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例 1   男 ,46岁。因左耳间断性疼痛 1 0年 ,左耳前肿物 3年入院。左耳屏处可触及一约 5 cm× 3cm× 3 cm大小的肿物 ,质地硬 ,触痛明显。乳突 X线片及乳突 CT均示无骨质破坏。 1 989年 5月行左外耳道肿物切除及乳突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腺样囊性癌。术后 1年患者因左耳道前壁肿物及左颈肿大淋巴结再次手术 ,术后配合60 Co放疗。 2年后病灶再次复发 ,检查发现左耳前及腮腺区结节样肿物约 3 cm大小 ,胸片提示双肺弥散性片状影 ,痰检发现癌细胞 ,考虑肺转移。半年后死亡。例 2   女 ,5 5岁。因右耳疼痛 1 1年伴肿物 6年入院。右耳道前壁有…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颏前区无痛性肿块6年余,7月前发现明显增大伴疼痛,于2006-01-04日来院就诊。查体:颏前区明显隆起,形状不规则,表面皮肤紫红色,有破溃。肿瘤5 cm×5 cm×2 cm大小,质地不均匀,基底尚活动,与下颌骨粘连不明显。头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口腔曲面断层片未见有下颌骨颏部骨质破坏。手术取少许肿瘤组织送病理检查切面实性灰白色,质韧;未见皮肤组织。镜检:肿瘤组织主要由鳞状细胞或基底样细胞构成,呈巢状或条索状排列,少数呈毛囊样结构,部分团块内可见角质微囊肿或少许透明角质颗粒,局部可见单层或双层肿瘤细胞围成腺腔样结构,腔内有嗜酸性分泌物(图1)。肿瘤细胞大小较一致,无明显异型性,胞质淡粉染,胞核卵圆形,轻度不规则,核染色质细腻或星空泡状,有一小核仁,核分裂象罕见;脂肪组织和横纹肌内可见数个肿瘤细胞成巢状和小条索状浸润(图2),肿瘤间质为致密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巢周边基底部细胞呈SMA和S-100阳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患儿 ,男 ,1岁。于 1999年 6月不慎跌伤右颊部致肿胀 ,后自愈 ;9月中旬其父母发现患儿口腔右后方有板栗大小肿物下垂 ,在外院诊断为血管瘤行硬化剂注射治疗二次后 ,肿物迅速增大溃烂 ,全麻下口内肿物摘除 ,病理报告为先天性龈瘤。一周后肿物复发且渐增大。 12月 6日来我院就诊 ,检查 :右面部膨隆 ,上颌骨前外侧可扪及半球形肿块 ,约 2 .5 cm× 2 .5 cm×1.0 cm大小 ,表面光滑 ,质地中等 ,活动差 ;口内右上颌前庭沟后端有拇指肚大小紫红色肿物垂下表面结节状 ,质韧 ;CT片示右上颌磨牙区不规则肿物约 3.0 cm× 1.0 cm× 1.5 cm大小 ,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4.
头面部癌肿切除后所遗留的组织缺损修复 ,临床上以往常用的带蒂肌皮瓣受长度限制 ,各种游离皮瓣则需显微外科技术和特殊器械 ,而且均可造成供区组织丧失和功能外观缺陷。“颞瓣”其不需携带供区皮肤 ,质薄而坚韧、血供丰富和柔性好 ,供区远离癌肿发生的受区又较隐蔽。近十余年来在头面部缺损的修复中受到重视。我们近年来完成 3例 ,引用此瓣外加局部游离植皮一期修复头面部癌肿切除术后缺损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3例病人中 ,1例为耳颞部腺样囊性癌 ,1例右耳低分化鳞癌 ,1例右眶下颜面部鳞癌。缺损部分别达 8cm× 6 cm× 3cm,7cm× 5 cm×…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14岁。因右耳后无痛性包块14年,于2004年1月26日入我科,患者自幼发现右耳后有一1.5cm×1.5cm×1.5cm大小包块生长,随年龄而逐渐增大,现已增大至4.0cm×4.0cm×3.0cm大小,无耳漏、耳痛,听力无下降。体检:右耳后乳突区有4.0cm×4.0cm×3.0cm大小的骨性包块,隆起,质硬,边界不清,无压痛,外耳道后壁向耳道内突起,占据耳道1/2致耳道弯曲狭窄,鼓膜无法窥见,听力正常,蹬骨肌反射正常,咽鼓管通畅。CT示双侧乳突过度发育,右侧形成巨大蜂房,乳突向外膨隆,双侧上颌窦炎。患者因无鼻阻、流脓涕、头痛症状,拒绝行鼻窦手术治疗,现因乳突畸形影响美…  相似文献   

