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4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方法:观察14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72岁,平均57.3岁,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3~58个月,均存活,进行神经内分泌标记均为阳性。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预后较好,CerbB2基因、Ki67可能是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张宏  李国康 《中医研究》2005,18(1):38-39
乳房囊肿是临床常见疾病,主要因内分泌紊乱而致乳腺导管上皮增生、管内细胞增多,导管扩张引起囊肿;也可因乳腺小叶或导管上皮脱落细胞阻塞导管,乳液排出不畅而淤滞在导管内,致使导管扩张形成囊肿.西医治疗乳房囊肿以抽取积液或手术治疗为主,但多发或反复复发的病人较难接受此法.我们临床中运用经验方乳核消结汤加减,并配合乳腺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yclin D1和Surviv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TNM分期)、内分泌表型(ER、PR)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均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呈正相关,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和内分泌表型无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yclin D1和Survivin阳性表达越强,无瘤生存时间越短(P0.05)。结论 Cyclin D1和Survivin的过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对判断肿瘤的侵袭、转移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冰冻切片、常规石蜡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标本观察方法确诊1例双侧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探讨双侧乳腺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组织起源、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l例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I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表现为下腹胀痛伴阴道流血,扪及腹部包块,术前分段诊刮示子宫子宫内膜恶性肿瘤,行全子宫切除+双附件+盆腔淋巴结取样术,FIGO分期为双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IIb期,免疫免疫组化:CD99(+)、inhebin(-)、CD10(-)、Desmin(-)、SMA(-)、CK(+)、EMA(-)、Syn(+)、NSE(+),Ki-67阳性细胞率约为40%。结论原发性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极为少见,具有早期转移、术后极易复发,预后极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病理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的意义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技术对33例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本组33例中典型类癌11例,不典型类癌9例,小细胞癌13例,部分病例做NSE、Syn、CK、EMA、CgA免疫组化染色且绝大多数为阳性。讨论: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起源于弥散性神经内分泌系统的APUD细胞,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癌预后与类型相关,类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7.
<正>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Ts)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及胰腺肽能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占全身所有NETs的55%~70%。根据肿瘤的来源GEP-NETs分为2大类:类癌和胰腺内分泌肿瘤。根据临床表现GEP-NETs分为有功能性和无功能性GEP-NETs。根据病理特征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10年将GEP-NETs分为以下4种:①神经内分泌肿瘤(1级与2级);②神经内分泌癌(3级);③混合型腺神经内分泌癌(MANEC);④增生性及肿瘤前病变。因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3例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遗传因素、组织学类型、TNM分期及治疗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63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7%、25.8%、17.1%,典型类癌、不典型类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及小细胞肺癌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8%、41.6%、11.8%和3.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史和家族史及是否行放化疗均与患者的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而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手术与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手术及放化疗是影响预后的主要独立因素。结论目前根治性手术及放化疗仍是支气管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是TNM分期、手术和放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根据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声像图特征,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超声的内在关系,为术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6年-2011年3月收治的48例确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图像,观察肿块部位、形状、边缘、病灶后方回声,微小钙化灶,纵横比等声像图征.结果:纵横比>1者37例,肿块边缘不清者45例,侧壁有声影者45例,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者29例,有钙化点者27例;血流Ⅱ级、Ⅲ级者分别22例、17例.结论:掌握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声像图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78例癌旁(距癌组织边缘≥5cm)乳腺组织正常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取癌细胞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对照组取癌旁正常乳腺组织制成石蜡标本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BCRP的表达情况,探讨BCRP阳性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并分析影响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BCRP阳性率为53.8%(42/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5%(9/78);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BCRP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无明显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生存时间与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临床分期、肿物大小、淋巴结转移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主要因素。