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对维持生命活动、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住院患者作为特定的人群,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约有一半的住院患者睡眠型态紊乱,从而影响患者精神体力的恢复和疾病的康复。若患者睡眠不好可妨碍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廖朝晖  洪金花 《江西医药》2008,43(11):1250-1252
睡眠质量是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睡眠障碍常导致躯体和精神不适、体力不支、免疫功能下降。研究标明,80%以上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睡眠障碍[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术前心理干预对开颅手术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行开颅手术治疗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神经外科护理)、研究组(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术前心理干预),研究分析术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其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命质量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命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可以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国处方药》2006,(2):4-5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像进食、饮水一样,睡眠也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基本生命活动之一。睡得好是健康的标志,而睡眠障碍则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睡眠障碍性疾患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医疗及公共卫生问题而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2005年出版的国际睡眠疾病分类,外在或内在因素导致的睡眠疾病达90余种,其中最常见者如失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国人中的患病率均很高。一些少见睡眠疾患如发作性睡病等也逐渐被认识。在国际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睡眠医学已经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5.
李玉衡  刘媛  靳婷  高军 《首都医药》2005,12(13):6-15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以平均寿命70岁为基准核算,我们每个人就有将近23年的生命是在睡眠中度过。睡眠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据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公布的最近一期全球睡眠中国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存在失眠人群高达42.5%。中年人群是一个生活和工作压力较大的人群,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正遭受着睡眠障碍的困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70例肺癌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各35例,比较两组病例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1.4%(P <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秀珍  熊明顺 《河北医药》2011,33(16):2514-2515
睡眠是人类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生理过程,几乎占去人一生近1/3的时间,睡眠质量的好坏可对人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多项研究证明,睡眠障碍可导致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功能的正常发挥,尤其可加重患有慢性疾病病人的病情,从而使临床治疗变得困难而复杂。本研究通过对门诊患者的睡眠情况的调查,了解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及发生程度,寻求影响睡眠质量的各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睡眠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求,占据了人类生命1/3的时间,充足的睡眠对于维持生命活动、保持健康的体魄及促进机体康复有重要作用。重症监护室( ICU )患者睡眠障碍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等。睡眠障碍影响患者各脏器生理功能,影响患者的康复,增加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严重者发展为ICU精神综合征,表现为神情恍惚、激动易怒及烦躁不安等。 ICU患者睡眠障碍已引起了高度重视,成为不可忽略的护理问题[1]。我院就ICU患者睡眠障碍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患者与健康人群睡眠质量的区别,探讨FGIDs患者的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329例FG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再与健康人群的匹兹堡质量指数总分进行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SQI总得分均分为(11.27±4.02),与正常健康人群的匹兹堡质量指数总分(7.00±0.47)进行比较,P<0.001,可认为功能胃肠病患者的PSQI总得分与健康人群PSQI总得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确实存在睡眠异常。在进行临床治疗时,除对症治疗胃肠道相关病症外,应考虑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于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98例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满意率、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9.681,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率31例(63.27%),高于对照组20例(40.82%),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38.869、87.559、109.567、87.932,P0.05)。结论:为肺癌化疗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率,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侯连玉 《北方药学》2012,(11):82-83
目的:分析老年病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改善老年病人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及自行设计的量表对老年人进行调查,全部资料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睡眠障碍发生率34.9%;女性睡眠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职业、文化程度、夜间易醒或早睡、呼吸不畅、感觉冷、疼痛不适、自身疾病、精神心理因素是影响老年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结论:该医院老年病人睡眠障碍发生较高,性别、文化程度及某些生理、心理方面的因素是造成老年人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应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对老年病人睡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提供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对12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5.2%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其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主要病因为由疾病导致的躯体相关疾病因素及精神心理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睡眠质量较差,并受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睡眠护理对呼吸内科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睡眠护理。采用PSQI评分和WHOQOL-100问卷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指数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眠护理可有效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CCU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采取积极的临床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采取巡视记录的方式,了解96例CCU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症状,并对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通过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各级依次如下:很好28例,较好51例,一般11例,无效果6例。结论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自身疾病的治疗,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北省直机关离退休干部的健康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该人群的卫生保健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取9家湖北省直机关单位处级以上离退休干部共313人,采用MOS SF-36量表中文版对其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评价其健康自评情况。结果:该人群体重超重比例以及慢性病患病率较高,以心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疾病以及肝胆疾病为主,其生理健康主要受体力活动水平、运动系统疾病、年龄、冠心病、睡眠和癌症的影响,心理健康主要受睡眠、级别、高血压、冠心病以及是否参与创作性活动的影响,其中以体力活动水平和睡眠情况对该人群生命质量的影响较大。结论:应对该人群做好慢性疾病的卫生保健以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宣教指导,鼓励该人群参与一定量规律的体力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6.
“睡眠”是生物进化的自然产物,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睡眠的功能是“大家一致公认”的,睡眠的规律和现象,是“自古以来”自然形成的,能够流传这样久远,其合理性与科学性,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其实,生物进化是适者生存。例如,大自然的日夜交替,形成了人类的“觉醒、睡眠”规律,而现代人类生活,完全可以与“日夜交替”无关。“觉醒与睡眠”规律,是否可以再次“进化”呢7在3月1日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愿以下文字能给人们以帮助,希望人们能够健康睡眠,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方法将80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安眠药和日间功能各因子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治疗期间睡眠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睡眠质量是影响人的日间功能,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与多种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军人是一个特殊群体,发生睡眠异常和睡眠疾病会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特别是40~60岁的团以上在职干部是部队的中流砥柱,工作、家庭的压力均大,医学界称"危险期"年龄阶段,为此笔者于2015年4月—5月对在院查体的65名军队团以上干部进行了睡眠情况调查,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4月—5月某部来笔者所在医院查体的在职团以上干部共计65名,其中男50名,女15名;年龄最小41岁,最大60岁,  相似文献   

19.
诊断失眠的基本条件是病人存在睡眠始发和(或)睡眠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时间或睡眠质量不能满足生理需要,并且影响白日的功能。失眠的诊断方法通常包括:问诊(睡眠现状、睡眠习惯、睡眠卫生和药物使用情况);仔细的体格检查能够排除可能存在的躯体疾病相关性失眠;客观评估方法(多导睡眠图、多次小睡潜伏期试验、夜帽、微动敏感床垫、肢体活动电图)和评估量表等。熟练掌握并合理选择应用和综合分析这些结果,能够为失眠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和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根据有关文献统计,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人患有心血管疾病,预计到2025年成人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将达到5.4%,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更大[1]。睡眠是一个以中枢神经系统、血流动力学、通气和代谢因素动态波动为特征的生理状态,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体的功能和病理生理。因此,睡眠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因素,通过评估影响睡眠的相关因素并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