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对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其预后的多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其中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95例为观察组;未接受术后辅助化疗者8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理特征及疗效,并分析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分期为Ⅱ期占比明显低于对照组,Ⅲ期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转移率、1年生存率及2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存时间<5年者的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比例均明显高于生存时间≥5年者(P<0.05)。影响观察组预后的危险因素包括临床分期为Ⅲ期、CA19-9水平升高及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结论对结肠癌患者在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给予辅助化疗有利于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组织CD44V6、p21阳性表达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先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术后给予常规化疗;对照组仅术后给予常规化疗。两组手术前(观察组新辅助化疗后)经胃镜取胃癌组织,手术后取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癌组织中CD44V6、p21表达。术中清扫淋巴结,观察淋巴结阳性率;术后随访3年,观察术后复发率及3年生存率。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胃癌组织中CD44V6、p21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胃癌组织中CD44V6阳性表达明显降低、p21阳性表达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淋巴结阳性率、术后3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胃癌组织CD44V6阳性表达、提高p21阳性表达,继而改善胃癌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新辅助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对老年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收集102例老年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新辅助化疗及常规临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如他莫昔芬等)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液中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CA)153、CA125]、血清中免疫指标[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TG、TC、LDL-C、IL-6、TNF-α、CA153、CA125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肝功能异常、疲乏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结合内分泌治疗对老年乳腺癌有效,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免疫指标、生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老年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中晚期乳腺癌患者118例,均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64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放射性粒子植入。观察放射性粒子植入后观察组放射性损伤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术后1年复发率及术后总体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64例患者均未见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较大的3级及以上急性放射性损伤,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沉着患者6例,未发现严重皮肤反应及粒子迁移到其他组织或器官。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28.13%(18/64),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53.70%(29/5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90.63%、术后3年生存率为51.56%;对照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为83.33%、术后3年生存率为38.89%,观察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老年中晚期乳腺癌不良反应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而改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提高远期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远、近期疗效及Ki-67表达的影响。方法乳腺癌患者160例,依据化疗方法分为常规组和新疗组,每组8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化疗(85 mg/m2表柔比星),新疗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化疗(TEC方案),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随访3年,分析所有患者疗效、生存预后及化疗前、手术后Ki-67表达情况。结果新疗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手术后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常规组;Ki-67阳性患者1、2、3年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远、近期疗效,降低患者体内Ki-67表达,且化疗后Ki-67表达可能与患者生存预后有密切关联,对化疗结局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紫杉醇+顺铂)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对卵巢上皮性癌ⅢC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先进行新辅助化疗(135-175 mg/m~2紫杉醇+75-100 mg/m~2顺铂),再进行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先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再进行常规化疗治疗.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175 mg/m~2紫杉醇+60 mg/m~2顺铂方案进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术中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3年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住院时间方面及腹水量方面均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发生的肝脏损伤、恶心呕吐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严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提高ⅢC期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疗效,改善术中情况,提高患者3年的总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托烷司琼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及严重程度;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白细胞计数下降的严重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化疗第10天,两组患者的躯体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评分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这三个维度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辅助治疗可显著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期间的毒副反应,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HR+/HER2-)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并行手术的HR+/HER2-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相关资料,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和对照组(新辅助化疗)各20例。观察组接受来曲唑或他莫昔芬治疗,28 d为一周期,共治疗4~6个周期,无进展者持续服药至24周,限期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化疗8周期后进行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Ki-67变化、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变化、PEPI评分以及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Ki-67明显下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A153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PI评分高风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与新辅助化疗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疗效相似,但安全性优于新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华蝉素片联合5-氟尿嘧啶联合奥沙利铂(FOLFOX)治疗胃癌术后辅助化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经胃癌手术后进行化疗的79例患者,38例术后给予FOLFOX化疗方案为对照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华蝉素片为观察组,根据病情给予3~6个化疗疗程,化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术后1年、2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及化疗期间Ⅲ~Ⅳ级不良反应比例。