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探讨EphB 4与VEGF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直肠癌术后蜡块标本中EphB 4、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直肠癌中EphB 4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32%和54.79%;二者共阳性表达率41.09%(30/70),共阴性表达率36.99%(27/73),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二者的表达水平均与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EphB 4与VEGF在直肠癌的表达具有高度一致性,二者的表达水平与直肠癌的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EphB 4与VEGF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VEGF和VEGFR2在结肠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结直肠癌和3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VEGF和VEGFR2表达水平并比较.[结果]6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VEGF、VEGFR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结直肠组织(P<0.05);VEGF和VEGFR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远处转移、肿瘤发生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VEGF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呈负相关,分化程度越差,阳性表达率越高;VEGFR2与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VEGFR2和VEGF是评价结直肠癌恶性程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的有价值指标;通过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浸润、转移情况及预后,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宾捷  孔屏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12-1814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基因(Mta-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0例乳腺癌组织和6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ta-1及VEGF的表达;分析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Mta-1表达与VEGF的相关性。【结果】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两组表达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Mta-1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120例乳腺癌中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临床分期Ⅲ、Ⅳ期组乳腺癌组织Mta-1与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和Ⅰ、Ⅱ期组。120例乳腺癌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s=0.758,P〈0.05)。【结论】Mta-1及VEGF可以作为乳腺癌预测转移和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标志物,Mta-1与VEGF的表达增高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iRNA-29b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本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共73例为对象,分别取患者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距离肿瘤边缘>5cm)为病理标本和正常标本,经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后,进行miRNA-29b的阳性表达判断,比较正常组织和病理组织的miRNA-29b阳性表达率。同时分析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Dukes分期对结直肠癌患者miRNA-29b表达的影响。【结果】73例患者肿瘤组织miRNA-29b阳性表达率为35.62%(26/73),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的95.89%(70/73)(P<0.05)。有淋巴结转移及C、D分期结直肠癌患者的MiRNA-29b阳性表达率较之无淋巴结转移和A、B分期患者更低,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参数对miRNA-29b的阳性表达率无统计学影响(P>0.05)。【结论】miRNA-29b在结直肠癌组织存在异常表达,而且可以作为反映肿瘤组织进展或治疗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Livin和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ivin蛋白和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大肠组织,30例大肠腺瘤、息肉组织,60例结直肠癌组织中Livin蛋白和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PTEN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腺瘤、息肉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ivin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结肠腺瘤、息肉组织中无表达,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随组织病理分级的增加,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下降,Livin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Livin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Livin、PTEN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及预后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肠癌 p27和cyclinE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27和cyclinE蛋白在大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大肠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中的S-P法检测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p27和cyclinE的表达。【结果】cyclinE在大肠癌中高表达;p27在大肠癌中低表达。cyclinE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27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大肠癌中p27与cy-clinE的表达无相关关系。【结论】p27低表达和cyclinE高表达致细胞增殖周期失调,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27可作为大肠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乙肝基因(BRCA1)、巨噬细胞抑制细胞因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75例老年结直肠癌组织和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主肠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BRCA1、mTOR表达情况,分析BRCA1、MIC-1、mTO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及对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情况的影响。【结果】BRC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IC-1、mTO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BRCA1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TNM分期等临床病理资料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IC-1阳性表达与患者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mTOR阳性表达与患者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BRCA1阳性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MIC-1、mTOR阴性表达患者术后无瘤生存情况显著优于阳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BRCA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低表达,MIC-1、mTOR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三者均与直肠癌老年患者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病理科保存完好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48例,同时取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48例作为对照,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 IGF2表达的差异;分析胃癌组织 IGF2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率为77.09%(37/48),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率为27.09%(13/48),胃癌组织中 IGF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χ2=24.042,P <0.05)。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胃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GF2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的5年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95CI%=31.08~32.92)低于 IGF2表达阴性者的54个月(95CI%=52.49~55.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25.566,P <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率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与胃癌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LivinmRNA在64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及12例正常黏膜中表达量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1)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Livin少量表达在腺泡的底部,而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呈全层上皮高表达,但两者在Livin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肠腺瘤与正常黏膜相比较,Livin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大肠癌组织中,LivinmRNA在直肠癌组中表达高于结肠癌组(P=0.001),Livin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结论 (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作用。(2)Livin基因在直肠癌中表达更高,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FHIT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临床及病理资料完整的首诊大肠癌患者60例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5例,术前均未行其他治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大肠癌组织中FHIT的表达,并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FHIT在大肠癌组织阳性表达率51.7%与正常大肠组织9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下调,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TNM分期负相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的FHIT的表达明显下调,提示FHIT作为抑癌基因,起到了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FHIT蛋白的表达下调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提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越差,恶性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1.