结论:BCRP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提示BCRP可能是一种能预测乳腺癌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判断化疗效果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格.方法:收集临床乳腺肿块32病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T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结果:确认浸润性导管癌25例,黏液癌10例,纤维腺瘤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慢性脓肿1例.与病例诊断结果符合率为88.9%(40/45).结论:CT引导下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块不仅鉴别良恶,而且内部结构、周围组织之间关系显示更为直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普勒对于乳腺癌血流诊断的特征以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9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中血流特征;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中,其中被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48例,占比71%;被诊断为髓样癌6例,占比9%;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小斗癌的有5例,黏液性癌2例,导管癌2例。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出乳腺癌63例,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来说,彩色多普勒对此的血流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普勒对于乳腺癌血流诊断的特征以及效果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69例乳腺癌的彩色多普勒中血流特征。结果:全部病例经手术病理被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中,其中被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48例,占出71%;被诊断为髓样癌6例,占比9%;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的有5例,黏液性癌2例,导管癌2例。结果显示超声诊断出乳腺癌63例,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对于乳腺癌的诊断来说,彩色多普勒对此的血流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病因,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122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病理为导管内乳头状瘤64例,导管扩张21例,乳腺囊性增生症18例,炎性疾病5例,乳腺癌14例.结论:乳头溢液多为良性病变,但不能忽视乳腺癌的诊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钼靶X线导管造影及B超检查对乳头溢液诊断有较大价值,对于血性溢液和45岁以上单孔溢液乳管造影异常,尤其是伴有乳腺肿物的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宫颈癌和乳腺癌是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两大威胁,特别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以上两种癌症更是成为妇女健康生活中的两大障碍.本文根据如东县农村两癌检查季报表的数据,对如东县农村妇女的两癌发病状况进行分析,文章通过对阴道涂片检查、巴氏细胞检查、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乳腺手诊检查、乳腺B超检查、乳腺钼靶检查等数据的分析,对于如东县农村妇女两癌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对如东县农村妇女患宫颈癌以及乳腺癌的风险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乳腺增生是很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因具有一定的癌变率而困扰着诸多患者,但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西医疗法显效虽快,但副作用大;而中医疗法则需要较长时间。利用理疗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无副作用无疼痛,且患者易于接受,其治愈率及显效率也得到了临床的肯定。但目前关于治疗乳腺增生的物理疗法多种多样,究竞哪些效果更佳,各种治疗方法对各个程度的乳腺增生是否又有具体剂量,目前尚无相关报道,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粗针穿刺活检(CNB)高危乳腺肿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高危乳腺肿块行CNB病理结果分析.结果:送检64例穿刺病理结果.分别:乳腺增生5例;乳腺癌52例;慢性炎症4例;乳腺纤维瘤3例.穿刺与切除术后病理符合率95.3%;漏诊3例,占4.7%.结论:CNB是一种操作简单,损伤小,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在高危乳腺肿块诊断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已有30年历史,1979年开始用碘化油栓塞治疗肝癌并逐渐应用于临床,现已成为HCC非手术治疗的有效和首选方法。其基本原理:肝细胞癌的血供主要来自肝动脉,尤其是有包膜的肝细胞癌,经导管自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与药物的浓度及与癌细胞的接触时间成正比,肝动脉灌注化疗可明显提高抗癌药物的杀伤作用,减少副反应。将提供肿瘤营养的肝动脉支栓塞,使肿瘤缺血坏死。灌注化疗与碘油栓塞并用可增加化疗药物与癌肿的接触时间,最终达到肿瘤缩小,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经方逍遥散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病理结构及雌孕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先肌肉注射25d,再用黄体酮肌肉注射5d,建立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三苯氧胺和逍遥散治疗,给药同时继续肌注雌二醇30d。结果:逍遥散和三苯氧胺可改善乳腺增生病大鼠乳腺的组织形态学结构,缩小乳头大小和乳腺体积,减少乳腺小叶腺泡数、腺泡腔、分泌物,并可使血清孕酮(P)水平降低(P<0.05或P<0.01)。结论:逍遥散可能通过调节乳腺增生大鼠的性激素水平,改善增生乳腺的形态学变化而有效地对抗雌激素引起的大鼠乳腺增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癌的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近期超声检测的98例乳腺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良性组、恶性组以及癌前病变组,对患者的病灶形态、边缘、内部有无微小钙化,后方回声、内部有无动脉血流及阻力等进行对比统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乳腺病变超声图像特征及检出率对比癌前病变组与良性组3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病灶形态不规则、内部有微小钙化、动脉RI〉0.7)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癌前病变组与恶性组5项超声特征性指标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对乳腺癌患者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十分有效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