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IFN与PF联合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应用干扰素(IFN-α-2β)与顺铂(DDP)、氟尿嘧啶(5-Fu)联合腔内给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38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38例均为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恶性胸膜腔积液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30~74岁;肺癌12例,原发性肝癌6例。恶性腹膜腔积液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3~76岁;胃癌10例,结直肠癌7例,原发性肝癌3例。  相似文献   

2.
1998年初至 2 0 0 2年初 3年间对我科收住的恶性肿瘤合并胸腹腔积液者给予HCPT +DDP胸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病例资料 本组 32例患者中 ,男性 2 0例 ,女性12例 ,年龄 32~ 6 2岁。原发肿瘤均经病理及细胞学检查证实 ,全部患者均为恶性胸腹水。其中大肠癌 9例 ,胃癌 10例 ,肺癌 7例 ,卵巢癌 5例 ,膀胱癌 1例 ;其中胸腔积液 8例 ,腹腔积液 2 3例 ,同时出现胸、腹腔积液1例。临床表现有气短、乏力、腹胀等并发症状。治疗前行血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均正常。灌注前给予地塞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腹腔积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探讨端粒酶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运用半定量TRAP-银染法,检测38例恶性腹腔积液和20例良性腹腔积液(对照组)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 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腹腔积液脱落细胞检测未发现端粒酶活性,而38例癌性腹腔积液36例(94.7%)端粒酶阳性。所有细胞学检查阳性的恶性腹腔积液端粒酶均为阳性,而3例恶性腹腔积液者,细胞学检查阴性但端粒酶阳性,当复查细胞学检查时,其中1例发现了癌细胞。结论 癌性腹腔积液端粒酶阳性。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良、恶性腹腔积液有重要鉴别诊断价值,尤其对细胞学检查阴性的病例。  相似文献   

4.
有资料表明 ,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腹腔积液 ,其细胞存在明显染色体异常现象[1] 。因此 ,分析积液细胞染色体有助于鉴别其良性及恶性。我们对 2 91例良性及恶性肿瘤胸腹腔积液细胞染色体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恶性组 112例 ,男性患者 65例 ,女性 47例 ,年龄 3 8~ 84岁 ,均经CT、MR、细胞学、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 ,其中肺癌 5 5例 ,肝癌 19例 ,胃癌 8例 ,结肠癌 6例 ,胰头癌 3例 ,直肠癌 5例 ,卵巢癌 3例 ,膀胱癌 3例 ,乳腺癌 4例 ,原发灶不明的癌性胸腹积液 6例。良性组 179例 ,男性患者 113…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评价国产香菇多糖(天地欣)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在65例(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5岁)晚期恶性肿瘤病人排放胸、腹水后,用天地欣4~8mg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0ml中,腔内注射。结果: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总有效率为61.5%,其中胸腔积液有效率为69.4%,腹腔积液有效率为51.7%。局部及全身毒副作用小。结论:天地欣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榄香烯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导致的胸腹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消化道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效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对于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增强全身化疗的敏感性尤为重要。榄香烯是非细胞毒性的抗肿瘤药物 ,对消化道肿瘤有较好的疗效。它具有直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减轻脂质过氧化 ,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且副作用小[1— 3 ] 。我院 1996年— 2 0 0 0年 ,用榄香烯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 6 6例 ,疗效满意。材料和方法一 研究对象  6 6例患者年龄 30— 76岁 ,平均 5 3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和 (或 )细胞学证实为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其中胃癌 3…  相似文献   

7.
榄香烯治疗妇科恶性胸腹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腹腔积液是晚期妇科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特别是卵巢上皮癌 ,早期无症状 ,不易被发现 ,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常常合并胸腹水。有效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对于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增强全身化疗的敏感性尤为重要。我科1995年7月~1996年5月 ,共有34例患者入组接受前瞻性榄香烯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研究。其中4例无法评价疗效者除外 ,其余30例患者可进行疗效评价。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年龄31~75岁 ,中位53.5岁。所有患者均为病理和 (或 )细胞学证实为晚期或复发的恶性肿瘤。卵巢癌2…  相似文献   

