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颖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144-145
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范畴,症见胃脘痛,多伴有胸膈烦闷、嗳气吞酸、胃纳不振、反酸、嘈杂等症状,是临床常见病,其机理错综复杂,愈合难而易于复发。过去临床所采用的中和胃酸法已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医生通过了解它的发病机理及不能根除的原因,进一步寻找行之有效的方法予以正确治疗。近几年,中医药在治疗消化性溃疡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运用中医药或将中西药进行很好的结合,对治疗及根除消化性溃疡病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席加进 《光明中医》2008,23(12):2022-2022
消化性溃疡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H2一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质子泵抑制剂问世,消化性溃疡病的短期内愈合已不再是棘手的问题,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溃疡病高复发率至今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溃疡病愈合后一年内的复发率在50%~70%,而五年内的复发率则达80%~100%。临床资料显示,不论坚持中药或西药进行维持治疗,均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由于服用西药时间过长,难免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探讨中医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方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复发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曾昭龙 《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1):484-485
消化性溃疡病 ,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 H2 -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及质子泵抑制剂的问世 ,消化性溃疡病的短期内愈合已不再是棘手的问题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也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溃疡病的高复发率至今仍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溃疡病愈合后一年内的复发率在50 %~ 70 % ,而 5年内的复发率则达 80 %~ 10 0 %。临床资料显示 ,不论坚持中药或西药进行维持治疗 ,均可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由于服用西药时间过长 ,难免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因此 ,探讨中医抗消化性溃疡病复发的方法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田海河 《中医杂志》1992,33(8):33-35
总结了运用中医药疗法对68例消化性溃疡愈合后的患者追踪观察2~4年的临床疗效,显示其具有复发率低的优势;又根据消化性溃疡发生及复发的机制分析了所采用的预防性治疗措施的作用机理;还对溃疡病复发的一些相关问题作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5.
金牛腹痛片的药理研究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区勇全,莫莉莉,邓时贵,张志祖主题词@金牛腹痛片/药理学,消化性溃疡/中医药疗法消化性溃疡病(下称溃疡病)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因及机理复杂。祖国医学认为脾胃虚弱是溃疡病的内在基础,故益气健脾方药为...  相似文献   

6.
胃宁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宁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机理。方法:采用胃宁合剂治疗消化性溃疡病80例(治疗组),并分别与胃苏冲剂、雷尼替丁及阿莫西林治疗消化性溃疡病40例(对照组)作比较,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30%,显效率50%,总有效率9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胃宁合剂有抗大鼠应激性溃疡和抗冰醋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的作用;对幽门结扎大鼠有抑制胃液分泌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急性毒性试验表明临床用药是安全。结论:胃宁合剂有抗溃疡、抗炎、抑制胃液分泌和降低胃蛋白酶活性的作用,与该方临床主治功效相符。  相似文献   

7.
消化性溃疡病治疗的目的不仅单纯的将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而且为预防患者病情的反复发作,及预防溃疡面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时应达到溃疡面的愈合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调养,使患者养成戒烟戒酒、规律饮食等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老年人好发的疾病,这些有胃病史的人以消化性溃疡病最为常见.消化性溃疡病中,年轻人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而老年人则以胃溃疡多见,而且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溃疡病疼痛部位不定,缺乏典型的消化性溃疡病所有的规律性上腹痛.另外,老年人以高位溃疡较多,疼痛可向背部及剑突下放射,有的患者还可向胸部放射,易与心绞痛混淆.二是并发症多,容易发生溃疡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等.  相似文献   

9.
仙人掌治溃疡病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仙人掌治溃疡病56例张艳红,刘成华(海南省三亚市海军425医院572012)关键词仙人掌,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病,中药治疗我科自1992年8月至1993年7月,采用仙人掌内服治疗消化性溃疡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将106例经胃镜确诊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伊春市带岭林业实验局职工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收治的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过有效的治疗,有18例患者痊愈,6例患者好转,2例患者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3%。结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硫糖铝等药物的应用对消化性溃疡病的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7月~2009年8月我科共收治8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随访3~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中总有效治愈83例,总治愈率为94.32%,其中观察组45例,总有效治愈43例,治愈率95.56%;对照组43例,总有效治愈35例,治愈率为81.40%.两组治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6个月.观察组有1例患者胃溃疡溃疡复发,复发率2.22%;对照组有1例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复发率为2.33%.两组复发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基础上进行天枢、下脘、足三里等穴位的中医针灸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当今临床常用的消化道溃疡治疗法,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方法。方法:病例分析,分组对比法,选择经我院确诊的消化道溃疡患者153例,分别采取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三组,并对治疗过程和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根据临床数据及患者反映,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明显好于其他两纽。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疗效显著,患者满意率较高,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因其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癌变性而备受关注。藏族药不仅是我国藏区居民防病治病的要药,也是中国民族医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对藏族药了解的增加,关于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报道也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研究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通过文献整理、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3个方面总结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特点,显示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悠久的历史。藏族药在现代临床上可以单味药或复方使用,可单独使用或与中药、化学药物联合用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抗应激和抗氧化损伤等,研究藏族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为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开发和使用提供更充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效果;方法:对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口服愈疡散治疗一个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据临床观察,愈疡散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达96%.  相似文献   

15.
程玉梅 《中医药学报》2012,40(4):106-10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胰腺炎中的应用情况。方法:以"胰腺炎,中西医"为关键词,检索1994年至2011年12月的相关文献,经过严格筛选后对其中的24篇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临床上可以分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均认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胰腺炎,不仅效果明显,而且能缩短病程,减少病人负担。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无论对慢性胰腺炎还是急性胰腺炎,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肠道黏膜自身的消化而形成的慢性溃疡,其黏膜损害深达肌层。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多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近年来在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的完整住院病例67例,其中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联合用药的消化性溃疡者31例,为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的消化性溃疡者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26例,4例好转,1例无效,治愈率83.87%;对照组痊愈20例,11例好转,5例无效,治愈率57.14%。结论:奥美拉唑、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变迁,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消化道内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可协助临床观察肉眼未能观测的腔体内组织结构,探查病灶部位,提高疾病的诊断率。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医药调节肠道紊乱菌群、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引发关注,特别是内镜下喷洒或注射中药、中成药的治疗方法开始应用于临床,本研究主要分析消化道内镜联合中医药在消化道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医外治法通过药物或者刺激直接作用于患处,可以克服口服给药可能发生肝脏首过效应以及胃肠道消化液对药物的灭活作用,临床上多用于乳腺增生病的治疗。另外中药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外敷、中药外洗、巴布剂、针灸、推拿、磁疗等方法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但目前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仍存在疗效标准相对主观,缺乏客观可靠的指标、文献报道普遍没有随访数据;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等,应进行更加规范和客观的临床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抑制幽门螺旋菌中药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86,自引:1,他引:18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226例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进行的胃镜和病理学检查,诊断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同时取胃窦粘膜做幽门螺旋菌(HP)培养,其中136例HP阳性(60.18%)。经用200种不同性味、不同作用的单味中药做对HP的抑菌试验,结果发现其中38种中药材对HP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辨证论治和清除HP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