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方法:入选的60例高危妊娠产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高危妊娠产妇的妊娠结局及产程、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顺产率明显提高,剖宫产率明显降低,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产妇的影响主要为降低了高危妊娠产妇的剖宫产率,缩短了产程,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2.
将86例行放射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放射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放射治疗过程中紧张恐惧及抑郁情况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紧张、恐惧及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认为人文关怀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及抑郁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性产房护理对产妇的影响,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25例作为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性产房护理,以前一年同期在我院分娩的产妇11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处理产程。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出血量、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明显较短,出血量较少,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较低。结论:对产妇实施人文关怀性产房护理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对母婴结局有积极的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优质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产后2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优质化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改善产妇焦虑和抑郁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对产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0例非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及下腹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首次排尿时间早于对照组(P〈0.01),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结合下腹按摩可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40例分娩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例数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为416.73±117.1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65.42±185.43min(P〈O.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减少剖腹产及婴儿窒息的可能,保证分娩过程更为顺利,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安定在产程中应用的影响和副作用等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分娩的产妇290倒,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145例孕妇推安定10mg(缓慢),对照组145例不给药,比较两组产程进展、剖宫产率、新生儿预后。结果:用药组宫口扩张时间和总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1);用药组割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组副作用发生率低于杜冷丁组(P〈0.01)。结论:分娩过程中静脉注射安定可以促使宫颈口扩张,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的痛苦,增加自然分娩率,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产妇的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配合产后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及效果。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在产妇规律宫缩入待产室后,由轮班助产士给予常规的助产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的分娩知识教育,助产士一对一对整个产程进行护理干预支持,比较两组分娩时的心理反应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的心理反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能够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可以增强产妇的信心和忍耐力,促进自然分娩,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心理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76例临产孕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做常规的助产帮助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采取想应的措施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记录分娩进时间和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例数。并对其效果做出总结结。结果: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产程想比,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及进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等心理反,明显地缩短产程,对减轻孕妇的痛苦、降低孕妇并发症等都具有非常生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的心理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76例临产孕妇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仅做常规的助产帮助分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并记录分娩时间和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例数。并对其效果做出总结。结果:观察组的总产程时间与对照组产程相比,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以消除孕妇对分娩的恐惧紧张等心理反应,明显地缩短产程,对减轻孕妇的痛苦、降低孕妇并发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初产妇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2009年10月—2010年1月60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对照组,选2010年2月—2010年5月印例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产后2h出血量、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及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而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调动产妇的主观能动性,使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分娩,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减少阴道手术助产及剖宫产,使产妇舒适,提高满意度,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评分及阴道分娩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及新生儿阿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降低剖腹产比例,减少婴儿窒息的可能,并保证分娩过程更顺畅,缩短分娩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5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强人文关怀后肺癌化疗病人的心理抑郁、焦虑及抗拒化疗改善情况。方法:将40例肺癌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干预组除化疗常规护理外,加强人文关怀。比较2组病人化疗中抑郁、焦虑、抗拒化疗及化疗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的抑郁、焦虑、抗拒化疗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症化疗加强人文关怀可以降低化疗中抑郁、焦虑、抗拒化疗及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化疗顺利进行及提高化疗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输注阻滞麻醉对150例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对同期未加干预,自然临产后的非药物性安慰法进入产程的1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镇痛结果、产程时间、产后2小时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产程较对照组缩短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产后2小时出血量无差异(P〉0.05)。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1)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硬膜外输注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缩短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不增加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注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缩短产程,降低了剖宫产率,不增加产后2小时出血量,也不增加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的导乐陪伴分娩方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以进一步减少分娩对母婴的危害。方法:将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0饲,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三对一导乐陪伴分娩作为观察组,对两组剖宫产率、产程、产妇疼痛评分、新生儿窒息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2%,观察组总产程(348±120)min,对照组(412±146)fnjn;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4.42±1.34)分,对照组(6.66±1.83)分,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o结论:“三对一”导乐陪伴分娩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疼痛和剖宫产率,但对胎儿窒息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对产妇实施护理。结果: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的比较,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自然分娩率比对照组高,剖宫产率低。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产科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干预对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疼痛、心理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传统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疼痛、心理及自理能力实施持续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疼痛、心理状况及自理能力评分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关节疼痛度明显比对照组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科学锻炼,对降低残疾率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护理对照组给予药物副反及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结果:KPS治疗后观察组改善率为73.64%,对照组为57.27%。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心血管毒性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损害、骨髓抑制、脱发的发生率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泰素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应给予对症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