8.
恶性血管肿瘤较少见,我院自1976年至1986年共收治38例,其中恶性血管内皮瘤32例,恶性血管外皮瘤6例,现结合该组病例作一初步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性别年龄:男性17例,女性21例。其中内皮瘤男性16例,女性16例,外皮瘤6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2岁,最大64岁,内皮瘤40~60岁15例,外皮瘤20~40岁4例。 二、发生部位:头颈四肢多见,本组有29例占76.3%,其中内皮瘤23例(71.8%),外皮瘤6例均发生在头颈与四肢(见表1)。  相似文献   

9.
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9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9年—1996年,我们采取穿刺抽液,腔内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9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97例中,男性68例,女性29例,年龄48岁~75岁,平均年收稿日期:1999-10-10;修回日期:2000-02-02作者单位:焦作矿务局中央医院,河南 焦作454150龄52岁;肺腺癌45例,小细胞肺癌3例,乳腺癌5例,胃癌20例,肝癌5例,卵巢癌2例,食管癌2例,恶性淋巴瘤3例,胸膜间皮瘤2例,原发灶不明5例;胸腹腔积液并存5例,胸腔积液60例,腹腔积液32例。1.2 治疗方法 按常规穿刺放出胸腹腔积液800mL~3000mL,至胸腹腔内无积液流出为止。将备好…  相似文献   

10.
冉之蓉 《肿瘤》2008,28(6):517-519
目的:探讨华蟾素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polysaccharide nucleic acid fraction of Bacillus Calmette Gu6rin for injection,BCG-PSN)或顺铂行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70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5例抽取胸腹腔积液后腔内灌注华蟾素20mL和卡介菌多糖核酸18mL;对照组35例采用华蟾素20mL和顺铂60mg腔内灌注。每周1次,连续2~4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试验组24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3.3%,11例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3.6%,试验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总有效率为77.1%;KPS评分提高26例,稳定7例,降低2例。对照组22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6.4%,13例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9.2%,对照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总有效率80.0%;KPS评分提高16例,稳定11例,降低8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更小,生活质量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或顺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均有效,而华蟾素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不良反应更小,尤其适合治疗晚期不能耐受腔内化疗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自 1997年 2月 - 2 0 0 0年 12月 ,我们用卡铂、5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序贯腔内化疗治疗癌性腹腔积液 30例 ,近期效果较好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30例恶性腹腔积液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10例 ,年龄 38岁~ 70岁 ,其中胃腺癌 12例 ,贲门癌 2例 ,肝癌 9例  相似文献   

