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肝癌患者血流变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为辅助治疗肝癌及其并发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BV -100型血液粘度计和全自动血凝仪测定血流变学指标。结果肝癌患者血浆粘度、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 (HCT)、血沉 (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纤维蛋白原 (Fib)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0.05,P<0.01,P<0.001)。结论肝癌病人存在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 ,这种改变可作为恶性肿瘤辅助诊断指标及疗效观察 ,肿瘤治疗的同时有效降低血粘度可望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用北京普利生LBY N6A自清洗旋转式粘度计测定正常孕妇 32例 (对照组 )和妊高征患者 78例 (轻度组 33例、中度组 2 0例、重度组 2 5例 )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轻度组只有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 (P <0 .0 5 ) ;中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全血低切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 (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5 ) ;重度组的HCT、ESR、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及全血粘度 (低切、中切、高切 )均明显升高(P <0 .0 5~ 0 .0 1 ) ,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 (P <0 .0 1 )。结论 :各期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重度妊高征改变最显著。因而对妊高征的病情监测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王革玲  周江华 《医学信息》2007,20(7):1228-1230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黏度、血沉及红细胞的变化。方法 时42例妊高征患者、41例正常妊娠者和40例正常非妊娠者应用全自动血黏度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低初)。温氏法测血沉及红细胞压积。结果 中、重度妊高征患者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和正常非妊娠组,并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轻度妊高征组没有中、重度妊高征组的全血黏度等指标变化明显。在全血还原黏度(低切)上各个实验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高征患者的血液黏度、血沉及红细胞压积明显升高,而全血还原黏度(低切)没有升高。  相似文献   

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对31例正常妊娠和28例妊高征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升高 ,其中 ,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高切粘度显著升高 (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由于全身小血管痉挛 ,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 ,继发血液浓缩 ,血流缓慢 ,红细胞聚集性增强 ,导致氧运输量减少 ,微循环淤滞 ,直接影响胎盘血液循环灌注减少和胎儿缺氧。不利于胎儿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和生长发育 ,提示血液流变学测定在妊高征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视网膜动脉阻塞(RAO)患者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用血液流变学技术和方法测定RAO患者(RAO组,男20例,女10例)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经与健康对照组(男、女各30例)比较后,再行不同性别RAO患者血流变指标分析。结果:RAO组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RAO患者全血表观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升高可能在RAO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择妊高征待产孕妇45例(妊高征组),正常妊娠待产孕妇45例(正常妊娠组),正常非妊娠期妇女45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3组妇女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参数、纤维蛋白原浓度、全血及血浆粘度。结果:(1)妊高征组血小板平均容积、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和大血小板比率高于对照组及正常妊娠组(P<0.05);(2)妊高征组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均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正常妊娠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高征孕妇血小板参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较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说明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参与了妊高征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血脂及血小板指标变化。方法通过125例妊高征孕妇和200例健康单胎孕妇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妊高征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单胎孕妇)(P0.01),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稍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妊高征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稍低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组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娠20周后定期做各种相关指标检测,动态观察其变化,及时判断妊高征病情,给于饮食指导和相应治疗,以保障母婴平安,降低围产儿死亡和达到优生目的  相似文献   

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症候群.通过对妊高征孕妇的血液流变学观察,发现部分指标有着明显改变,特别是妊高征孕妇的全血低切粘度、还原粘度、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显著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 5 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脂并与 36例健康人的结果对照。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沉 ,全血比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及K值均明显地高于健康对照组 (P值均 <0 .0 0 1) ,而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及TG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明显 ,但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及TCh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各项指标及TG均明显高于正常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的动态观察 ,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 ,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均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正常健康人群血流变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和不同水平的血脂 ,血糖 ,血尿酸 ,血红蛋白 ,红血球数量与血流变的关系。方法抽取空腹静脉血按项目要求抗凝或不抗凝 ,测定血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全血粘度高、中、低切 ,血浆粘度 ,血沉 ,血小板粘附率等11项)及胆固醇 ,甘油三脂 ,血糖 ,血尿酸 ,血红蛋白 ,红细胞数量 ,将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检验分析。结果1.年龄与血流变无相关性 ,男性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均比女性高(P<0.05)。2.胆固醇 ,甘油三脂 ,血糖 ,血尿酸在血浆粘度上随着浓度增高而粘度增大(P<0.05)。3.红细胞数量与全血粘度有正比关系 ,数量越多 ,粘度越大(P<0.025)。结论1.正常健康人的血流变与性别有关 ,男性比女性血粘度高。2.在生理情况下不同水平的胆固醇、甘油三脂、血糖均有数值越高 ,血浆粘度越大的特点。3.红细胞数量及红细胞压积是影响全血粘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性及血脂与老年糖尿病的相关性. 方法: 检测5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和血脂并与36例健康人的结果对照. 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血沉, 全血比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及K值均明显地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01), 而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及TG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明显, 但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压积及TCh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流变的各项指标及TG均明显高于正常, 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流变的动态观察, 不仅有助于临床诊断, 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轻重、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且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上, 除了给予血糖控制外, 应重视对其血流变和微循环的纠正, 这将对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各种慢性并发症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期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Cr)和尿酸(UA)各指标异常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不同程度的妊高征患者血清BUN、Cr和UA水平与正常孕妇之间的差别。结果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和正常血压孕妇之间BUN、Cr和UA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其是重度妊高征患者指标要显著高于其他组。按照《妇产科学》分组,妊高征妇女Cr和UA指标构成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正常对照组平均水平为界分组,高水平的Cr和UA均可显著增加妊高征的患病风险。结论妊娠妇女应该早期筛查肾功能BUN、Cr和UA等指标,以期早期发现并治疗妊高征。  相似文献   

