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医院医患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患关系有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等三个基本模型。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型的医患关系能发挥医生和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有利于避免和纠正医疗差错事故;有利于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谐的护患关系应体现在护士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适应。随着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局限于配合医生完成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且更应重视以人为本的手术全过程的护理理念。我们就如何建立指导合作、共同参与的新型护患关系,构建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和谐氛围探讨如下。1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应以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为基础1·1术前访视,充分交流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手段,有时也给病人造成严重的躯体和精神创伤。精神压力主要来自对麻醉、手术有关知识的缺乏或…  相似文献   

3.
石凯 《大家健康》2009,(10):75-75
在临床上,专家们发现不少胆囊癌患者都同时伴有胆囊结石,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饮食习惯—长期不吃早餐。殊不知,经常不吃早餐会导致胆结石等胆道疾病发生,而胆囊癌与胆结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周忠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1):115-115
患者的合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合作是最基本的,首先,正畸医生、护士应有准备,没有着手解决病人觉得是不必要的治疗过程,在正畸治疗中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失败原因。病人一定要懂得戴矫正器的必要性。若是病人不能够或不愿意这样做,他就不适于做矫正器治疗,另外还要和就诊的患者讨论治疗目标,治疗所需要时间,有效的配合将会取得矫治效果,亦可缩短疗程,用这种方式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争取病人的最佳配合。  相似文献   

5.
心理因素对全口义齿满意率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因素对治疗疾病的影响,建立合作融洽的医患关系是对病人的一种心理和社会的支持,有利于病人在全口义齿修复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合作,它是镶配义齿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关于建立良好医护关系的伦里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学是最能充分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完成医疗过程,解除病人疾患,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新型的医护关系,应是以同心同德、互相支持、真诚合作的道德规范为基础。  相似文献   

7.
整体护理是以人的基本需求理论为依据,以护理程序为标准,以病人为中心,实施系统的、有计划的身心护理。是把护理工作从单纯的技术操作,扩展到注意病人的心理、精神、环境、社会等其它因素对患者健康的影响。护士再不是被动地执行医嘱,而是要积极主动、全面系统地了解病人的整体情况,根据病人的需要帮助其解决问题。医生与护士不再是"主、助"关系,而是共同为病人恢复健康而工作的合作关系。作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各种心理形态的关系,构成了人际关系.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过程,护患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和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方的沟通.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应该明确护士角色,分析病人角色,协调护患关系,切实帮助病人确认并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相互之间各种心理形态的关系,构成了人际关系。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与病人为了医疗护理的共同目标而发生的互动过程,护患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人格特征和社会地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方的沟通。在护理实践中,护士应该明确护士角色,分析病人角色,协调护患关系,切实帮助病人确认并满足其需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加强护患关系之间的亲和力,使病人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合作,参与配合,建立良好的共同参与的护患关系模式.方法 应用临床路径,针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的病人的健康需求,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路径.结果 通过应用临床路径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在手术前及手术后的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运动方法,配合选择治疗方案,遵医行为等方面效果显著.结论 应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实用性强,效果好,促进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的康复,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诊神经外科病人多有意识障碍,由于病人检查时不合作,检查瞳孔最好用聚光电珠手电,光点要求小而亮,光线必须照射在眼球的光轴上,否则会由于视网膜中心和周边部分对光刺激反应灵敏度不一致而发生误差。现笔者将瞳孔异常的临床意义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立良好医护关系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学是最能充分体现人类互助精神的领域 ,而医生与护士的精诚合作 ,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既是医护人员医德修养和医德实践的具体体现 ,也是完成医疗过程 ,解除病人疾患 ,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保证。因此 ,作为新型的医护关系 ,应是以同心同德、互相支持、真诚合作的道德规范为基础。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必须注意以下伦理问题 :1 建立相互平等的同志关系 ,主从有序医护人员工作在临床第一线 ,承担着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要作用 ,其关系的优劣 ,对治患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医护双方各有自己的专业技术领域和业务优势 ,故医护关系的…  相似文献   

