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内科治疗已被公认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新的、有效药物的不断涌现.目前,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靶向抗肿瘤药物作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内科治疗已被公认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其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新的、有效药物的不断涌现.目前,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靶向抗肿瘤药物作为肿瘤治疗的里程碑,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针对肿瘤治疗的化学合成药物、天然提取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靶向性药物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达不到治疗肿瘤的理想效果,探索治疗肿瘤新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Coley[1]首次利用细菌治疗肿瘤以来,细菌靶向治疗肿瘤已成为近年国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4.
孙凤飞  胡欣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0,23(4):346-349,319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当今人类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当前肿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放疗为主.针对肿瘤的化疗药物及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产生了损伤作用,两者在达到良好疗效的同时已经接近机体的最大耐受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肿瘤的治疗,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及射线的不良反应,提高两者的治疗指数,是当前肿瘤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几十年时间生物学的诞生和兴起,肿瘤的治疗又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是当今人类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当前肿瘤的治疗仍以外科手术、药物治疗、放疗为主.针对肿瘤的化疗药物及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产生了损伤作用,两者在达到良好疗效的同时已经接近机体的最大耐受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肿瘤的治疗,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最大程度上降低药物及射线的不良反应,提高两者的治疗指数,是当前肿瘤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课题.随着近几十年时间生物学的诞生和兴起,肿瘤的治疗又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形成机制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针对肿瘤形成发展过程中异常生物学途径的靶向治疗日益发展起来,研究表明靶向药物能够抑制肿瘤生长的活性,而且与放疗或化疗具有协同作用.但放化综合治疗会产生较大的毒副反应,从而限制了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靶向治疗的出现,使得放射治疗和靶向治疗联合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新策略成为可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目前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靶向药物治疗靶点,本文就目前肿瘤治疗中针对EGFR的靶向药物与放射治疗联合应用的机制、其与放射敏感性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来,恶性肿瘤药物治疗发展突飞猛进,不但涌现出大量新一代的细胞毒药物,随着人们对肿瘤进展与肿瘤细胞的某些分子生物学改变密切相关的发现,分子靶向药物应运而生。在恶性淋巴瘤临床治疗领域,靶向药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TGF-β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研究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作为最主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与其信号转导元件一起在肿瘤免疫抑制的产生及肿瘤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在肿瘤中的表达及在患者体液中的含量变化,可望成为辅助判断疗效、观察预后的临床监测指标,为临床最佳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作为抗瘤药物的新靶点,为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梁津逍  杨迅 《癌症进展》2017,15(12):1383-1385,1463
蛋白质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在细胞生长、发育及分化各个阶段的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肿瘤都存在蛋白质糖基化的异常修饰,调节着肿瘤的增殖、侵袭、转移、多药耐药及免疫逃逸,并且在肿瘤的诊断、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针对糖基化的靶向治疗较经典靶向药物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具有成为肿瘤治疗新途径的巨大潜力.本文将对糖基化修饰对肿瘤恶性表型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免疫肿瘤治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后癌症的另一有效治疗手段.目前已有多个免疫检查点相关药物获批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越来越多的潜在治疗靶点受到关注.本综述旨在根据肿瘤-免疫循环中的不同环节,对不同机制的免疫肿瘤治疗药物研究现状和临床前景进行概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应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如甲胎蛋白启动子、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存活素启动子等,驱动RNA干扰(RNAi)可在肿瘤组织中发挥靶向治疗效应.该方法把肿瘤启动子的特异性和RNAi的高效性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实现对肿瘤组织的特异、高效杀伤作用.肿瘤特异性启动子驱动的RNAi在肿瘤基因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二晶  荆慧 《现代肿瘤医学》2021,(24):4410-4413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其作为一种新型的造影剂具有纳米级粒径,在成像方面有多种优势,容易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性,在肿瘤诊疗中有一定意义。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不仅可以结合超声成像、荧光探针及铁粒子等增强成像效果,还可以包裹肿瘤靶向药物进行药物靶向递送、作为载体和免疫增强剂携载目的基因进行基因转染、促进肿瘤的免疫治疗,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方法。本文针对超声纳米微泡造影剂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化疗联合靶向药物是晚期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VEGF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地位特殊,且针对VEGF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临床应用广泛、疗效好。本文就VEGF信号通路及结直肠癌抗VEGF/VEGFR靶向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医学已开始步入精准医学时代。其实质是利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成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并且整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临床信息,实现疾病的个体化诊断及治疗。目前,骨肉瘤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手术治疗依然是骨肉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在传统手术中,外科医师通常根据术前二维影像资料制定手术方案和根据临床经验和空间思维进行手术,这很难保证骨肉瘤获得精确的截骨和肿瘤周围软组织的精确切除,从而影响到肿瘤的复发、术后解剖重建和功能恢复。3D打印技术、计算机导航和机器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外科医师能够在术前了解肿瘤及其毗邻解剖关系,可以进行术前模拟手术和术中指导实施手术,从而使骨肉瘤的精准外科治疗得以实现,手术治疗骨肉瘤的精准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提高。本文就骨肉瘤的精确外科治疗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5.