13.
妊高征孕妇血流变学变化和胎儿预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锥板式粘度计观测妊高征患者高、低切(230S ̄(-1)和5.75S ̄(-1))粘度、红细胞聚集性及脐血粘度,研究血流变因素与围产儿预后关系。结果:重度妊高征患者的高、低切粘度明显增加,且以低切粘度增加显著,其脐血高切粘度增加,而轻度组患者无统计意义。在围产儿预后方面,围产儿缺氧及SGA发生率增加。围产儿缺氧组,母血低切粘度明显升高,且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r=0.581,p<0.05)说明妊高征患者血流变参数异常、血粘度增加、红细胞聚集性增强使胎盘绒毛血流减少,胎盘功能减退,围产儿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和血流变的影响。方法抽取正在服用利培酮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41例,分别于入组时、入院后8周末测定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变形指数、血浆粘度等指标。并于疗前和疗后8周进行血脂检测。结果利培酮组血沉方程K值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P<0.05)。疗后8周TG升高,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t=7.96,P<0.01)。甘油三酯与全血高切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低密度脂蛋白与红细胞聚集指数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利培酮对血脂有一定影响,利培酮可升高血沉方程K值,临床上对服用利培酮出现血脂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定期监测血流变的变化,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探明妊高征血液流变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2 5例妊高征患者的 13项血流变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1)妊高征晚期与中期妊娠比较 ,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湿重、干重、血小板粘附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2 )重度妊高征较轻度妊高征血球压积明显降低 ,而血小板粘附率明显升高 (P <0 .0 5 ) ;(3)治疗后血球压积和血沉方程K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发生改变 ,与不同孕期、不同程度及是否治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2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老年前期和老年期的高脂血症患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5分钟解聚率与血脂正常者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差异显著(P<0.05)外,其余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青中年高脂血症患者与血脂正常者比较,低切变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差异显著(P<0.01)。说明高脂血症造成血液高粘、高凝、高聚状态,尤其是高血脂老年,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的指标改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相关指标在中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进一步研究脑梗死及脑出血中风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检测方面最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方法在质量控制的条件下,对100例中风病人(其中脑梗死患者78例,脑出血患者22例)和30例正常人群作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相关指标分析。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中风患者的血沉、血沉方程K值、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胆固醇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此外,脑出血患者除上述5项指标外,尚有全血粘度(高切)、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人群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对比资料研究显示,脑梗死和脑出血中风患者的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脑梗死和脑出血病人中,血液流变学中血浆粘度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助于这两类中风原因的分析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8.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动态观察妊高征孕妇血液流变学各值,可预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可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对提高围产医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流变)的变化与妊高征严重程度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蜕膜组织微环境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检测55例不同程度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孕妇胎盘蜕膜组织中淋巴细胞的增殖、T细胞及单核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及他们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结果:妊高征患者蜕膜组织中,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程度(cpm值为1802±89),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cpm值为430±56,P<0.01)。T细胞分泌的IL2和IFNγ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IL4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孕妇相比,妊高征患者蜕膜组织中单核细胞产生的TNFα和IL1的量明显增多(P<0.01);但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水平却显著降低(P<0.01)。结论:妊高征患者蜕膜组织的免疫微环境发生明显变化:Th1型细胞因子的水平异常升高,T细胞处于免疫激活状态,体液免疫功能降低,可能与妊高征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测定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变化在妊高征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了80例妊高征患者的PT、APTT、Fi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与30例正常妊娠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T、INR、APTT及Fib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如果发现妊高征患者PT、APTT明显降低,Fib含量持续升高,则需警惕发生子痫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