6.
淋巴上皮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涎腺疾病中发病率较低 ,临床并非多见。我科曾收治 1例双侧腮腺淋巴上皮病病人 ,现报告如下。患者女 ,5 1岁。因双侧腮腺无痛性肿物伴口、眼、咽干燥 1年 ,肿物生长迅速 4个月而就诊。既往患“类风湿性关节炎”6年。“红斑性狼疮”2年。查体 :腮腺区皮肤颜色正常 ,左侧腮腺区可触及 6 cm× 7cm× 3cm肿块 ,右腮腺区肿物 6 cm× 5 cm× 4 cm大小。肿物表面光滑 ,界清 ,活动 ,无粘连 ,质中等硬度 ,无触痛。双侧腮腺导管口无红肿 ,挤压腮腺无异常分泌物溢出。口腔粘膜发红 ,舌体表面干燥 ,有沟裂。两侧面部…  相似文献   

7.
外耳道腺样囊性癌5例报告朱瑾1魏有为1外耳道腺样囊性癌临床少见,本科自1977~1995年共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55岁,右耳道肿块3年,轻度疼痛,反复抗炎治疗无效。检查:右耳道口前方有蚕豆大小肿块,质偏软,皮肤颜色正常,明显压痛,耳周及颈...  相似文献   

8.
颈部畸胎瘤临床上少见。2001~2004年对4例经病理证实的颈部畸胎瘤使用TOSHIRAPV8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10MHz,超声直接法检查颈部肿块,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女,69岁。因发现右颈前无痛性肿块3年,憋气、咳嗽半年而就诊。查体:颈前部偏右隆起,表面皮肤正常。甲状腺右叶可触及约8cm×7cm×6cm类圆形肿物,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粘连,随吞咽上下活动。超声表现:甲状腺右叶形态失常,于右叶下极可探及7cm×6.5cm×4.4cm的囊实性肿块,包膜完整,囊壁较厚,内部无回声与强回声团块及弧形光带混合存在,并伴有声衰减。患…  相似文献   

9.
移植物是先用硅橡胶作成囊,然后充以硅酮凝胶,外面用胶包以涤纶绒作成枕形,分大小二号,分别为1.5×2×0.6立方厘米及1.5×1×0.6立方厘米。手术方法采用气管内麻醉,咽后壁注射赛罗卡因及肾上腺素止血。牵开软腭,于腺样体区下方距咽侧壁0.5厘米处纵形切开1.5时,直抵椎前筋膜,用直角剥离子或剪刀分离肌肉至颅底形成一囊,(腺样体区如有咽囊者,术前数月应先切除之)。然后放入硅酮枕1—2个不等,以达到充分的咽帆关闭为准。植入前局部填以沾有青霉素或新霉素粉的纱布,植入物也在相同药物的液体中浸泡,肌肉用4-0的肠线分层缝合,粘膜用3-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6岁。主诉左侧鼻旁肿块4年余,近半年逐渐增大,并有痛胀感,无鼻塞流涕。检查:见左鼻旁有大小约2.0cm×1.5cm肿块,质偏硬,活动差。CT提示:鼻背左侧皮下有大小约1.4cm×0.8cm×1.5cm软组织肿块。既往史:10年前有高处跌下致头颅外伤昏迷史,发病前1个月左侧颜面部又有外伤史。入院后在全身麻醉下行鼻旁肿块切除术,术中见肿块基底位于上颌骨额突处,肿瘤包膜不完整,上颌骨额突骨质部分受侵蚀,用骨凿凿除受侵蚀的骨质。术后病理报告:左鼻旁异位脑膜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Vim(+),EMA(+),CK(-),CD34(-)。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讨论脑膜…  相似文献   