陈达  朱杰  王斯闻  贾浩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0):7312-7314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呼吸心跳骤停模型,然后行心肺复苏术(CPR)。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3组:手术对照组(A组)、心肺复苏组(B组)、心肺复苏+EPO(C组)。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复苏后12 h海马神经元凋亡细胞、NGF及BDNF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A组)相比心肺复苏组(B组)大鼠海马神经元NGF、BDNF表达明显降低(P〈0.05),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1);心肺复苏+EPO(C组)NGF、BDNF表达明显增加,高于B组和A组(P〈0.01),凋亡细胞明显降低(P〈0.05),低于B组。结论 EPO能促进神经元NGF、BDNF的表达,减少神经细胞凋亡,对缺血、缺氧性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卵巢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145例不同卵巢组织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织中HIF-1α的表达高于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差异有显著性(P〈0.05);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有统计学差异(P〈0.01)。VEGF表达在正常卵巢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均明显低于交界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P〈0.01)。卵巢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VEGF表达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s=0.439,P=0.000)。结论:在缺氧状态下,卵巢癌组织中HIF-1α基因被激活,过渡表达HIF-1α蛋白,并通过VEGF的上调而刺激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促进卵巢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肿瘤组织发生、发展以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KGF、KGFR及CD34的蛋白表达,根据CD34染色结果计数微血管密度.结果 KGF及其KGFR蛋白表达定位于胞浆和胞膜;56例食管鳞癌中KGF和K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64.3%;且均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KGF/KGFR在食管鳞癌发生、演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ER-2、PTEN蛋白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中HER-2、PTEN的表达.结果 子宫内膜癌中HER-2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5),且与肿瘤分级、分期以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内膜癌中PTEN表达缺失率高于正常宫内膜(P<0.05).PTEN缺失率与肿瘤分级以及类型有关(P<0.05).HER-2与PTEN的表达呈负相关(r=-0.698,P<0.05).结论 HER-2与PTEN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6.
张敬  漆明  臧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1):2532-2534
目的探讨FOXP3和GIT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5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OXP3和GITR的表达水平。结果 (1)FOXP3和GIT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P<0.05);(2)FOXP3和GITR蛋白表达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呈正相关(r=0.621,P<0.05)。结论 FOXP3和GITR是调节性T细胞发挥特异性免疫抑制功能的关键基因,可能是其直接参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浓度水平在疾病过程中的临床意义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心内科、心胸外科收治的78例成人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均在右心导管检查中直接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按mPAP水平分为无PAH组(mPAP≤25mm-Hg)20例、轻度PAH组(25mmHg〈mPAP≤35mmHg)21例、中度PAH组(35mmHg〈mPAP≤45mmHg)14例及重度PAH组(mPAP〉45mmHg)23例。取患者主肺动脉血。选择同期心内科收治的预行射频消融术患者1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于清晨空腹状态下行射频消融术时抽股静脉血4m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肺动脉血浆VEGF及TGF-β1水平,分析二者与mPAP的关系。【结果】CHD组血浆VEGF及TGF-β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四组患者肺动脉血浆VEGF水平和TGF-β1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49.078,P〈0.05),(F=57.347,P〈0.05);肺动脉血浆VEGF浓度水平与mPAP呈正相关(r=0.814,P〈0.05);肺动脉血浆TGF-β1浓度水平与mPAP呈正相关(r=0.723,P〈0.05);患者血浆VEGF与TGF-β1水平呈正相关(r=0.758,P〈0.05)。【结论】VEGF及TGFBl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CHD并PAH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血浆水平可作为评估左向右分流型cHD患者PAH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VEGF及TGF-β1对监测PAH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过程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相关性,同时探讨其在骨肉瘤血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骨肉瘤、14例骨软骨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情况,同时用CD34标记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35例骨肉瘤组织中,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4.3%(12/35),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82.9%(29/35),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HIF-1α和VEGF的表达同时呈阳性,13例(37.1%)同时呈阴性,两者表达显著相关(r=0.589,P=0.000),且与癌组织分期显著相关(P<0.05);HIF-1α和VEGF均阳性的骨肉瘤组织中MVD值高于两者均为阴性者,两者相比较差异有非常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IF-1α和VEGF在骨肉瘤组织中均为高表达,提示它们可能对骨肉瘤新生血管生成中具有协同作用,在骨肉瘤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梯度对于猪体外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增殖移行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VEGF、bFGF刺激猪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筛选出在各时间点细胞增殖及移行活力均有显著差异的三个浓度构成浓度梯度.以胶原膜片加载VEGF、bFGF,以MTT法和计算细胞迁移距离法比较不同时间点浓度梯度组与单一浓度组细胞增殖移行活力的差异.[结果]VEGF浓度梯度组在24 h、48 h、72 h时间点,VEGF浓度梯度组OD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25 ng/mL和100 ng/mL(P<0.05);VEGF浓度梯度组6 h、12 h、24 h迁移距离明显大于对照组5 ng/mL组、25 ng/mL(P<0.05),但6 h、12h、24 h与对照组100 n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2 h小于对照组100 ng/mL(P<0.05).在不同时间点bFGF浓度梯度组OD值与对照组10 ng/mL OD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小于对照组50 ng/mL和100 ng/mL(P<0.05);bFGF浓度梯度组在不同时间点的迁移距离均显著大于对照组10 ng/mL、50 ng/mL、100 ng/mL,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bFGF浓度梯度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迁移活力促进作用高于单一浓度,但因受生长因子浓度影响,而对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力较单一低浓度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CTX)对雄性大鼠睾丸、精原干细胞及八聚体结核转录因子4(OCT4)、胶质细胞源神经营养因子(GDN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4只8周龄Wiste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TX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CTX组采取连续3d腹腔注射CTX(5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大鼠给药后1周、2周、4周的精子细胞凋亡数、s期细胞所占比例的变化;对比两组大鼠给药4周后睾丸、附睾重量、生精小管直径差异;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睾丸OCT4、GDNF蛋白的表达并比较。【结果】CTX组大鼠在给药后1周、2周、4周生精细胞凋亡数均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CTX纽大鼠在给药后1周、2周、4周生精细胞S期所占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大鼠在给药4周后睾丸、附睾重量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但两组大鼠的生精小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X组大鼠睾丸组织中GDNF蛋白阳性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大鼠(P〈0.05),但两组大鼠OCT4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X可诱导精原细胞凋亡,干扰精原细胞增殖分化功能,可能与下调睾丸组织中G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