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针拔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治疗组采用电针、TDP、拔罐配合功能锻炼的综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比较2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82.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拔罐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拔罐运动疗法对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部疼痛、活动度和生活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就诊的急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拔罐疗法;观察组采用拔罐运动疗法,两组均每天1次,持续3天。分别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不活动时和活动时VAS评分,腰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右旋的活动度以及ODI和JOA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在活动时腰痛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腰部RO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拔罐运动疗法能有效缓解急性非特异性腰痛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部活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加拔罐配合热敏灸疗法对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仅给予电针加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热敏灸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颈痛量表(NPQ)评分以及简式McGill疼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NPQ评分以及Mc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给予电针加拔罐配合热敏灸联合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JOA量表评分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治疗产后腰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为受试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电针和刺络拔罐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疼痛评分等内容。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痊愈率为36.7%,总有效率为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VAS评分和C-M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刺络拔罐和电针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电针治疗,且患者疼痛和肩关节功能均有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放血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纳入的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研究组采取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放血,对照组采取电针,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 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相比无差异(P 0.05),治疗后一周、一个月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两组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两组均明显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放血运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疼痛,减轻相关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Sheng XP  Fan TY 《中国针灸》2010,30(12):982-984
目的:观察电针与药物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电针组选取髀关、居髎、足五里、阴廉,采用电针治疗;药物组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Harri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电针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分别为67.83±8.48和55.83±9.66,药物组分别为68.67±8.09和61.50±7.78,两组治疗后髋关节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01),电针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电针组治疗后Harris总分及关节疼痛、功能和运动范围单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01);药物组治疗后Harris总分、疼痛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P0.001);电针组治疗后Harris总分、疼痛评分和功能评分较药物组增加更明显(均P0.05)。结论:电针可有效地治疗髋关节骨关节炎,能够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等长收缩治疗肩周炎粘连期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6月在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进行治疗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均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等长收缩进行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Melle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Mell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观察组缓解疼痛更显著,肩关节功能恢复更好;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等长收缩能更好的改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关节活动能力,缓解肩周炎的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复方蛇蚁喷雾剂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腰痛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口服腰痛宁胶囊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蛇蚁喷雾剂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同时参照腰椎功能Mac Nab评定标准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观察并记录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1.55±1.05)分、ODI评分(15.32±0.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56±1.03)分、(20.38±0.09)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1%与对照组72.7%比较显著较高(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15.6%、13.6%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蛇蚁喷雾剂可有效缓解腰痛患者疼痛,减少功能障碍,且使用方便,患者治疗依从性高,毒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兴云  施曼华 《新中医》2016,48(4):182-183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式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方法:9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2例。观察A组给予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观察B组给予电针配合铺棉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3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总有效率观察A组96.9%,观察B组93.8%,对照组6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时间、结痂时间,观察A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消失时间观察A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西药相比,电针配合铺棉灸法和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后遗神经疼痛,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功能训练在椎间盘突出术中的效果。方法:90例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以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VAS视觉评分(8.03±1.68)、JOA腰痛评分(22.68±1.31)及直腿抬高度(89.21±3.57),对照组分别为(7.24±1.41)、(18.30±2.16)、(82.31±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观察组86.67%,对照组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椎间盘突出患者的腰部功能,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百笑灸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治疗组采用百笑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JOA下腰痛量表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缓解时间为(2.95±0.59)d,对照组为(4.26±0.68)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91.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笑灸配合电针是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能减轻患者腰痛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巨刺腰痛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58例产后腰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采用腰痛点巨刺法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腰局部取穴普通针刺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次、3次、7次后采用VAS疼痛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评价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次后观察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而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两组均降低(P 0.05),组间对比无差异。治疗3次、7次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巨刺腰痛点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产后腰痛操作简便、见效迅速,尤值得在疾病初期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益肾蠲痹汤内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LDH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骨盆牵引、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加用益肾蠲痹汤内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愈显率(90%)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6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JOA评分(24.3±3.2)分显著的优于对照组的(22.1±2.8)分(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麻木、行走、生活及工作能力、压痛及下肢放射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研究组提高效果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益肾蠲痹汤内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够更显著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穴配合调神定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电针颈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加用调神定眩汤。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左椎动脉(35.68±7.12)cm/s、右椎动脉(35.97±7.64)cm/s、基底动脉(46.88±8.34)cm/s,对照组治疗后左椎动脉(30.88±5.72)cm/s、右椎动脉(32.26±4.89)cm/s、基底动脉(43.76±5.29)c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1.34±0.34)分、中医症状评分(6.71±1.06)分,对照组治疗后VAS疼痛评分(2.64±1.05)分、中医症状评分(8.26±2.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颈夹脊穴配合调神定眩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瘀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符合本课题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刺络拔罐,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均治疗1个月后,系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效应评价指标(简化McGill疼痛问卷、VAS视觉模拟评分、试验完成情况)的变化,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各项评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电针配合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以77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功能锻炼等常规康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电针。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1 d、7 d、14 d的疼痛评分,术后2 d、2个月的肘关节活动度,术后6个月的肘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在术后1 d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后7 d、术后14 d,治疗组疼痛评分都比对照组低(P0.05)。在术后2 d,两组患者肘关节活动度差异不大(P0.05);在术后2个月,治疗组肘关节活动度比对照组高(P0.05)。在术后6个月,治疗组肘关节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电针配合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增加其肘关节活动度以及肘关节功能评分,具有较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湖北六七二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接收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例。对照组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分别为(15.24±2.25)分、(11.25±2.20)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别为(16.25±1.13)分、(19.25±1.84)分,组间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分别为(3.19±0.18)分、(4.63±0.46)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固松动发生率为0.0%(0/2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00.00%(25/25)肢体功能改善率高于对照组64.00%(16/25)的肢体改善率(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突出,术后较少出现内固定松动现象,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1例,分别予电针加康复训练与单给予康复训练,观察患者下腰痛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均取得较好的下腰痛功能评分改善和临床疗效,但无论是腰痛功能评分改善还是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快速减轻患者疼痛,再配合康复训练,能更好的改善患者腰部功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6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78例。对照组患者仅行单纯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椎功能和疼痛程度。结果治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4.36%(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JOA评分为(25.39±3.37)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97±2.94)分,VAS评分为(3.09±1.06)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84±1.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牵引配合推拿治疗的方法 ,能够更为显著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