12.
自1990年8月~1996年3月,我院收治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56例,采用腔内注射丝裂霉素的治疗方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20岁~73岁,平均53.8岁.均由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胸腹腔转移,恶性胸水者32例(肺鳞癌8例,腺癌10例,小细胞未分化癌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6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腹水者24例(胃癌15例,肝癌4例,肠癌3例,原发癌不明2例).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腹胀痛及呼吸困难.1.2 治疗方法 常规作胸或腹穿,抽100ml胸、腹水送病检,将胸、腹水尽量抽净(一般1000ml~2000ml),然后用等渗盐水40ml溶解丝裂霉素8mg,由抽吸管注入胸或腹腔,注后让患者多变动体位,使药物充分散布浆膜腔,每周1次,连用3次为1疗程,每次注药前后作血,尿常规、肝功能及BUN检测,作B超检查了解其积液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积液患者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表达水平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7例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腹腔积液性质分为良性组42例和恶性组55例,应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和腹腔积液中AFP、CEA的测定结果。结果:恶性腹腔积液组血清和腹腔积液表达均显著高于良性腹腔积液组的表达(P<0.05);恶性腹腔积液组AFP和CEA的腹腔积液/血清比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5);腹腔积液AFP和CEA的表达同血清中的表达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肿瘤标志物检测腹腔积液AFP检测的准确度最高,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腹腔积液检测的准确度高于血清检测的准确度(P<0.05)。结论:检测腹腔积液患者AFP、CEA表达水平有助于积液性质的良恶性鉴别;腹腔积液AFP、CEA的检测对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较血清学检测更有价值;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恶性腹腔积液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对我院1993年—1998年间收治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预后情况。1 临床资料1.1 发病年龄 年龄最小15岁,最大69岁,高发年龄11岁~20岁(8例)及21岁~30岁(13例),另31岁~40岁者3例、10岁以上者3例。1.2 肿瘤特征 发生于一侧卵巢者26例(占89.75%),其中左侧8例,右侧18例,双侧3例。肿瘤长径10cm者6例,11cm~20cm者14例,20cm以上者7例;肿瘤与邻近器官粘连者13例,包膜破裂者7例,伴有腹腔积液者17例(13例为血性),2例因外院手术后肿瘤大小不详。1.3 临床分期 按FIGO(1988年)临收稿日期:1999-07-20;修回日期…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2浆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积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白细胞介素-2(IL-2)是一种含有133个氨基酸残基的糖蛋白,是生物反应调节系统的一种重要淋巴因子。我院自1992年5月至1995年4月采用IL-2浆膜腔内注射治疗恶性积液21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其中19例系全身化疗,浆膜驻穿刺抽液后注入化疗药物等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晚期患者,2例为初治。恶性胸腔积液IZ例.恶性腹腔积液6例,恶性心包积液3例。所有病例均经X线、CT、超声、病理或细胞学确诊。男11例,女10例,年龄24~71岁,平均54岁。l·2治疗方法使用上海生化所生产的r1L-2纯度99%,10000U…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结直肠癌合并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4例患者中,治疗后积液完全消失2例,减少16例,稳定6例,增多20例。中位总生存时间为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KPS评分、肝转移、治疗模式、积液控制率、白蛋白以及胆红素水平与总生存时间有关。结论 KPS评分≥80分、无肝转移、全身化疗、积液控制好、白蛋白和胆红素水平正常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肠系膜恶性淋巴瘤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20年(1971年1月至1991年1月)来住院治疗的23例,均行胸部X线检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恶性淋巴瘤病变局限或主要位于肠系膜淋巴结,排除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对其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 1.性别与年龄:男12例,女11例。发病年龄12~63岁,平均为32岁。其中10~20岁5例,21~30岁 6例,31~40岁 8例,41~50岁 1例,51~60岁1例,60~70岁2例。以21~40岁发病最高(14/23,占60.9%)。  相似文献   

18.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为成人较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国内报告多发于31~40岁、51~60岁[1]。本病预后不佳,其死亡率国内外各报道为13%~20%。我院1982~1994年共收治26例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6例均系健康成人,其中...  相似文献   

19.
约 6 0 %~ 70 %的卵巢癌患者就诊时有腹腔内广泛转移 ,并伴有中、大量的腹腔积液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我们1997年 5月~ 1998年 10月收治 18例伴有中、大量腹腔积液的卵巢癌患者 ,采用FPM方案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卵巢癌患者 18例 ,年龄 2 4~ 6 3岁 ,平均 46岁。临床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10例 ,Ⅳ期 3例。浆液性腺癌 13例 ,黏液性腺癌 4例 ,未分化腺癌 1例。B超检查提示中等量腹腔积液 6例 ,大量腹腔积液 12例。 18例患者的腹腔积液中均找到癌细胞。治疗方法 :腹腔化疗FPM方案 ,即 5 …  相似文献   

20.
恶性体腔积液多数是由恶性肿瘤或转移瘤所引起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和心包积液。恶性体腔积液进展可导致病情恶化及死亡,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迅速给予姑息治疗。我科自1993年11月至1997年5月,腔内卡铂灌注化疗23例,部分合并全身化疗,在消除体腔积液、缓解症状方面,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般资料:23例均为我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年龄最小10岁,最大74岁,中位年龄52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男女之比为1:1.3。恶性胸腔积液15例:肺癌9例,乳腺癌3例,非霍奇金病、胸膜间皮瘤各1例。恶性腹腔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