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腰痛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症状之一,其病因复杂、诊断困难、治疗复杂,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其中少部分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但大部分病因并不明确,临床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在诊断、治疗方面存在着许多疑问。而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约占非特异性腰痛的80%,可目前临床医生对该病的了解和重视仍然不够。  相似文献   

2.
下腰痛是骨科门诊的常见病 ,美国每年用于治疗下腰痛的费用高达 2 40亿美元 ,在疾病谱中居第 4位。然而其中只有10 %~ 2 0 %的下腰痛患者可以找到明确的病因 ,如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滑脱等 ,对于大部分病人 ,常规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无法将他们的症状归因于某一种疾病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于骨科医生而言这是一个盲区。1 椎间盘内紊乱综合征的概念、诊断及传统治疗1.1 椎间盘内紊乱综合征概念的提出CrockHV[1] 于 1986年提出了椎间盘内紊乱综合征 (inter naldiscdisruption ,IDD)的概念 ,其定义为椎间盘内的病理改变导致下腰痛 ,而椎…  相似文献   

3.
腰椎小关节滑膜炎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重视腰椎小关节滑膜炎常见疾病的诊断,探讨其临床诊断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对临床上无明显阳性体征及客观指标的腰痛患者,采用腰椎小关节穿刺及局封等特殊诊断措施,结合病因及临床特点进行诊断,同时采用糜蛋白酶、曲安奈得、利多卡因复合药液,行病变小关节注射,并配合中药熏蒸,有针对性的局部治疗。结果723例诊断为腰椎小关节滑膜炎,约占无明显阳性体征腰痛患者的60%,治疗后经一年半随访,优575例(79.53%);良112例(15.49%);36例(4.98%)症状复发,二次治疗后好转。结论寒冷潮湿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其次是外伤及退变;腰痛休息时加重,活动后减轻,以晨起时尤甚是其临床特点;腰椎小关节穿刺及局封是其主要诊断措施;局部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全面认识及综合治疗下腰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树勋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0):721-722
下腰痛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据统计 ,约大于 70 %的人在人生的某一时刻患有腰痛。腰痛也是 4 5岁以下人群中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在发达国家 ,治疗下腰痛的费用及误工所致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1 7% [1] 。在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方面 ,近几年来有很大进展 ,对下腰痛的病因也有了新的认识。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器械的出现 ,在下腰痛的治疗方面出现了很多新的手术方法 ,这无疑提高了对下腰痛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与此同时 ,在下腰痛的诊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这就是“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 ,这已…  相似文献   

5.
1998年骨科学术活动信息日期会议名称重点内容地点截稿日期联系单位联系人邮编1998年3月底至4月初第二届全国下腰痛学术交流会下腰痛的病因、诊断与治疗同期举办学习班广东省广州市1997年12月31日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珠江医院全军骨科中心童斌辉5...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腰痛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报道~([1-2])慢性腰痛的发病率约为80%,其病因极为复杂,腰肌劳损、腰椎病变、泌尿系统感染等许多疾病都会引起长期反复的腰痛,既往学者们通常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其主要病因,而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不少学者认为由腰椎间盘内破裂引起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见原因~([3])。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水平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各种手术和微创治疗方法不断被发现,笔者就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退变的基础和相关临床研究的一些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痛是骨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大约70%~90%的人群在一生中的某些时候会患腰痛,在任何时候有约15%~20%的人群患腰痛.腰痛在所有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占第2位,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HIZ的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及采用后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符合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表现同时伴单节段HIZ的患者,经椎间盘造影28例明确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均行后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及术后评估患者的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结果在符合椎盘源性腰痛临床表现的患者中,HIZ预示着椎间盘造影的阳性率较高(84.8%)。末次随访时所有病人均恢复正常生活,腰痛较术前明显缓解,腰痛的VAS评分及ODI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表现及HIZ可提供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参考,椎间盘造影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可靠方法,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伴HIZ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椎间盘退行性疾病已经成为骨科的常见疾病。而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下腰痛的主要病因之一,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经济问题。随着骨科技术的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经有了许多治疗方法,但对破损纤维环的修复与再生,还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破损的纤维环缺口未能闭合,这是腰椎髓核摘除术术后复发率较高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在外科缝合技术方面对修复破损纤维环的实验及临床观察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4(11):860-860
骨科诊断与专科手术以外的治疗和康复等基本知识和技术繁多,如不熟练掌握和运用,将难以胜任和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本书是作者参阅了大量资料,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写而成,书中包括临床骨科病史及体格检查、影像学诊断、其他相关辅助检查、骨科基本技术、软组织损伤、骨折与脱位的非手术疗法、骨科疾病的药物治疗、骨科疾病的康复治疗和骨科常规等临床骨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诊疗技术。本书密切联系实际、文字简练、图文并茂,可供临床骨科医师及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Anaesthesia》1984,39(1):80-80
The Faculty of Anaesthetists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Surgeons of England, 35–43 Lincoln's Inn Fields, London WC2A 3PN. Telephone: 01-405 3474.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某两所小学发生的流行性腮腺炎突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为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5~7月深圳市大鹏新区某两所小学爆发流行性腮腺炎,以学校为整体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学校A(24个班,学生1210例)和学校B(27个班,学生1274例),对比两所小学的疫情流行病学差异性。结果分析发现,学校A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为4.30%,发病班级所占比54.17%,均较学校B1.73%和29.63%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显示学校A学生出现疫病平均年龄为(11.2±1.1)岁,较学校B(9.34±1.0)岁,对比差异明显(P<0.05);且两组疫病患儿在接种疫苗率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疫情发生时,学校B疫苗紧急接种率明显高于学校A,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学作为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主要场所之一,疫病爆发高峰季节前,针对易感染人群给予相应的疫苗接种等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的监测,对于降低感染人群数量,减轻、遏制疫情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相关防控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