崔斐  覃晶  罗荣城 《癌症进展》2007,5(4):333-337,345
肾癌被确诊时一半已属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常规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激素治疗效果较差。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最具活力、备受关注的领域,其在肿瘤中的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本文对晚期肾癌分子靶向治疗新进展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靶向治疗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的关注焦点,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为肿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伊马替尼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的生存率,然而其疗效评价的方法、服药的时间、是否可以中断治疗、耐药后的治疗及靶向治疗与外科治疗的结合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Annals of oncology》2017,28(7):1457-1472
Glioblastoma (WHO grade IV astrocytoma) is the most frequent primary brain tumor in adults, representing a highly heterogeneous group of neoplasms that are among the most aggressive and challenging cancers to treat.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pathways that drive malignancy in glioblastoma has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biomarkers and the evaluation of several agents specifically targeting tumor cells and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 number of rational approach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including therapies targeting tumor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and downstream pathways, cell cycle and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giogenesis and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Moreover, recent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prognostic and predictive biomarkers have allowed implementation of modern trial designs based on matching molecular features of tumors to targeted therapeutics. However, while occasional targeted therapy responses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patients, to date no targeted therapy has been formally validated as effective in clinical trials. The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relevant molecular drivers in vivo combined with a lack of highly bioactive and brain penetrant-targeted therapies remain significant challenges.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 the most promising biological insights that have open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therapies in glioblastoma, and examine recent data from clinical trials evaluating 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otherapies. We discus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agents in glioblastoma.  相似文献   

18.
以恶性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表达的特定分子为靶点,采用相应的分子探针载体连接铁类或钆类磁共振对比剂,即磁共振肿瘤靶向对比剂.用于孵育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以及经静脉注射到载瘤裸鼠体内.近年来许多研究者证实磁共振成像(MRI)能观察该类肿瘤靶向对比剂的靶向效果,有望实现恶性肿瘤的磁共振定性诊断,检测肿瘤靶向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靶向化疗药.  相似文献   

19.
王琳  王馨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6):366-370
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具有与化疗药物不同的作用机理。目前对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主要是针对化疗药物疗效的评价,从最早的WHO标准发展到RECIST和RECIST1.1 标准,尽管在细节和标准化方面不断完善,但均以测量肿瘤的大小作为评价指标,其原理基于化疗药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但是,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其对肿瘤的作用模式不同于化疗药物,因此近几年出现了对靶向药物疗效评价标准的探索,本文对以CT值作为功能学指标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Choi标准及其后续的一系列mChoi、SACT、MASS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了详述。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型受体,对于肿瘤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c-Met靶向治疗已初步应用于临床,其对于癌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益处。目前,由于无法对c-Met表达阳性的肿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早期筛选,使得c-Met靶向治疗在肿瘤治疗中总体有效率偏低。c-Met靶向分子成像借助靶向分子成像探针能够实现肿瘤c-Met表达水平及活化状态的定量检测和直观揭示,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的潜在价值。结合近年来c-Met靶向分子成像的研究,本文将深入分析、探讨c-Met靶向分子成像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