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潘曦东  陈金源 《武警医学》1993,4(6):337-339
为研究肩背部疼痛的临床解剖学,在3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上,用游标卡尺观测了肩胛上神经、血管与肩胛上、下孔的关系,确定了肩胛上、下孔的体表定位。结果表明:肩胛上神经穿经肩胛上孔而肩胛上血管行经肩胛上横韧带上方者23侧(76.6±7.7%);肩胛上神经、血管均穿经肩胛上孔者7侧(23.4±7.7%);在肩胛上孔处,肩胛上血管位于肩胛上神经的外侧。为临床治疗肩背部疼痛提供了比较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肩胛与肩胛旁皮瓣是由旋肩胛血管供应的可供游离移植的一种新型皮瓣。早在1889年Manchot已对有关肩胛、肩胛旁皮瓣的解剖作了阐述。1979年Gilbert首次应用于临床。1983年以后国内开始有文献介绍。我院于1984年开展此项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肩胛旁皮瓣的临床应用和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94例上肢动脉灌注肩胛部血管应用解剖学研究的数据,7例吻合血管的肩胛旁皮瓣修复手、足部皮肤缺损成功的病例。肩胛旁皮瓣是以旋肩胛血管为吻合血管,暴露血管蒂的位置在肩胛冈中点下7cm处,由腋后皱襞向肩胛冈中点做一6cm切开,牵开三边间隙各边肌肉,钝性分离即见旋肩胛血管束由肩胛骨外缘小圆肌表面越过。然后由上述切口的两端向肩胛骨下角方向做一梭形切口,在筋膜下由远及近游离皮瓣,由旋肩胛血管根部切断血管蒂.我们自1982年10月运用这一皮瓣对7例手、足部大块皮肤缺损的患者进行了修复手术,均获成活。  相似文献   

4.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肩胛上神经痛1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上神经痛多是由于神经某处受到卡压所致,有学者称之为肩胛上神经圈套(卡压)综合征.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肩胛上神经痛1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肩胛上神经痛多是由于神经某处受到卡压所致,有学者称之为肩胛上神经圈套(卡压)综合征。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局部注射治疗肩胛上神经痛1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处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很少见。3年来笔者先后医治5例,其中2例行手术治疗。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30~40岁。均以颈部及肩胛部不适,肩外展无力为主要症状。检查时发现冈上、下肌萎缩...  相似文献   

7.
提高对肩胛下肌劳损的认识、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可有效预防由肩胛下肌劳损所致的肩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岁。先天性双侧高肩胛症4年。查体:颈部较饱满,颈短而粗,肩颈线减少,弧度平坦,双上肢外展、上举受限,颈椎前突增加。X线检查:前后位胸片所见,胸廓基本对称,双侧肩胛骨位置升高,肩胛上角均越过锁骨上方。左侧肩胛骨更靠近内侧,同侧肩胛上缘达第6颈椎水平。右侧肩胛上缘  相似文献   

9.
提高对肩胛下肌劳损的认识、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可有效预防由肩胛下肌劳损所致的肩关节不稳.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症甘肃省人民医院骨科(兰州730000)张治国,李三清甘肃省体工大队医务室谷峰在肩部运动较多的项目中,常可发生肩部不同程度的慢性损伤和肩胛上神经损伤,多因肩胛骨在反复运动中易突然牵拉肩上神经而致使肩胛上神经在通过喙突切迹处易受...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类的过去和现状作一综述.同时对毛细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动静脉分流类畸形(包括脑/软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软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Galen畸形、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定义、临床、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等方面作一概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分类(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类的过去和现状作一综述,同时对毛细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畸形、海绵头血管畸形、动静脉分流类畸形(包括脑/软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软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Galen畸形、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定义、临床、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等方面作一概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13.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的分类(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畸形分类的过去和现状作一综述,同时对毛细血管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畸形、动静脉分流类畸形(包括脑/软脑膜动静脉畸形、脑/软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硬脑膜动静脉畸形、颈动脉海绵窦瘘、Galen畸形、髓内动静脉畸形、髓周动静脉瘘、硬脊膜动静脉瘘)的定义、临床、病理生理、组织病理等方面作一概要性阐述。  相似文献   

14.
肩胛孔     
作者对93例成人肩胛骨标本进行了X 线及病理学研究。发现93例中27例(29%)有肩胛孔,并根据部位将其分为四型:a 型:位于肩胛骨上缘与喙突邻接部。X 线呈圆形透光影,直径4~6 mm,系肩胛上横韧带完全骨化所致(21个标本);b 型:在肩胛冈下方的体部,X 线呈不规则形,大小不一,直径3~25mm,可多发,系胎儿发育期骨化障碍所致(5个标本);C 型:冈上窝卡环形缺损(1个标本);d 型:肩胛冈上方的内上缘卵圆形缺损(1个标本)。作者认为肩胛孔(不包括营养孔)一般边缘光滑,有特定形状及位置,诊断不难。但要注意与如下结构及病变进行鉴别:营养孔位于肩胛体、颈交界处或肩胛冈根部,显示为边界清楚的线形分支状低密度影,直径1~5 mm;肩  相似文献   

15.
患儿 女,4岁.发现颈短、高肩胛4年.体检:肩胛部隆起,位置明显上移,无压痛,双上肢外展受限.  相似文献   

16.
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的诊断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创伤性颈部动静脉瘘,其中创伤性颈动静脉1例,创伤性椎动静脉瘘3例。结果 4例中3例为创伤性椎动静脉瘘,未横断型;全部弹簧圈栓塞成功;1例创伤性颈动静脉瘘试用可脱性球囊栓塞未成功。  相似文献   

17.
谢杰 《西南军医》2016,(5):452-456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肩胛上神经在肩胛切迹或冈盂切迹处受到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肩部疾病常常表现为后肩部疼痛和冈上肌与冈下肌的萎缩。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和肌电图检查是肩胛上神经病变诊断确诊的金标准,磁共振成像是评价肩袖肌肉萎缩及评估肩胛上神经卡压潜在原因的首选方式。非手术治疗仍然是初发病例的首选。但是,合并肩袖撕裂、盂唇撕裂或占位性病变时,则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可选择开放性手术或关节镜手术,对于盂唇周围腱鞘囊肿,特别是伴随盂唇撕裂和其他关节内病变,关节镜手术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肺动静脉瘘的X线与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水平。方法:分析22例肺动静脉瘘的病例探讨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根据影像学表现可将肺动静脉瘘分为囊状肺动静脉瘘、弥漫性肺动静脉瘘并各具有其特征性表现。结论:肺动静脉瘘的影像学表现对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9.
颅内动静脉病变缺乏血管造影的正确术语,不利介入神经放射学的治疗和准确的信息交流。很多临床上应用的分类如脑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畸形,巨大的动静脉瘘,大脑大静脉瘤和颈动脉海绵窦瘘等在血管造影上描述为动静脉瘘(AVF)或动静脉畸形(AVM)等,但AVF和AVM的含  相似文献   

20.
张学凡 《人民军医》2005,48(6):338-338
肩胛肋骨综合征又称肩胛骨脊椎间疼痛综合征。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痛点局部注射,配合手法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治疗肩胛肋骨综合征29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