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脓毒症是新生儿发病率高、住院时间长和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有其他合并症的新生儿最容易发生脓毒症。正确认识新生儿脓毒症及其相关疾病,早期准确做出诊断,有助于制定恰当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本文介绍了新生儿脓毒症的定义、分类、病因、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脓毒症是新生儿期危重症及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新生儿脓毒症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多为非特异性,但血培养需一定的时间,不利于早期诊断.对新生儿来说,其他有效检查对新生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更有临床意义.我们通过检测新生儿脓毒症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的变化,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郭起安 《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182-182,184
目的探讨窒息导致新生儿急性肾功能损伤(AKI)的早期诊断标准。方法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4月诊断为AKI的52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新生儿在早期做出诊断36例,确诊后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其中,治愈34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5.56%。16例在未在早期做出诊断,死亡5例,死亡率为31.25%。早期诊断与未早期诊断患儿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治疗可提高患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测定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本院诊治的新生儿败血症37例(观察组)及足月健康新生儿30例(对照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治疗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后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能为临床提供较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缺氧酸中毒常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临床上心肌损害早期表现往往不典型,我院通过测定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伟  俞君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5):30-31
目的 测定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新生儿的肾功能,评价肾功能指标在早期诊断及预测HIE脑损伤中的意义,为早期预测脑损伤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足月HIE新生儿89例,其中轻度41例(A组),中度32例(B组),重度16例(C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D组).生后24 h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132微球蛋白(β2-MG).结果 轻度HIE患儿血清Cr、BUN水平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HIE患儿血清Cr、BUN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5);而HIE各组新生儿血β2-MG水平均较正常新生儿升高,且HIE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窒息可引起新生儿脑及肾功能损害,血β2-MG在HIE合并肾脏功能损害的早期评价及预测HIE脑损伤分度及预后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早期贫血一般指在生后7d内,末梢毛细血管血红蛋白(Hb)≤145g/L。新生儿早期贫血与新生儿中晚期及婴幼儿时期的贫血在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均存在着很大差异。为及时诊断新生儿早期贫血,并使其得到正确的治疗,从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婴儿时期的贫血。本研究对2002年以来,本院儿科收治的26例新生儿早期贫血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6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可疑有早期败血症的新生儿及正常新生儿用ELISA法测定IL-6。结果 正常新生儿组IL-6的均值明显低于新生儿败血症组。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IL-6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在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15例窒息新生儿及21例正常新生儿分别于生后1、3、7d进行RBP检测。结果 窒息组第1、3、7天尿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尿RBP可用于窒息新生儿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张宁  李博  陈蓉  张春磊  马常建  高健 《安徽医药》2022,26(8):1548-1551
目的分析早期脓毒症引起肾损伤发生的风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住的确诊为脓毒症的新生儿61例,根据尿微量白蛋白升高与否分为肾小球损伤组21例和肾小球无损伤组40例。估算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评估肾损伤,并找出易引起肾损伤的风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及日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使用呼吸机、出现黄疸、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凝血功能障碍、胎盘病理证实的绒毛膜羊膜炎、降钙素原(PCT)增高是新生儿脓毒症出现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时出现黄疸[OR=10.86,95%CI(2.05,57.67)]、凝血功能障碍[OR=9.75,95%CI(1.66,57.40)]、PCT增高[OR=1.07,95%CI(1.02,1.13)]是脓毒症新生儿发生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可导致新生儿不同程度的早期肾小球功能损害,出生时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及PCT增高是脓毒症新生儿发生早期肾小球功能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病原菌特点及治疗方案。方法:对112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按发病机制分为早发型(占29.5%)、晚发型(占63.4%)及院内获得型(占7.1%)。以皮肤(占47.1%)、脐部(占46.3%)、呼吸道(占43.2%)为主要感染途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75.0%),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经综合治疗大多预后良好。结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药敏实验选用合理抗生素是治疗成败的关键,加强皮肤,脐部等处护理.无菌操作可减少其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分析探讨窒息新生儿出生后早期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临床特点。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窒息新生儿作为窒息组,同时选取同期的37例健康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新生儿出生6 h内开始检测其aEEG,每次检测持续时间4 h以上,分析新生儿aEEG检测时的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SWC)以及痫样活动(SA)等aEEG特点。