13.
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影响医患沟通效果的原因 1.1 医方原因 1.1.1 医务人员对医患沟通重要性认识不够 很多医务人员仍然习惯于在那种信息不对称的方式下开展医疗服务工作,将医患关系视为主动一被动型的关系,觉得病人是来求医的,缺乏服务意识,有"居高临下"思想.医生认为病人只有被动听从指令,而忽视病人的心理和感情需求,不重视倾听病人的诉说和提问.他们没有认识到医患沟通可以通过影响病人的心理因素,从而影响疾病的康复,影响医患关系.导致医疗实践中医患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医患沟通不顺畅.  相似文献   

14.
医患关系是朋友、鱼水关系。医患关系有三种模式: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在就医、诊治过程中,医生要有良好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患者也要理解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的结果。医患均需要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5.
张全贵  张莉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X):140-140
医患关系是朋友、鱼水关系。医患关系有三种模式:主动-被动、指导-合作和共同参与。在就医、诊治过程中,医生要有良好医德,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患者也要理解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知的结果。医患均需要和谐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16.
护士的语言对患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护士对患必须讲明、讲礼貌,做到视病人如亲人,通俗自然,朴素而富有情趣。在病人眼中,护士是他们康复的使,他们对护士的每一句话都很关注、信任,由此建立起一种相应的心理状态。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不仅生理上的疾病会影响心理,而且要通过语言的艺术性来指导病人去除不利治疗和护理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7.
建立新型的医患平等合作关系是现代医学服务的宗旨,而不对称的医患角色关系表现为不对称的医学信息、不对称的人际关系、机构权力唯医生所独有。医患会话所产生的角色差异是导致言语角色关系不对称的原因之一。需构建和谐医患会话的伦理合作态度、礼貌准则,尊重患者知情权和自主权,减少医学术语、加强医患沟通。  相似文献   

18.
“医生,如果换是你会怎么做?”在病人面临疾病的终末期时,我们通常不会给他们提出这样的建议:“如果我是你,我将会这样做……”我们所顾虑的是,当联想到关系我们所爱之人或者是自己的时候,就不能够客观处之。然而,从病人的角度来讲,提出这种问题也是合情合理的,就好比是询问自己的股票经纪人正要买的股票,或者是房地产代理商对某套房子的建议一样。在这一期的《临床肿瘤学》杂志中,M a t s u y a m a等人总结了一系列有关于病人临死前倾向于化疗的文献。他们的研究表明,相对于更有效的健康理疗,病人们反而更愿意选择疗效低很多的化疗。对这一发现的解释通常是,我们不应该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病人,因为彼此之间有不同的角度。我们应该提出一些比较中立的观点来供病人选择。病人在临死前常会选择的治疗方法,在近来的研究中表现出反而对身体有害。这一事实也许的确是符合病人的自身愿望,因此也是合理的。但是为什么病人会选择跟医生完全不同的治疗途径呢?对于这种研究结果的另一种解释就是我们没有能够跟病人很好的沟通,没能让他们了解我们医生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这是因为我们无能?还是说我们没有途径来向病人传达治疗方法的利弊?或者是我们认为这会给患者带来...  相似文献   

19.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关键的一部分,这一关键部分的处理严重的影响到了临床的诊疗过程。正确且和谐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生和病人双方面的稳定,有助于达到双赢的局面。而错误且不和谐的医患关系,会使医生和病人都受到伤害,而这个伤害来自于各个方面,并且在错误的关系中,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思维,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产生。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悲剧的发生吧。  相似文献   

20.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导医则是第一"窗口",导医护士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的发展.通过对导医护士整体的素质教育,使其在工作中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改善诊疗环境,合理安排病人,以病人的要求为导问,使门诊医疗工作有序、安全的进行,导医工作越来越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