结果术后1年和2年,观察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发率和转移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FOLFOX基础上联合华蝉素片,有助于降低胃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对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结果化疗后,观察组乳腺癌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高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Ig G、Ig A及Ig M指标低于对照组;乳腺癌患者的CD4+、CD8+及CD4+/CD8+比值指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辅助化疗能有效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增强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对于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标  林伟民  李富  李凡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85-128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2个周期的全身化疗后手术,对照组确诊后直接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除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5%(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5.5%、67.3%、56.4%,对照组分别为69.1%、54.5%、47.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NSCLC的手术切除率,增加患者的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后即时采用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常规静脉化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功能状态、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64.0%,明显高于对照组36.0%(χ2=4.012,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78.0%,其中食欲增加35例(70.0%),体质量增加28例(56.0%)。对照组治疗后改善与稳定患者占62.0%,其中食欲增加17例(34.0%),体质量增加12例(24.0%)。两组功能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恶心呕吐、局部烫伤、骨髓抑制、脱水、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440);治疗组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的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02);3年随访期间,观察组4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8.0%;对照组1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0%。两组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523 1,P=0.033 4)。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腹腔循环热灌注化疗联合静脉化疗可减少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提高生存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康艾注射液在老年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前支气管动脉灌注(BAI)新辅助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术前进行BAI新辅助化疗的40例老年Ⅲ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配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白细胞介素-2水平等细胞免疫指标,并观察BIA化疗有效率及其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老年NSCLC患者确实存在细胞免疫抑制,观察组BAI化疗后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化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化疗副反应发生例数则少于对照组.结论 老年NSCLC患者BAI化疗同时应给予免疫治疗,康艾注射液扶正补气血,攻补兼施,对于老年NSCLC患者BAI新辅助化疗是临床上较理想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3年期间行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术前给予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术前给予盐酸吡柔比星介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化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临床疗效及临床治疗的稳定性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P<0.05);观察组在生存生活质量功能的各方面评估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生存生活质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近期疗效满意,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能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盐酸吡柔比星术前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达到了很好的辅助治疗的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且副作用较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前介入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赵怡  曹伟  章骏 《山东医药》2008,48(29):68-69
将421例Ⅰ~Ⅱ期女性乳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358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改良根治术;术后均辅以化疗、放疗或内分泌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美容效果满意率显著提高,3 a、5 a生存率及总局部复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认为对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可取得良好的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美容效果,可作为首选术式;规范化的切除加术后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内分泌治疗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2010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辅助内分泌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复发或转移3例,复发或转移平均时间为(21.5±4.3)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3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可降低患者复发或转移,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来曲唑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0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设置他莫西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来曲唑组内分泌治疗前后乳腺癌临床分期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来曲唑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他莫西芬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绝经后乳腺癌安全、有效,是优于他莫西芬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予^60Co体外照射或6mV X线照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顺铂静滴。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白细胞减少率、肿瘤消退率、肿瘤消退时照射野总剂量(DT)及3a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观察组进食梗阻消失率、胸背疼痛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照射野DT为40Gy时观察组肿瘤消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肿瘤消退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照射野DT分别为52、62Gy,化疗增敏比为1.19;观察组3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及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顺铂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防治复发和远处转移,且不良反应小;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分别于术前9周和术后3周采用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FU。根据肿瘤情况选择根治性切除术、姑息性切除术及探查术。对照组患者术前不接受化疗,手术方法及术后化疗方案同观察组。于术前化疗结束后行CT、內镜超声和胃镜检查,观察两组淋巴结肿大、肿瘤深度浸润及肿瘤面积迅速扩大的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1年胃癌复发情况,术后2年患者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行根治性切除术37例,姑息性切除术10例,探查术3例,对照组分别为21、19、10例。观察组术前淋巴结肿大、肿瘤深度浸润、肿瘤面积迅速扩大的发生率分别为32%(16/50)、24%(12/50)、20%(10/50),对照组分别为70%(35/50)、64%(32/50)、58%(29/50),两组相比,P均<0.05。观察组胃癌根治性切除率为74%(37/50),高于对照组的42%(21/50),P<0.05。观察组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为12%(6/50),复发时间为术后(8.21±0.87)个月,2年生存率为90%,对照组分别为34%(17/50)、(7.33±0.69)个月、74%,两组相比,P均<0.05。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效果明显,手术根治性切除率高,术后肿瘤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TEC方案对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8例Ⅲ、Ⅳ期乳腺癌患者行TEC新辅助化疗方案(多西紫杉醇75 mg/m2静脉滴入d1,表阿霉素60 mg/m2静脉滴入d1,环磷酰胺500 mg/m2静脉注射d1),21 d为1周期,共2周期,并与未行任何术前治疗可手术的24例Ⅲa期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23/28),有64.28%(18/28)的患者分期降低.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无病生存期为49.6个月,明显高于未行化疗组的40.2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0个月随访期无病生存率为32.14%,对照组为29.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分期,为手术创造最佳机会,减少或延缓肿瘤的复发、转移,并可延长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