窒息组中54例新生儿aEEG背景活动异常,对照组无背景活动异常现象;窒息组中轻度窒息组67例新生儿中背景活动正常43例,比例为64.18%,显著高于重度窒息组新生儿背景活动正常率(P<0.05)。窒息组中轻度窒息组新生儿中63例新生儿为成熟SWC,3例为不成熟SEC,1例新生儿无SWC;重度窒息组新生儿中成熟SWC、不成熟SWC以及无SWC例数分别为9例、7例、11例;对照组中成熟SWC 35例,不成熟SWC 2例。窒息组中轻度窒息组新生儿4例患儿出现单次发作SA;重度窒息组新生儿中4例出现单次发作SA,6例出现反复发作SA,2例出现持续癫痫状态SA;对照组中未出现SA现象。早期aEEG背景活动异常、SWC及SA情况均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相关。新生儿出生后早期aEEG特点变化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对aEEG进行及时监测有助于窒息足月新生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围产期新生儿因缺氧引起的脑部病变,主要由宫内窘迫,新生儿缺氧引起,轻者预后良好,严重者在新生儿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害,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能低下、脑性瘫痪、癫痫等,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治疗是降低HIE的病死亡率及致残率的关键。该文就近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我院对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1997年12月~1998年1月在本院出生的新生儿共184例,其中男婴100例,女婴84例。均符合以下条件:(1)Apgar评分>8分,胎龄37~42周,体重2500~4000克,外观无畸形,排除新生儿溶血症、头颅血肿、红细胞G-6-PD缺陷症、新生儿肝炎综合征、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窒息及双胎儿等。(2)孕妇血常规化验正常,无妊娠合并症。二、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之一即考虑:(1)生后24jJ‘时内出现黄疽,总胆红素>102pmol/L。(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新生儿窒息早期监测的临床意义及心肌损伤的相关研究。方法 选择46例窒息新生儿(研究组)及30例非窒息患儿(对照组)均于生后24 h及1周内开始监测aEEG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癫性活动的特点,分析临床相关指标与窒息程度、脑损伤的关系。结果 新生儿窒息的程度与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且与脑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性。结论 生后早期aEEG变化与窒息后脑损伤及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及早监测可为具有脑损伤高危因素的窒息新生儿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金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94-2194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窒息缺氧导致心肌损伤已日益受到重视。研究探讨其发病机制,寻找安全可靠的检测方法,对早期诊断及预后进行初步评估,及早治疗,使窒息新生儿后遗症减少到最低程度。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降钙素原(PC T )水平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69例新生儿分为败血症患儿(A组,35例)和健康新生儿(B组,34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 TNF‐α水平,免疫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PCT和CRP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RP、IL‐6、TNF‐α和PCT的最佳截断值,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曲线下面积。结果 A组CRP、IL‐6、TNF‐α和PCT水平均高于 B组(P<0.01)。CRP、IL‐6、TNF‐α和 PCT 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2 mg/L、3.6 pg/ml、7.5 pg/ml和0.38 ng/ml;TNF‐α和PCT最佳截断值在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CRP和IL‐6(P<0.05)。结论 TNF‐α和PCT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中较CRP、IL‐6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8.
齐月娥  杨燕燕  张黎平  陈晶  刘佳  高芳  王晓英 《河北医药》2011,33(24):3736-3737
目的探讨早期发现和诊断新生儿先天性耳聋以及试管婴儿和正常受孕的婴儿在听力方面是否有差异。方法对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出生的29例试管婴儿和11681例正常受孕的新生儿进行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筛查、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筛查,连续监测异常者,最后由中耳分析仪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ABR)确诊。结果试管婴儿3次不通过的1例行中耳分析仪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为A型曲线,ABR测试双耳通过(ABR〈50dBSPL)。正常受孕3次不通过的14例行中耳分析仪和诊断型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除1例外耳畸形未行中耳分析外,其余全部为A型曲线。ABR测试28例双耳通过(ABR〈50dBSPL);5例双耳和9例单耳不通过,双耳通过(ABR≥50dBSPL)。先天性耳聋发病率1.2‰。结论对试管婴儿及正常受孕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听力筛查,有利于新生儿先天性耳聋的及时发现和早期干预,也为试管婴儿是否会导致听力损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周婷  王丽英 《首都医药》2014,(22):46-47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对于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临床表现的早期识别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法。结果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CMPA)临床表现不典型,是基层医院不能早期识别的原因之一。主要临床表现为湿疹、呕吐、腹泻、血便及喂养困难等,体重增长多落后于正常新生儿。经牛奶蛋白回避及益生菌治疗症状均得到缓解,体重增长快。结论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性。早期表现是特应性皮炎(湿疹),逐渐出现胃肠道症状、呼吸道症状等。故应引起基层医院医生重视,早期识别并给予治疗是新生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治疗牛奶蛋白过敏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王波 《安徽医药》2014,(11):2168-2170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新生儿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发生低血糖的早期新生儿130例(观察组),并按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血糖正常的早期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母重度妊高征(OR=8.765)、孕母糖尿病(OR=6.162)、宫内窘迫(羊水粪染)(OR=5.386)、重度窒息(OR=4.298)、早产儿(OR=2.389)、低出生体重儿(OR=2.826)、小于胎龄儿(OR=7.564)、红细胞增多症(OR=5.146)、重度溶血病(OR=11.830)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巨大儿(OR=0.110)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对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脑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