11.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癌”,常发生于口腔大小涎腺及呼吸道黏膜腺体,原发于外耳道的腺样囊性癌临床较为少见,我院2001年收治1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硬质肿块为表现的耳鼻咽喉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以硬质肿块为表现的发生于耳鼻咽喉各部位的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从出现症状到确诊时间平均为4.3年,随访6个月~15年;9例均复发,死亡5例,其中肺转移3例,骨转移1例,颅内扩散1例;存活4例。带瘤生存时间最长为6年3个月。结论:本组9例病理类型均为实心型小涎腺来源腺样囊性癌,均有以硬质肿块生长为主要表现的特点,应及早诊断,第1次行扩大手术,术后辅以放疗,其预后远较其他类型差。  相似文献   

13.
例1女,45岁,以发现右颈部肿物进行性增大8个月为主诉入院。8个月来颈部无红肿疼痛,肿物进行性缓慢增大,无吸入性血痰,无声嘶及吞咽困难。检查见:右颈动脉三角区可触及肿物,2cm×2cm×3cm大小,边界清、质地中等,无明显压缩性,表面光滑,左右方向可活动,上下方向不活动,未触及动脉搏动感,可闻及弱血管杂音。颈部CT扫描右颈外侧区占位性病变,CT值36~63,ZHU,明显强化(CT值117HU),界限清楚,颈总颈内动脉受压前外移。颈部MRI+MRA:右颈动脉三角区一团块病灶,2.54cmX2.71cmX4.4cm大小,TIW呈高信号及等信号,T…  相似文献   

14.
鼻咽部黏液表皮样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病人,女,19岁,因反复左侧鼻出血4年余,双侧持续性鼻塞、脓涕6个月余,于2005年3月21日入院。2年前曾在外院就诊,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病检报告为“(鼻咽部)腺样囊性癌”,术后鼻出血症状缓解,未行放、化疗。入我院后行纤维鼻咽镜检查见鼻咽后壁菜花样新生物,表面溃疡,质硬易出血。鼻咽部CT扫描显示:鼻咽顶后壁有一向鼻咽腔内生长的软组织密度影,约2.2 cm×2.6 cm×1.5 cm大小,外形不规则,边界尚清楚,呈分叶状改变;两侧咽隐窝,咽旁间隙清楚,周围骨质未见浸润破坏。考虑为鼻咽部腺样囊性癌术后复发或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可能性,术前未…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4个月,体重14kg,出生20d后发现右颈部肿块,随着患儿的生长发育,肿块也随之增大并影响颈部活动。体检:左颈部肿块约8cm×4cm×3cm,肿块上极达颌下,下极进入锁骨上窝,可听到血管杂音。触诊肿块质软,边界不清楚,肿块穿刺为血性液。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95g/L,白细胞10·3×109/L。血清白蛋白39·4g/L。CT扫描:肿块5·6cm×5·2cm×6·0cm,肿瘤上极达咽旁间隙,下极进入锁骨上窝。增强扫描后肿瘤明显强化,内见斑片状低或无强化区,延时期见明显均匀强化(图1)。诊断:右颈部海绵状血管瘤。在全麻气管内插管下进行肿瘤切除术,取右颈部与胸锁…  相似文献   

