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甘青梅  左振常 《中成药》1993,15(2):11-12
二十五味珍珠丸系由珍珠、肉豆蔻、麝香、金礞石等25味藏药材粉末制成。本文对组成的各药材粉末特征,作了研究和描述,并附有25种粉末的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麝香乌龙丸中的主要药物人工麝香、全蝎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研究.方法:显微鉴别法.结果:建立了该组方中所含的人工麝香、全蝎2味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结论:该方法简便,具专属性.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组方的定性质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清咽六味散的显微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显微镜下观察本品处方中丁香、甘草、木香、诃子、玉簪花和石膏的专属性显微特征;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本品中丁香、甘草和玉簪花3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本品中6味药材的显微特征突出;丁香、甘草和玉簪花3味药材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所建方法可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疆人工栽培藿香植株不同部位的药材性状及粉末的显微特征,为推广这一药物资源提供了鉴定依据,为新疆人工栽培藿香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性状鉴定法和显微鉴定法。结果:描述了新疆人工栽培藿香叶、花、茎的药材性状以及显微特征,并绘制出粉末图。结论:不同部位的显微特征均较明显,其中,新疆人工栽培藿香叶、花、茎的性状及粉末显微特征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
房圣民  杨春广 《中成药》1991,13(10):28-29
对人工栽培与野生北马兜铃根在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几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其结果人工栽培与野生北马兜铃根的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基本一致,但主要成分含量野生品高于栽培品,本文为人工栽培北马兜铃根的药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康廷国  冯夏红 《中成药》1990,12(2):13-15
跌打丸由三七、血竭、自然铜、土鳖虫等24种粉末药材制成。本文对跌打丸进行了显微鉴定研究,对24种组成药物的显微鉴别特征作了简明描述,并附24种粉末药材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蒙药阿拉坦-17味丸的质控水平。方法: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鉴别。结果:建立了该药所含的红花、甘草、大黄、厚朴、藿香、槟榔、火麻仁7味药材的显微鉴别方法和当归、甘草、大黄、厚朴、秦艽5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结论:两种方法操作简便,具专属性,重现性好,结果稳定可靠,可用于该药的定性质控。  相似文献   

8.
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涛  艾铁民 《中草药》2000,31(9):707-708
目的:阐明驱虫斑鸠菊果实的显微鉴别特征,为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九五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载的药材显微鉴别方法。结果:详细描述了驱虫斑鸠菊果皮与种皮的显微组成及药材粉末的细胞组成。结论:驱虫斑鸠菊果实中的果皮中纤维束与含草酸钙柱晶的薄壁细胞群的分布方式以外种皮的硅质化网纹细胞均可作为其显微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9.
应用显微鉴别方法,根据药材的细胞组织特征进行鉴别。使琥珀镇惊丸的组方18味药中,14味被逐一检出。对该药的质量采取了简便易行而又科学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复方三七胶囊由三七、元胡二味中药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适用于跌打损伤等症。由于其处方组成简单且均以原药材打粉入药。参考有关文献 ,对二味中药的显微特征加以鉴别 ,并参考文献资料对方中三七、元胡二味中药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 ,为控制本品的质量提供依据。1 仪器与试药XST- 2生物显微镜 (江南光学仪器厂 ) ,1 1 V- 8紫外光灯 (上海分析仪器厂 ) ,939薄层制板器 (重庆市南岸贝尔德仪器技术厂 ) ,复方三七胶囊 (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制剂室提供 ) ,元胡、三七对照药材 ,人参皂苷 Rb1、Rg1及三七皂苷 R1对照品 (中国药…  相似文献   

