者特别是图书馆分编人员的普遍欢迎。因为它做到了一次编目 ,多次利用 ,一方面使分编图书有据可依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编目质量 ,有利于实现编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另一方面也避免了重复劳动 ,加快编目速度 ,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据《图书在版编目数据》规定[1] :分类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为标引依据 ,并遵循《中图法》的标引要求。但不少在版编目机构未能正确执行此项规定 ,导致以下几种错误。1 归类不当1.1 归类不当 主要是由于对图书内容的…  相似文献   

4.
聂科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2,23(2):111-111,114
分析了图书分类失误的现状,从基本原则、藏书特色等四个方面对制定图书分类细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根据医院感染学图书的在版编目中的分类数据, 指出分类号取错或不准确现象,提出该类图书分类的新观点及做好图书分类规范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ing in Publication简称CIP)是图书出版过程中,由集中编目机构按《普通图书著录规则》著录、《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以下简称《中图法》)分类、《文献主题标引规则》进行主题标引,然后将基本款目(目录卡片样例)印在即将出版的图书的特定的位置(书名页、版权页),使图书本身以及书目资料能够同时为出版社、图书馆和读者所利用。在版编目的实施不仅减少图书馆图书分编工作的重复劳动,而且提高了图书分编的工作质量和速度,促进了编目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为文献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和书目资源共享奠定了基础。但由于我国实施在版编目时间不长,还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为此,CIP数据在标准化、规范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现分析如下,有不妥之处,请同仁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7.
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组织藏书和揭示藏书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馆藏信息以达到利用图书的目的。所以,图书归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文献信息的利用,不合理的分类甚至会导致一些很有价值的文献成为“死书”,而失去应有的利用价值,可以说图书分类是图书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对馆藏起组织作用的基础工作。因此,分类人员在类分图书时,除应  相似文献   

8.
分析图书分类现状 制定图书分类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图书分类失误的现状,从基本原则、藏书特色等四个方面对制定图书分类细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书刊组织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献的典藏、检索、开发和利用。而科学的分类又是图书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笔者根据新形势下卫生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特点,分析了卫生职业院校图书馆在分类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适应现阶段教育、教学、科研特点的分类原则和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图书馆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图书在版编目(CIP)是图书馆网络的基础,使文献数据一次编目、多次利用.1994年我馆开始实施CIP,图书分类人员在运用CIP的过程中,以<中图法>为分类依据,对正确的CIP可直接分编.这样减少了分编人员的劳动,显著提高了分编的效率和质量.但是,有些书中的CIP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本文针对我院在运用CIP中的问题举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