16.
舌软骨瘤罕见 ,我科于 1 999年 7月收治一例。患者女性 ,6岁。出生时即发现舌腹部一毛豆大肿块 ,无疼痛 ,渐进性增大。检查 :双侧颜面对称 ,开口度正常 ,舌腹底部、舌系带下方 ,可触及 2 cm× 1 .5 cm大小结节状肿块 ,表面透过一层薄粘膜呈淡黄色 ,质硬、能活动 ,无压痛。舌活动正常 ,舌感觉无异常。入院诊断 :舌下纤维瘤。全麻下延舌系带行纵行切口 ,切开粘膜 ,分离肌层 ,完整摘除肿块。术后伤口愈合良好。病理诊断 :舌软骨迷芽瘤。标本肉眼观 :淡黄色结节状物 ,约 1 .8cm× 1 cm× 0 .7cm。镜下见 :由成熟脂肪组织、软骨样组织、少量骨组…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咽囊炎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我科自 1 998年 5月~ 1 999年 1 2月对 6例咽囊炎施行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6例患者中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1 8~ 39岁 ,病程 1~ 3年。 6例均以鼻后溢液 (有粘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鼻咽流向咽部 )为主诉就诊 ,其中 4例主观感觉平日呼吸有臭味 ,晨起常有痂皮自鼻咽咯出 ,3例伴有鼻后异物感 ,1例感枕后部钝痛。鼻内窥镜检查 ,鼻粘膜色泽、鼻甲大小基本正常 ,鼻咽顶后壁中央部可见灰白色圆形隆起、表面光滑之囊肿样组织 ,大小约 0 .4cm× 0 .4cm~ 0 .8cm× 0 .8cm,其中 5例压迫囊肿上方有黄色粘液自囊…  相似文献   

18.
腮腺结石2例     
例 1 ,患者男 ,4 4岁。 1 997年 1月发现左耳垂下区长一肿物 ,到当地乡镇医院行手术切除 ,自述切除之肿物大小约 1 .5cm× 1 .0 cm ,外被肉红色组织 ,内为黑色较硬组织 ,未见病理结果。术后 2月在原部位又长一肿物 ,缓慢长大 ,无不适。于 1 998年 5月 1 1日来诊 ,以“腮腺肿瘤 ,腮腺混合瘤 ?”收入院。既往有嗜酒史。体检 :口腔粘膜正常 ,腮腺导管开口处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 ,左耳垂下区可触及大小约 2 .5cm× 2 .0 cm肿块 ,表面光滑 ,质硬 ,无压痛 ,边界清 ,可活动。入院后经全面化验检查无异常。B超示腮腺实性占位。于 1 998年 5月 1 8日…  相似文献   

19.
喉小涎腺癌     
作者回顾了1944年初~1982年底经治的18例喉小涎腺癌病例。18例中,腺样囊性癌8例,低分化腺癌 10例。男14例,女4例。平素有吸烟嗜好者11例。腺样囊性癌平均年龄61.5岁。腺癌60岁。18例中,声门上癌14例,声门下癌4例,无单纯声门癌。肉眼观察,均为粘膜下肿块。声门上癌主要表现为声嘶,咽下困难,咽痛。声门下癌则多数表现为呼吸道受累症状。18例的症状持续时间各异,但以晚期病例居多。腺癌中7例有明显颈部结节病变,腺样囊性癌中3例有颈部结节。11例接受手术治疗,多数为全喉切除术加改良或根治性颈廓清术,2例为部分喉切除术。2例单用放疗,5例手术加术前或术后放疗。初次复发后腺样囊性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38.4月,腺癌12.1月。仅腺样  相似文献   

20.
病例资料:男,48岁,因发现右耳垂前下方肿块3个月,局部皮肤溃烂半个月而就诊。检查见右腮腺区4cm×3cm×3cm,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无压痛、质硬、活动差,表面皮肤溃烂,颌下未扪及肿大淋巴结,无面瘫,胸片及B超未见异常,CT示右腮腺浅叶肿块,约4cm×3cm×3cm大小,边界不清,临床考虑为右腮腺肿块性质待查(恶性可能性大),拟手术治疗而收住入院。入院后,全身应用抗生素1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