11.
丹七胶囊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组方中各味中药材的组织特征 ,进行显微鉴别 ,再根据各味中药材所含成分的不同 ,进行薄层层析鉴别。使组方中的 3味药材得到多层次鉴定 ,保证了该药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完善活血通脉片中丹参等11味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特征鉴别药材石菖蒲、赤芍、人参;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赤芍、人参、三七、冰片、丹参、川芎、陈皮、枸杞子、麦冬等9味药材。结果:石菖蒲、赤芍、人参显微特征鉴别效果好;赤芍、人参、三七、冰片、丹参、川芎、陈皮、枸杞子、麦冬等9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效果好,专属性强,分离度高,且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能够对活血通脉片进行定性控制,符合中成药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味牛膝具行瘀血、消肿痛、强筋骨、祛风除湿、散瘀止痛、止血的功效,为我省民间及土家族常用植物药,对其来源、药材性状鉴别、显微特征鉴别及理化鉴别进行了研究,为该品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的生药学差异。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法对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的生药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采用浸出物测定法对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中醇浸出物含量进行了定性分析;采用酸性染料比色法对二者总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在性状及显微特征方面有明显的相似;薄层斑点数目、颜色及Rf值方面也明显相似;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一致,但人工栽培伊犁贝母药材醇浸出物含量比野生的要高。结论:人工栽培与野生伊犁贝母药材生药学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为栽培伊犁贝母代替野生伊犁贝母药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显微鉴别芍药舒筋片中的全蝎和蜈蚣。方法查阅文献,确定全蝎、蜈蚣药材的鉴别特征,使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单味、混合药材及中成药中的全蝎和蜈蚣。结果成功对多批次芍药舒筋片中全蝎、蜈蚣进行显微鉴别,初步确定刚毛、体壁碎片及蜈蚣独有的组织器官为其不同特征。结论选取全蝎的刚毛、蜈蚣的气管道碎片作为其混合入药的主要鉴别特征;选取全蝎含有毛窝、瘤状突起、未骨化部分的体壁碎片作为其混合入药的辅助鉴别特征。为含有全蝎、蜈蚣混合粉末的中药复方提供简单、快捷、易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6.
婴儿消食散由红参、槟榔、榧子、鸡内金、山楂等16种粉末药材制成。本文对婴儿消食散进行显微鉴定研究,对16种组成药物的显微鉴别特征作了简明描述,并附显微特征图  相似文献   

17.
温敏 《中成药》1989,11(7):12-13
应用显微鉴别方法,对牛黄清脑丸中除龙胆草、九节菖蒲、郁金、甘草、人工牛黄和珍珠母外,其余十一味药物,均选择各自专属性强的显微特征进行鉴别。文中并附有显微特征图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蜜丸的显微鉴别取样方法 ,通常是将药丸切开 ,从切面中央挑取少量装片[1] ,然后根据观察某些显微组织特征的需要 ,加不同的试剂制片。由于在中成药的显微鉴别中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 :(1 )由多味药组成的复方制剂中 ,组织细胞繁杂 ,具专属性显微特征的组织细胞较少 ;(2 )原药材粉碎的细度一般在1 0 0~ 1 2 0目之间 [2 ] ,有相当一部分细胞和细胞组织被破坏 ,专属性特征被抹杀或不易识别 ;(3)制剂中投药量较小的药材 ,专属性特征被检出的机率就更小 ;在蜜丸中 ,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因大量粘合剂炼蜜的存在 ,不仅干扰显微结构的观察 ,而且使具专…  相似文献   

19.
独活药材显微鉴定的一个新的显著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俊  冯奕斌  童瑶  叶敏玲  文英强 《中药材》2008,31(12):1796-1802
目的:为了更有效地鉴定中药独活并作为该药材标准化的基础,我们对其详细的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方法:从独活的道地产区收集药材样本,并采用传统的生药学鉴定手段对其形态和显微特征进行研究并与文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了一种明显的但一直被忽视的粉末新特征,即具有交错纹理的纺锤形薄壁细胞,可作为一个重要的鉴定独活药材的显微特征。此外,本文对其形态及其它显微特征及文献的异同分别进行了描述和探讨。结论:这些结果为完善独活的药材鉴定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琪顺赫巨拉—8为散剂,由寒水石、土木香、人工牛黄、栀子等8味蒙药材组成。具有清血之功效,用于血热头痛、口渴目赤、中暑等症。见于该药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没有控制内在质量的指标,本文采用显微特征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对该药中的几位主药进行了定性研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供试样品:由内蒙古蒙药制药厂提供;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1 显微特征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栓化细胞较多,充满紫红色色素物,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长多角形,垂周壁部分呈连珠状(紫草),棒状结晶长5~125um(寒水石)。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